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聲世界的中國作家:林語堂 第1章 大山裡飛出的鳳凰 (1)
    一、當牧師的父親

    1895年10月10日,即光緒二十一年農曆八月二十日,林語堂誕生於漳州平和縣的阪仔村,幼名和樂,學名林玉堂,後改為林語堂。

    漳州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與台灣島隔海相望,是僑胞和台灣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我國東南沿海的歷史文化名城。漳州一年四季花果飄香,以盛產蘆柑、荔枝、天寶香蕉、龍眼、柚子、橄欖等水果而聞名,其水仙花、片仔黃與八寶印泥一起被譽為"漳州三寶",馳名海內外。

    林語堂不僅出生在一個山美水秀的地方,而且還出生在一個牧師的家庭。林語堂的祖父是漳州北郊五里沙村的一個農民。1864年,太平天國軍朱利王部進入漳州,1865年,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的部隊撤離漳州地區時,祖父被征為挑夫,隨軍撤退,從此,杳無音信。祖母是基督教徒,生有二子,長子林至誠當時躲在床下,才沒有被拉走。自從丈夫被抓而失蹤後,祖母帶著兩個兒子逃到了廈門的鼓浪嶼。由於生活的逼迫,她無力養活兩個孩子,只好忍痛將小兒子送給當地一個有錢的呂姓醫生,這個小兒子後來中了舉人。祖母將長子林至誠留在身邊,娘倆相依為命,她後來再嫁,丈夫姓盧,但至誠沒有改姓。

    林語堂的父親林至誠,自小做過小販,用自己的肩膀挑著糖果,四處叫賣。下雨天他母親趕緊炒豆,好讓林至誠賣豆仔酥。為了多賣幾個錢,林至誠就跑到監獄的門口賣米。有時他也挑竹筍徒步到漳州去賣,來回約三十里的路程。後來,他把自己肩上的疤痕指給孩子們看,說這是挑擔磨出來的,由此他讓孩子們知道,做人必須刻苦耐勞,不辭辛苦才會有收穫。林至誠從小聰慧好學,但由於生活的貧困,沒有條件到學校就學,只能在勞作之餘進行自學。從一個生字一個生字認起,然後練習寫出,再慢慢地去理解它的含義,這樣的堅持不懈,竟能讀書看報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林至誠由於持之以恆地自學,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典籍,如《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詩經》、《聲律啟蒙》及《幼學瓊林》等都能夠慢慢地理解了。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林至誠受其影響,也成了基督教徒。由於最初來華的天主教士中,有一部分人橫行霸道,所以遭到了當地群眾的詆毀,尤其是傳統的天主教教規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衝突,不允許有偶像崇拜,禁止中國的天主教徒祭祖祭孔,這樣天主教會便先後於明朝、清朝政府發生衝突,導致政府不得不在17世紀禁止了天主教的傳教活動。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法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規定法國人可在通商五口岸建立教堂。從此,西方天主教挾列強之威進入中國的城鄉,甚至在一些地區權勢膨脹,引起民眾的反抗。1849年,即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中國五口岸通商後,開放西洋傳教,實屬無奈。但後來來華的基督徒教士與天主教教士不同,他們重視文字宣傳,因而在廈門、漳州,基督教徒沒有被社會排斥。傳教士在華辦報等出版事業和辦學、辦醫等慈善事業,對中國思想文化、近代教育、衛生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發展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中西思想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19世紀70至80年代,基督教美公會所屬的歸正長老會在閩南各地先後成立堂會傳教。漳州建立堂會後,在平和縣也設立堂會。1874年,平和縣阪仔鄉的堂會建成。1880年,年僅二十五歲的林至誠被教會派到阪仔鄉任"啟蒙伴讀兼傳福音",即鄉村教師兼牧師之職。後來,他雖然先後到過廈門、同安傳道,但家庭一直定居在阪仔。1889年,林至誠回到阪仔擔任了堂會會長一職。林至誠會認字讀書,對貧窮、不識字的鄉民不僅傳教,還為鄉民解決爭端,尤其喜歡為人做媒,喜歡撮合鰥夫寡婦。他活潑樂觀,與人為善,精力充沛,助人為樂,受到鄉民的歡迎和愛戴。

    有一位美國牧師叫范禮文(Reverend.W.L.Warnshuis),他和妻子曾住在林至誠家的樓上。他們在阪仔建立了一座新教堂。林至誠一家就在這座新教堂做禮拜。范禮文牧師向林至誠介紹"新學"的書籍和一份油墨印的週報,那份對林家有影響的刊物,便是上海基督教學會林樂知牧師(YoungJohnAllen)主編的《萬國公報》(又譯《教會消息》或《通問報》)(ChristianLntelligence)。從這些刊物中,林至誠對西方有所瞭解,知道了世界上最好的學校是德國的柏林大學和英國的牛津大學,林至誠明白,如果要走出這些大山,只有讀書這一條路,所以,他不斷告誡自己的孩子,從小要有理想,要有志氣。

