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在布魯克林中區的青年基督教協會的演講班裡,我的一個學員,他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去年因火災而被燒燬的房屋數目。並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將這些被燒燬的房屋並排連放在一起,可以從紐約一直排到芝加哥;如果將火災中喪生的人數在每0.5公里處放一個,那麼這條恐怖的長龍便又可以從芝加哥排回布魯克林。
他在演講中所列舉的數字,我早已忘記了。但縱然過去了這麼多年,那一長串在大火中燒燬的建築物殘骸,以及排成長龍的死屍景象,依然留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3/將語言具體化
假如你從事的是一份對專業技術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比如說律師、醫生、工程師以及與此類似的一些高度專業性的工作,那麼,在你面向普通民眾進行演講時,竭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是非常必要的,你應該借助一些淺顯易懂的詞彙去替代那些專業術語,即使你這樣做了,對一些緊要之處再加以詳細的解釋說明還是很必要的。以上這一點,在演講時你應該加倍注意。
我之所以要在這裡嘮叨幾句,提醒大家加倍注意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曾經有許多的演說皆是因此而失敗的。顯然,這些演講者在演講之前壓根兒就沒有研究過自己的聽眾,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聽眾只是些普通民眾,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些專業詞彙到底代表著怎樣的含義。因此,儘管他們滔滔不絕地講得天花亂墜,自己也感覺不錯,但這對於那些根本沒有受過什麼專業知識教育的普通聽眾來說,就如同6月雨後暴漲的密西西比河衝上了衣阿華州和堪薩斯州新犁過的棉花田一樣,一塌糊塗了。
那麼,演講者應該如何去應對以免這樣尷尬的場面再次發生呢?下面是一段印第安那州前任參議員比沃瑞茲先生送給我們的一些寶貴的建議,我想任何一個演講者和將要成為演講者的人都完全有必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和體味下面這段話:
在演講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表達清楚明白,你可以試著採用下面這個還算不賴的方法:首先,你要把占聽眾大多數的普通民眾作為自己假想中的演說對象。這樣,為了使他們能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演說,你自然就會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淺顯的邏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你也可以把小孩子當成自己演說的對象。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了讓這些小孩子明白你說的到底是什麼,你也必須用一些簡單明瞭的語言來解釋自己的問題。
一位醫生的演講至今還令我記憶猶新,在演講中他這樣講道:「橫膈膜呼吸法——利用橫膈膜進行呼吸對於人們腸部的蠕動以及身體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說完這些他並沒有進一步地對這個橫膈膜呼吸法進行詳細的說明或者解釋,而是繼續按照他的計劃講起別的內容了。沒有辦法,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橫膈膜呼吸法,於是,我只好打斷了他的演講,然後,向大家問道:「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有人知道這個所謂的橫膈膜呼吸法到底是什麼樣的呼吸法?它與其他的呼吸法比起來究竟有何不同?此外,它對人體有益有什麼科學根據?這個腸部蠕動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問題的答案令這位醫生詫異不已,因為幾乎沒有人能完完全全地明白他所說的話。因而,這位醫生又不得不回過頭來,對我所提的問題一一解釋,內容如下:
橫膈膜說白了就是位於肺底部的一片薄薄的肌肉,它把人的肚子分成了上部的胸腔和下部的腹腔。在我們心情平靜地用胸部呼吸時,橫膈膜通常是處於弓形狀態的,那樣子就好像一個倒置的洗臉盆。
在我們使用胸部呼吸吸入空氣時,氣流將會向下壓迫橫膈膜,使其向下部凸起,一直至接近扁平狀,這時,你會明顯地感覺胃部肌肉向下壓迫自己的腰部。這種向下的壓力將會按摩並刺激你腹腔上部的各個器官包括胃、肝、胰、脾等。
