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讓成長不煩惱 第9章 建立和睦親子關係的幾個大原則 (6)
    再假設我們和兒子每個星期總是要不愉快一次,留心地觀察記錄一下,看看每次發生不愉快之前或之後,他都有哪些活動?也許我們會發現,每次的不愉快都是在他星期三上完體育課回家之後,我們也許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上完需要劇烈運動的體育課後,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會讓身體比較疲倦、情緒比較低落,所以他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會比較不耐煩。又或許通過觀察記錄,我們發現每次為了一些小事而不愉快,都是發生在星期天晚上或星期一早上上學之前,分析了他的課表之後,我們知道星期一他的課業很重,尤其是他最不喜歡的英語課和物理課,星期一就緊挨著各有兩堂,而且每次英語小考都是在星期一進行。所以對課業的焦慮影響了他的情緒,對我們嘮叨的反應,也就比其他幾天強烈得多。

    預警機制的好處,不僅僅是幫助我們避免親子之間的不愉快,它還有更積極的意義,那就是可以提供一個讓我們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機會。例如,對有經前綜合征的女兒,我們可以先為她解釋荷爾蒙變化對情緒的影響,教她辨識情緒波動前的徵兆,然後學會在情緒爆發之前找個可以宣洩的方法,例如,洗澡時扯著嗓子大聲唱歌,看一場能讓她感動得痛哭流涕的電影,吃些能安撫情緒的能量食物,用舒緩的精油配方泡澡,甚至暴打出氣娃娃。讓這些方法幫助她在躁動的情緒產生之前就能辨識和舒緩,從而學會日後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至於每週一有學業壓力的兒子,我們除了要盡量避免做一些激化他已經很緊張的情緒的事之外,例如,嘮叨他房間太亂,頻頻問他作業寫完了沒有,一直催促他趕快上床睡覺,陰陽怪氣地和他爸爸冷戰,還要利用一些方法來幫助他緩和情緒並勇敢面對課業的壓力。例如,讓他聽聽喜歡的音樂;全家一起看場輕鬆有趣的電影;週日晚上去餐館吃頓他喜歡吃的晚餐;如果他願意、我們也有能力的話,幫他一起預習功課;說說自己或好友中學時在學校發生的囧事等等,借此平緩他焦慮的心情,讓他覺得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去孤獨地面對課業的挑戰,還有,更重要的是,讓他學會面對情緒並有效地管理它。

    預警機制的建立

    以下是建立預警機制時,要忠實地觀察、記錄並回答自己的幾個問題:

    ●我們之間的不愉快,是不是總是發生在一些特定的時間或日子?有沒有什麼足以讓我留意的規律性?

    ●如果不愉快沒有特定的規律性,那麼在這些不愉快的事件中,彼此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

    ●我有沒有做什麼事,誘發了不愉快的發生,或使它更糟?如果我們自己想不出來或沒有勇氣去檢視這個問題,問問孩子,我保證他們會很樂意地告訴我們,也會很高興地知道我們也在反省自己,並願意承擔一些責任。

    ●如果我希望這些不愉快發生的次數和頻率比現在更多更高,我做些什麼會保證有效?

    ●孩子有表現良好的時候嗎?和表現不好時比較,有什麼因素促使他表現良好嗎?

    ●在每次孩子表現不好的行為發生之前,我們自己有沒有什麼足以留意的情況?是不是太累,工作壓力太大,或者快遲到了,忙著出門?我們需不需要為每次的不愉快負些責任?

    以上是孩子不好的行為或不愉快事件發生之前的觀察,為了建立更完整並涵蓋全貌的預警機制,我們還需要觀察記錄事件發生後的情形:

    ●行為或事件發生後,我的反應是什麼?

    ●孩子的反應和行為,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

    ●事件發生後,孩子從中學習到了些什麼嗎?

