紅色警戒 第三章 聖戰 第三十四節 東方
    鮑爾斯?坎貝爾坐在窗前俯瞰著中國大地,首先映入他眼簾的便是蜿蜒於群山之上的長城。久聞長城的大名,今日終於有緣得以一見廬山真面目了,果然壯麗雄偉。盤臥於群山之上,連綿上千英里,被綠樹紅花簇擁著的灰白色長城,好像一條躍躍欲起的巨龍。

    國務卿助理朱麗安娜?索柏斯無暇於窗外中國古老的景色,她正忙於整理手上有關於此行的情報資料和方案。她心裡很清楚,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相較於美利堅合眾國兩百多年的歷史,這個國家已經度過漫長的歲月,經歷了無數次改朝換代。在她那波瀾壯闊的漫長歷史上,中國人什麼風浪都經見過了,無論是殘酷的內戰還是滅頂的外敵,他們都一一挺過來,不斷地延續他們從祖先那繼承的優良血脈。中國曾經是美國的直接敵人。人們都還清晰記著朝鮮戰爭,美國為了自由世界的利益而進兵朝鮮,中國人再次被迫出兵朝鮮,雙方血戰近三年,儘管誰也沒有取得全勝,但美國人總算明白他們自己並非所向無敵。

    「朱麗安娜,你說他們會不會指責我們對朝鮮的戰爭?」坎貝爾突然問道。

    朱麗安娜思考了一下,回答說:「我們總把中國人看得過於簡單。」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坎貝爾不解地問。

    「鮑爾斯,我以接觸過的那些中國官員並不像我們報紙和電視裡說的那樣死板。」朱麗安娜認真地說。

    坎貝爾聽後又看了看窗外,接著說:「我跟你說個私人的想法,難道因為朝鮮戰爭的原因,艾森豪威爾總統才沒有在進攻蘇聯後進攻中國?」

    朱麗安娜卻淡淡地說:「據說總統也很想知道原因。」

    第一次紅色戰爭中有一個令世人最為關注的大迷題,就是在1955年美國其及北約盟軍利用超時空傳送儀成功地攻陷了蘇聯後,卻並沒有乘勝追擊去進攻當時另一個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其實這個問題連現任的美國政府也不清楚當中的原因。

    「幸好沒有進攻中國,不然估計我們今天就無法成行了。」坎貝爾有些慶幸地說。

    「也許吧。」朱麗安娜依舊淡淡地說,她現在對探討那些不著邊際的謎題沒什麼興趣。「中國政府很可能會首先指責我們在台灣的政策。」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主動。在會談的開始我計劃將主動提出總統的對華新政策,力爭給中國人一個滿意的結果。」坎貝爾點點頭說道,「台灣這顆棋子是該放棄的時候了。」

    「你有沒有一個預期的談判結果。」

    「最好的情況是能跟中國人達成一個協議,至少應該能達成一個諒解備忘錄。總之,一定要打破美中關係目前的僵局,讓俄國人看到中國向我們靠攏,從而牽制住他們在遠東的力量。」坎貝爾雖然計劃充分,但口氣卻不是很足。

    飛機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飛行終於飛臨北京。坎貝爾大吃一驚,他看到了一個超級大都市。林立的高樓大廈,縱橫發達的交通,歷歷在目。看來自己以往有關於中國貧窮落後的印象全部過時了,美國過去的對手已經不與往日同語了。

    當飛機平穩地降落,艙門打開後,坎貝爾不禁嚇了一大跳。紅地毯、軍樂隊、鮮花與記者,還有並列飄揚的星條旗與五星紅旗,讓縱橫西方世界的國務卿先生差點被嚇住。

    「不是說好是秘密訪問嗎?」坎貝爾有些不適應。

    「我說過不要把他們看得太簡單。」朱麗安娜倒是很高興。中國人將原本的秘密訪問上升到了正式訪問,「看來,他們高調接待我們是要做給世界看了,特別是俄國人。」朱麗安娜肯定地說,「我們就大方地接受吧。」

    坎貝爾會心地點點頭,其實不接受又如何。

    中國政府派出了分管歐美事務的外交部李副部長接機。

    當坎貝爾率領朱麗安娜一干人等走下舷梯的一半時,迎接的中國官員一齊鼓掌,同時軍樂隊奏響迎賓曲。令坎貝爾感到無比得意的是,對方居然還放十九響個人禮炮。坎貝爾走下舷梯,微笑著主動伸出右手迎向了李副部長。

    兩隻不同膚色的手終於緊緊地握在一起。這是中美兩國外交官正式場合上的第一次握手。在場的雲集的中外記者爭先恐後地用相機和攝像機記錄下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

