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建成 第51章 驕秦王咄咄逼人 (3)
    滿面羞愧的李密恨不得立時找一個縫隙鑽進地底下去!他惶恐而退,含羞回到自己府中,坐臥不安,憂形於色。當夜月明星稀,光華四射。李密回想自己以前一呼百應何等英雄威風?!如今卻受人之制羞辱至此,悲憤難忍的李密不禁放聲痛哭!一位曾經叱吒風雲、百戰百勝的英雄好漢,一敗之後忍辱降唐,卻受到李世民——這個曾經是李密手下的敗軍之將的百般羞辱,李密的心情是多麼的酸澀與蒼涼啊!!!

    第二天朝堂之上,決定離開唐庭的李密對李淵說:「臣蒙皇帝厚愛賜府封官,但臣無一功而立足於朝堂,臣願去山西收服舊部歸唐。」

    李淵聞言高興地頒旨令李密前往。李密得旨後即刻帶著王伯當、賈閏甫等舊將離開長安,前去山西。秦王十計羞李密的事情風傳於朝野,李道宗、李孝恭、羅藝、羅成等人認為秦王的作法太狂妄、過分了!便奏報李淵:一是請皇帝警告秦王,對一般的降將都要一視同仁,更何況對當世英雄李密呢?!二是提醒皇帝防備李密受辱之後反叛離去。

    李淵接到李道宗等人的奏報,立時醒悟過來,即刻下旨讓李密回京,並令沿路守將防備李密反唐。接到聖旨的李密對賈閏甫說:「皇帝同意派遣我去山西收服舊將,今無故又召我還京,看來這次我回朝必定無生還之理了。不如攻破桃林縣,收其兵糧,北走渡河到黎陽,東山再起大事必成。」

    王伯當等舊將認為李密分析有道理。於是李密斬了李淵派來的使者,然後向東行,經過桃林縣,假意對縣官說:「我奉詔暫還京師,家人請寄縣捨。」然後帶領驍勇士卒十多人化妝為他的妻妾,進了縣府。一聲號令,李密突然發亂,奪取了桃林縣,掠奪糧食,直走南山向東。派人飛馬報信舊部伊州刺史張善相,命令他派兵接應。桃林發生叛亂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熊州,右翊衛將軍史萬寶鎮守熊州,他對行軍總管盛彥師說:「李密是一位十分驃悍而機謀的當世英雄,又有足智多謀的王伯當輔佐,現在決計反叛,恐怕難以阻擋啊。」

    盛彥師搖搖頭,深思熟慮地請兵前往捉拿李密。盛彥師率幾千人馬越過熊耳山南面,在彎彎曲曲的山路邊設下埋伏,他令弓箭手潛伏在山路兩旁的高地上,其餘士卒則隱藏在溪谷裡。他對士卒們下令道:「等李密渡過溪水一半,你們就同時發動攻擊。」

    有親信軍官疑惑地問道:「聽說李密要到洛州去,你卻帶著我們進入深山,這是為何呢?」

    「李密聲稱要到洛州去,其實是想出人意料,南下襄城,跑到張善相那兒去。」盛彥師笑著答道,「如果反賊搶先進入谷口,我從後面追趕,山路又險又窄,有力使不出,他只要派一個人殿後,我都拿他沒辦法。現在是我們搶先進入了谷口,一定能把李密滅掉!」

    李密渡過陝水之後,以為後面的行程沒啥大問題,便率軍緩緩前進,果然翻過熊耳山向南走,正好走進了盛彥師設下的埋伏中。在狹窄的山路上,李密的隊伍被突然殺出的唐軍攔腰切斷,首尾不能相救。盛彥師令弓箭手發出的第一波飛箭全都射向了穿著黃色披風的李密,李密陡然從馬背上摔倒在草叢中。王伯當在四處尋找李密的途中被唐軍一槍戳穿後背,其餘大部分將士逃進了山林,四處躲避唐軍的追捕。盛彥師派人找到了李密和王伯當的屍體,把他們的腦袋割了下來,用快馬送往京城長安。

