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詩看世界 第15章 回家 (1)
    賣身

    我們律師看來表面風光,其實不過是「高級丫環」。近年不少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香港律師總算混到一口飯吃,股市暢旺的時候每星期都要飛到北京或上海,像我這樣的年輕女律師常被迫陪客人唱KTV,不唱就是不給面子。你以為我們表面風光,其實內裡滄桑,我只是沒料到居然有女律師滄桑到了跳脫衣舞賺錢的地步!

    我不是開玩笑,美國媒體的確報道了一個女律師被裁員後當起脫衣舞孃。她10年前取得法律學位,以為從此可以穿高跟鞋很瀟灑地出入高級商廈。萬萬料不到在律師行工作9年以後,竟會在一場金融海嘯中壯烈犧牲,前年被公司炒掉以後生活頓成問題,加上需要清還學生貸款,唯有當侍應和油站收銀員,後來決定修讀碩士課程自我增值,企圖在法律界再戰江湖,但生活費和學費沉重,最後決定在無上裝酒吧跳脫衣舞。

    「我小時候沒想過做脫衣舞孃,但經濟這麼差,尤其是在小城市,不脫衣就得挨餓。」她說。生意好的時候,她每小時可賺50美元,加上工時靈活,還可擠出時間讀書寫論文。會否擔心遭人白眼?她解釋道:「其實很多脫衣舞孃都是正經人家,她們當中有陣亡軍人的遺孀,有醫科生,也有丈夫失業的主婦。」她也曾險遭非禮,幸得酒保及時制止。我倒是驚訝原來這麼大年紀還有人願意聘為脫衣舞孃,那不是青春少艾的專門行業麼?從法律學院畢業再任9年律師,算起來已是30多歲的「中女」吧!怎麼說都是一個「超齡」脫衣舞孃。

    我在倫敦工作的那一年,也曾跟朋友們到當地一家脫衣舞廳「觀光」。要是你以為那是淫棍流連的地方,未免太沒見識了。倫敦的傳統脫衣舞廳是高級社交場所,光顧的都是紳士淑女,強調樂而不淫。真正的淫棍根本不會來這種地方,他們自有更直接的方法。再說,男人無論在脫衣舞廳、辦公室、在街上還是在總統府,不是都一樣好色嗎?想到這裡,就無須為脫衣舞這種事而大驚小怪了。

    那時脫衣舞廳的門票是從網上免費下載的,還附送飲料。那舞廳賺什麼?一個投行男告訴我,舞廳賺的正是脫衣舞孃的錢。一般人也許以為舞廳給女人薪水聘請她們來跳舞,事實卻是脫衣舞孃倒過來付錢給舞廳,由舞廳提供場地和安保供舞孃在那兒跳舞賺錢。至於舞孃的收入,當然就是客人給的小費,而且小費有統一標準,最少得付10英鎊,有些地方要20鎊,聽說一些高檔場所的脫衣舞孃一晚可賺400英鎊以上。後來那家舞廳取消了網上免費下載門票的優惠,卻依然客似雲來,進去消費的人大概不會在乎那點門票費用吧。

    要是你問我,hey,Daisy,你會瞧不起當脫衣舞孃的律師嗎?其實我們所有人都在賣,只是出賣的東西有所不同。有人出賣肉體,有人出賣勞力,有人出賣腦袋,有人出賣靈魂。只要不對別人構成傷害,任何工作都沒有應不應該,只有值不值得。

    你寂寞嗎?

    英國雜誌《經濟學人》曾以Asia』slonelyhearts(亞洲寂寞的心)為封面主題,把亞洲多個地區的剩女數目和年齡羅列出來,結論是香港的剩女比例冠絕亞洲。

    既然得了冠軍,就讓我們好好慶祝一下吧,難得《經濟學人》給面子,身為香港女性的我也感到非常驕傲。讓我在這裡引述一些雜誌的數據:以去年來說,30至34歲的港女中,有27%仍然是單身,較台灣地區(37%)及曼谷(32%)為低。不過,年近40歲想「上岸」則困難重重。2005年,每五個35至39歲的港女中便有一個是剩女,比例之高冠絕日本(18.4%)、台灣地區(15.9%)、新加坡(15%)、韓國(7.6%)、印度(4.3%)及中國內地(0.7%)。原來內地的剩女最少!儘管這是2005年的數據,我到今天親身所見的內地女同事依然普遍比港女早婚。最近剛到上海四季酒店參加了一個女同事的婚宴,才25歲便嫁人了,35歲仍未嫁的港女卻比比皆是。「剩女」就是剩下來沒男人愛的女人,港女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以致無人問津?《經濟學人》提供了一個令我們驕傲的答案——香港女人學歷高,收入也高。而亞洲女性一向被視為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在工作和家庭生活難以兼顧下,她們寧可享受單身生活,逃避婚姻。

