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陽只是用普通的思想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智慧者和簡單的人同樣都用頭腦思考問題,只是行為方式不同。前者用哲理去創造地工作,後者只用等待。
找信息,跑工程,抓質量,搞決算,一年四季,童陽幾乎不著家。人之常情的那份溫馨被他的匆忙打折成了留宿的碼頭和旅途的驛站……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無論走了多遠,父親、母親、妻子、兒女都會給我留上一條回家的路……
高品味的人生,應該有文化和經濟的雙重底蘊。
在今天的中國礦業界,如果談礦業開發和文化建設,就不能談童陽。作為新疆天成錦礦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童陽,用他睿者的智慧,在新疆礦業開發和發展的事業中,用溢彩流金的藝術感染力為我們呈上了一杯甘醇清洌的酒,讓人久飲不醉。
市場經濟,歸根到底是人與經濟,與文化的競爭。但這競爭中又包孕了太多嗆人的金錢意識。但對童陽來說,經營人生,不外乎是走高空索道,不惟名,不惟利,只惟實萬萬不能,然而,又不全惟金錢所驅使,這樣會喪失人格、國格,進而喪失自己。企業是經濟的主體,而經營企業的主體卻是人。在硝煙瀰漫的商海上航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如果找準了航標,堅持闖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番事業來,也就找到了駛向理想彼岸的最佳捷徑。
可能,這就是童陽這位文化產業家,為自己所書寫的人生畫頁。
新疆邊城烏魯木齊。坐落在其城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十一師某部軍械庫,其工程施工要求相當苛刻。幾十座重武器倉庫呈一字型擺開,參與投標中標後的十多支施工隊沒過多久,不是因為管理混亂,就是因為施工質量部合格而先後被清除現場或停工整頓。經過清理,童陽的施工隊竟一支獨秀不但被留下來繼續施工,而且他本人還被聘為所有施工隊的總指揮。按照時任步兵第十一師獨立營營長鄭大東的話說:「畢竟是軍人出身,童陽在整個施工工地採取軍事化封閉管理方式,每個施工單元指定專人負責,從管理、質量、施工流程,到材料採購、入庫、出庫、工程竣工結算、工完料淨,全部實行量化和動態管理,從而有效地保證了整個工程的工期和質量。他的這些做法,說心裡話,讓我佩服。」
該位於烏魯木齊南山後峽、板房溝、水西溝、大東溝、小東溝和烏什城等六6大溝系內。這些溝系由水量大小不等的季節性河流組成,其中,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天山北坡後峽雪山與冰川之間的烏魯木齊河水系,年徑流量2.77億立方米,自南向北最後注人農區,是烏魯木齊市城市生活用水的來源。
天山山脈橫貫於新疆中部,東西綿延數千公里。其山脈西段在新生化地質構造運動中抬升強烈,形成了西高東低的山地地形。而工程施工地處在屬北天山的喀拉烏成山東部餘脈,經歷了複雜的地質構造運動,形成了現在由許多橫向平行斷塊和山間斷裂盆地所形成的複雜地質地貌,使得森林山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茂密的天山雲杉挺拔蒼翠,山清水秀,怪石斷崖,景色奇異。幽深的溝谷,神秘的瀑布,以及登上達阪的風光,構成了西部「山」的野趣。林緣下溝谷西側為美麗的哈薩克牧場,夏季繁花似錦,牧民的羊群在綠草藍天之間像白雲在飄動,冬季白雪皚皚,山林中顯得寂靜空曠。
在這樣一種環境中施工,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嚴格的保密性,又要有效地保護天然林生態不受破壞,其難度可想而知。
這些工程,大多隱蔽在大山之中,但其造勢卻令人歎為觀止。這些渾體透射著詩一般古韻的工程,從創意到設計,前後用了36個小時,從把模型樣板塑出來,從奠基到施工歷時幾十天即大功告成。在設計過程中,童陽憑著對故鄉文化的真知灼見和藝術熏陶,九易其稿,一錘定音,奠定了他在自治區建築業界的地位。