    李密,這位在隋末群雄中曾經叱吒風雲率百萬精兵推翻隋朝****的農民義軍領袖,一位真正的徹底的反封建主義的蓋世英雄,就這樣悲壯地倒在了又一個新生的封建王朝的刀劍之下。

    李道宗、李孝恭、羅藝、羅成等帶兵將帥無不惋惜李密的雄才大略,一生英雄竟落得如此下場!李道宗、李孝恭等人上書李淵,謂李密降唐,以他的遇亂冷靜機警,決斷神速;用兵機謀,善出奇兵;天資明決之才,必能為初創的大唐作出非凡的貢獻!可是,他卻被報復心強的李世民羞辱逼反,這真是讓天下有識之人心膽俱寒!

    ——回看眼前,羅藝與當年的李密處情何其相似啊!李淵心想:朕要江山穩固,千萬不能再逼反降將,重燃戰火!李淵轉念間,把這個難題扔給了寵臣裴寂:「裴愛卿,您看羅將軍一事,如何處理為好?」

    裴寂不以為然的說:「啟奏陛下,此事就交給老臣來辦吧!」他望了羅藝一眼,一本正經地說:「羅將軍及其屬下孫銳本歸兵部管轄。臣建議交兵部尚書任瑰負責,關其禁閉一旬即可。」

    李淵欣然同意。長吁了一口氣的羅藝心想:任瑰是李淵的老友也是太子的紅人。太子仁慈大度,斷不會為難自己。燕郡王心上的一塊石頭霍然落地了!

    裴寂對李淵道:「從羅將軍所反映的情況看,朝庭官員是應當整訓一番,讓他們各遵法度,」

    「好!明日早朝就議此事。朕已令封德彝草擬地方官員的考評條例,明日正好議定。」沒有半絲笑容一臉嚴峻的李淵心想一定要認真打壓秦王的狂妄,整頓朝綱法度!

    太極殿,成為皇宮裡背負青天高高昴起的龍頭,氣壯山河!

    金殿寬大而明亮。李淵著十二章袞服,帝冕上垂下來十二掛玉珠。御座前塗金香爐鏤空的爐蓋中冒出縷縷香煙,李淵紅光滿面,精神煥發,面向群臣。

    李建成、李世民、裴寂、封德彝、陳叔達、唐儉、劉政會等文武大臣,分兩排肅立於太極殿。

    宰相裴寂說:「全國官員包括朝庭到地方州府和軍隊將領必須加以整頓。現在,京官營私違法者有之;地方官員貪贓枉法者有之;軍隊將領橫行霸道者有之,特別是軍隊將領,經常舉兵反叛,每個朝代都有,我們必須預防和禁止……」

    李世民忙叉開話題,想在朝臣的面前乘機揭太子李建成的短處,說:「提起邊將反叛的事情,我忽然想到前幾年,大哥奉命到邊境原州,去接應涼州人安興貴的降兵,大哥趁機上山圍獵,遊獵無度,兵士們受不了累,逃跑了一大半……」李世民笑洋洋地問李建成,道:「大郎,那次圍獵是不是特別有意思啊?」

    太子李建成神情泰然,寬宏地一笑,輕風似地說道:「二弟,你誤會了!那是我設計擒敵的一個招術而已。父皇后來也知道事情的原委。難得你這多年還記得那件事。」

    ……那是武德二年,涼州的李軌反叛,李軌的部下安興貴乘機殺了李軌,向唐朝投降。李淵接報,令李建成前去接應安興貴的降兵。賢明的太子李建成率手下大將殷開山一千兵馬就上路了。涼州地處邊境,突厥經常來侵擾。太子李建成與殷開山長期鎮守邊疆,對邊境動態比較熟悉和瞭解。他們越接近涼州境地,李建成與殷開山就越覺得情況不對。安興貴如果真心降唐,為什麼這邊突厥沒有半點反應,如此安靜。李建成靈機一動,就在傳令停止行軍,並說:「孤家很喜歡圍獵,你們看這一帶山深林密,很適合圍獵,我們就打幾隻野味,改善我們的生活,好不好啊?」

