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向何處去 第7章 第三章 (1)
    高考病症之一:考生消得人憔悴

    2005年,在古城西安,竟出現了高考醫院,以收治那些因高考而患上各種疾病的考生。筆者不是高考醫院的大夫,不懂醫學,也幫不上考生失態大鬧的,但耳聞目睹了一些考生、家長帶有普遍性的言談舉止,媒體、社會的所作所為,卻分明看出有關高考的一些病態,不妨解剖幾例,引以為戒和療救。

    據一項統計顯示,每年從考試結束起,到成績公佈前後,考生介「]進入「後高考時期」。在這一時期,60%至70%的高考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有的深深自責,有的後悔不已,有的憂心忡忡,優秀的考生擔心高考砸鍋,成績一般的考生又怕高考會影響到將來,不少考生在狂歡慶祝後,又開始擔心成績的好壞,表現出緊張、煩躁、易怒、失態坐立不安等焦慮症狀,還有個別考生無緣無故地認為自己考得不好,而且還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表現出強迫思維的症狀。特別是在考後到成績發榜前的兩周,對考生而言,就像開始了另外一場「心理高考」。據專家統計,在高考分數公佈後,是「考局綜合征」爆發的高峰期。不少考生考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煩躁、懊惱、食不下嚥、整日唉聲歎氣等「不知分憂鬱症」。

    對於小王來說,最憂鬱的是剛考完後的一個禮拜。待拿到分數後,倒是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他們全家踏實了許多。考完語文,小王的直覺告訴他「作文寫偏了」,回到家裡,也不想吃飯,也不想說話。父母見狀,知道事情不妙,但也不好問什麼。小王鬱悶得不行,便向父母撂了一句「我出去轉轉」,便連頭也不回地走出家門。到了街頭,看見什麼也不酬良,心裡更煩了,便上了丹江河堤。這兒儘管也有散步的人們,但也許是沒有燈光,沒有燈紅酒綠,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小王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但他仍想不通,怎麼就把作文題審偏了,作文可是語文大頭,占60分,這一跑題影響太大了。不知在河邊走了多少個來回,夜已深,小王慢慢向回走。

    回到家,母親急切地問:我娃沒事吧?小王沒好氣地說:不會死!把母親一下槍得目瞪口呆。小王唉聲歎氣地回到自己的房間,父親見狀連忙給他熱飯。他懶得沖澡,草草擦了把臉,便到飯廳吃飯。父親坐過來,邊看著他吃飯,邊說,考過的就過去了,就像老黃歷翻過去一樣,再翻也沒有意義,再說,語文僅150分,明天的理綜和英語還有450分,相比之下,大頭還在後邊,只要考好理綜和英語,總成績才不會太受影響的。父親的話有道理,小王吃完飯,便平靜地人睡了,第二天的兩門考試得以順利進行。考完後,輕鬆的他將母親抱了一下。儘管如此,他仍擔心語文拖了總成績,懷著志志不安的心情等待著分數的公佈,整天無精打采』也不想和親朋同學見面,窩在自己的房內上網打遊戲,弄得父母也愁眉苦臉。

    公佈分數的那一天,小王是懷揣十五隻吊桶,七上八下,既想趕快看到自己的成績,又怕看到不理想的成績。好在上網查詢的人多,上了幾次都未上去,待心情平靜後,隨著鼠標的輕點,終於看到自己的分數,竟比預料中的好!小王一下子鬆了一口氣,旁邊的父母也長長地魄了一口氣,全家不約而同地穿好衣服,出了家門,來到烤肉攤上,要了啤酒,要了烤肉,邊暢飲邊暢談,多日的憂鬱隨著酒精漸漸在揮發…… 。

    有媒體報道,高考成績公佈的第二天,一個因落榜而情緒低落的考生,因隔壁嬉鬧影響其休息發生爭執,持刀砍死二人,砍傷二人。據分折,釀成如此慘案,其心理壓力過大是主因。這就是知分憂鬱症的極端。此症與不知分憂鬱症相反,多指另つ些在考場發揮欠佳,估分較高,又高報了志願的考生,當看到實際分數比估的分數低得多極可能導致第一志願難如願第二志願也成問題時,考生的心在下沉,擔心別人說自己吹牛、放衛星,實在迴避不過,也是支支吾吾,閃爍其詞,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有位姓張的考生沒有想到高考「爆冷」,考分比預先的估分低了不少,於是,她把自己關在家裡以淚洗面。在放榜那天,原本自的小張打了三次電話,才接受低分的事實。她說:「查到成績後,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麼低的分數怎麼可能是我的成績呢?」小張一本志願報的是交大,按照平時成績,被錄取應該沒有問題,沒想到,這次自己的強項語文,竟然遭遇了「滑鐵盧」,只考了97分。「一想到這個語文成績,我真是恨死自己了。」知道分數後,小張一夜無眠,連早飯也吃不下去。在家長的勸說下,小張去咨詢心理醫生。在和醫生的談話中,小張哭了幾次,表示現在什麼都不想了,就想把自己關在家裡。

