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6日,我市及時研究出台《關於進一步扶持工業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意見》包括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加大稅收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強化要素供給保障和全面優化服務環境等六大部分、25條具體政策措施,暫行一年。《意見》實施後,預計可減輕企業負擔超2億元。
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成效明顯,我市工業經濟仍處於平穩增長區間。但不可避免的是,金融危機下,低小散企業特別是高能耗、重污染的企業,因為成本提高,市場萎縮,不得不退出市場,像羅鳳小冶煉,部分企業虧損,停產、減產。
對這些耗能大戶,政府採取限電措施,在用電高峰期首先予以停電;對國家明令淘汰、限制發展的產業,將實行差別電價,促使該類企業改行轉產。今後,政府在產業准入上會更注重選資,從源頭上把住關,讓瑞安發展高科技、土地佔用少、附加值高的產業。
對於高科技、附加值高的綠色優質產業,政府一定要重點扶持,我市準備制定三大主導行業、重點特色行業轉型升級行動方案,在政策方面予以引導支持。
如何支持,政府要加強調查研究,瞭解企業所需,瞭解產業結構存在的缺陷,瞭解產業鏈需完善的目標,瞭解整體產業內涵提升的方向。要加大政策扶持,在產業佈局、財政扶持資金、要素配置、科研投入、人才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要加快平台建設,建立評估指導平台,創新金融支撐平台、支持技術創新平台、健全信息服務體系。
改造投了千萬三年收回成本
市能源監察大隊大隊長廖乾社:
在我市冶煉、電鍍、塑料製品、鍛壓等都是高能耗行業。去年,我市研究制訂出台相關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企業開展節能改造項目實施,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去年我市20家企業實施節能項目,28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考核。去年,年耗標煤1000噸以上企業減少了20餘家。
我市一些企業在節能降耗、污染減排方面嘗到甜頭。像浙江華康紙業有限公司投入1300萬元改造一條生產線,每年節能三四百萬元,3年時間就收回成本。新生產線還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產品質量。今年下半年,「華康」準備再改造一條生產線。
企業排污要請「物業公司」
市環保局污染監督科科長楊柱國:
對於一些非法的高污染、高能耗企業,我們仍將採取高壓態勢,發現一家打擊一家。而對於一些正規的冶煉、電鍍、印染等企業關鍵是要加快做好整合提升的文章,比如專門設立園區,把生產者和污水處理者分離開來,就像建了一個住宅小區,要請物業公司來管理,這樣才能杜絕偷漏排現象。
「練內功」十大建議
針對瑞安的產業格局,記者採集了有關專家和企業家的一些建議:
眼鏡行業:
瑞安市工商聯合會副主席張達華:
眼鏡行業的相關服務中心緊缺,應該及時建立眼鏡行業產品檢測服務平台、眼鏡行業技術研發平台、眼鏡行業科技創新孵化平台。
針織行業:
瑞安市興隆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金鉸:
針織行業同質化比較明顯,應該在產品創新上有所突破,通過適應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創新,這樣新創的品牌就有可能脫穎而出,成功突圍。
箱包行業:
浙江華獅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慶遠:
當前,箱包行業競爭激烈,只有在產品設計上再多一些科技元素,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汽配行業:
瑞安國鋒汽配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國鋒:
汽配行業要真正走遠,一定要在市場內建立自己品牌的地位,打開企業自身的知名度,這樣企業的增長會更快。
塑料製品行業:
瑞安市東進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子斌:
提升產品的品質是塑料製品行業發展的關鍵,但在提高產品出產率的同時,要盡量減少材料消耗,實現成本控制,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瑞安商城:
農工黨瑞安總支:
瑞安商城集團是一家特殊的國有企業,由於近年來商城硬件設施建設一直沒有得到及時改造,尤其是一些臨時簡易房,至今已使用了15年,安全問題迫在眉睫,因此要盡快更新硬件設施。
