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選 第2章 石旗桿 (1)
    1.

    阪達村有個土名叫「旗桿社」,四里八鄉,提到「旗桿社」,都知道說的就是阪達村。阪達村這個別稱得名於村子後山祖祠外的兩支石旗桿,祖祠據說有上千年歷史,是阪達村張姓村民的宗祠,因此也被叫做「張家祖厝」。由於所處荒僻,伴著斷壁殘牆,祖祠外觀蒼涼,牆體灰暗,厝前空地上雜草叢生,兩支石旗桿邊也為雜草環繞。石旗桿不算高,大約三米出頭,柱體下粗上細,靠近基座處足有臉盆口大小,旗桿頂上有帽,柱下有座,通體為花崗石質。歲月侵蝕,石旗桿表面已經斑斑駁駁,柱體上雕的石龍已經略有破損,幾處形體比較模糊,但是質地依舊堅硬,拿石塊輕輕敲擊,擊打聲響特別堅脆。

    這兩支石旗桿很有名,方圓百里之內找不到第三根,所以也稱稀罕。至於兩支石旗桿管什麼用,當地說法不同,最有趣的是綁小孩。村子裡的大人時常拿它嚇唬頑皮小子,說要把人家綁到石旗桿上。

    這個說法與湯金山有關。

    湯金山是阪達村村民湯旺興的大兒子,生於上世紀「文革」後期。當時的鄉間景象與後來大不相同,阪達村還叫做「阪達生產大隊」,隸屬於「溪阪人民公社」,農民們還都是「人民公社社員」,社員們被組織於生產大隊和生產隊裡集體勞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隊長敲鐘吹哨統一出工收工,掙工分以維持各家各戶的生計。敲鐘喚人的隊長時稱政治隊長,通常他還配有一個副手,稱生產隊長,管犁田收割具體事務,這叫做「政治掛帥」。那個年代鄉間標語口號很多,喇叭聲音很大,遇有事情,例如搞「農業學大寨」、「傳達上級文件精神」或者公開判決罪犯,社員們會給傳喚到場,一起開會聽講,給記當日工分,類似於當今企業員工的「帶薪培訓」。每到這個時候,大家扶老攜幼,濟濟一堂,會場內外大呼小叫,分外熱鬧。

    湯金山兩歲那年,由其母親拉著,列席了溪阪人民公社阪達生產大隊的一次公判大會,時有若干犯人從縣里拉到這邊會場開會公判,犯人中包括現行反革命、貪污、盜竊和強姦犯。類似公判大會很熱鬧,通常很有懸念,台上哪幾個將被處死讓人操心,台下也有事情讓大家牽掛:時候一到,主持公判者會突然一聲斷喝:「綁起來!」台下民兵會一擁而出,把坐在人群中的某個或某幾個人捆上繩子押上台去,然後才宣佈該幾人犯有某種罪行,已被批准逮捕,等等。這種場面讓社員們看來很刺激,對兩歲小兒湯金山卻沒有意義,他還太小,不懂得場上那些事情。

    時為夏天,鄉下小兒身上多一絲不掛,湯金山不例外,裸體參加公判大會。當時他已經很會走路,能夠在地上又是泥又是水滾個滿頭滿臉,但是剛在牙牙學語。本地鄉間有老話,叫做「嘴跟腳」,講的是幼兒在人生道路上起步,通常於會走路的同時,也能開口學話。湯金山顯得比較愚鈍,時稱兩歲,虛歲有三,下邊兩隻腳已經擺動飛快,上邊嘴裡的一條舌頭還是圄圇不清。儘管不擅表達,那時湯金山已經顯露出獨特脾性,特別會哭鬧,極其頑劣。同齡鄉下小兒到了群眾大會那種場合,一看人山人海,多半感覺怯場,只會拿眼睛滴溜溜東張西望,揪著母親的衣襟不敢鬆手。人家湯金山不一樣,光溜溜什麼都沒穿,滿會場到處亂跑,用他那條含糊不清的舌頭與列席會議的眾多小兒交流看法,拉拉扯扯,共同學習探討犯罪問題,決不害怕人多。

    結果他被坐在台上的一個人盯住了,這人叫做張茂發,當時三十來歲,在大隊裡主事,當「大隊革委會主任」。張茂發看到台前一個光屁股小子於人群板凳間竄來竄去,滿地翻滾,即當堂詢問:「這個誰家不要的?扔出去餵狗了。」