    林語堂後來回憶說:"有一個在我生命中影響絕大、決定命運的人物——那就是外國傳教士YoungJohnAllen(中國名字林樂知),他自己不知道他的著作對於我全家人有何影響。我是早年只知道他的中國名字叫林樂知——是與我們同姓本家,直至近年我才知道他的本姓。大概他是居於蘇州的一個教士,主編一個基督教週刊——《通問報》(即《萬國公報》),兼與華人助手蔡爾康翻譯了好幾種書籍。我父親因受了范禮文牧師(Reverend.W.L.Warnshuis)的影響而得初識所謂'新學',由是追求新知識之心至為熱烈。林樂知先生的《通問報》,報費每年一元,獨為我父之財力所能訂閱的,而范禮文牧師與吾父最為友善,將其所能得到的'新學'書籍盡量介紹。他藉林樂知的著作而對於西方及西洋的一切東西皆為熱心,甚至深心欽羨英國維多利亞後期的光榮,復因之而決心必要他的兒子個個要讀英文和得受西洋教育。我想他對於一切新東西和全世界之好奇心和詫異之情當不在我個人之下。"

    林至誠勤奮、聰明,喜歡接受新生事物,成了一個令人矚目的人物。他在鄉里的威望一天天提高,村民們對他的行為不再視為異端,而是帶著羨慕、尊敬與認同的態度來看待他。

    二、母親與二姐

    林語堂的母親叫楊順命,出身寒微之家。她是一個老實忠厚的女人,也是一個基督徒,她能讀閩南話注音的《聖經》。她嫁給林至誠為妻後,任勞任怨,為林家生了八個孩子。長子名景良(和安)、二子玉霖(和風)、三子憾廬(和清)、四子和平(早歿)、五子語堂(和樂、玉堂)、ど子玉苑(幽),長女瑞珠、次女美宮。這些孩子都聽從林至誠的教誨,友好相處,和善待人。除了兩個女兒因經濟困難沒能繼續求學外,五個男孩後來都上了大學。老大、老三在廈門鼓浪嶼進了救世醫院醫科。當時西醫還未被國人所接受,這所醫院為了培養西醫人才,才附設了醫科學校。一方面是學費較低,另一方面也是林至誠讓孩子們學好英語,掌握本領將來好為群眾服務。老二、老五和老小,都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的畢業生。

    楊順命不認識字,但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贊同丈夫林至誠的意見,只是因經濟問題和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沒有做到男女平等,導致兩個女兒沒能進大學深造,成為女兒們的終身遺憾。

    楊順命雖然長得不是很好看,但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她的善良不僅表現在對自己兒女們身上,而且表現在她很有同情心,經常幫助窮苦的人家。在林語堂後來的小說中,多次寫到母親的形象,而且都是寫得那樣感人肺腑。母親,對人子來說,具有根本的意義,她是生命活水的源頭。林語堂在《回憶童年》中曾這樣表示他對母親的感受:"說她影響我什麼,指不出來,說她沒影響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大概就像春風化雨。我是在這春風化雨的母愛庇護下長成的。我長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見背,留下我在世。說沒有什麼,是沒有什麼,但是我之所以為我,是她培養出來的。你想天下無限量的愛,是沒有的,只有母愛是無限量的。這無限量的愛,一個人只有一個,怎麼能夠遺忘?"林語堂在《八十自敘》裡也說過:"我記得母親是有八個孩子的兒媳婦,到晚上總是累的筋疲力盡,兩腳邁門檻都覺得費勁。但是她給我們慈愛,天高地厚般的慈愛,可是子女對她也是同樣感德報恩。"母親對於林語堂來說,她所給的恩愛比天高,比海深,令他刻骨銘心,永誌難忘。父母的行為對孩子們的影響是怎麼估價也不會過分的。因為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才使得孩子們學會了認識世界,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基督教文化是一個豐富的礦藏,林語堂從中吸取了許多有益的營養,如自由精神、謙卑性格、感悟能力、博愛心胸、和諧理想,但需要說明的是,林語堂與那些虔誠的基督教徒不同,他自小雖然信基督教,但對基督教教義產生過懷疑,後來進入聖約翰大學和清華大學後更是如此,甚至他曾一度稱自己是一個異教徒,並為此而常常苦惱,直到晚年才又重新回歸基督教。但不管怎麼說,林語堂是深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的一個中國現代作家。

    林語堂在《回憶童年》時說:"影響於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親,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州西溪的山水。"除了父親的影響外,二姐對林語堂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二姐美宮,不僅長得漂亮,而且善良、聰慧。她比林語堂大四歲。兄弟姐妹中,林語堂與二姐感情最深,甚至比對父母還親切。美宮曾就讀於鼓浪嶼毓德女中,被同學們譽為"校花"。林語堂在暑假中發現,每當在家上課(父親給他們上課)未完時,美宮就得戀戀不捨地離開,因為她必須去燒飯,供一大家人吃。女孩與男孩不同,家務活大多都讓女孩去做。下午上課未完,她也要提前離開,而去把洗好曬乾的衣服收進來。

    美宮聰明過人,學習成績優異,並且懷有遠大理想,嚮往將來能進高等學校繼續深造。可是,林至誠由於經濟困難,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決定犧牲美宮上大學的理想。美宮只好在家等待婚嫁。父母多次給二姐提親。晚上,父母到美宮房裡,剛要提起婚嫁的話題,美宮馬上就把燈吹滅,轉身睡覺。她多麼想讀大學啊!她曾想與弟弟林語堂一起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當時有一個商人正在追求她,但美宮遲遲未答應,一直拖到二十二歲,她才徹底放棄了上大學的希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