    「高學歷、高收入」分明是一個優點,幹嗎如今竟會變成污點?這不完全是港女的問題,香港人口「陰陽失調」早就不是新聞,女多男少不在話下,那碩果僅存的港男更是慘不忍睹,這就是《經濟學人》說港女寧可選擇單身的原因。錢,我也會賺,用不著靠男人養活。我憑自己的勞力賺錢,買我自己喜歡的東西,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有什麼必要看男人的臉色?除非需要一個男人捐精產子,否則現今許多香港女人都看不到結婚的必要。

    當然,也有不少女人非常介意「剩女」的標籤,這個「剩」字確實嚇倒了很多人呢!現在不是剩錢,而是剩女,予人多餘、被社會所嫌棄的感覺,聽來似乎很不光彩。然而又是否有人注意到這些多餘女人的貢獻?香港一天沒有特首依然可以正常運作,一天沒有剩女卻會導致市場崩潰。每晚在中環通宵達旦工作的人,有一大半是沒有家室、沒有男友、被社會標籤為「多餘」的女人,她們撐起了香港經濟的半邊天。那些上了岸的婦人,下了班便急急趕回家替孩子溫習功課、監視女傭有否偷懶,哪有閒情陪你在辦公室裡拚命?

    有人害怕變成剩女,於是不問好醜見人就嫁,結果婚後一點也不開心,搞不好還要養夫活兒,每天在辦公室工作得像一隻狗,拖著疲乏的身軀回到家裡準備做飯,老公則躺在沙發上看球賽,這種生活難道很幸福嗎?有些女人因為害怕寂寞而結婚,這未免太可笑了,誰說結了婚就不會寂寞?

    形象破產的港女

    香港女人,簡稱「港女」,早已衝出亞洲,蜚聲國際。假如有人向聯合國提出申請,搞不好還能讓「港女」成為香港的「文化遺產」。

    那「港女」究竟有什麼本領?根據互聯網的「維基百科」,「港女」的定義是「香港網民用以貶稱有自戀傾向、拜金主義和公主病的香港女性。」所謂「公主病」,即把自己當成公主,事無大小都要身邊的人來遷就自己,任性自戀到了一個病態的地步,而且這簡直就像病毒一樣在80後和90後擴散開去,除非「港女」的基因出現突變,否則這「公主病」恐怕是要遺傳下去的。曾有香港男人接受媒體訪問時沉痛地宣佈:「『港女』已經形象破產了!」

    後來又有人寫了一本《港女聖經》,列出了「港女」的十二宗罪:(1)過分貪錢;(2)視揮霍男人的金錢為理所當然;(3)貪慕虛榮;(4)愛賣俏;(5)自我中心;(6)口中提倡男女平等,行為卻絕不平等;(7)八婆個性;(8)口舌生非;(9)幼稚反智;(10)對愛情不認真;(11)欠缺修養;(12)浪費。

    說到這裡,各位大概已能看出「港女」令人生厭的程度足以媲美核輻射。但既然有「港女」,自然也有「港男」、「毒男」、「狗公」、「太監」……香港男人和女人之間,不知從何時起掀起了一場漫長的戰爭。「港男」和「港女」在媒體和網上吵起架來,簡直把對方視為殺父仇人。

    也許你會問,Daisy,你自己還不是「港女」一名?幹嗎你就一副事不關己的語氣?老實說,我從不把這種情緒化的罵戰放在心上。有天下班剛巧在電梯大堂碰見男同事Sam,眼見升降機大門快要關上,Sam喊了一聲「等等!」,門卻繼續關上,Sam一怒之下突然「劉翔上身」,一個箭步按住了門。電梯內,一個挽著Prada的年輕女郎向Sam還以一個不屑的眼神,然後把玩手上那最新款的iPhone。女孩離去後,Sam從牙縫裡透出兩個字:「港女!」

    我覺得很奇怪,那女孩又沒開口說話,Sam怎能肯定她是香港人?就算她真是「港女」,難道就沒有看見別人跑進電梯便拚命按「關關關關關」的香港男人?人類有些特質是跨性別、跨種族、跨年齡地普遍存在的,但我可沒興趣跟他爭論。在中環,越來越多香港男人到內地娶老婆,我公司裡一個男律師最近才娶了一個北京女律師。我也認識一個香港銀行家,下月要跟一個上海女會計師結婚了。這才是真正的「內地香港融合」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