制鞋行業:
仙降東港鞋業董事長伍春仙:
目前,鞋業最缺乏的是技術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企業要不斷地尋找創新人才。
機械行業:
浙江邦泰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云:
作為機械行業,機制體制還有待於創新,應該以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實現產權多元化為目標,加快實施企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推進企業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刀具行業:
浙江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曙春:
刀具行業款式守舊,很難在競爭中取勝,應該要改變產品檔次,把信息技術嫁接到產品中,根據自身條件,準確定位,改變千篇一律的標準刀具,選擇製造特色產品,加快轉型步伐。
電器行業:
浙江傅氏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昌木:
電器行業市場是競爭充分的市場,不在於產品創新,在於慎重決策。
記者手記
作為溫州模式的發祥地之一,改革開放30年來,我市工業發展一直走在溫州前列,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基礎比較穩固、抵禦風險能力較強的工業體系,積累了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
但另一方面,早期的創業留下了結構性弊端,一些企業家存在不少發展的困惑,如何認清自己,瞭解政策,看清時勢,及早行動,這是企業家們要牢牢把握的。同時,政府及相關部門也要及時引導,多下到企業,與企業家談心,分析問題,出謀劃策。我們相信,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只要政企聯動、和衷共濟,採取一系列更加有力、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瑞安完全有理由、有能力率先走出發展低谷。
瑞企,困境中的突圍
夏盈瑜張翔薛琳核/文
高端聲音
市委書記蔣珍明:
拓市場是保增長的前提,也是瑞安率先走出經濟困境的關鍵所在。在當前企業面臨「保盈利」還是「保市場」兩難選擇的情況下,我認為先保住市場才是明智的選擇。企業只有保住市場,才能長久生存下去,而盈利下降也只是暫時的。
目前在全國各地闖市場的溫州人有170多萬,有60萬溫州人在世界93個國家和地區創業發展,形成了強大的營銷網絡,這是我們開拓市場的優勢所在。與此同時,要大力支持企業發展虛擬經營和規範發展電子商務,搭建行業特色產品展示平台,積極為企業拓市場創造條件。
(摘自《在全市工業經濟大會上的講話》)
市長陳建明:
努力促進對外貿易。積極引導企業參加各種展銷會、交易會,加強與各專業市場的合作,組建銷售戰略聯盟,拓展國內國外市場,千方百計增加訂單。完善外貿出口政策,支持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加大出口產品創牌力度,擴大自主品牌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積極發展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引導企業「走出去」發展,鼓勵優勢企業到境外建立生產加工基地、技術開發中心和貿易機構。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困境:退貨潮逼到無退路
春暖花開,一個欣欣向榮的季節已經到來,可日前記者在榮光集團生產車間看到,這裡有點冷清,完全沒了去年同期夜夜加工的情形。
上世紀90年代,國內外皮鞋名牌產品紛紛到榮光貼牌加工。「目前這種情況是歷年來最差的。」榮光集團一副總無奈地說,「金融危機不僅僅讓許多國外訂單消失,還捲走了許多本來是『板上釘釘』的訂單,企業80%的業務是承接外銷貼牌生產。去年下半年以來,外銷市場至少縮水了20%。」
「今年開春,工人就有所減少,有些工人乾脆就不來了。我們企業還算好的,有些鞋企已經開始兩班人馬輪流上班。」辦公室一負責人也很無奈。
「拿不到訂單,每天的人力成本、廠房租金、水電開銷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預期短期內訂單持續不足,最樂觀也要到今年八九月份。」
採訪中,不少瑞安鞋企負責人表示,2008年是最艱難的一年,先是前3季度原材料價格暴漲,產品成本大幅度提高,後又遭遇全球金融危機,國家宏觀調控……這對勞動密集型的制鞋行業猶如雪上加霜,國內外市場萎縮,庫存增加,效益降低,運行艱難。
