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這是炒股最危險的月份;其他危險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馬克·吐溫《傻瓜威爾遜》
我們的困惑
1.長期投資是否就是「死了也不賣」?
2.投機成功了叫投資,投資失敗了就叫投機,果真是這樣嗎?
馬克·吐溫的悲劇
在《傻瓜威爾遜》一書中,馬克·吐溫寫了這麼一句話:「10月,這是炒股最危險的月份;其他危險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難道,炒股每個月都是危險月?!
這不僅僅是馬克·吐溫的一句幽默之語,其實也描述了他自己在股市中的切膚之痛,馬克·吐溫是想用幽默的方式告誡自己與大家,進入股市「每天都是危險的」。
作為幽默大師、著名作家,馬克·吐溫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他很是熟悉股市、瞭解資本運作,乃至私人股權投資、風險投資。他在小說《百萬英鎊》的開頭這麼寫道:
「27歲那年,我正給舊金山的一個礦業經紀人打工,把證券交易所的門檻摸得清清楚楚。我隻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沒什麼可依靠的了。不過,這反倒讓我腳踏實地,不做那沒影兒的發財夢,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小說《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恰是馬克·吐溫的真實寫照,他在美國內華達州「淘金熱」股票泡沫中的經歷,堪稱屢戰屢敗,屢炒屢輸,最終只能「不做那沒影兒的發財夢,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在內華達州,馬克·吐溫曾是弗吉尼亞城中的一名記者,這座城市也是內華達州盛產黃金、白銀的地區。在「淘金熱」下,馬克·吐溫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對傳言和新的機會都十分敏感。當時,不少已經發現了黃金、白銀礦山的礦主們正在紐約城出售他們的股票,以籌集資金,於是馬克·吐溫將自己的所有積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購買白銀礦山的股票中。
在購買之初,作為一名新聞記者,馬克·吐溫的耳目相當靈敏。他長期看好黃金、白銀的走勢,但他同時告訴自己,只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之一,就應該賣出股票:或市值達到1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筆巨款),或內華達州選民批准了州憲法,馬克·吐溫認為這將損害白銀礦山的長期價值。
隨著股票的快速上漲,很快,馬克·吐溫便「退休」了,他不再從事新聞記者的工作。看著節節攀升的股價,他覺得自己非常富有,且十分滿足,於是他來到舊金山,過起了奢華的生活。
「我住在最好的賓館,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展示我的昂貴衣服,經常出入歌劇院……我一直渴望成為一隻蝴蝶,而我最終變成了一個舉止輕浮的人。」
馬克·吐溫「愛」上了自己的股票,並很享受股票上漲的感覺。甚至在內華達變成一個州並通過州憲法後,馬克·吐溫依舊持有著他的股票,這恰恰和他的計劃完全相反。但突然有一天,和20世紀末那場互聯網泡沫一樣,市場對白銀股票的狂熱消失了,股價飛流直下,馬克·吐溫就和《百萬英鎊》中的那個年輕人一樣,變得身無分文,甚至接近破產。
「我,一個興高采烈的傻子,一直以來花錢如流水,並認為自己永遠不會遭遇什麼天災人禍。可當我統計自己所有的債務,並還掉它們後,我發現自己只剩下50美元。」馬克·吐溫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道。
馬克·吐溫曾制訂過自己的投資計劃,可面對瘋狂上漲的股價,以及一夜暴富的「期待」,他很快忘記了自己出售股票的計劃,不再注意股票的技術面乃至基本面,最終變得身無分文。
除了股市,馬克·吐溫還一度熱衷於對各類新生事物進行投資,如同現今的私人股權投資或者叫風險投資。有人估算過,他一生在各種新產品、新發明上的投資多達50多萬美元,但這些投資大都以失敗告終,比如他曾資助發明一種新奇的自動打字機,並不斷往裡貼錢,折騰了10年也沒有結果,這讓他很是灰心喪氣。
迫於生計,馬克·吐溫只能重操舊業。為了償還債務,他被迫繼續工作,並留下《百萬英鎊》等許多偉大的文學巨著,但他的「發財夢」終究還是破滅了。
與股票談戀愛?