而在我們呼出氣流的時候,胃和腸在恢復原來狀態的過程中又會向上壓迫橫膈膜,這就等於再來了一次按摩活動,它將有利於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
我們都知道,人體很多的不健康因素的源頭都在腸道之中的。而通過這種橫膈膜呼吸法,我們的胃和腸道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活動,那麼我們諸如消化不良、便秘、人體自我中毒等病症就會不藥而癒了。
林肯得以清晰表達的奧妙
為了讓自己的演講能夠迅速而明白地被聽眾理解並接受,林肯一直樂於接受別人的忠告。當林肯第一次在國會作演講時,他使用了「有糖衣的」這個俗語。在演講之前,作為林肯好友的大眾印刷公司老闆戴夫瑞斯先生向他建議,這個短語太俗了,如果這是一篇在伊利諾伊舉行的演講的話,勉強還能說得過去,也沒什麼大問題,但這是你歷史性的第一次在國會演講啊,用在這兒就太不雅觀了。林肯是這樣回答戴夫瑞斯先生的:「好的,戴夫瑞斯,如果你認為大多數的人們都很難理解『有糖衣的』這個短語的話,那我不妨就修改一下;反之,我想我還就不要做什麼變更的好。」
有一次,林肯就向諾克斯大學的校長古雷沃博士解釋了他偏愛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原因,現收錄如下:
在我的記憶裡,一直有一些孩提時代的情形珍藏在最深處。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如果別人的話讓我感到雲裡霧裡不知所以然,我會變得非常煩躁,這比任何事都更能影響我的情緒,而且,從那以後,這種情形就一直困擾著我。有一次,鄰居到我們家裡來拜訪,父親和他們聊了整整一個晚上。在鄰居離開後,我就回到屬於自己的小臥室休息了,儘管我很想睡覺,但我卻失眠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在床上輾轉反側思來想去卻怎麼也弄不明白他們所說的一些話的含義,而只是弄清楚它們的含義是不能讓我滿意的,我總是會試圖用一些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的語句把它們表達出來,直到其他的任何孩子都能聽明白為止。這就是我偏愛簡單明瞭通俗易懂表達方式的原因,也是我一直堅持這樣做的動力所在。
的確如此,林肯特別偏愛通俗易懂的文字,他對它們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林肯曾經就讀過的新塞勒姆小學的校長曼托·格雷安這樣證實:「假如一個意思能用三種方式表達的話,林肯一定會把三種方式一一找出來,然後再花上幾個小時去反覆思考和比較究竟哪個才是最佳的,也就是最簡單易懂的表達方式。」
人們表達含糊不清的原因都大體相似並且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對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都是晦澀的、模糊的,就憑著這些模糊的印象、晦澀的表達又怎麼使人明白呢?這就好比是在一個大霧瀰漫的日子裡拍攝照片一樣,能拍攝出清晰的相片嗎?這些人都應該向林肯學習,學習他那種弄不明白就難以入眠的精神,學習他應對的方法。
4/重複話兒變著花樣說
拿破侖認為在修辭學中演講者最應該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重複。他之所以有此認識,是因為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演講者對自己的演講主題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聽眾呢?這是一個未知數,加之要讓人們接受一種新的思想不但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人們還必須對它進行堅持不懈的思考。簡而言之,就是在演講中,對於自己的重要觀點應該一再重申。當然,你沒有必要用重複使用同一個詞彙的方法來重申自己的觀點,事實上,如果那樣的話只會適得其反,你應該不斷使用新的詞彙,那樣聽眾不但能記住你的觀點還不會嫌你重複囉唆。
剛去世不久的布萊恩先生曾經說:
在演講的時候,如果連你自己都對演講的題目一知半解的話,那麼,你又怎麼能讓聽眾理解你的演講呢,正所謂「以己之昏昏,怎使人昭昭呢」?反之,如果你對自己的主題理解得深刻透徹,則聽眾沒有理由理解不了的。
在上面這段話中,最後一句和前面一句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模一樣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但在演講中,聽眾是無暇顧及這些的,也不會覺得囉唆,聽眾只會感到自己對演講者的觀點更加清楚明瞭了。
在我還在學校教授課程的時候,幾乎每一學期我都會組織一些演講——假如在演講中人們能夠注意使用重複這一重要原則的話,那麼他們就能使聽眾更加清晰透徹地理解自己的演講意圖了。但是,事情往往都是與人們的意願相違背的,初學者忽視這一點,有成者不屑這一點,這太令人惋惜了!
