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族Ⅱ:誰的時代 第5章 甲方「蟻」方 (3)
    有七年煙齡的辛勝通憑著毅力,成功戒煙。「我想做到的事情,就應該能做到。戒煙是一個臨時決定,突然有一天覺得很難受,說不抽第二天開始就不抽了。」戒煙並不容易,有陣子辛勝通特別難受,犯癮的時候,他「想點別的事情,喝點水,一會兒就過去了」。戒完煙發福,老是感冒,最終還是克服調整過來了。

    他的毅力來源於內心的堅持,「我不想把自己擱在一個對什麼東西非常有癮的位置上,煙最可怕的是依賴」。

    工作比任何小說寫得都精彩,面對競爭,如何處理好與形形色色的人的關係更是一門學問。「判斷一個人,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和喜好,在某一點上利益一致,就要團結他。有的人就是機會好,但如果你非要把他按下去,最後傷害的可能是自己,所以不如好好配合,以後他還可能會拉你一把。交心的同事,也就是階段性的利益一致體和利益矛盾體。利益一致,就想怎麼協調好關係,讓力量集中爆發,每個人都有上升的空間。」辛勝通說。

    在競爭中,不一定要拿短處和別人的最長處硬撞,但是要有自己合適的定位。經濟學專業背景的辛勝通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經濟評估的能力,畢竟就職的單位是個投資公司」。然而2010年,他的那位北外的同事又考上了清華的MBA,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每個年輕人都是很努力的,他也是北京人。」他頓頓地說。

    轉機——「nothingtolose」

    一開始辛勝通在戰略部工作,半年後,自己向老闆強烈申請,轉到了一個新組建的業務部門。「戰略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strategy(戰略),有點像support(支持),年輕人不能幹這事,寫寫報告,寫寫分析,得到前面去拚殺。想要瞭解投資這個圈子,必須把自己擱在這個食物鏈之中。」

    新部門是針對海外做投資的,以前公司做的是貿易,掙快錢;現在做投資,大家都不懂,就沒人願意去,覺得看不清前途。「當時考慮了一周,也就轉了。我們本來起步就很低,不是high–level的人,nothingtolose,最多就是再找個工作,還有什麼呢?無所謂。」

    進了新部門,折騰了快一年依然沒有什麼大成績,這時候老闆就想調整一下戰略,讓每個人寫文章總結一下對部門和未來前途的看法。辛勝通琢磨了一個禮拜,認為在當今的發展形勢下,應該走外延式的發展道路,老闆看有些道理,讓他繼續研究,辛琢磨了之後對老闆說:「培養一個小孩,不如買一個小孩,再包裝包裝給賣了,相當於走資本的道路。」

    最終老闆拍板,可以嘗試,於是才有後來的項目和他事業的飛躍。「我在這篇文章裡說的其實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大學裡培養了分析能力,再和同行多聊,逐漸會有一個認識。我特別喜歡和失敗的人聊天,因為各有各的失敗,性格上的缺陷、機遇的問題、判斷的失誤,他們年齡都比我大,許多經驗和教訓都讓我受益良多。」

    2009年持續半年做了一個國際收併購項目,辛勝通和他的團隊長進特別大。開始,他們制定了很多特徵,並將其變成公司的目標;接著,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篩選符合他們籃子的公司;然後分組,進行比對篩選;最後給老闆作匯報。老闆對他們潛在的目標作了排序後,就是聯繫的工作。剩下兩家挺靠譜,於是就派辛勝通出國去現場進行調查。

    整個團隊只有三四個人,包括北外學外語的同事。那時候加班是家常便飯,就差睡在公司。「每天光文件就厚厚一摞,」辛勝通邊說邊比畫20厘米的高度,「不停地開電話會議,還要倒時差。」

    「當時我們整個團隊是有些私心的,因為在中國做海外收併購有經驗的,就是中鋁和五礦。我們想盡量走得遠一些,要把投行、律所、會計師都involve下來。車一旦啟動了,就不容易停下來。」雖然那次收購以失敗告終,但初出茅廬的辛勝通和他的團隊收穫了最為寶貴的經驗。2010年又有兩個項目,均由辛勝通全權負責,雖最後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功,但是他的團隊得到了外方特別高的評價,大老闆很欣慰外方給予的認可。

    第一次和老闆出差時,被批評「還太年輕」的辛勝通終於在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年終公司的酒會上他向老闆敬酒,老闆當著全桌人的面表揚了辛勝通,在能決定自己命運和前途的人那裡,他得到了認可。

