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鳳便率二人直奔外洞,盡頭處,也有小門緊閉,破門出去,乃是適才石台的後面。耳聽群小喊殺之聲匯成一片。轉到前面一看,洞中臣民業已聞聲齊集,人數何止數千,正在台下與逆黨交戰,不令逃走,只是不見那為首叛逆一人。雲鳳大喝一聲,群小回顧,見仙人出來,歡呼之聲哄然爆發,震撼全洞。那些叛黨知難逃走,嚇得紛紛擲了弓刀,伏地哀鳴。沙、咪二人跳上石台高處,朝眾小高聲指說。雲鳳言語不通,料是向臣民說明經過。再看叛逆那一面也不下千人,自沙、咪二人一說,便被王黨臣民收了他們的弓刀,逼向台側空處,分出多人,持兵看守。
雲鳳對這些叛黨,也不知怎樣處治。正向小人群中尋覓逆首蹤跡,咪咪走過來連說帶比,意思似說逆首一見仙人無恙,奸謀敗露,業已逃走,無法再去擒捉,須等駝女到來,再作商量的神氣。便不再搜尋,逕在石台闌幹上坐下,看群小神情,彷彿兒戲。暗忖:「世間的殺伐征逐,治亂興衰,迭為消長,無非為了雞蟲得失,不惜箕豆相煎,到頭來獲得些什麼?不想這彈丸小邦,僬僥細民,也是如此。以彼例此,看起來,還不是和這些小人兒戲一般,真是好笑。」正在沉思,駝女已領著小王、王妃穿著一身黑服,哭喪著臉,幾名護衛抬著受傷次妃,奔了出來。先向台前臣民哭訴,意似自責;然後回身,朝著雲鳳跪拜。
駝女述說了經過,才知小王原是弟兄二人,小王雖然居長,卻是老王次妃所生。老王人甚英明,看小王文武兼備,賢能仁厚,自幼鍾愛,立為太子。不久正妃生子,取名鴉利。有兼人之勇,十幾歲上,便能力舉百斤,縱躍於高崖峻阪之間。只是性情乖戾,貪殘好殺。老王極不喜他,臨終之時,面諭小王和駝女:次子不才,不特不可使當大事,還要嚴加管束;如若犯了大過,更須按著國法公判,不許姑息。老王死後,鴉利年漸長大,愈發橫恣,乃母正妃因之憂鬱而死。鴉利索性嘯聚黨徒,肆意橫行。小王天性友愛,既不忍置之於死,又恐養成大變,想來想去無法,只得命他去至白虎峪,統率流人,以免留在洞中為患。
那白虎峪在山陰一面,相隔舊王洞三百餘里,地極荒寒,可是出產甚多。小人洞中犯罪的臣民,只有兩種處治:重罪由小王當眾宣示完了罪狀,如無異議,若有甚大功善行,可以折抵,便即賜毒賜刀,令犯罪的人自裁,算是死刑;其次是流放到白虎峪去,年限不等,由他們每日耕織打獵,月納貢物,滿了年限,始許自請寬恕,改過回洞。照例有一個王族的官,率領監督。小人法簡而公,並且極愛同類,犯了罪,多半用的是鞭打之刑。這些流人,差不多都是小人中的敗類,害群之馬。小王原意,統率流人的官兒,非有智有力不可。鴉利去了,必能勝任,縱然處治這些流人難免太過,也是各有應得,豈非以暴制暴,一舉兩全?
誰知鴉利詭計多端,久有謀篡王位之志,聞命正合心意。到任以後,竟和流人沆瀣一氣。流人對小王本來難免怨望,再加鴉利常年蠱惑,暴力與小惠並用,不久都成了他的死黨。他知歷代王朝都得民心,尤以小王為最。一旦有事,全洞臣民俱能捨生赴義,決無反顧。篡位為千年來的創舉,定非容易。流人雖經自己教練,又加上山陰天時地利的鍛煉,個個筋骨堅強,武勇過人,畢竟人數太少,成不得事。於是借了朝王納貢之便,勾結舊日洞中死黨,命他們暗以利祿招納同類,故意犯了該流放的國法,等發遣到了山陰,便成了他的死黨。縱有幾個半途悔悟,想要退出,或是逃歸的,經不起他的防禦周密,捉回去便受盡荼毒,碎體裂膚而死。這一敲山震虎,群流愈發畏如鬼神,不敢絲毫違命,再作自拔之想。三五年後,竟招聚了上千的徒黨。
小王命他去時,駝女原再三攔阻,說此行無異放虎歸山,使其同惡相濟。既不忍按國法處治,也應嚴加管束,令其閒散終身才是。小王終因骨肉情重,違眾行事。後來見洞中臣民犯罪日多,流人更沒有一個悔過求歸的。因有毒蛇之變,遷洞以後,駝女不在身側,雖然啟疑焦思,無人為之劃策,鴉利又做得異常嚴密,禍在肘腋,還未覺察。鴉利本心,最好等駝女和那數百忠勇之士在舊王洞內為毒蛇害死,方行下手,要省事得多。所以時常派遣不怕死的心腹,冒著危險,往舊王洞左近潛伏,打探駝女除蛇消息。
