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 卷二 第六章 分道揚鑣
    「將軍!只抓到兩名山匪,其餘皆死戰而亡!」

    「押上來!」

    很快宋湧泉和王三成被五花大綁押了上來,兩人渾身浴血、皆是力竭而被擒。

    「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金狗!」忽必烈揚鞭指著二人罵道。

    「呸!老子們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男兒,要殺要剮,隨你的便!」宋湧泉朝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宋人?宋人怎麼到了金國的土地?你們的首領叫什麼?」

    二人皆扭頭不答。

    「報告將軍,裡面找到一個受重傷的女人。」

    「把她也帶來!」

    很快,蒙古人將那名未死的女子扔到忽必烈的腳旁。

    「你和他們是一夥的嗎?」

    「是!」女子聲音低微的答道。

    「我來問你,他們首領叫什麼名字?若你肯說,我就不殺你!」

    「江玉郎」

    「呸!那狗雜種也配,告訴你,老子們的首領姓李,名思業,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宋男兒!」王三成在一旁大聲地喊道,他絕不承認江家父子是自己的首領。

    「李思業,這名字好熟。」忽必烈思索了片刻,猛然想起,父王說大汗不正是被一個叫李思業的宋人毒死的嗎?後來宋國將此人送來,進了金國境內後便不知所蹤,這樣說來,應該就是這個李思業了。

    「他們的老巢在哪?」他連問數聲,卻不見那女子回答。

    一名蒙古兵上前看了看道:「將軍,她已經死了。」

    「哼!」

    忽必烈一腳踢開那女子,這時旁邊的戰馬發出一陣哀鳴,眼看是不能活了,忽必烈心中一陣哀痛,這馬從他七歲時就相伴,已經共同度過了十二年,就宛如自己的親兄弟一般,他撫摩著愛馬的頭,猛地拔出馬眼上的箭矢,又一劍殺死了它。忽必烈輕輕地替它合上雙眼,站了起來,淚水再也忍不住湧了出來。這時那兩名戰俘中突然傳來一陣狂笑,忽必烈收起眼淚,慢慢走到王三成面前,冷冷地說道:「你都死到臨頭了,還敢笑?」

    「我不是笑,我是恨!我恨自己平時沒好好練箭,否則射死的就應該是你這狗賊,而不是那匹馬。」

    忽必烈猛的用力一捅,將手中的箭矢狠狠地插進了王三成的胸膛。

    王三成急促地喘了幾口氣,慘笑著對宋湧泉說道:「老子今天可沒有尿褲子!」說完閉目而逝。

    「狗賊!有種你把我也殺了!」宋湧泉嘶聲向忽必烈吼叫道。

    忽必烈看著他,搖了搖頭。

    「我不殺你,我要留你一命去給我帶個口信,告訴你們的首領李思業:「要他好好的發展,同時洗乾淨脖子,將來我要在戰場上和他見個真章!」

    「放屁!你不殺我,爺爺將來一定會親取你的狗頭!」

    忽必烈回手一劍將宋湧泉的右臂砍下,冷冷地說道:「這樣你就沒辦法拿刀了!」

    宋湧泉的臉色剎時變得慘白,他猛地咬住牙齒,鑽心的劇痛疼得他幾乎無法站立,渾身劇烈的顫抖著,強行站直了身體,突然眼前一黑,他終於抗不住疼痛暈死了過去。

    「把他們都好好的葬了,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忽必烈翻身上馬看了宋湧泉一眼,眼睛裡閃過一絲敬意,士兵紛紛跟著上馬,跟隨著忽必烈向東而去,片刻後大隊騎兵便消失在大地的盡頭。

    蕭進忠等人從後門逃脫後,離開縣城沒多久李思業便醒了過來,他一路上鐵青著臉、一言不發,走了約三里,他們便遇見了前來接應的韓明,李思業將江玉郎扔給韓明便率領眾人掉頭向縣城奔去。

    「軍師!將軍去世了。」韓明站在後面大聲地喊道。

    李思業並沒有理會,江家偉的死活已經和他沒有任何關係,此時他的弟兄們正在浴血奮戰,他彷彿看見了蒙古人正拿刀向一名戰士的頭上獰笑著砍去,強烈的悔恨使得李思業心如刀絞一般,淚水漸漸地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發瘋似地向城內衝去,只有瘋狂的奔跑才能稍稍減輕他內心的痛苦。旁邊的李思齊、柴煥等人都發現了自己軍師的異樣,但誰也沒有詫異,因為他們都有同樣的悔恨、同樣的痛苦。