2003年仲夏,一個不尋常的日子。童陽沒想到,他以產業的方式運作文化的思維定勢,會在他親筆做的關於建築工程的文章裡,奠定了他今後發展的基礎。
這些看似簡單其實相當複雜的工程,銅牆鐵壁的現代化形式中要溶入巴蜀文化的內容。這倒是一個新鮮玩藝兒!工程總設計師這獨出心裁的想法,一下吸引了北京國際裝潢公司、上海、深圳和廣州、蘇州等建築界大腕的目光。經過四個月的角逐和競爭,各路諸侯紛紛落馬。當時正在渠首工程收尾的童陽,此時卻聞到了他所熟悉的天山深處嗆人的硝煙味。
童陽找上門來,自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但他的睿智卻在他藏而不露的胸有成竹之中。而同樣來自「天府之國」的工程總設計師已經是闖遍中國的「老江湖」了,他是要存心考驗一下童陽這位書卷意氣揮斥方遒的一介書生,總設計師特別有神的眼睛盯著童陽:「工程施工,要體現川味,體現巴蜀風味。」
總設計師的「味」,顯然是指文化。「天下山水在巴蜀」,要大自然無言的大美。這個大美,作為文化產業家的童陽,自然要比總設計師更清楚。但要把巴蜀風光搬進空間相對狹窄的天山深處峽谷,無疑給童陽點出了一道耐人尋味的菜。
渾身透視著藝術家兼企業家靈氣的童陽,當然不會被總設計師那一束咄咄逼人的冷光嚇回去,即來之,則安之,「我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了。」童陽有自己的先聲奪人的姿態。「我試試吧!對我們公司,這只是個小工程。我們看看現場吧!」看完現場沒有過多久,童陽的第一稿效果圖很快送到了總設計師面前。僅僅一個回合,就被否定了。
童陽感到,自己的幾年建築生涯,就這樣被否定了。他不甘心。他也自認為自己決不是那種甘下風的角色。
又是幾個不眠之夜,他幾易手稿。
童陽繼爾產生了一種想要告訴他創意靈感的衝動。
他敲響了兒子妻子楊敏的房門。「好主意,可以試一試。」楊敏從床上一躍而起。
楊敏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和丈夫心有靈犀。誰叫他是童陽的妻子呢!跟隨丈夫東征西殺已好幾個年頭了,楊敏的血脈中已經在歲月的刻痕中沾濡上了童陽的思維。
童陽隔牆敲磚創意果然在意料之中,總設計師聽了,當即拍板:「出效果圖!」
當年初春,工程施工合同正式簽訂。
可是,時間異常緊迫,施工工期僅僅只給了幾十天的時間。
童陽畢竟是童陽。這位從部隊熔爐裡煉獄出來的公司總經理,二話就說,扛起行裝住進了工地。
一進入施工現場,棘手的事情發生了。
初春的寒風從臉上刮過,像刀子輕輕切過一樣生疼。刺骨的冷水伴著水泥漿花在工地上飛舞,陣陣寒風從背脊、袖子和領口上不停地擦劃著職工的肌膚。人與自然在這裡展開了殊死的較量!質量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再累再苦童陽也豁出去了。
可是,這些工程大多陡立的空間非常狹小,如何保持結構的堅固和穩定呢?如果傳統工藝,把工程用一塊一塊石頭砌起來,穩定是穩定了,這個重量是沒有幾米深的地基無法承受的。而要下挖幾米的基礎,把這些土石方從外部已裝修好的工程裡搬出去,僅此一項,幾十天的時間恐怕也完不成。再說,這些足有三層樓高的洞室工程,需要多少石頭才能堆成,這些對於童陽來說當然是個技術難題。經過多方斟酌,最後,他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嚴謹的態度和大膽的設計提出了新的創意,運用幾何圖形,把古代傳統的建築藝術與現代化的最新技術巧妙地揉合起來,使不同高度、不同幾何圖形的廊柱、余葉坡交錯相連,產生了自成體系,和諧得體的建築藝術效果。薄殼結構、構造柱已經把工程主體牢牢地「釘」在了「山洞」門庭的中央。
工程主體的形象進度像壘台階一般,雛形逐漸形成了。但根據直觀感覺,童陽覺得,僅此一座座孤零零的建築,很難溶入巴蜀文化的野趣和詩意,致使鄉土文化氣息不濃,游離性太強,人文景觀的交流也停留於表層,創新不能持久,缺少更深層的開拓。
他又別具匠心地在工程主體右側的台階上設計出了瀑布般的小溪,使工程置身於蒙上霜花的菩提樹一般,又像旁倚汩汩滔滔的春水,令人遠望故鄉如在眼前。
這一座座神態逼真的「巴山蜀水」,在入秋之前,如同從蜀地搬來一般,氣宇軒昂地坐進了天山深處!