這日正當朝貢之期,行至中途,遇見去人歸報,得著雲鳳在雲中失足、巧誅群蛇的消息。知道駝女起初是無暇及此,毒蛇一去必然回洞,不特小王又有了好幫手,自己諸事掣肘,奸謀難免還要敗露,不由著起急來。與手下逆黨一商議,決計乘駝女初回無備,提早發難。一面命人飛召白虎峪全數逆黨趕到王洞外面,聽候調遣;自己仍借朝貢為名,相機行事。剛達王洞,又聽人說,金果林來了一個妖物,小王帶領千餘兵將,前去驅除。心想:「這倒是個好機會。
如果小王為妖物所傷,豈不坐享現成?否則便乘朝賀之便,率領死士入宮,先將他拘禁挾持起來,等過些日,勒逼他禪了位,再行處死。」暗中部署方定,小王前驅歸報,說昨晚盜御果的並非妖物,就是手誅千蛇的神仙,經駝女趕回認明,受了小王和駝女拜求,已允來王洞暫住,後日便去雪山,為全洞除害等語。鴉利一聽,愈發又驚又急。偏巧又有洞中兩個逆黨向他告密,說小王近來對他十分疑忌,便是駝女不歸,也難相容。此次來朝如不早定大計,先發制人,無異送死。鴉利還在疑信參半,一會兒小王便已先回,吩咐全體臣民用隆禮歡迎神仙。鴉利上前朝拜,小王急匆匆地並未怎樣答理,迥異平時見面那等友愛神氣。更以為逆黨之言不差,暗中咬牙切齒,謀逆之心更急。
小王宴請雲鳳時,白虎峪逆黨也都趕達洞外。鴉利想了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著仙人與小王還未廝熟,不知洞中實情之時,來個偷天換日,拚個成敗。等小王宴罷,逕直入見,說白虎峪上千流民,經自己數年間宣示王朝德意,恩威並用,業俱翻然改悔,不特化莠為良,而且練成了勁旅。因想使兄王喜歡,所以一直沒命他們上書悔過,零散來歸。今乘朝貢之期,全數來此投效,擬以死力效忠王朝。等三日後,親率他們,去往雪山,與妖人決一死戰。不想到此,方知天降神仙,已經應允為王除害。雖是天降洪福,只是這些流人至誠,不宜辜負,擬請兄王特乘盛典,召入內廷朝覲,使其自陳前非,洗心革面,為王效死。這一套花言巧語,果然將小王打動。平日會見臣民,都在外層洞中石台之上,除非骨肉宗親、軍國重臣,或是特降殊恩,不得輕入內洞。小王因全洞臣民,連有職務散處在洞外的不過萬數。這幾年犯罪日多,流徙在山陰白虎峪去的竟逾千人,常時想起,不免內疚。忽然聽說全數悔過來投,不由喜出望外,立時傳命,吩咐守洞將士放群流入洞,由鴉利率領,直入內廷朝見。鴉利奸謀得售,自是心喜而去。
此時駝女隨侍雲鳳,不在前面,無人勸阻,小王一些也沒有覺察奸謀。次妃人最賢能機警,深知鴉利狼子野心,言不可信。又見他說話時眼光不定,滿臉奸狡之容,甚覺可疑,只是當時不便陳說。鴉利一走,便請小王改在外洞相見,以防有詐。小王不肯,說本朝近千年來,從無一個敢為叛逆,而且深受全民愛戴,洞中臣民將要近萬,他只有千餘流人,除非至愚,即使有心作亂,決無能成之理,也決無如此膽大妄為之人。自己為全洞元首,言出必行,豈能隨便更易,使流人灰心,以為不信?正妃聽次妃一諫,也覺其中有詐,幫同力勸,即使不便更改,也應多召護衛之士,以備萬一。小王仍是不肯。二妃無法,只得力請小王,就在原坐之處召見,命流人分班入內,不要因其人多,出廷相見。小王強不過兩個愛妃,只得答應了。原來小人最懼外患,洞宮室內俱製造有隱秘暗道,恐一旦有變,立時可以逃走藏匿起來。
