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惆悵是清狂 第34章 詩酒人生
    「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文人和酒自古就是一體的,他們之間有著特殊而密切的關係。酒是文人們的生命線,是他們藝術的催化劑和助產士。自古有多少名人佳話以酒為媒,又有多少的動人篇章是詩人在醉意中的隨意揮灑!詩人的從容和逍遙、詩人的不平與牢騷、詩人的歌哭與歡笑,常常寓之於酒,寄之於詩,構成了他們的詩酒生涯。

    說到酒,第一個想到的是杜康,沒有他歷史不知要變得多麼無趣,許多名篇將不復產生。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後、倉頡等臣,都有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裡,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裡邊已經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裡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幾天後,他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裡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在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什麼原因,就在這時,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

    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裡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嚐,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裡,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伙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嚐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就這樣酒產生了,有了酒也才有了「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的劉伶,也就有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李白。李白向來有「詩仙」之稱,同時,他又不愧於「酒仙」的稱號。杜甫曾經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但是,李白喝醉以後不同於其他人,他喝酒以後,詩寫得更好。《清平調》三首著名的詩,就是他醉後寫的,這裡有個十分有趣的故事。

    開元年間,皇宮中初次種植牡丹,紅的、紫的、粉的、白的都有。唐玄宗很喜歡這些花,就移植了一些在興慶宮龍池東面的沉香亭前。一天,牡丹盛開,玄宗與楊貴妃一起來賞花,並選出一些特別出色的樂工,寫出了十六部新曲譜。著名樂師李龜年,拿著樂器和樂工們一起前來準備唱歌助興。

    玄宗說:「今天賞花王牡丹,又有貴妃在,怎麼能再用舊歌詞呢?」於是命令李龜年速召翰林居士李白進宮,寫新歌詞再唱。

    李龜年帶人到翰林院,李白卻一早出去喝酒了。於是李龜年又到長安市中找。忽然聽到一座酒樓上有人高聲放歌: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莫為醒者傳。

    李龜年忙上樓一看,果然是李白,於是便上前高聲說:「奉旨立宣李學士沉香亭見駕。」誰知李白已酩酊大醉,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說完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李龜年沒辦法,只好叫隨從抬著李學士下樓,用馬把他馱到興慶宮。

    李龜年扶著李白來到玄宗面前,李白醉極了不能朝拜。玄宗因為愛惜李白的才華,所以一點也不怪罪,讓人在亭子邊鋪了條毛毯,讓李白躺下,又讓歌女念奴含冷水灑面。李白醒後,見到皇帝,連忙掙扎著跪下說:「臣罪該萬死。」玄宗叫人立即做醒酒湯來,湯來後又親自用勺子調溫後,讓李白喝下,然後說:「今天牡丹盛開,我和貴妃賞玩,不想聽舊歌詞,所以請你來做幾首新的。」

    李白聽了,就說:「這倒不難,只是請皇上賜酒。」玄宗聽了,有點不高興:「剛把你弄醒,你又要喝酒,是不是存心違抗我呢?」李白說:「皇上,我是鬥酒詩百篇,喝了酒才做得出好詩。」玄宗就讓人捧來酒。李白一口氣喝了好幾杯,立即提筆,在鋪好的紙上龍飛鳳舞起來,三首《清平調》一會兒就完成了: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欖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玄宗讀了三首清平調,非常高興,馬上命令樂工們調試好樂器,並催李龜年演唱。於是盛唐時代的一些著名音樂家都為他伴奏,李暮吹笛,花奴擊羯鼓,賀懷智擊方響,鄭觀音彈琵琶,張野狐吹觱篥。玄宗興致一來,也拿起玉笛吹奏起來。每支曲子唱過之後,都要改變節奏,緩慢地再唱一次,聽起來特別柔婉動人。楊貴妃在旁邊手執花枝含笑聆聽,非常高興。唱畢,玄宗命貴妃執七寶杯,賜李學士一杯西域產的葡萄酒。

