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呼喚 第16章 :希望的田野 (1)
    希望的田野——湖南省漵浦縣推廣超級雜交稻紀實

    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

    ——題記

    新聞連接一:10月6日,漵浦縣橫板橋鄉超級稻高產攻關試驗基地今年試種的82畝科超3218喜獲豐收,平均畝產達到864.3公斤,部分畝產超過900公斤,最高達到906.7公斤。一項國際性的技術攻關項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超級雜交稻小面積畝產900公斤的目標初步實現。

    自農業部、科技部1996年立項“中國超級稻”計劃以來,在袁隆平院士的主持指導下,我國超級雜交稻育種取得重大進展。經國內育種專家廣泛討論,確定我國超級稻育種的一、二、三期目標。第一期育種目標到2000年畝產達到700公斤;第二期育種目標到2005年畝產達到800公斤;第三期育種目標到2010年畝產達到900公斤。通過國內水稻育種和栽培專家的共同努力,第一、二期育種目標已如期實現。袁隆平院士充滿信心地表示,在2010年實現超級稻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據了解,為科研攻關協同建立的三個試驗基地均設在湖南,分別位於懷化漵浦、邵陽隆回和郴州汝城。漵浦縣橫板橋鄉是袁隆平院士超級稻高產第三期目標攻關試驗基地之一。

    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這是世界雜交水稻史上迄今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盡管袁隆平院士領銜選育的超級雜交中稻在雲南等地創下過小面積畝產1300多公斤的歷史紀錄,但在水稻主產區湖南,大面積示范種植部分丘塊畝產沖刺900公斤,尚屬首次。

    ——摘自2008年10月12日《懷化日報》

    新聞連接二:漵浦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長期以來,善耕耘的漵浦人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擺脫饑餓與貧困的信心,不斷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山區水稻種植經驗,也使得漵浦成為湘西水稻生產第一大縣,全國糧食主產縣。

    超級雜交稻問世以來,漵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超級雜交稻的示范和推廣工作,組織農業工作者和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開展超級雜交稻的試驗示范與推廣,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特別是2007年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推廣。我祝願,漵浦糧食生產更上一個新台階,成為全省山區盡早達到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預期目標的第一縣。

    ——摘自袁隆平院士《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經驗匯編》序

    新聞連接三:9月14日,袁隆平院士針對糧食安全困擾全球的問題,在中央電視台二套《對話》節目中,對漵浦縣引進和推廣超級雜交稻給予高度評價。漵浦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劉春讓、縣農業局局長陳曉瑞及原農辦主任李楚甲等參加了訪談。

    引子

    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我國笫五大發明,是世界一大奇跡。如果把雜交水稻稱作一種文化的話,袁隆平院士就可稱為現代神農,正好與我國歷史上水稻種植即稻作文化的發明鼻祖神農炎帝(據考故裡在會同縣)形成“上下七千年,古今兩神農”的歷史奇觀。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飯”是“食”與“反”的組合,意即沒有飯吃就會造反。-部人類文明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糧食史。歷史上的農民暴動,盡管有諸多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國際歌》不就是這麼唱的嗎?

    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漵浦人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創造發展了燦爛的農耕稻作文化。著名作家沈從文感概:漵浦不靠洪江的商務,卻靠一片田地果園。漵浦是農業大縣,也是全國糧食主產縣之一。總面積3440平方公裡,有耕地60.02萬畝,其中水田45.6萬畝;總人口8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5萬人。農業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9.6℃,年日照時數1540小時,年降水量1411毫米,無霜期達286天,水、光、熱基本同步,非常適宜水稻種植。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雜交稻制種和雜交稻的大面積推廣,是全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和糧食主產縣。特別是近年來,按照中央提出的高度重視糧食生產的要求,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和利用國家糧補政策的激勵作用,向農業要產量,向科技要效益。在穩播面、攻單產上做文章,大力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糧食結構不斷優化,糧食產量穩步上升。實踐證明,超級雜交稻已成為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助推劑”,在糧食恢復性增長和確保糧食安全上正在越來越大地發揮重要作用。

    領導重視——宣傳發動

    “超級雜交稻的推廣不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而且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關系國家長久治安,意義重大。”

    在《在稻花香裡說豐年——漵浦縣超級雜交稻大面積推廣紀實》電視專題片中,劉副縣長這樣說。

    看了專題片,我心潮彭湃。當即決定為漵浦超級雜交稻的推廣寫一篇報告文學。經過幾次短信相約,我采訪了劉副縣長。劉副縣長身材高挑,相貌堂堂,梳著標准的附頭,濃眉稍蹙,臉色嚴峻,叫人一看就知他是一個為人嚴謹、辦事認真的人。見我到來,他停下手頭的工作,熱情介紹有關情況。從他時而侃侃而談,時而查找資料的忙碌中,一個為老百姓增產增收謀幸福的父母官形象逐漸浮現在我腦海。