巴菲特說:「如果你不能保證可以持有某只股票10年,你就不應該持有它20分鐘。」他還說:「股票的最佳持有期是永遠。」因為股票的流動性太強,可以隨時賣掉,人們在操作時常常過於隨意。巴菲特甚至建議大家給自己定一個額度:一輩子只能買賣股票若干次。這樣,投資者在投資時就會格外謹慎。
不少投資者甚至認可「與股票談戀愛」的說法,把買股票比喻為婚姻:好的股票就如一位好伴侶,是值得你去堅持並珍惜的,放棄只會令自己後悔。
可是,找到值得長期投資的股票固然值得欣喜,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當遇上逆境或看錯市場時,如果過於頑固,被自尊心所蒙蔽,投資者就易犯心理學上所謂的「選擇性扭曲」(selectiveperception)的錯誤,只會在各種影響市場走勢的因素中聽取有利於自己的消息,忽略其他與自己方向相反的消息。
「選擇性扭曲」,在生活中很普遍。僅以戀愛結婚為例,戀愛中的人很容易表現得「先入為主」,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就是典型的「選擇性扭曲」。而等到結婚之後,人們又會傾向於將對方的某一缺點放大,之前的優點卻又不見了,問題便產生了。
「屁股決定腦袋」(文雅點的說法,不妨叫做「立場決定觀點」)也是「選擇性扭曲」的一種。在人類的社會活動中,人們因所處的社會環境、地位和經歷的不同,導致其價值觀和方法論迥異。屁股坐在哪裡,便決定了腦袋在思考什麼。
在商業活動中,「屁股決定腦袋」有保護既得利益之嫌,有其合理之處;但在投資中,「屁股決定腦袋」卻屬大忌。在投資心理學中,有所謂的「稟賦效應」(endowmenteffect):相對於獲得,人們非常不樂意放棄已經屬於他們的東西。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第一組:老師準備了幾十個印有校名和校徽的馬克杯,這種馬克杯在學校超市的零售價是5元,在拿到教室之前,價格標籤已經撕掉。老師在課堂上問學生願意花多少錢買這個杯子,並給出了0.5元到9.5元之間的選項。
第二組:老師送給每個同學一個杯子,但過了一會兒,老師表示,因為杯子不夠,需收回一些。老師讓大家都寫出自己願意以什麼價格賣出這個杯子,也給出了0.5元到9.5元之間的選項。
實驗結果顯示,在第一組中,學生平均願意用3元的價格去買一個帶校徽的杯子;而到了第二組,當需要學生將已經擁有的杯子出售時,出價陡然增加到平均7元。
這種現象正和成語「敝帚自珍」相吻合,自家的破掃帚總比別人家的新掃帚更有價值,自己持有的股票也比別人的強。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應用「稟賦效應」的例子。例如,一些商家會提供產品的「免費試用期」,顧客可以先免費試用該產品15天,試用期滿後如果顧客願意,可以選擇退回該產品。然而,到那時該產品已經成為顧客家中財產的一部分了,「稟賦效應」使得人們不願意歸還而更願意購買該產品。
所以,當你看到某種「不滿意七天可以退貨」的商品,就要提醒自己,或許真的可以退貨,但當你把一件商品帶回家試用時,「稟賦效應」就已經開始在你身上起作用了。
投資中,也有所謂「選擇性扭曲」,就是當投資者有了特定想法之後,遇到「英雄所見略同」的資訊時,就會傾向將之放大;遇到與他們的看法相反的資訊時,則會傾向忽視。這種選擇性地接收信息的傾向,會導致投資者很難用理智來分析投資的成敗。
不要因為你已經買入了一隻股票,就只看它的優點,只尋找它會漲的理由,而要看市場的實際走勢反映。在多數情況下,市場先生是對的,如果一隻股票買入後不斷下跌,說明你對個股趨勢和基本面的判斷很可能有誤!
以秦先生為例,其在買入股票之初,很喜歡隔一段時間便用百度、谷歌搜索自己持有的股票。對於看好股價的新聞或股評,他會仔細看,將之放大,深以為然;而對於那些利空的消息,他則傾向於選擇忽視。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並不是看到所有的東西,而只是選擇一些我們要看的東西,對其他東西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當股市上漲、泡沫來臨時,個人感情會發揮極大的作用,此時投資者常會犯以下的錯誤:
1.對投資存有偏見,因而扭曲一些中肯的資訊,借此支持自己心目中的投資選擇。
2.不理性地與投資項目「談戀愛」,投資分析脫離現實,盲目地長期持有。
3.只記住過去成功的投資例子,忘記了失敗的教訓。
前幾年,國內流行一首網絡改編歌——《死了都不賣》:
把股票當成是投資才買來,一漲一跌都不會害怕掉下來,不理會大盤是看好或看壞,只要你翻倍我才賣;我不聽別人安排,憑感覺就買入賺錢就會很愉快,享受現在別一套牢就怕受失敗,許多奇跡中國股市永遠存在。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我們散戶只有這樣才不被打敗;死了都不賣,不漲到心慌不痛快,投資中國心永在,就算深套也不賣,不等到暴漲不痛快,你會明白賣會責怪,心態會變壞,到頂部都不賣,做股民就要不搖擺,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終究有未來。
其實,長期投資並不代表著「死了都不賣」,投資者應根據基本面、技術面檢視股價的走勢,而不應保持所謂「維持現狀的偏見」。「死了都不賣」,恰恰是「選擇性扭曲」的反映。
在投資的過程中,投資者也很容易犯「熟悉度偏誤」的錯誤。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喜歡熟悉的事物,對新鮮或模糊的事物則有所保留,這可導致投資組合過度集中,風險增加。
以秦先生為例,他是匯豐控股的擁躉,通過長期投資,匯豐控股為秦先生帶來了不少利潤。但在世界金融危機初時,匯豐控股已發出贏利警告,宣佈旗下金融機構Household的壞賬情況惡化,但秦先生仍然選擇按兵不動。到2007年10月次貸危機已演變為金融危機,儘管愈來愈多的信息顯示匯豐控股已過了贏利增長期,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匯豐控股在海嘯中未能獨善其身,但秦先生還是寧願選擇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