    與小張過高估分相反,小馬則過低估計了自己的考分。一本、二本志願沒敢填,僅填了三本的小馬今年高考成績甚高,考了460分,對於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的他」言簡直是「奇跡」。但是小馬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鬱悶地告訴彳心理醫生,因為平時成績處於中下,填報志願時,父母為了不給他加壓,勸說他填報了第三批志願,一本和二本學校全都「留白」。「沒想到這次我考得這麼好,可是分數再高又有什麼用呢!」

    「本來以為是幫孩子,沒想到卻害了他。」小馬的父母告訴記者,知道成績以後,兒子就再也不跟他們說話了,對著電話和志願表複印件直發呆。「孩子一整天都沒怎麼吃東西,真不知道會出什麼錯!」無奈之下,小馬的爸爸決定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考了高分本來是件令人高興的事,但一些成績中等的考生卻因自己的「超常發揮」而呼天搶地,並因自己低估自己的分數低報了志願而後悔不迭,茶飯不思。今年7月初,上海黃浦區某高中「溫馨小屋」的心理咨詢熱線就接到不少此類的咨詢電話。名為小武的考生平時成績一般,模考拿了436分,他估計自己高考最多考510分,所以一志願填了華東理工,沒想到高考時發揮很好,考到549分。面對這個可以進復旦、上海交大的高分,小武和父母瞠目結舌。「為什麼你當時膽子那麼小,復旦或者交大至少要填一個的吧。」爸媽責怪他。而小武也很自責:「早知道能考這麼高,我就沖一下,但現在的前途完全不同了。」

    蓓茹則是一個情緒化的女孩,她的成績也起伏不定。她一門心思想學藝術,但模擬考只得了300多分,於是對自己失去信心的她只填了一所二本的自願院校。沒想到查分得知自己考了420分,這個分數進同濟藝術類專業綽綽有餘,但她現在卻與心儀的學校擦肩而過。蓓茹痛苦懊惱,徹夜不眠,把自己鎖在臥室裡不見父母和同學。

    對此,心理專家指出,超常發揮的考生干萬不要因成績好而「患得患失」,尤其不要對填報的志願產生不滿,而應保持一顆平常心。

    但被高分撞得失去自我的考生仍想不通,向心理老師求助。他們不知如何接受這個事實:天上掉餡餅,我卻沒接住。華東師大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葉斌指出:這些同學沒有必要太遺憾,比如小武,他當初根據自己的實力填了一個穩健的目標,眼下這個目標實現了,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中進行,應該高興而不是垂頭喪氣。既然當時沒有準備「搏一下」,那天上掉下的餡餅接不住也不應該怨天尤人。

    專職心理老師張靜也指出,高考成績並不一定能代表學生的全部能力,尤其今年的高考題(上海卷)總體偏易,有利成績中等學生的發揮。但大家不能因為一次考試分數高而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定位。此外,即使沒考上最中意的名校,如果學生能力拔尖,那學生會幹部、社會實踐、保送等多種機會也會源源不斷,成才也許更快。

    非北大清華不讀症

    「上不了北大、清華,我寧願選擇復讀!」每年高考錄取期間,北大、清華兩所名校的招生組老師都會接到諸如此類的考生電話。這些考生的考分很高,距離北大、清華兩所零志願高校的分數線僅有幾分之差,不氣的他們表示要來年「相約未名湖、清華園」。北大在滬招生組的林純鎮老師說:「這幾天,有名家長給我打電話,問我他的孩子有沒有必要復讀。其實他的孩子,考了567分,這是很優秀的成績,距離北大的理科分數線僅差2分,但是他的孩子對他、說:國內的學校,非北大不讀!其實這是很不可取的。」林老師說,像這樣「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還有很多,每年他都會接到類似的電話,今年由於高分集中,有這一意願的考生數量比以往更多一些。

    他對這類考生的回復一律是:「請慎重考慮,我建議最好不要』復讀。」在林老師看來,一方面,進復旦、交大等高校也是很好的選擇,這些高校同樣足以提供頂級的教育資源,而且名校往往各有各的頂級學科,考生可以將眼光放廣闊些;另一方面,雖然有人距離今年北大的分數線只差幾分,但誰能保證,復讀之後明年|一定能考上北大呢?何況,學生在復讀期間的心理狀態往往較為焦慮,很難擁有平常心,這也不利於下一次的高考。西安某中學李某某去年與北大失之交臂,決定復讀一年,父親為此總覺得愧對孩子,母親也大病一場。也許由於壓力大,也許競爭越來越激烈,今年李某某估分650多,反覆斟酌後,又報了清華,結果考分麼、布後,她的實際得分為630多,可能與清華又無緣,而且由於第一志願未報准,第二志願錄取也成問題,又一次面臨調劑甚或再次落榜的尷尬。

    清華大學招生組長薛平老師同樣認為「非清華不上,非要復讀」不可取。他認為,在本科教育階段,對於相近層次的學校,不同學校對於自身學生的影響更多表現為品牌效應,名校在專業上的優勢在碩士、博士階段才會很清楚地體現出來,因此如果進不了零志願高校,讀其他重點高校同樣可以擁有美好的發展前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