    針對「事前」、「事後」這兩大類自我檢視問題,我再用例子和一個更清晰的表格來說明它:

    情境時間地點:早上——擔心他這麼拖拖拉拉,上學又要遲到了。

    我做了什麼:幫他做早餐;叫他起床;告訴他我很擔心他再不快點兒,就要來不及了。

    他/她做了什麼:告訴我今天早上第一堂課不用去,因為老師請假;說話非常沒禮貌,說如果我不相信,可以打電話去學校問,反正我那麼喜歡打電話給老師。

    結果:我覺得很生氣、沮喪;很擔心他考不上大學。

    情境時間地點:星期五晚上——和同學出去看電影。

    我做了什麼:同學來家等他一起出門時,我當著同學的面,叫他早點兒回家,別弄得太晚,還有別喝太多可樂和吃垃圾食品。

    他/她做了什麼:他當著同學的面,給我難堪,不僅不回答我的話,還給我臉色看。

    結果:我覺得在他同學面前毫無做母親的尊嚴;很擔心他那麼晚還在外面遊蕩,擔心他明天補習數學時沒有精神。

    情境時間地點:晚上——上周的數學考試成績不太理想,我想在今天晚上和他談談。

    我做了什麼:試著和他說話。從廚房跟著他走回房間,坐在他書桌旁,試圖和他談談。

    他/她做了什麼:他完全不和我說話,我一說話,他就走開。回到房間後戴上耳機聽音樂,還做手勢叫我出去。就是不和我談。

    結果:我感到非常挫折,尤其是越來越擔心他的學習,擔心他考不上大學。

    當然,我完全可以理解在檢視不愉快事件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很難去接受孩子的行為,也很難不去擔心他們的健康和未來,所以即便是看見了事件的誘因,我們似乎也很難去避免它。但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還是不得不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反應和情緒,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安然度過這個人生中最動盪也最關鍵的階段。

    青少年叛逆行為背後常見的情緒動因

    所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青少年的一些所謂的叛逆行為背後的情緒動因,也許通過理解這些,可以幫助我們用比較理性的態度去接納他並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

    我每次在教導幼兒的父母如何去應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時,都會說:「任何孩子的『反社會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求救的原因,我們要先繞過那讓我們生氣的行為,不讓它激怒我們,要先不動氣地去檢視他的這些行為表現背後的求救動因,把這些動因給滿足、弱化或解決掉,這樣,不等我們去處理那不好的行為,它自己在動因消失之後,就會慢慢地改善了。」

    對兒童來說,這些求救的動因,除了一些確實的身體因素,例如肚子總是脹氣難受、早上起來因光線而頭疼、莫名其妙的疲倦等等,但又不會用精確的語言來表達;或確實的情緒因素,例如看了電視裡的恐怖鏡頭而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總是被學校裡一群頑皮的同學欺負而不敢上學、語文老師太凶、感覺自己不被老師喜歡等等之外,還有兩個主要的因素:「尋求關注」和「喜歡掌控」的動機。

    「尋求關注」是我們在臨床上最常發現的行為動因。例如一個最常見也容易被父母接受的行為:很多小朋友白天跟著奶奶或姥姥一塊兒,爸爸媽媽只是在傍晚下班後才到老人家看孩子或接孩子回家。每次孩子看到下班的爸爸媽媽回來後,都會做些很調皮但白天不會表現的行為。這時老人家會說:這孩子白天跟著我乖得很,就是看見你們回來才這麼皮!是啊,對小小孩來說,他心裡想:嗯!爸爸媽媽總算是下班了,總算是看見我了,哈哈,我得動靜大些,這樣他們才會看見我、注意到我。

    「喜歡掌控」則是與生俱來的人性之一。如果你仔細地觀察一個小小孩的行為,就會很清楚地看見這個動因是如何促使他的習慣養成的。例如,小小孩某次不小心把積木打翻,積木匡啷一聲全掉到了地上。媽媽看見了,故意做出滑稽而驚訝的表情、口吻和動作說:「哇!」你看著吧!小小孩把積木趕緊堆好後,馬上就得意地再匡啷一聲推翻,然後得意地看著你,等著你的滑稽驚訝反應。如果你再三給他這個讓他興奮快樂的反應,那麼他「制約」我們的情緒反應的行為就宣告建立——他以後就再也不好好堆積木了!