    內鄉城內依舊是火光沖天,蒙古人已經離去,一切再也沒有了懸念,城內早已看不見一個生命,幾個時辰前還曾充滿笑語的城市轉瞬便成為了一座死城。

    殘壁斷牆下堆積著百姓的屍首,李思業突然看見一個被砍去頭顱的女人,正半跪著蜷伏在角落,似乎在緊緊地抱著什麼,是孩子!一隻稚嫩的小手從女人的懷裡探出來,手上還捏著一朵黃色的小花,殘破的花瓣在硝煙中隨風搖曳。

    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嘴角還留著淡淡的笑容,她的手依舊緊緊地捏著小花,彷彿是生怕她最後的歡樂也被無情的剝奪。

    李思業緩緩地跪了下來,將孩子輕輕地抱起,臉頰碰了碰孩子冰冷的小臉,夥伴們挖了一個坑,把她們母女放在一起,李思業拾起小花,把它輕輕地放在孩子的臉上,一顆淚珠從虎目湧出,滴落在孩子的臉上,他猛地一抬頭,將土向坑裡推去。

    眾人默默地跟著李思業向縣衙走去,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仇恨!沒有慷慨激昂,還是只有仇恨!仇恨已經在這群漢子心中深深地紮下了根。

    「軍師快看前面!」突然秦小乙驚叫起來,李思業聞聲看去,只見一人在前方的不遠處從濃煙裡跌跌撞撞走來。

    「好像是宋大哥!」

    李思業一驚,立刻衝上前去,果然是宋湧泉,只見他渾身是血,右臂已經失去。

    「弟兄們呢?」

    「都死了!」宋湧泉身子一軟,一頭栽進了李思業的懷裡。

    眾人默默地用刀在石碑上刻下九名兄弟的名字,也埋進了土裡,並立下一根木樁為記。今天太多的仇恨充斥著這群男人的心,直到多年以後,內鄉還是他們最難以忘懷的地方。

    李思業一人獨自站在橋邊,怔怔地望著遠方出神。

    「軍師,我們以後怎麼辦?」柴煥來到李思業身後輕輕的問道。

    「不要再叫我軍師!從今以後我要做王者,我要做逐鹿天下的王者!」

    李思業突然怒吼起來!太多的委屈在這一刻爆發,在『軍師』這個稱呼上爆發,他渾身顫抖著,猛地轉過頭來對眾人大聲喊道:

    「我們去山東!」

    江家偉最終沒有能最後看兒子一眼便嚥了氣,他臨終前留下遺言,振威軍由江玉郎繼任首領。

    李思業是在熊耳山山腳找到的振威軍眾人。

    「軍師回來了!」士兵紛紛讓開一條路。

    周翰海搶了過來,低聲說道:「老將軍遺言,由江玉郎接任振威軍。」

    李思業淡淡地笑了笑道:「這與我已無關係,我來是想問問周大哥,可否願和我去山東發展?」

    周翰海一呆,他望著李思業期盼的眼光,一字一句堅定地說道:「我願追隨思業,共創基業!」

    「俺也去!俺不想伺候少將軍。」宋大有也過來說道。

    「好!你們問問手下的弟兄,是否有願意和我同去的?」

    這時江玉郎慢慢地走過來,他看了看李思業,冷冷地說道:

    「你雖救我一命,但也殺了我的女人,從此你我兩不相欠,一山不容二虎,你請自便吧!下次我若再見你,決不會容情!」

    「彼此彼此,看在老鏢主的面上,我最後再告訴你一個消息,蒙古人是已經真的走了,內鄉縣現在是一座空城,不過我若是你就不會回去,金兵必然很快就來接管這裡。」

    「哼!我本來就是金人,何懼之有?」

    李思業搖搖頭,不再理他,這時周翰海和宋大有走過來。

    「只有三十名弟兄願意跟將軍走!其他皆有家室,丟不下。」

    「冷千鐸呢?怎麼不見他?」

    「俺剛剛問過他,他說還有點事,便騎馬往縣城方向去了。」

    「不管他了,他若有心,自然會尋來,我們走吧!」

    這一天是宋理宗紹定三年、金哀宗天興元年的三月,李思業終於脫離了振威軍,走上了獨立發展之路。

    二個月後,金兵果然來接收鄧州,江玉郎便獻了內鄉縣並賄賂了金兵主將,被命為內鄉縣守將,多年後,他逐漸出頭,也成了一方豪強,並在李思業的征霸之路上成為了一大阻礙。

    李思業一行五十餘人離開內鄉縣,折道東行,剛走出不到三十里,突然見前方不遠處的官道邊立著一人一馬,正是不辭而別的冷千鐸,他身邊放著兩個竹箱,竹箱裡面各裝有數十錠白銀,此時他正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思業:「創業總得有點基礎,這些是我昨天從官庫裡私藏的,將軍可願收我同行?」