可以說,在通往建築藝術的聖殿上,童陽用自己的藝術修養找到了與建築文化交融的最佳切合點。用他的話說:「讀懂了源遠流長、詩一般美麗的中國建築史,也就讀懂了中國文化。」
童陽的成功,他在建築業的「第一桶金」應該是他初涉產業文化創業史的啟蒙和起步。是他融詩歌、土建施工和文化理想的第一次嘗試,它為今後構思凝重、渾厚和纖巧、秀麗的南北方古建築與現代審美觀念溶為一體的藝術思路奠定了豐厚的基礎。
他初涉建築業的這個成功工程的修建,在邊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種轟動的效應,為童陽脫穎而出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關單位專門為該工程的落成在烏魯木齊舉辦了新聞發佈會。
正如童陽總經理所想的:「這個工程的新聞價值,不在工程本身,而是工程的修建所昭示的時代文化走向……」,也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城市建設,這是一首凝固的詩,凝固的旋律。建築是門藝術,是這首詩裡文化的音符。凝固的,是無生命的鋼筋水泥;飛動的,是有生命的人的創意。建築藝術,是城市的生機和活力,是城市的文化呼吸。我們不能想像,北京沒有頤和園,上海沒有豫園,蘇州沒有虎丘,杭州沒有西湖園林……,建築藝術,其實是城市的審美追求,是人們精神追求的物化形態。從造物主的角度看,城市其實也是一個人……」
「相同的是本質,不同的是形式。作畫搞建築,要的都是形象的思維,情思的飛動,感情的燃燒,藝術形式的尋找。作畫有畫筆、顏料、畫布就可以了;而建築,卻要立體的、大範圍的,調動的是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
文學大師高爾基曾經說過:「照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是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假如說能有一個人恰到好處地把人的藝術思維和現實生活充分地結合在一起,那麼,這個人就是童陽。
推崇建築藝術和產業文化,用奔放的線條旋律,運動著的形體姿態,來再現華夏文明的壯闊和美麗,這還談不上氣韻生動的大美。所謂的大美,還應該加上從事建築藝術的人物本身心靈裡所迸發出來的豐富的真、善、美的感情。用這句話來形容童陽,實不為過。家庭的熏陶和他自己的耳濡目染,養成了童陽良好的操行和敬業精神。
這位吃過苦、鑽過山、當過兵的青年,在長期的生活中,鑄就了一身錚錚風骨和頑強的個性。
人是造物主精美絕倫的傑作。費爾巴哈說:「人照鏡子時,他對自己的形體有一種快感,這種快感是他的形體完滿和美麗的一個必然的、自然的結果。」達·芬奇也說:「繪畫是自然的鏡子。畫家的心靈應當像一面鏡子,它總是採納它所反映的物體的形象和色彩,當你想看一下你畫的畫是否與實物相符時,你就去找一面鏡子。」
「如果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那末建築則可以說是凝固的音樂。」黑格爾早在他的名著《美學》中就這樣定論。這說明建築這種藝術形式與音樂藝術形式,在藝術語言上有許多相同之處。而建築藝術附屬於一定的建築物中,便成為一個具有高度藝術個性的整體。要想把這個藝術性的整體修得獨具特點,迂迴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擬和接近自然山林為目標,在有限的空間內給人以天地廣大的感覺,決非每一個人都能勝任。而童陽做到了。
多年來,新疆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童陽一路考察的足跡。漫漫長途中,童陽好像看見了文化精靈中一個個熟悉的影子,並聽到見了悠悠長長的回聲。在家鄉和新疆,在北京乃至全國,他一路擷取,一路思索,一對目光不停地翻閱著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創造出來的永久的輝煌。直到此時,他才敞開心靈的百葉窗,用心去讀一個蘊藏多年的夢想和哲思的季節。於是,盼望已久的念頭,靜靜地向他走來……
在行走的路途中,他再一次看到了礦業開發未來燦爛的前景,這是他的老本行,他還想試一試,不試,他還是有點不心甘……想起礦業經營的那一夜,讓他頓悟了人生許多,看到了一片成熟的秋色!
他知道,今後的路將更長、更艱巨。用他的話說:「將來我成功了,對兒女,我只給他們留知識、留本事、留能力、留事業。為了他們能獲得知識,國內、國外隨他們挑。知識投資再大,一擲萬金,我都捨得,這是我創造人生的延續!我不會給他們留遺產。我贊同林則徐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如果我的產業折騰大了,我的遺產,一定留給社會,留給我一生所鍾愛的文化藝術。推而廣之,一切與藝術有關的人類。臂如,一個童氏藝術基金會什麼的……堅固的高樓大廈,總有倒塌的時候,藝術,人們的審美心靈,都要一代代傳下去……」
對童陽來說,海只有感動時,才能真正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