    殷開山帶頭響應。其他的兵士,覺得奇怪,本來傳達命令是要我們來受降的,為什麼一下子就改作打獵了呢?反正聽令就是了。李建成非常嚴肅地對兵士們說:「孤家還有一個要求,眾將士聽真了:孤家這次只帶了一千兵馬。萬一遇到強敵,我們就很危險了。所以,孤家要求眾將士衣不解甲。圍獵之中,也不能解甲!」

    兵士們和兵頭都說:「天氣太熱了,衣不解甲,可能會中暑的啊!反正是圍獵嘛,也不是打仗。」

    殷開山很嚴肅地大聲說:「太子千歲的話,就是我軍的軍令!眾將士不得有違!」

    隨後,李建成和殷開山佈置了具體圍獵的範圍和兵力分配。李建成率殷開山等將士,在山林裡呼嘯來喊過去,全然是圍獵的模樣。當天果然打下了不少的野雞、兔、鹿等。兵士們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第二天繼續圍獵。不同的是,李建成率圍獵的隊伍慢慢靠近了安興貴的營地。

    天氣確實炎熱,因為兵士們衣不解甲,追擊野獸,累得滿身是汗,不少人中暑了。李建成就命令兵士們晚上去圍獵。因為,有的野獸就是晚上才好捕獲的。由於接連幾天的圍獵,兵士們累得不行了,有的兵士三三二二逃走了,不少的兵士直接投奔了安興貴的兵營。

    安興貴本來就是一個兵痞子。他殺了反叛的將領李軌,也不是真心想投奔大唐。安興貴只想過那消遙自在,無人管束的「山大王」的日子。原先聽說太子率軍來受降,安興貴心裡還真緊張。後來一打探,李建成只率了區區一千兵馬過來了,安興貴就膽大了,他想以誘降之計,劫持太子,並了人馬,到突厥那裡領更大的賞賜。經過這幾天的打探,安興貴更加膽大了。他認為太子李建成出生尊重,也是一個不學無術,好遊獵的褲褲子弟。不然的話,誰會領兵在這兒遊獵,而且接連幾天,晝夜不停地遊獵,那真是瞎折騰、瞎胡鬧!

    安興貴原本想乘太子遊獵之機,率人馬去殲擊李建成的隊伍,但手下人又說:「據說大唐太子李建成能文能武,你難道不耽心太子是在玩花招?」

    猶豫不決的安興貴只好按兵不動,以觀其變。可巧了,最近幾天,三三二二的散兵來投安興貴的隊伍,看著自己的人馬不斷地增多,安興貴高興得合不上嘴。一打聽,才知道,太子李建成率領一千人馬,因為接連幾天在山林中打獵,累得不行了。特別是李建成令兵士們衣不解甲地圍獵,那簡直就是外行人打獵,難怪兵士怨聲載道,開小差跑了一大半。安興貴得知這一情況非常高興。傳令:「全體準備,夜襲李建成所部。他現在只有五六百兵馬了,而且連日來晝夜行獵,兵士們疲憊不堪。他真正是要作孤家寡人了!」安興貴得意地放聲大笑。

    涼州府的官員,也飛馬報告給了朝庭。指責李建成在這一帶圍獵,妨礙百姓開墾田地,耕種莊稼,上山採藥等正常生活。遠在京城的李淵不瞭解邊境情況,還派使臣來責備李建成「畋獵誤事,兵將散之大半……」

    面對父皇的指責,李建成不能作絲毫的解釋。他的「逃兵」投奔到安興貴兵營,其實是作內應的。李建成接到安興貴夜襲的密報,和殷開山作了佈置。

    晚上,夜幕降臨。李建成、殷開山和剩餘的六百名兵士在營地燒烤野雞、野兔,飯菜香噴噴的。他們高高興興地猜拳喝酒,好不熱鬧。

    安興貴的兵士們聞到一陣陣飄香野味,和醇香的酒味,心裡癢滋滋的。巴不得立刻就坐在那一堆堆篝火邊狂喝大飲。安興貴留下三千人馬守營地,自己率二萬多兵馬直奔李建成的營地而來。他們揮舞著刀槍,凶神惡煞般地衝了上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