5/發揮視覺的功效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所獲得的知識85%以上都是通過視覺印象接收的。這無疑說明了,電視正是這個原因才成為了廣告與娛樂的主要媒介,而且收效甚好。「口才訓練」也一樣,它不僅是一種聽覺藝術,同時也是一種視覺藝術。這和中國古代的一句諺語「百聞不如一見」如出一轍。
採用細節來豐富演講的內容,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在其中加入有利於視覺吸收的動作展示。例如,告訴我如何揮動高爾夫球桿,也許你要花費數小時,而我也已經聽得厭煩了。但是,如果你直接站起來向我表演如何擊球進球洞的動作,我會立刻全神貫注地傾聽著。同樣,如果你給我講一個關於鬼的故事,若你以手臂和肩膀來描繪收音機裡飄忽不定的情形,我肯定會非常關注你的故事了。
在由工業界人士組成的培訓班的一場演講中,讓我親眼看到了前所未有展現視覺效果的非凡傑作。演講者在模仿視察員和效率專家們檢查被損壞的機器時,所做的各種各樣的手勢與滑稽的動作。讓我印象深刻,甚至覺得比我在電視上所看到過的任何模仿秀都形象生動得多。這些視覺細節讓我們對那場演講記憶猶新——至少我絕對不會忘記。我也相信,至今,其他的學員也會談到這場演講。
下面是英國歷史學家麥考萊對查理一世的一段譴責。在譴責中麥考萊不但使用了圖畫,還運用了強烈的對比手法。這種強烈的對比,一向能夠吸引我們的興趣:
我們指責他破壞了自己的加冕誓言;但是有人卻說他維持了婚姻的誓言!我們指責他放棄了他的子民,使他們遭到脾氣暴躁的主教無情的打擊;而又有人卻在替他辯解,說他把他的小兒子抱在膝上親吻!我們指責他在答應遵守《權利宣言》之後,卻又觸犯其中的條例;而我們卻被告知,他每天清晨6點都會做祈禱!
演講者的第一目標是掌握聽眾的注意力。但在此過程中,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技巧,可是,它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一般的演講者大都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恐怕也從未感受到它,更從未想到過它。我所指的這一技巧,就是在演講中使用能形成圖畫般鮮明景象的字眼。在演講中使用模糊不清、煩瑣無味的語言的演講者,只會讓聽眾們感到厭煩、乏味;而只有最善於在聽眾眼前塑造鮮明景象的演講者,才能夠讓聽眾感到輕鬆、愉悅。
景象!景象!景象!它就如同你呼吸的空氣一樣,是免費的,是不可缺少的!當你把它點綴在演講中時,只會讓聽眾感到更快樂,也更具影響力!
舉一個例子:假設你想說明尼亞加拉大瀑布,每天浪費的潛在能量極為驚人。你只用平鋪直敘的講述方式,然後再說如果這些能量能夠使用起來,會讓更多的人獲得溫飽。那麼你這樣的演講會不會獲得認可呢?當然不可能!下面我們就引述愛德文·史洛森在《每日科學新聞公報》中對這件事的報道,看看他是如何精彩講述的。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在美國境內有高達幾百萬的貧窮人口吃不飽、穿不暖。然而,在尼亞加拉瀑布這兒每天浪費的潛在能量,是平均每小時浪費掉25萬個麵包的量。我們可以在腦海中這樣想像一下,每小時有60萬個新鮮雞蛋從懸崖上墜落,在漩渦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蛋糕;或者是一張巨大的印花布不斷地從一架像尼亞加拉瀑布那樣寬1300米的織布機上被織出來,這也就說明有同樣數量的布料全都被浪費了;如果把卡耐基圖書館放在瀑布之下,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就能把各種好書裝滿整座圖書館;或者,我們還可以想像,一家大百貨公司每天從伊利湖上漂游下來,它的各種商品都被衝到50米以下的岩石上。這將是一場多麼有趣而又壯觀的景象!會和目前的尼亞加拉瀑布一樣吸引人們的注意,並且還不用花錢再去維護。
25萬個麵包、60萬個鮮蛋從懸崖上墜落,漩渦中的巨型蛋糕、印花布從1300米寬的織布機上織出來,卡耐基圖書館被放在瀑布下,一個漂浮的大百貨公司被衝落……這些圖畫般的詞句,在每一個句子中跳躍、奔跑,就像澳洲草原上的野兔一樣栩栩如生。
要想不去理會這種充滿了各色景象的演講或文章,幾乎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像不讓你去電影院看你嚮往已久的電影一樣困難。
優秀的文字能夠激發讀者對鮮明圖畫的聯想。這一點早在郝伯特·斯賓塞的著名論文《風格哲學》中指出:「我們不去做一般性的思考,而只做特殊性的思考。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寫出這樣的句子:如果一個國家的民族性、風俗及娛樂殘酷而野蠻,那麼,他們的懲罰方式必然也是很嚴厲的。我們應該把它改寫成:如果一個國家的老百姓喜愛戰爭、鬥牛、從奴隸公開格鬥中取樂,那麼他們的刑法將包括可怕的絞刑、炮烙及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