    山東一地以濟南府和益都府劃分成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一直為金國所控制,去年蒙古人南征以那顏為東路軍統帥佔領了山東大部,窩闊台死後,那顏撤軍回中都,山東一帶便成了無主之地,先前投靠蒙古人的紅襖軍趁機擴張,佔領了山東全境,在短短半年內紅襖軍便已經擴軍到十數萬,主要由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匪幫拼湊而成,各佔一鎮一縣以為山頭,由於部下良莠不齊,害民之事時有發生,首領李全與楊妙真也難以顧及,漸漸地,紅襖軍已不再像起事時那樣被人民所擁戴。

    五月的山東半島已經炎熱無比,火辣辣地太陽毫無顧忌的毒曬著大地,也曬焦了百姓的希望,從二月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土地已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裂。

    「今年又是個災年啊!」

    王老漢歎了口氣,取下草帽扇了扇,依然是熱風,他心中不由一陣煩亂,扔掉草帽又坐回到大棚下了,他家裡有一眼深井便以買水為生,本以為可趁大旱多掙幾個錢,可坐了一個上午,官道上也沒見走過幾個人。

    他剛回大棚,突然見南面遠遠地來了一行人,王老漢『騰』地站了起來,撿回草帽興奮地朝南看去。

    「好傢伙!好像有五十幾個人啊!,還有十幾匹馬。」王老漢趕緊跑回泥屋,把所有的存水和凳子都拿了出來。

    這一行人正是李思業他們,他們從內鄉而來,扮做行腳商人走了整整一個月,終於來到了山東半島,過了徐州便再也沒有碰見有官府勒索,倒是遇到不少自稱紅襖軍的零星土匪,見他們人多且帶著兵器,也沒敢為難他們,李思業他們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進了密州後就轉到了官道上。

    「將軍!那邊好像有個賣水的。」秦小乙眼尖,一眼便看到了王老漢的瓜棚。

    「小乙!你又忘了,要稱掌櫃。」柴煥輕輕拍了秦小乙一掌,秦小乙吐吐舌頭,回頭扮了個鬼臉,眾人見他孩子氣十足,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李思業卻沒有笑,他們中已經有六人生病了,尤其是宋湧泉,斷臂處的傷口開始化膿,人也發起了高燒,必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大家先到那個棚子下歇一會兒吧!」

    王老漢見眾人過來,慌忙迎了上來。

    「各位爺,歇個腳吧!這日頭下走長了,會中暑的。」

    「可有吃的?」

    「對不住各位,我這裡只賣水,沒有吃的。」

    「那就把水端上來吧!我們自己有乾糧。」

    王老漢答應一聲,連忙去準備大碗。

    李思業見他一個人照顧不過來,便讓秦小乙也去幫他。

    「老漢,這裡是何地?」

    王老漢看了一眼李思業說道:「這裡是密州安丘縣李文鎮,爺從哪裡來?」

    「我們從鄧州來的,行腳商人。老漢,怎麼就你一人忙碌,最少也該有個孫子幫忙才對。」

    王老漢聞言不由老淚縱橫地道:「說起來這也是我的傷心事,我本有三個兒子,長子和次子一家在濟南府都被蒙古人殺了,幼子和媳婦也被抓當安丘縣當兵了,家裡就只剩下個老伴和一個孫子,孫子生病,老伴就在家裡陪他。」

    「你媳婦怎麼能當兵,再說我們一路上也沒見到金兵啊!」一旁的李思齊插口問道。

    「什麼金兵,是紅襖軍,其實就是一幫土匪,我兒子和媳婦就是被他們抓走了,媳婦說是去打雜,但我估計也凶多吉少。」

    李思業沉吟了一會兒問道:「不知鎮上可有郎中?我們有幾個夥伴病了,想到鎮裡去看看病。」

    老漢一聽嚇得連連擺手,「你們喝完水就趕緊走吧!鎮子裡去不得!去不得!」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