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人類無法迴避的永恆話題,在這方面我們所有人都接受過一種相同的教育:一個人,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更為殘酷的是,那些從野蠻民族收集到的關於死亡的大量恐怖的現象,進一步增強了人類陰暗憂鬱的情緒。現在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死亡已經不再可怕,而是被看做很自然的事情,人們也堅信這一點。在我們這個時代,有一位智者讓別人在他的墓碑上寫上「思考生活」,這反映了人們在觀念上的進步。沒有了對前生和來世的過分憂慮,只是努力地把握現在,使現在的生命更加多姿多彩,這才是你活著的職責所在。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懷疑和恐懼上,而應該專心致志地幹好眼前的工作,要堅信現在的良好表現可以為未來的日子奠定一個最堅實的基礎——死亡並不可怕,只要你知道怎樣去生活。
一個有思想的人對於生活會很執著,但是對死亡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我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他已經感悟到了生的價值與死的玄妙,所以才能夠坦然地面對它們。一個世俗而平庸的人是害怕死亡的,甚至是對死亡充滿了恐懼,這大概是因為他還沒有參透人類生死的玄機。
小鳥因為膽怯而不相信自己的翅膀,但是幾次試飛的經驗馬上就能夠使它拋棄這種恐懼。馬可·奧勒利烏斯有一句格言:「如果上帝與我同在,那麼死也是輝煌的;如果失去了上帝,那麼即使活著也是悲傷的。」我想,所有卓越的頭腦中都有著一種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最有價值的,那麼最有價值的生命將會伴隨你一生;如果你認為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那麼毫無意義的生命也會與你相隨。米開朗基羅的一位朋友曾經對他說,他為藝術所作的不懈努力肯定會使他認為死亡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但是米開朗基羅卻堅決地反駁:「絕不是這樣!如果生命是快樂的,那麼死亡也是上帝對我的召喚,一點也不會讓我感到悲傷。」
讓我們再來看看孟德斯鳩的觀點吧:「即使靈魂不滅是錯誤的,我也決不會因為信仰它而感到一絲的懊悔。我坦率地承認我不像無神論者那樣——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但是對於我來說,我決不願意放棄靈魂不滅的觀念來換取某一天的幸福。我很高興地相信,我能像上帝一樣不朽。這種信仰與形而上學的觀念給予我永恆生命的無窮希望和活力,我永遠不會放棄它。」
生命是美好的。既然生命如此美好,那麼就讓它繼續下去吧!每個熱愛生命的人都會希望生命存在。
通過對思想和信仰的進一步探究,我們發現,熱愛持久和永恆是人類的本性。從科學誕生的那一天起,永恆的信念已經在人類健康的頭腦裡紮下了根。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體驗著喜怒哀樂,對周圍易逝的事物和自己短暫的生命常常會感到惴惴不安。我想,那些自然科學家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信仰才去探索那些關於宇宙的奧秘,他們要用自己的發現來確定永恆的價值,聆聽上帝偉大而又美好的祝願。
人們總是渴望時間能夠無限,渴望事物能夠永恆。我們熱愛永恆,希望萬物都能夠不朽。然而,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又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們周圍。如果事物輕易就走向滅亡,那麼你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喚起人們關於永恆的想像的。例如一支蠟燭,不管是一英里長還是百英里長,都無法把它與永恆聯繫起來,因為人們明白,蠟燭早晚都有燃盡成灰的一天。只有永不熄滅的火焰和永遠長明的燈盞才能夠使人們聯想到永恆。太陽和恆星就是這樣,因為我們還沒有探知它們產生的時間,所以也就無法知道它們還能存在多久。因此,我們一直對它們保持著神秘的崇拜心理,並把它們看做永恆的象徵。但是,星雲理論卻對太陽和恆星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形成的永恆形象和地位構成了威脅。人們逐漸認識到,太陽和恆星就像動物和植物一樣,終有一天也會消失的。
我們能夠從追求事物永恆和靈魂不朽中獲得什麼呢?上帝對此總是保持沉默。在我們看來,這些所謂的永恆與不朽不過是某種象徵,它能夠使人們從日常的瑣屑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天都在思考著人是必然死亡的可怕結局,那麼我們所有的激情與奮鬥,看起來都會是那麼荒謬和可笑——如果是這樣,那麼,傻子將成為最榮耀、最幸福的人了。自然的法則就是如此,它用象徵永恆的事物來指引人們前行。
我們熱愛生命、知識和力量,因為它們都是美好的。相信事物的永恆將會使我們在生活的追求中永遠不會選擇放棄。
生活時刻在教育我們,即使是在尚未知曉的時間和空間裡,仍將體驗到更多的美與幸福。人類創造的藝術與文明哺育著我,給予我心靈的慰藉。我們決不應該畫地為牢,而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上帝創造了萬物,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我相信上帝,相信我無法看到的事物,也許那些事物是更宏偉更壯觀的,那是上帝為我們準備的,等待著我們去認識。未來取決於我們所掌握的各種才能和努力的程度,取決於我們的智慧、激情、希望、想像與理性。世俗的生活並不能限制我對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我們都希望偉大地活著,而不是卑賤地苟且偷生;我不願意只為了我的安樂窩、果園、牧場和名畫而生活,我希望過一種高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