    志在必得的房子——「大家都不愛要的時候,我才要。」

    2008年下半年,辛勝通開始考慮買一套房子。北京的房價到達了高點之後,他知道肯定會有跌下來的一天。「終於有機會可以介入了,大家都不愛要的時候,我才要;大家都要的時候,我要不起。」他說。

    辛勝通本來想要買一個二手房,但一直沒有好的位置,後來發現在西四環外有個工地,向施工的一問,才知道是個期房,就要開盤了。辛勝通想起李嘉誠的「物業三原則」——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順勢把這物業的周邊都查探了一番。

    旁邊是地鐵,前面是公園,對辛勝通而言,這是再適合不過的房子了,「這套房志在必得,什麼戶型都能接受」,開盤前,需要領號,「半夜12點我也得衝進去呀,交兩萬塊錢,開盤之後,可以抵4萬塊錢,就算不買房子也沒事,取回來就是了」。

    一夜沒合眼去排隊的辛勝通拿到了一千多號。當天,該處房產的五千多號全部被領走。

    很快,遠洋的房產開盤了,價格是11500元/平方米,大大出乎辛勝通的意料。相對於15000元/平方米的預期來說,他覺得這個價格還有些保守。

    在北京房價相對最低的2008年年底,辛勝通順利購得了自己的房產,儘管還是套期房,開盤的時候只蓋好了三層,但「無論從什麼角度說,覺得自己掙錢了」。現在這個樓盤的均價,已經超過了3萬/平方米。

    這套90多平方米的兩居,當時總價100多萬,辛勝通的母親出了百分之六七十的首付,然而這裡面也有他自己的功勞,在上大學的時候辛勝通用家裡的錢炒股,翻了好幾倍,「那時候股市行情好,傻子都掙錢,只是我這人不太貪婪,不賺刀口舔血那點錢,沒必要」;餘下的款項,他用自己的公積金貸款,每月還貸1600塊,「實話說,真沒事」。該小區同戶型的房子,現在一個月租金就要3000多了。

    一年後收房,裝修完畢,5月份辛勝通和妻子入住了新房。之前的4月份,他倆領了結婚證,從此攜手今生。辛勝通的妻子是小他兩屆的人大師妹,2007年,一次送話劇票的機緣他倆見面,辛約她喝了兩次咖啡之後,就「好上了」。

    北京西四環外的「遠洋·沁山水」,四周頗荒涼,一走進小區,則是另一番天地。閃爍的電子屏幕,大片齊整的綠地,深呼吸,能聞見花草特有的氣息,乾燥的北京在這裡能尋得一片清潔、潤澤的空氣。十幾幢高樓林立,卻不擁擠。晚上,大部分的房子都暗著燈——還有好些都沒有裝修完畢呢,夏夜裡安靜的園子能聽見窸窣的蟲鳴。

    一走進辛勝通的屋子,溫馨的感覺就湧上心頭。屋內擺設不多,卻簡潔精緻——這都是辛的妻子一手設計的。每個小配件都精心佈置——貼著牆的歌譜,高壓鍋一樣的吊燈,大小不一的婚紗寫真,茶几上的小人偶……臥室裡巨大的婚紗照上,兩位灼灼風華的年輕人互相注視,眼神中湧動著脈脈溫情;另一房間被佈置成了書房,日式的榻榻米,中間是空的,抬起蓋子,裡面是一張書桌。貼牆的一排書架星散地擺了一些書,說明主人搬來還沒有多久。廚房和衛生間都很整潔。一般小兩口都不在家開火,偶爾做做菜也是情趣的表達。

    談到感情,辛勝通說得總是很簡單,「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兩個文化的碰撞,衝突的地方,正是喜歡的。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妥協,沒有什麼永不低頭。」

    性格的修為——「我不喜歡驚喜,也不喜歡驚恐。」

    每個人身上,都或深或淺帶有家庭的烙印,辛勝通也不例外。他從小住在部隊大院裡,媽媽是軍人。管教基本就兩條,學習不好不行,練琴不好不行,其他的基本不會干涉。

    4歲開始,辛勝通就開始學習手風琴。軍隊大院裡來了老師之後,小孩兒學琴成風。「剛開始不喜歡,那麼沉的東西,練琴總是很枯燥的,都是母親逼著。對於這個樂器,不可能像音樂家那樣熱愛,喜歡還挺喜歡,但沒有到癡狂的地步。」