    可如果隔幾天他再玩積木,也再次把積木匡啷一聲推翻後,媽媽卻沒有任何像上次一樣的情緒反應,他會再試一次,再給你一次機會,可如果你還是沒有反應,失望之餘,他就只好轉移焦點,用哭鬧或其他更能引起我們注意力的行為來求取控制。更糟糕的是,如果這次媽媽不僅沒有讓他興奮快樂的誇張情緒反應,反而還責罵他不好好堆積木,這巨大的期待落差,就會讓孩子去尋找更具有破壞性的行為來尋求注意,並掌控我們的情緒反應。

    那麼,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翻積木,我們應該怎麼反應?很簡單,只要很實事求是地說:「嗯!寶寶把積木打翻了,來,我們再把它堆起來!」就這樣,很平鋪直敘,很就事論事,不要說:「哎呀!寶寶怎麼不小心把積木打翻了呢?」也不要說:「哈哈哈!你看,寶寶不小心把積木打翻了!」

    青少年和幼兒一樣,也有這兩個人類基本的情緒動因驅使他們的行為表現。不過,由於青少年的心智比幼兒複雜和敏感纖細得多,所以他們讓父母頭疼的行為表現還有以下幾種動因:

    1.關注我!哪怕是生氣,也請關注我!

    許多中學輔導老師都有這樣的經驗和「心知肚明」——學生在學校故意犯規或打架滋事,目的只是希望贏得父母的注意,哪怕這注意的結果是一頓痛罵或重重的處罰。

    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理由有些牽強和難以理解,但事實上,很多過分忙於事業或本身也有情緒困擾的父母,例如得悉配偶有外遇或婚姻瀕臨破裂,他們很難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他們以為孩子還是像往常一樣每天上學、放學,或像往常一樣吃飽穿暖安全健康,所以,他們每天只是「看見」了孩子(甚至幾天才見到孩子一次),但卻沒有真正地「遇見」孩子的內心和他們的情緒需求。

    孩子的心靈是非常敏感的,他們期望回到家之後,有人在乎他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在乎他的行為得到認可和獎勵,也在乎他在父母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我曾經輔導過一個非常叛逆、總是穿著奇裝異服惹是生非、手臂上有4處刺青,還穿了1個臍環、1個舌環的17歲女孩。每次我和這女孩談話,她都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彷彿生命完全和自己無關,就連和我見面也都是給父母和我面子。女孩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到南方做生意,把她一個人留在老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每次我問及她在奶奶家的童年生活,她的回答都是「很自由」、「沒人管我」、「很快樂」。

    當我的輔導進入了第二個更信任的階段之後,有一次我又回頭問及她童年在奶奶家的生活。這次她的回答和往常完全不同,她用很微弱的聲音回答我說,她覺得自己從小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放學後,和她一起玩的小朋友到了時間就有人喊她們回家吃飯,可是她卻沒有。她願意回家吃飯就回家吃飯,不願意回家吃飯也沒人管她,她很自由,可是自由得空虛,自由得可有可無。

    後來,事業已經做得相當成功的父母搬回了北方,把她接回去同住。一家人團圓以後,出於對從小就一直沒有在她身旁陪伴的愧疚和補償心理,父母非常寵她,除了在物質上盡可能地滿足她之外,也給了她很大的自由空間。他們不敢大聲對她說話,也不敢要求她的學習成績。有一次爸爸看見她的成績單之後,還安慰她說:沒關係,高中畢業後我們就送你去國外唸書。

    她恨透了父母這樣小心翼翼地對她,也覺得父母嘴上口口聲聲說的愛都是虛假的。於是她選擇用激烈的手段來報復他們,也希望用激烈的行為來引起他們的關注。最早,她只是想試探看看父母能忍受她的行為到什麼程度,但做著做著,慢慢就成了無法改變的習慣。再加上她落下的學習進度已經太多,就算是心有餘,力也不足。於是,她加入了少年幫派,成天逃學和欺負同學,而父母到學校或派出所領她回家的時候,就是她感到最滿足和勝利的時候。

    也許我們的孩子還沒有用這麼深度的放棄來喚醒我們對他的注意,也許我們的忽略還沒有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但我確實看見很多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是出於對父母的抗議,而抗議的原因可能很多,可能是父母只在乎學業成績,而不理會他的壓力;可能是父母只忙著吵架,而無視他的感受;可能是父母工作過於忙碌,而忽略了他的存在;還有一個孩子只是因為父母道貌岸然表裡不一,所以想用破壞行為來懲罰拆穿他們。

    2.不知道我究竟是誰。

    有位媽媽氣急敗壞地對我抱怨:這孩子完全沒有自己的主意,同學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一點兒出息都沒有!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