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 第85章 編後記
    中國社會進入轉型期的近三十年來,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這種變化中,又有多少作家能夠在創作上堅持自己的文學理想和品質,視文學為自己的筋脈血肉,甚至生命?難怪人們曾反覆呼喚偉大作品而不得,實在與我們的時代不相稱。

    當開始面對張煒的這部大作時,我們欣喜地發現,這不正是人們孜孜以求的偉大作品嗎?

    首先是作家的創作態度。為了寫作此書,張煒劃定了一個區域,幾乎走遍了那裡的山山水水。對那裡的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他熟悉的程度不亞於任何一個當地人。他瞭解了城市和村鎮的總體狀況,目睹了不同階層的生活狀態。他還利用出國的機會,多次考察了美洲和歐洲的發達國家,以及亞洲鄰國日本、韓國和港澳地區等,將當下中國置於整個世界的體系中研究、比較。在知識儲備方面,他自修了考古學、植物學、地質學等專業學科,密密麻麻地記下了數十本田野筆記,僅搜集的民間資料就有幾大箱子。他深知,要完成這樣一部巨著,沒有豐厚的知識並佔有大量的資料是不可能的。他把自己封閉在深山的陋室中,不停地讀著寫著,以至於忘記吃飯、忘記睡覺……他甚至在遭遇車禍、術後疼痛難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寫作……正是憑著這樣一種認真的態度,他才能耐得住寂寞,在漫長的二十多年中傾心打造這部巨著。毫不誇張地說,《你在高原》是張煒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的心血之作。

    其次是作家的創作才能。法國評論家安德烈·莫羅亞在評價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時說過這樣的話:「就像偉大的哲學家用一個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樣,偉大的小說家通過一個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都湧現在他的筆下。」這正是偉大小說家的才能之所在。張煒在這部巨著中充分顯現了這種才能。作品圍繞著主人公寧伽不斷地探究父輩以及自己家族的興衰、苦樂、得失和榮辱,在極為廣闊的背景上展示當代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質。在張煒的筆下,不同的青年人和老年人,各色的企業家和藝術家,還有眾多的農民和打工者、流浪者,交匯成絢爛的人物畫廊。在藝術手法上,張煒不僅繼承了十九世紀托爾斯泰、雨果等文學大師的創作傳統,而且努力吸納了二十世紀普魯斯特、穆齊爾等現代主義巨匠的精髓,呈現出炫目的藝術魅力。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年輕的張煒就以自己的小說享譽中國文壇。其後出版的長篇小說《古船》和《九月寓言》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在以後的創作實踐中,他始終保持著極大的創作數量和穩定的創作質量。這部巨著既是他在小說創作領域長期探索的結晶,也是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重大貢獻。

    由於這部作品規模龐大,是我們所知道的小說領域中字數最多篇幅最長的純文學作品(歷史小說和通俗小說等除外);又由於這部作品創作和修改的時間跨度長,作者不易在情節、語言等方面達成統一。這給我們的編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作者的多次溝通中,我們盡可能地達成一致的修改意見,規範了全書的格式,統一了全書的字詞。在處理一些方言土語和作者習慣使用的詞語時,除了那些語言工具書有規定用法或有明顯文法錯誤的,我們一般尊重作者,不再改動。

    即便如此,我們仍懷著期待之心,盼望各路方家和廣大讀者對我們工作的疏漏之處提出批評。

    編者

    2010年1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