    隨後坎貝爾接受了中國兒童的獻花,並與副部長相互介紹了隨行人員。在完成了相應的外交禮儀之後,王副部長致歡迎辭:「尊敬的國務卿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我在這裡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朋友。雖然我們曾經有過不愉快的過去,甚至於兵戎相見。但我們相信,為了兩國的共同利益,為了世界和平的大局,我們能夠摒棄偏見,共同謀求友誼與和平的新篇章。」

    接要求坎貝爾做一次簡短演講。雖然沒有準備,頗為匆促,但鮑爾斯?坎貝爾還是迅速地出口成章:「尊敬的副部長先生,親愛的中國朋友們,女士們和先生們,我代表美國總統和美國政府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了總統和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問候。在此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朋友們的熱情接待。我相信,方才與李先生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宣告了美中兩國誤解與不愉快的過去的結束。中國政府和民眾正在為建設他們美好的國家而奮鬥,美國政府和民眾也正為保衛家園而奮鬥。目前我們正遭受歷史上最大的挫折,我們將以最誠懇的態度來謀求我們的中國朋友的幫助。」

    聽到國務卿坦言謀求幫助時,李副部長臉上的微笑更顯滿足與得意,他心中不禁暗歎,看來中央真是料事如神。

    之後,坎貝爾一行人乘坐國賓車進駐到了北京民族飯店。令國務卿連連吃驚的不僅是中國高調迎接他,還有北京接頭那繁忙的交通和似曾相識的大都市面猊。

    「看來,我們真的大大低估了中國人。」坎貝爾不禁歎息道,「也許他們已經趕上我們了。」

    「鮑爾斯,現在不感歎的時候了。」坐在旁邊的朱麗安娜馬上提醒他,她已經看出了坎貝爾臉上的一絲隱憂。還好李副部長沒有按國際慣例同乘一輛車,不然坎貝爾這句話肯定會引起中國人的不滿與戒心。

    之後稍做休息,坎貝爾便前往外交部會見中國喬外長。儘管中外記者已經雲集門外,但雙方還是舉行了閉門會議。

    遠在萬里之外的莫斯科,凌晨的黑暗正籠罩著秋風吹襲下的克里姆林宮,只有裝飾在斯巴達克塔、尼古拉塔等塔樓頂上的紅寶石五角星在發出閃閃紅光。蘇聯外長裡夫?波羅莫耶維奇?傑裡科斯基正焦急地等待在葉卡捷琳娜大廳裡。來自遠東的突發情況讓他不得不星夜趕來打攪總理同志的美夢。

    很快,裝飾華麗的大門被警衛推開,羅曼諾夫身著戎裝,大步走進來。雖然被叫醒,從臥室匆匆趕過來,但他還是穿好了複雜華麗的軍裝,他必須讓部下和蘇聯人民看到他一貫的戎裝在身,精神煥發,意志堅定。

    傑裡科斯基急忙站起來,顧不上問候就直接報告:「羅曼諾夫同志,美國國務卿坎貝爾到訪中國。」

    羅曼諾夫卻鎮定地伸手示意他的外長坐下,「裡夫,請坐下。這不能算什麼新聞。」他輕鬆地說道,然後重重地坐到臃腫的皮製沙發上。早在巴基斯坦人為中美兩國搭橋引線的時候,克格伯就已經探知坎貝爾的中國之行。

    「中國人高調迎接了坎貝爾。」裡夫坐下說,「我認為他們這麼做是明顯向我們釋放不友好的信息。」

    「原來不是說好是秘密訪問嗎?」

    「中國人單方面改變了訪問計劃,現在是正式訪問。他們現在正在舉行閉門會議,估計很快就會發表聲明。」

    就在這時,大門再次被推開,索菲婭?彼德洛夫娜?格林卡婭帶著機密文件包走進來大聲報告:「報告總理同志,中國西北最新軍事動向。」然後打開文件包,取出一份厚厚的材料遞給羅曼諾夫,「我們的情報員報告,在蘭州河口的黃河大橋上,每隔十分鐘就有一趟軍列通過,開往烏魯木齊方向。」

    「他們在整個邊境上已經集結了百萬軍隊,現在還在增兵,難道想跟美國人結盟不成?」羅曼諾夫翻開文件悶悶地說,「裡夫,八點以後你照會中國駐我國大使,請他說明美國國務卿訪華與向邊境增兵的問題。」

    「好的,羅曼諾夫同志。」

    「我們的態度要強硬一些。」羅曼諾夫被充道。

    「我明白。」

    「索菲婭,一定要搞清楚中國人的真實企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