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傳 第43章 德邦十年(二) (9)
    記得有幾次在春天,風和日麗,林泛新綠,鳥語花香,寂靜無人。我們坐在長椅上,在駘蕩的春風中,大罵希特勒,也確實是人生一樂。林深人稀,不怕有人偷聽,每個人都敢於放言高論,胸中鬱壘,一朝滌盡。此時,雖然身邊眼前美景如畫,我們都視而不見了。[《留德十年》第109—110頁,東方出版社1995年。]

    在季羨林看來,德國人在政治上並不敏感,甚至有點遲鈍,因此,除了伯恩克小姐母女二人,還認識了這樣兩位反戰者,覺得也就很不錯了,也就很滿意了。

    回到國內後,季羨林還經常想到他們。不過,人世變幻,盛會難再,季羨林回憶著往事,山上林中的場面一幕幕再現出來,但人再也見不到,他不禁感到惘然了。

    4.蘑菇山洞與轉折中的眾生相

    對於德國普通人,季羨林的印象隨著德國人的情緒變化而有所變化。在希特勒上台初期,德國人受法西斯頭子的蠱惑,也有點忘乎所以的樣子,把自己的前途看成一條陽關大道,只有玫瑰,沒有荊棘。戰爭開始了,他們隨著統治機器的「特別報道」和一連串的「勝利」,自己的情緒也昂揚奮發,有時候甚至高興得手舞足蹈。聽到一些前線不利的消息,則低沉抑鬱。到了戰爭後期,盟軍從東西兩面壓境,他們這才感到情況不妙了。季羨林親眼目睹了處在天翻地覆轉折中的眾生相。

    這是一個種蘑菇的山洞。在戰爭後期,為了躲避盟軍飛機的轟炸,德國人就暫時把它當做防空洞了。

    1945年4月5日、7日、8日,這三天,季羨林和幾個中國留學生也到這裡來躲空襲。

    4月5日晚間,季羨林到了蘑菇山洞,德國人都入睡了,而季羨林怎麼也睡不著,裡面又潮又冷,坐著又無依無靠。過了很久,響起了空襲解除的警報,但德國人都不離開,季羨林也只好陪著,腿凍得像冰。那時真是思緒萬端,啼笑皆非,一有警笛或大的響聲,人們就胡猜起來。一直等到6日清晨四點,他終於忍耐不住,回到家裡。

    季羨林倒下就睡,醒來已經九點了,正要吃早點,又聽到大轟炸機的聲音,接著是「前警報」、「警報」聲連成一片,季羨林又回到蘑菇山洞。德國人也都搶著往裡擠,飛機聲震得滿山顫動。季羨林剛進山洞的門,哥廷根城就是一片爆炸聲,山洞彷彿也被震動了,連木頭椅子都強烈地抖動起來。德國人有的跪在地上,有的竟哭了起來。

    4月6日十一點,季羨林惦記著廚房裡煮著的熱水,一個人趕回家,不久響起了「前解除警報」。這才吃完了剛才沒能吃的早點,生好了爐子。剛躺下,又一次「前警報」,接著是「警報」,下午五點,又到山洞外站了一會兒,警報解除,又回家。

    就這樣,蘑菇山洞裡老是有人進進出出,老是擠滿了人。

    4月7日,人們仍在山洞裡躲避,這一天,飛機來得勤。天空裡成排的飛機,一批批炸彈往哥廷根城裡扔下去。靜下來以後,人們走出山洞,看到哥廷根西城車站一片大火,濃煙直升入天空。裝彈藥的車被擊中,大火裡子彈聲爆成了一片,汽油車也被擊中,大火燒得更猛了。晚上八點,回家吃過晚飯,人們心裡還是不安,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結果還是帶了東西去山洞躲避。

    到4月8日,早飯以後,遠處炮聲響得厲害,蘑菇山洞裡已經亂成一團。消息多起來了,有的說,德國軍隊要守哥廷根城,有的說,全城準備投降。驀地,城裡響起了五分鐘長的警笛,告訴人們盟軍已經進城了。山洞前面,有被打散的德國軍人在倉皇地奔跑著。很久以後,外面靜下來,膽大一點的人出去看,美國坦克車已經開到了。

    山洞裡更亂了,都害怕美國兵開槍,誰都不敢走出山洞。最後,還是季羨林同一位德國太太走出去,找到一個美國兵,告訴他山洞裡的實情。德國人這才陸續出來。而季羨林心裡很高興,自己也不能制止自己了,就跑到一輛坦克前面,忘記了這是戰爭狀態,忘記了炮口正對著他,竟同一個美國大兵聊起來。

    回到家,已是下午三點,張維、陸士嘉夫婦帶著孩子來了,原來他們房東的房子被美國兵佔據了。他們幾個人坐在一起,談論著。心裡亂成一團,又快樂,又興奮。吃過晚飯,同張維又聊,一直到夜深才睡。

    季羨林從這幾天蘑菇山洞的一個點,看到了整個德國的情況,這個蘑菇山洞的小點,放大了來看,就是整個德國普通人處在大轉折中的眾生相。

    季羨林寫道: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極大的轉折點。從此以後,哥廷根——我相信,德國其他地方也一樣——在歷史上揭開了新的一頁。法西斯徹底完蛋了。他們橫行霸道,倒行逆施,氣焰萬丈,不可一世,而今安在哉!德國普通老百姓對此反應不像我想得那樣劇烈。他們很少談論這個問題。他們好像是當頭挨了一棒;似乎清楚,又似乎糊塗;似乎有所反思,又似乎沒有;似乎有點在乎,又似乎根本不在乎。給我的總印象是茫然,木然,懵然,默然。一個極端有天才的民族,就這樣在一夜之間糊里糊塗地,莫名其妙地淪為戰敗國,成了任人宰割的民族。不管德國人自己怎樣想,我作為一個在德國住了十年對德國人民懷有深厚感情的外國人真有點欲哭無淚了。[《留德十年》第119-120頁,東方出版社1995年。]

    對於季羨林個人來說,這樣一場人類歷史上迄今最為殘酷的戰爭,本來覺得該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但是沒有想到竟這樣平平淡淡地開始,又平平淡淡地結束。當然,他是戰爭的局外人,但他深知,戰敗對於德國人來說,卻絕非平平淡淡,有一部分德國人難免會有切膚之痛。

    回想從1935年到達德國之日起,一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整整十年間,季羨林幾乎與德國人朝夕相處,所以他對德國人的瞭解是非常深刻的。和德國人十年的接觸,季羨林形成了這樣的總體印象:

    德國人民怎麼樣呢?經過我十年的觀察與感受,我覺得,德國人不愧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民之一,文化昌明,科學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大文學家、大哲學家、大音樂家、大科學家,近代哪一個民族也比不上。而且為人正直,淳樸,個個都是老實巴交的樣子。在政治上,他們卻是比較單純的。真心擁護希特勒者佔大多數。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希特勒極端誣蔑中國人,視為文明的破壞者。按理論,我在德國應當遇到很多麻煩,然而,實際上我卻一點麻煩也沒有遇到。聽說,在美國,中國人很難打入美國人社會。可我在德國,自始至終就在德國人社會之中,我就住在德國人家中,我的德國老師,我的德國同學,我的德國同事,我的德國朋友,從來待我如自己人,沒有絲毫歧視。這一點讓我終生難忘。[《我的心是一面鏡子》,《東方》1994年第4期。]

    十年了,季羨林似乎已經成了德國人的一分子,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自己就要回歸家園了,一想起老師、房東、同學、朋友,真感到依依難捨。

    但決心已下,季羨林還是要回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