    拉得一手好琴的辛勝通因為這個藝術特長還當過人民大學藝術團團長,帶著團員出國演出。儘管現在已經很少拉琴了,他偶爾還會露上一手,在單位的春節晚會上表演一下。談起父母,他的臉上總寫著尊敬。

    「要感謝父母的很多很多,融洽的家庭關係讓我們可以平等地交流。」正因為有這樣的氣氛,辛勝通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很偏激和叛逆的事情來「告訴父母自己的存在」。辛勝通認為,偏激和叛逆都是違反常規沒有意義的行為,「如果我要違反常規做事,那麼我一定要得到違反常規可以拿到的東西,不管是物質的、精神的還是心靈的,起碼三者取一」。

    此外,父母從小培養的獨立精神也讓辛勝通受益匪淺。「父母不讓我依賴他們。很小的時候大院裡用的還是公共澡堂,我還特小,母親就讓我自己去洗澡。那時都夠不到刷卡的水,我就拿著一個盆去了,道理很簡單,我媽說要是不行就洗不上了唄。剛開始我就讓別人幫我,後來去洗澡老丟東西。我媽說,東西就買了一個,丟了你就別出來了,所以我就懂得了要檢查一遍。獨立的能力從小就培養了。依靠的東西總有消失的那一天,不獨立你就成了廢人了。」

    辛勝通並不認為自己早熟。相反,上了研究生之後才覺得自己懂事了,冷靜和理性不代表足夠成熟,成熟度是不斷提高的。大多數人在求學階段很少想工作的事情,「不知道工作在哪兒,想也沒用」。

    工作之後,辛勝通覺得自己性格最大的變化是比原來舒緩了很多,遇事更容易平靜:「任何事情都覺得是可以接受的。他應該是這樣,應該這麼做,因為他沒的選擇,所以他應該把責任推到我身上。他是一個正常的人,反過來想,自己可能也這麼做。」從前,辛勝通會一條線想下去,現在不會。「拿到這個信息量,會不會是假的,或者這個人故意做給我看的,或者是怎樣,我不會太早下結論,不會接收了片面信息就判斷。所以慢慢性格就會慢了。我不喜歡驚喜,也不喜歡驚恐。原來喜歡冒險,現在不會了,還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吧。」

    經過三年的奮鬥,辛勝通認為在同齡年輕人中自己算過上了小康生活,中產以上的知識階層。「生活這東西,得看你想要什麼。良好的教育,獨立的性格,都是我的財富。我關注的不是物質財富的存量,而是持續創造財富的能力。創造財富的能力下降,就意味著個人價值的下降。」

    三、「村二代」的兩載五城七份工

    唐軼張冉

    27歲的宋永亮來自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家鄉省份的黑河學院俄語專業畢業。兩年中,他換了七份工作,走了五個城市,從最北端的黑河到最南端的海南島,兩進京城的他,現在北京龍文學校做教務。大多數人承受不了的天南海北的奔波,在宋永亮看來只是生活的必需,住在租來的房子裡,他仍然流露出對未來的期盼和信心。

    從北戴河到海南島

    2008年夏天,畢業的季節。宋永亮一拿到畢業證就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家鄉:「我們那個地方就是窮鄉僻壤,父母都是農民,從中學開始我就立志要出來,再也不可能走回頭路了。」

    宋永亮的理想是在大城市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家庭條件好,到哪都一樣。家庭條件不好,即使回到家鄉,回到小城市,那裡好的工作機會都被有關係的人佔據。越落後的地區,越講人情講關係。相比起來,大城市的機會更多、更公平。」

    還在學校時,宋永亮就兼職當翻譯,補貼學費,減輕家裡的負擔。畢業時,北戴河一家旅行社需要俄語翻譯,宋永亮沒多想就過去了。整整那個夏天,宋永亮都在北戴河、山海關、秦皇島一帶奔波做導遊,經常是早上4點多就要爬起來到火車站或者機場去接團。

    第一次來北戴河的永亮對這個城市並不瞭解,逛了一遍之後就開始給俄國人做導遊。有一次,過了一個橋,客人問這是什麼橋。永亮不知道,問司機也不知道,就直接回答,這是「人民大橋」,還現編了一個歷史故事,把客人逗得很開心;後面又經過市中心的廣場,永亮又說這廣場叫做「人民廣場」,司機樂了,這回真的猜對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