出口的衰退還重創了我市的箱包業和服裝業,一些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退貨潮。「退貨率非常高,買方找盡各種理由退貨,如付不出現金、資金周轉困難、產品市場銷路不好等等。」一仙降箱包企業的老闆談起自己遭遇的退貨潮,依然情緒激動,「我們已經被逼到牆角,快要沒有退路了。」
調整:換個市場換個「活法」
近日,國內第一艘海上水產品加工船——華盛漁加1號再次回港,帶來滿艙的水產干製品。瑞安市華盛水產品加工廠董事長陳善平說:「這些產品經過分包裝後,就要發到日本市場。現在我們企業內外銷勢頭都很好,產品供不應求。」從他的笑臉中可以看出,對華盛來說,金融危機的陰影正在消退。
全球性金融危機,曾使華盛這個主打外銷的企業,危機四伏。
華盛重點調整了銷售策略。陳善平說:「我們將眼光重點從歐美放到了日本、韓國等亞洲市場,重點加強了與長期合作、信譽良好的老客戶溝通。然而,金融危機中,日韓的消費者何嘗不是捂緊了口袋?日韓的一些供貨商要求——價格降!降!再降!」
保盈利還是保市場?在當時的情況下可是兩難的選擇。華盛思考再三,決定先保住市場。
「韓國一家大的合作銷售商陷入了危機,我們及時向他們伸出了援手。通過這家銷售商,將韓國的魷魚等海鮮進口到國內,通過華盛加工,再銷往韓國,實現雙贏。」陳善平說。通過這樣的合作,華盛與合作商家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
日本市場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近乎苛刻。有一段時間,一些日本消費者對中國食品不放心,供貨商寧願以每噸高出200美元的價格購買其他國家的產品。「我們就通過『迂迴戰術』,將產品先發放香港,再進到日本市場,儘管費用高出了很多,仍然堅持了下來。」陳善平說。
日前在沈家門召開的漁博會上,華盛成了日商、韓商關注的焦點,用陳善平的話說是「外商轉啊轉,最終都轉到華盛的攤前,豎起了大拇指」。最近,又有3家日本銷售商主動找到華盛,要求合作。
2008年,華盛外銷產值為2000萬美元,比前年略有增長,今年頭兩個月,市場份額與去年同期持平。企業不僅保住了原有的外銷市場,還加速開發了中東、非洲市場,如今,已向迪拜等地市場開始供貨。
華盛同時騰出一隻手拓展國內市場。華盛派營銷人員到各地考察,很快就發現,一些內地人根本吃不慣海鮮。
華盛便在瑞安開了第一家專賣店,還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展銷會、農博會。瑞安專賣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品牌也響起來。接著,華盛就把眼光放到上海、杭州、寧波等沿海發達城市。
有一次,華盛在杭州參加一個展銷會後,不少消費者打電話要求訂貨。可是華盛在當地沒有專賣店,並且單個客戶往往只有幾十元的訂單。「生意不分大小,不能因小而不做。為了做大、保護內銷市場,我們就快遞給消費者。」華盛水產品加工廠廠長鄭志成說。
僅做了一年的內銷,華盛的年銷售額就增加了4000多萬元。鄭志成說:「在進軍國內市場的過程中,我們也開闊了思路。很多人向我們提議,嬰兒要補鈣,新鮮蝦皮中含有大量的鈣,能否將其磨碎加入嬰兒食品中?海鮮產品上酒桌的同時,能不能做成海鮮餅乾等休閒產品?」
目前華盛的研發機構正在加速研發新產品,以進入新的市場領域。
堅守:保住現在保住將來
2008年10月起,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八達機電有限公司明顯感覺銷售市場萎縮,訂單比往年同期下滑。「按照往年的運營情況,2008年全年增幅可達到20%以上,而實際卻僅僅增加8%。」八達機電董事長何國勝說,「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訂單量下降40%。」
八達機電90%以上的產品出口歐美,眼看著訂單縮水,他們也曾想過拓展其他市場。「由於國外消費水平、消費觀念不同,開拓新市場如中東、東歐時間倉促,且需要大量資金,同時,需求量最大的仍是原來的市場,當務之急是保住原有的市場。」何國勝說。
去年9月份,八達與德國一客戶簽訂了一份大單子,合同規定八達機電須在兩個月後交貨,雙方約定按簽訂合同時的美元匯率結算。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元開始貶值,經雙方協調,改為較為穩定的歐元匯率結算。然而,誰也沒料到,就在11月份交貨結算時,歐元的匯率一路下跌,從之前的9.97比1跌至8.76比1。匯率猛跌使八達機電措手不及。
何國勝幾乎記得這個「意外」中每一個數字。「如果按期交貨結算,八達損失慘重;延遲交貨,損失信用,大客戶必然流失。」猶豫過、努力過……最後,何國勝毅然作出決策:寧願損失80多萬元人民幣,也要誠信經營,保住客戶。
德國客商深知八達機電在這筆交易中的損失,其負責人為八達機電的決策所感動,在結算時表示要與八達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瑞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