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出自《戰國策秦策·醫扁鵲見秦武王》
人吃五穀雜糧,吃牛羊豬肉,吃果子狸,再加上一些生理原因,就難免有個病有個災的。禽都流感,何況人乎?在那個醫學並不發達的戰國,人生病就更正常了。那時候,人看病很簡單,就是望聞問切,根本沒有現在的B超、X光片什麼的,可也奇怪,那時候的病看得稀里糊塗,但是醫治得明明白白,反過來看現在,看得明明白白,卻治得稀里糊塗,藥費不少花,病卻沒見好,不亦怪哉?有些憤青的讀者也許說了,你這是胡說八道。息怒啊,我只是藉著這個引子說點事情,不要對號入座,不要讓我回古代去找大夫望聞問切,你要做的,就是微微一笑,感覺說到你的心坎裡去了,特溫暖,特舒心,就可以了。
秦武王生病了。君王生病了得找太醫看啊,結果《戰國策》裡記載的是找的名醫扁鵲。由此可見,有些掛著知名專家或者教授頭銜的人,未必有草根出身的人經驗豐富,手段高明。
扁鵲來了,秦武王告訴他患病的地方,扁鵲建議及早治療。而左右的近臣卻說:「大王的病,是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如果治療不果,只怕導致耳聾眼瞎。」
由此得出醫學報告:
患者:秦武王
主治醫師:扁鵲
患病部位:耳朵前面,眼睛下面,五官科或者牙科
具體病症:不詳
據我推測,耳朵前面,眼睛下面,應該是鼻竇炎或者是牙疼。
武王把近臣的話告訴了扁鵲,按照常理來說,作為醫生,面對君王,如果君王這樣說的話,肯定要害怕啊,是啊,萬一治不好,那就麻煩的成年——麻煩大了啊,醫生就得唯唯諾諾地說:「要不大王您保守治療一下?吃點藥?或者做個按摩啥的?」
但是名醫就是名醫,這些路子不適合扁鵲。看來,成為名醫不僅是醫術高超,還得有性格。看人家扁鵲是怎麼表現的吧:
他生氣地把砭石扔到地上,當著一國之君的面扔東西,多牛!現在你就是當著媳婦的面扔東西也是會換來一頓暴揍的啊,何況那麼大的幹部?扔東西也就罷了,還一大堆的廢話呢:「大王跟醫生商量治療,卻又跟不懂醫道的人討論,來破壞治療。如果大王處理政事也是這樣,遲早有一天會亡國的。」
故事到這裡就完事了。
微言大義,回味悠長。秦武王是一個配角,醫生這次是一個智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外行指導內行。事物之間的道理是一樣的,見微知著。
這是我讀這則故事的感受,那麼,您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