不一會兒,便聽群流進洞,嘩噪之聲甚是嘈雜,全不似往日臣民覲見敬肅之象。小王夫妻剛一皺眉頭,便聽內洞石門關閉之聲。小王方始動疑,正要起立出問,正妃素來力大,忙一把將小王拉住道:「鴉利素來悖謬,先王早有遺命,王雖神勇,應以宗社臣民為念,萬不可以身試驗,且看次妃宣諭之後,相機應付為是。」這時小王原因鴉利初回,打算先見了他,再往外洞石台,補行晨間朝會。平時除了集群外出遊獵,或是遇見什麼王朝要政盛典,才有儀仗音樂。像適才迎仙之類,洞中燕居朝會,只是有八名輪值的侍衛,本就不多。這時身在內廷,僅有幾個隨侍的宮女。執戈衛士,只沙沙、咪咪二人,還是因為仙人垂青,不久就攜帶同行,適才宴會時,在外待命,小王又有事問他們,才召在身側沒有退去的。二妃俱都會武,一旦覺出情形不對,正妃攔阻小王出外,次妃早率沙、咪二人奔向門外。一眼看到鴉利和上千流人俱都弓上弦,刀出鞘,閉了二門,蜂擁而來,益知狼已入室。
外面雖有許多忠勇臣民,宮廷阻隔,消息難通,也是枉然。剛高聲大喝道:「我有王命,爾等去了弓刀,由王弟率領,分班入見。」言還未了,鴉利早喝一聲:「將她綁了!」沙沙有個兄長,名叫利利,也是叛眾之一,甚是武勇。以前曾充過廷衛,與咪咪交好。因罪被流山陰,頗得鴉利寵愛。見沙、咪二人站在次妃身側同出,意欲救他們,便乘擒捉次妃之際,搶步上前,丟了一個眼色與沙、咪二人,大喝道:「王弟親率山陰全數臣民來即王位,宮外要口俱已佔領,臣民已降伏,你二人還不急速過來投降,同享富貴麼?」這時次妃正拿防身佩刀,攔門一站,準備與逆黨拚死。一面用手向後連揮,示意正妃保住小王,速出室中暗遁逃走。眾逆黨正喊殺上前,沙、咪二人也將弓刀舉起,待要效忠王室,一聞利利之言,又見賊勢甚盛,暗忖:「徒死無益,何不假裝投降,乘機混到鴉利身旁,將他刺死,豈不是奇功一件?」想到這裡,頓生急智,雙雙不約而同,將弓刀高舉過頂,跑入逆黨陣中。利利忙將二人接住,吩咐站在一旁稍候。
次妃寡不敵眾,不多一會兒,便被逆黨擄去,擁入內廷一看,小王、正妃俱都不知去向。鴉利忙問次妃,次妃只是戟指怒罵,不肯說出。再喚沙、咪二人來問,沙、咪二人答是小王降旨以後,正妃看出王弟有詐,早勸著小王一同往後走去,當時不許人跟,只命次妃在室外觀察動靜,執意延宕,以作緩兵之計,看神氣也許到新來仙人那裡去了。當初駝女為小王秘製全洞機括暗道時,除全體臣民避外患的幾個所在,凡是宮裡頭的,都留了一番心,沒讓鴉利知道,早防萬一生變,身在遠處,不能兼顧。鴉利聞言,心中並未疑及室中另有出路。因提起仙人,想起駝女還在那裡,此人如不迫其歸順,縱把小王擒住,也不能濟事。
當下使命眾逆黨將次妃押往僻靜之處,少時拷問。又命人將內廷門戶緊閉,不許人進。自己匆匆帶了利利等幾個主要心腹,奔往內廷偏殿。探頭一看,仙人正在閉目打坐,身後面寶劍隱隱放光,懾於傳言,不敢妄動。悄悄站在門外,比手勢將駝女引到院中,說是小王相召。駝女說:「仙人有諭,不能擅離,請轉陳小王,少時自去。」言還未了,鴉利舉手一個暗號,群小已一擁上前,將駝女扳倒,口裡塞了東西,連聲也未容出,便被捆起。餘下兩名執役少女,也被引出擒走。鴉利又看了看,仙人仍是端坐不覺,心喜未被覺察,只要駝女一歸順,必可成功。知道駝女居室最是僻靜,又有許多出路和甬道可通內外,有事時呼應靈便。便命人一面大搜宮中,緊守各處出口,以防小王逃出來救。
一面將駝女、次妃一同押往駝女居室,先將駝女按坐在榻上,倒地便拜。說自己是先王嫡室所生,本該繼承王位,誰知先王次妃進讒,庶兄嗣立以後,不念手足親情,屢對自己屈辱,又貶往山陰荒寒之區,歲責朝貢,已歷數年,與流人無異。並且濫施刑罰,罪及無辜,不殺即流,近年罪人之多,歷代所無。今得群流擁戴,臣民歸心,意欲廢昏立明。誰知發難之際,偏值仙人到來。雖然雪山除妖,為國之福,但是她得前王先見,頃刻易主,難免生疑,如有阻滯,無人能敵。你能解得仙語,如果投順相助,擒到小王,再對仙人去說:前王現因犯了國法,自己閉宮悔過,要幾個月不見賓客,洞中臣民現已交由王弟代為執掌。只瞞過幾天,等她除妖後自去,然後對臣民宣示,說是毒蛇與雪山妖人,俱是先王不德所致。今者天降大神,代為除去,並有天帝仙旨,廢王而立自己。事成之後,不但永遠尊為國之上賓,凡有所欲,無不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