    李白愛酒如命,他和他的「導師」,也是發現他這匹千里馬的伯樂——賀知章的相識也是發生在酒樓的。李白第一次到長安尋找報國之門時,有一天就和朋友慕名去一家酒樓吃飯去。這家酒樓的酒可是長安一絕,許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喜歡上這兒來。恰巧,那天賀知章也在那兒吃飯。文人喝酒,難免要行行酒令,吟吟詩文。遇上美酒,李白詩性大發,吟起了那首《蜀道難》:「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賀知章聞此絕唱,馬上找上了李白,兩人越聊越投機。李白又給賀知章看了他的《烏棲曲》,看罷,賀知章稱讚李白為「諦仙人」,當即表示要請李白喝酒,可這老賀也挺健忘的,居然出門沒帶錢。這怎麼辦?賀知章當即解下自己作為官員象徵的金龜做酒資。也難怪這兩人能成為知己,酒品相近而已,李白不是也有「五花馬,千金裘,忽爾欲出換美酒」嗎?賀知章故後許多年,李白還有「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以資紀念,詩中有酒,序中更是詳細敘述了兩人以詩為媒以酒為交,暢杯抒懷。悵然有懷,淒然傷情、淚下沾巾之語,既是為知遇之恩,也是為少了一位可以傾心盡醉的忘年交的長者。

    李白愛酒,愛屋及烏,連釀酒的師傅他都有感情。宣城有一位姓戴的老翁,釀酒技術高超,他釀的酒甘美無比,李白特別喜歡。當這個老翁去世以後,李白特地賦詩一首以為紀念,這就是著名的《題戴老酒店》:「戴老黃泉下,還應釀大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李白希望戴老,即使是在黃泉之下也不要忘記釀酒。只是美酒還須人賞識,在那黃泉之下是沒有像我李白這樣的知音人的,又有何人會去和你的酒呢?你又把酒賣給誰呢?詩人與善釀老翁、詩人與美酒之間是怎樣的一種緣份啊。

    在李白的生命中,詩與酒是極為重要的元素。他的那些不朽的詩篇永遠都和酒有關,或是酒醉而作,或者以酒為主題。在醉中,他「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如此登峰造極的狀態卻可說才是這位酒中仙人的本色。他愁也飲酒,借酒解愁,卻是「借酒澆愁,愁更愁」;歡樂時也飲酒,借酒抒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詩人強烈的生命意志和人生喟歎就這樣消融於酒,寄寓於詩;他對飲有詩,獨酌也有詩,他的《月下獨酌》四首其一竟在寂寞孤獨中幻化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場面。看看李白的《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籬花下迷。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旁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公醉似泥。

    鸕茲杓,鸚鵡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台。

    千金駿馬換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

    車旁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催。

    咸陽市中歎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

    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

    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

    襄王雲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詩人意念中的歲月,儘是醉中生涯,詩人醉中的的山水,無不與酒相關。這真是一幅一個酒鬼的自畫像,算起來也就只有同樣號稱酒鬼的劉伶的《酒德誦》可以與之媲美。

    李白的《月下獨酌》是他與酒的情緣的集大成,其第一首:「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是李白酒詩的巔峰之作,名垂千古。更有趣的是第二首,這是一篇李白這個「酒鬼」對美酒的愛的宣言書: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老天不愛酒,天上又只能會酒呢!這大地如果不愛酒,地上也不會有酒的!既然這天地都愛酒,我愛酒有何妨呢。一次喝三杯只是小意思,算不得喝酒,一次一斗才算喝酒。酒中自由黃金屋,酒中自有顏如玉,其中的樂趣不喝醉的人是很難知道的。

    在我們心中,大唐全盛時期的美酒是最令人迷醉的,盛唐詩人的醉態也是最令人心動的。大唐以前的酒惜乎其還不夠淳厚、清爽,詩人的醉意似乎也還不夠從容、酣暢,而盛唐以後的酒,其中又有太多的而且是越來越濃的心酸和苦澀,詩人的醉中也有愈來愈深的無奈和悲涼,「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唯有盛唐詩人們,能自如地揮灑春風般華美芬芳的詩筆,酣暢淋漓地抒寫他們生命中的沉醉。

    讀這樣的詩,我們未飲之前就已經醉了。是盛唐,成就了李白;是李白,使盛唐的美酒如此醉人。大唐,以其強盛和繁榮,以其勃勃的生機,也以其兼容並包的博大氣象,和充分的自信與寬容,造就了一個詩的時代、一個詩的國度!在這樣一個黃金時代的氛圍和背景中,以「沉鬱」著稱的詩聖,也寫出了詼諧豪放、濃墨酣暢的《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揮灑而就的這幅精彩的「醉仙圖」,正是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畫面。我們應該非常重視和珍視這個畫面,因為這以後多少年,多少代,我們都再也看不到這樣精彩的畫面,看不到這樣酣暢恣肆、陶然忘我的醉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