    湯金山的母親慌忙上前抱孩子。湯金山正玩得高興,不肯聽話,趴在地上,抓著身邊一條板凳腳,就是不願離開台前。湯母怕被張茂發怪罪,往孩子屁股上用力一拍以示懲戒,湯金山頓時大哭,尖叫,鬧場,湯母毫無辦法。張茂發看得惱火,從檯子上走下來,對湯金山大喝一聲:「綁起來!」只一喝,湯金山嘎然收聲。

    他給嚇住了。那種年紀的小子搞不清人間地位,卻知道聲音大小。張茂發其人個子不高,聲音卻大,張嘴一吼,地動山搖一般,大人都怕,何況三歲小兒。

    張茂發指著湯金山發表言論,說三歲看大,這小子來日一定是個賊皮。不老實點,小心給抓上檯子。

    那天檯子上挺嚇人,被公判的犯人站了一長排,個個五花大綁。

    湯金山直到近五歲才具備了完整的口頭表述能力,也就是那時他才能把一句話說完整,土話稱能講個「圄圇」。湯金山的父親對老婆屢有埋怨,認為兒子講不出話,是因為老婆沒有管束好,讓他在公判大會上到處亂跑,被張茂發一聲大喝喝傻了。張茂發那一喝除了當場止哭,還讓湯金山生了場病,一兩個月才緩過勁來,從此舌頭打結,說話含混,長達數年。後來湯金山小兒再也不願列席各種群眾大會,特別是公判大會。一聽說「茂發來了」,他就跑得沒個影子。一直到脫下開襠褲,穿上大褲衩,個頭開始見長,遠遠看到張茂發,他還會本能地繞著走,唯恐被撞見,可見其怕。只是這小孩儘管嘴拙,怕張茂發,不再敢鬧騰法場,畢竟天性頑劣,還能活躍於村頭地角,跟本村小孩打鬧滋事,父母根本管束不住。

    上小學前,有一回湯金山與一群男孩在村頭扔石頭打鬧,恰張茂發騎個自行車從村外歸來。湯金山伏在路溝下,咬牙切齒,極其投入,一心與眾男孩打仗,沒顧上留神,猛然間抬眼一看,路溝上停著輛自行車,本地人管那叫「腳踏車」,順著腳踏車再往上看,卻是張茂發推著車站在上方,兩眼緊盯著他。湯金山頓時臉色全變,爬起來轉身就跑。張茂發立刻發令:「給我站住。」

    他沒大喝,湯金山也沒敢再跑,乖乖的站住了。

    「哪家的?」

    湯金山不說話,一旁有小孩替他回答,說他老爸是鴨湯。

    「原來。」張茂發點頭,「你老爸比鴨子老實,怎麼生出個賊皮?」

    他駕好腳踏車,讓湯金山過來,到他跟前。湯金山一聲不吭,乖乖前進兩步。張茂發伸出右臂把他緊緊攪住,湯金山在他的懷裡掙扎,他彎起指頭,往湯金山頭上用力敲了兩下:「老實點。」

    湯金山不動了。張茂發按住他的腦袋,仔細察看,哈哈大笑。

    「兩個轉,惡得沒人看。」他笑,「不如抓來給老子做兒子。」

    所謂兩個轉即頭髮有兩個旋,所謂「兩個轉,惡得沒人看」是本地俗話,認為頭髮有兩旋的男孩多半很壞,讓好人不待見,長大了找不到老婆。

    湯金山又掙扎,張茂髮箍緊不放,威脅要脫小男孩的褲衩,看看他的小鳥「惡不惡」。小男孩拚命蹦跳,不讓他摸。

    「看起來真的很惡?」

    小男孩死活不說話。

    「啞巴了?」

    張茂發把湯金山壓服,讓他不再掙扎,逗夠了才張臂放開,讓小男孩走人,自己牽過腳踏車也打算走。小男孩突然鼓起勇氣在他身後說:「我會嚷。」張茂發停下腳,問湯金山會嚷個什麼?湯金山用盡渾身之力大叫一聲:「綁起來!」然後撒腿跑開。

    張茂發不覺發笑:「小賊皮欠管。」

    後來這個小賊皮上了小學,那時候阪達村小學校還沒遷到山下現今這個地點,還在山頂上,挨著張家祖厝。湯金山上小學那年恰好趕上一場熱鬧,阪達村重修了張家祖厝,重立了石旗桿,主持修祠立桿的是張茂發,時稱阪達生產大隊大隊長。

