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稱,西藏歷史中早期金屬時期目前是個空缺,這個時期大都是以巖畫為主要文化特徵。
巖畫
西藏早期的石刻是以巖畫的形式出現的,它所選擇的題材和表現的內容主要有狩獵、畜牧、戰爭及演武、神靈學拜、舞蹈、動物以及其他諸如建築物、符號類圖像等。晚期則出現了表現佛教內容的巖畫,在巖畫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多部落並存的文化風貌。
西藏早期的石刻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從選擇的題材和表現內容看,是以先民的生產、生活為主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一些日月崇拜、生殖器崇拜、自然物崇拜、動物崇拜等原始信仰方面的內容。二是其載體為岩石,故名巖畫。三是以敲琢法、線刻法、磨刻法、磨礪法為主要製作方法,但也出現了鑿刻的「以線造型」和塗繪的「以面造型」相結合的造型方法,這種結合成為後來藏族石刻的一個重要流向。四是早期石刻從造型總體特徵上看表現為簡練、古樸,是一種「傳達和交流人類文化的『原始語言』」。
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建立後,隨著吐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吐蕃與周邊鄰國的經濟文化等頻繁交往,隨著佛教的傳入,藏族的石刻得到了較大的拓展,除鑿刻巖畫繼續得到發展外,出現了摩崖石刻、石窟石刻、石碑鐫刻,以及三維石刻等藝術手法。摩崖石刻的傑出範例,是當今拉薩藥王山摩崖造像。據有關資料記載,該處摩崖石刻造像在吐蕃王朝初期(公元7世紀初)已開始雕刻。據《拉薩市文化志》記載:「藥王山摩崖造像數量甚多,大片大片密密麻麻的造像令人歎為觀止,這些造像總數不下8000尊,堪稱西藏摩崖造像之冠;摩崖造像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時代有早有晚,風格多種多樣。」其文字符號一般採用單線陰刻手法,造像人則多取高、淺浮雕的形式。
石窟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拉薩查拉路甫石窟石刻。查拉路甫石窟石刻開鑿於唐初。據《拉薩市文物誌》第97頁《賢者喜宴》記載:「茹雍妃在查拉路甫雕刻大梵天等佛像……歷十三年圓滿完成。」即指此。查拉路甫石窟石刻位於藥王山東麓,依山開鑿,為支提式石窟,窟內共有造像71尊。除兩尊泥塑外,其餘69尊皆為石刻造像,這些石刻造像分佈於窟內中心柱四面和南、西、北壁上。造像手法全為高浮雕,是西藏石刻史上新出現的石刻技法。
石碑鐫刻,僅拉薩就存有多處,如著名的唐蕃會盟碑、達扎路恭記功碑、江浦建寺碑、大昭寺前無字碑、布達拉無字碑等。
在三維雕刻中,石碑鐫刻從造型手法上來認識,是屬於三維石雕中的一種類型。此外就是那種被稱之為圓雕的石刻,如瓊結縣藏王赤德祖贊墓石獅、扎囊縣松嘎石塔、桑耶寺門前的石像等。
吐蕃王朝中後期,開始出現了可移動的小型板(塊)石刻,這種形式的石刻隨著宗教的傳播和歷史的發展逐漸成為藏族石刻的一大主流,成為在廣大藏族地區隨處可見的被稱為「嘛呢石刻」的刻石文化。「嘛呢石刻」是一個泛稱,是藏族石刻中屬於精神文化範疇的可移動小型板(塊)石刻的代名詞。
當刻字藝人用獨特的書法刻下這些「嘛呢石」的時候,石板便被莊嚴地打上了這個時代的印記,如「雅魯藏布江之水造富萬民」或「珠穆朗瑪峰是萬水之源」等。也正是附著於這些石板上的藏族文字,給予了我們認識和瞭解藏文化概貌的基本資料,讓我們在探尋藏文化時,會發現許多與藏族歷史、傳統遙相呼應的因子。這些色彩斑斕、字形古樸的嘛呢石刻,顯得更具有藏文化特有的藝術魅力。
在藏族民間,還存在一種叫做泥片佛的文化。它是藏地的一種祭物,表達著下層藏胞對佛的敬意。泥片佛隨處可見,寺廟民宅牆頭簷下山坡草地河邊、埡口路邊山洞裡,張結著經幡的地方。泥片佛上雕刻的有佛的頭像、有經文片斷、六字真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