    劉副縣長說,漵浦作為一個山區農業縣,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7分,且人增地減的壓力將愈演愈烈,加之山區農業基礎脆弱,設施條件滯後,維護糧食生產安全任重道遠。針對人地矛盾加劇的現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推廣超級雜交稻作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來抓,作為執政為民的政治責任來落實。可以說,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把推廣超級雜交稻看得很重,位置擺得很高。書記、縣長除親自參加全縣超級雜交稻推廣會議外,在其他各類涉農大會上都要宣傳超級雜交稻,平時下鄉調研工作,都要深入村組與農戶痤談,動員種植超級雜交稻。特別是2007年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多次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和縣長辦公會,專題聽取超級雜交稻示范推廣工作情況匯報,出面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各辦事處、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積極深入村組辦樣板搞示范,對示范推廣面積大的村,都安排1名鄉鎮干部和農枝人員駐村指導,為超級雜交稻的順利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說到這裡,劉副縣長停了停,思忖了一下,換了種較輕松的口氣說,提起我縣超級雜交稻的引進,還有一個小插曲哩。

    那是2003年底的一次偶然機會,原農辦主任李楚甲在袁隆平院士那裡作客,得知要在全省部署超級雜交稻高產示范點的信息,心裡豁然開朗,將信息及時報告了縣委、縣政府。時任縣委書記陳健、縣長梁曉明認為這是一個增產糧食的好機會,當老科協會長劉雙法向他們請示搞不搞時,當即拍板:搞!不久,時任縣長周輝、人大主任譚顯聰、常務副縣長周勇與有關人員專程向袁隆平院士提出申請積極爭取,袁隆平院士欣然批復:同意將漵浦縣列為超級雜交稻高產示范點。爭取到了2004年百畝超級雜交稻P88S/0293高產示范項目後,縣裡決定部署在地勢平坦的橋江鎮獨石村實施。但村民們對這個新品種有顧慮,擔心產量不高,米質不好。為把超級雜交稻面積切實抓落實,縣裡采取領導掛點分片負責制,使100畝面積全部落實到塊到丘。經過精心種植,科學培管,稻谷收割時,經省市農業專家驗收,平均畝產806.5公斤,一舉成功。

    初戰告捷。超級雜交稻大有增產潛力可挖,糧食增產的希望在田野上。為大力推廣超級雜交稻種植,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宣傳發動,樣板帶動作為首項工作來抓。一是廣泛宣傳造聲勢。2004年,橋江鎮獨石村試種的100畝超級雜交稻進入成熟期,縣裡及時召開各辦事處、鄉鎮、村負責人現場會,並運用廣播、電視進行大力宣傳,超級雜交稻的推廣迅速打開了局面。之後,縣政府每年都在超級雜交稻的不同生長期召開現場會,特別是收割前,分別采取縣、鄉鎮、村三級召開現場會,有的還組織群眾代表到現場測產驗收,用真真切切的事實來宣傳超級稻。還結合新農村建設,請縣廣播電視台制作超級雜交稻推廣專題片,在縣有線台滾動播放;如為打消群眾認為超級雜交稻口感不好的顧慮。10月15日,用常規稻和超級雜交稻煮了兩鍋飯讓村民品嘗鑒定,縣電視台記者汪玲對村民進行了采訪。問:老鄉,這兩種飯哪種好吃呢?答:超級雜交稻吃飯香,柔軟,比常規稻好呷得多。

    節目播出後,村民普遍改了對超級雜交稻的認識,他們大膽種植,放心種植。並在《漵浦工作》、《漵浦經濟》、《漵浦農村》開辟專輯,集中進行報道;每年縣經濟工作會上,印發宣傳提綱,進行宣傳,為全縣超級雜交稻推廣營造了濃厚的工作氛圍。二是搞好示范樣板帶動。縣級領導掛帥辦300畝以上核心示范片、鄉鎮領導帶頭辦50-100畝高產示范片、村級領導帶頭種樣板田,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如2007年就在6鄉7村辦了4個300畝核心示范片,3個100畝示范片,面積達1825.5畝,平均畝產達718.5公斤,其中橫板橋鄉興隆村100畝Y優一號,畝產764.5公斤,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超級雜交稻的大面積推廣。三是對比算賬樹信心。針對種田比較效益低,各地在宣傳發動中,認真宣傳國家政策,算超級雜交稻增產增收效益帳,按畝均增產150公斤計算,每畝就可增收240元以上,推廣1萬畝超級雜交稻,農民可增產糧食150萬公斤,增收240萬元,增收效益顯著,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發展超級稻的積極性。2007年,全縣計劃種植5萬畝,實際完成8萬畝。

    加強領導——成立班子

    我了解到,超級雜交稻在漵浦縣取得初步成功後,漵浦縣以縣人民政府名義行文:關於將我縣列為“種三產四”豐產工程核心示范縣的請示,袁隆平院士用遒勁有力的字體當即批示:

    “同意將漵浦納入‘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重點示范縣。

    袁隆平

    2006年12月9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