    阪達村主要有張、湯、陳三姓,以張姓最多,湯姓居第二。村裡老人說,最早到阪達村開基建村的其實是湯姓人的先祖,有兩個兄弟,一起從外地遷來,在此開荒蓋房,落地生根,建立阪達村,歷百年後張姓人才到。張姓祖先是個逃荒的,要飯到了這裡,湯姓人好心相幫,收他當了長工,留在阪達。幾年後這個人與村中一個寡婦配對,生了七個兒子。本來說好是入贅,這七個兒子都姓了湯,可是後來他們變卦,歸宗姓張。他們都很能生,幾百年代代繁衍,漸漸人多勢眾,這才有了今天阪達村這麼多的張姓社員,湯姓反居下風。

    說起張姓反客為主,人們總要提到張家祖祠。據說當年後山本是湯姓人擁有的一片荒山,用於放牛,張姓人的祖祠原在村南頭,不在山上。當時張姓人在村裡還是小姓,他們花重金問風水,一位先生告訴他們,要想子孫發達,在阪達村鎮住湯姓,得在村後山那裡建祖祠,再立兩支石旗桿。於是張姓人向湯姓人要那個山頭,答應拿一片好地相換。湯姓人不知究竟,也慷慨,把後山給了張姓,還沒要他們的地。結果張家祖厝建好,石旗桿立起來後,湯家這邊遭了幾場災,幾個房頭開始落敗,漸漸的就不如張姓人了。

    這個傳說主要表達湯姓社員的看法,張姓社員的說法有些不同。關於張家祖厝門口的兩支石旗桿,張姓認為與他人無關,不是為了鎮住湯姓,只是為了表彰張家的先進模範。當年張姓人會讀書,出了兩個舉人,出外當官,因此立兩支石旗桿,希望借祖先之靈,鼓勵子孫後代認真學習,努力當官,做先進模範。

    阪達村後山頂上的兩支石旗桿歷近千年,曾屢經坎坷,距今最近的一次遭難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文化革命」初起當年。其時兩支石旗桿遭徹底毀壞,旗桿座被人挖開,旗桿被推倒於地,兩條雕龍旗桿石被丟棄於小路旁,供過往者隨意踩踏,或者坐於屁股之下。其毀棄與阪達張姓湯姓之爭並無關係,只因它們為「四舊」,即「舊思想舊觀念舊風俗舊習慣」,是當年需要破除的東西。當時有一批溪阪中學的學生認為阪達村張家祖祠門外這兩支石旗桿是四舊,結伴來破。參與推石柱的中學生也有本村子弟,以張家子弟為主,湯姓子弟多在一旁看熱鬧。

    張茂發與石旗桿被毀有關。張茂發只讀過四年小學,就因家境困難輟學,回鄉務農,「文革」初起時他還沒資格在村裡主事,只是個普通青年農民,用當年說法,叫「貧下中農」。中學生上山破四舊時,張茂發跟著去了。他看到學生們搭起人梯,抬起一個小伙子到石旗桿頂端去繫繩子,試圖用繩子把石旗桿拉倒,即表示反對,說這樣不行,拉不倒的。學生們不信,二三十個人一起使勁拉,石旗桿紋絲不動。帶隊破四舊的學生頭讓大家出主意,看怎麼把旗桿放倒,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主張搞炸藥炸,有的主張拿大錘砸。張茂發插嘴說放屁不管用,真要弄倒它就挖基座吧,只要挖開一邊,旗桿自然可以放倒。

    於是就按張茂發說的做,果然破除了四舊,張茂發除了幫著出主意,還跟學生們一起拉了繩子。旗桿放倒時出了意外:中學生們只道這兩個石頭是「四舊」,不知張家先人石工活做得很精緻,石柱石帽分別鑿有臼凸,楔合得看不見縫隙,緊密一體,地震都震不落。年輕人不知厲害要推倒它,結果石旗桿一倒。柱頂的石帽滾落下來,不偏不倚,砸住了一個中學生的腿,當場斷骨,鬼哭狼嚎。

    傷腿的中學生是鄰村人,不姓張,也不姓湯。事後張姓人把這個意外事件添油加醋,視為祖先有靈,早早預設機關,讓侵害者痛吃苦頭。也有許多張姓社員罵張茂發,說掉下來的石帽子瞎了眼,做什麼去砸外村小子?該砸的是幫別人放倒自家石旗桿的張茂發。張茂發解釋說,其實他不是幫助那些中學生,他是為本村著想。老話說天下大勢,順昌逆亡,時勢誰也沒法抗,只能先順著走,再繞彎子想辦法。要是讓學生們點炸藥舞大錘,老輩留下的東西都會毀掉。推倒了沒關係,只要東西還在,日後還可以再立起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