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86章 終於寫好一章 (2)
    鈔票,鈔票……重興皇帝看著眼前的樣品感慨萬千.早在六十年代就有人建議發行紙幣,可重興皇帝再不學無術也知道那根本行不通.他曾在一個經濟和信息的時代生活,不學那些也能耳濡目染.因為貨幣需要國家的信譽和實力的支持.不能兼具,兩者也必有其一方可.說到信譽,六十年代還是清朝,談起國家信譽連狗都要笑掉大牙.

    如原史美國,掌控著使用範圍最廣的國際貨幣,靠的則是實力.稍有頭腦的都知道,美國人是靠印刷美元從全世界撈錢.一有經濟危機,又靠印刷美元讓全世界替它分擔損失.這樣一個國家不存在信譽可言,而且是缺乏信譽根本.不管美國人的信用體制看起來是多麼先進,其實就是給賴帳一個所謂合法的外衣,比如無限透支後宣佈破產.不管它的人權論喊的多麼響亮,其實最不講人權的就是美國.這樣的事實,不懂經濟的人也只要稍做解釋就明白.可這又怎麼樣,M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最先進的科技.那就是個強壯的流氓加強盜,沒有把握把它打倒就只能忍讓.何況這個流氓加強盜還很聰明,它很清楚自己不是個東西,決不能失敗.所以,不斷的打擊這個,遏制那個,希望永遠沒有足以擊敗自己的對手.

    談到實力了……首先要說經濟實力,當時的清朝雖然還是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章一,但人均財富只算中等偏下,老百姓更窮的可憐,對那個朝廷哪有信任可言,要不然太平天國也不會成為華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當官的倒是都有錢,可有幾個人願意為國家擔保?就算是有,又有誰擔得起那般龐大的一個國家?

    而說到軍政實力就更可笑了,那幫官僚不想投降就不錯了,京裡的軍隊是一群提籠架鳥的少爺.京外的軍隊一聽見槍響恨不得立刻逃命,也就抽大煙有點盡頭兒.以重興皇帝的稟性,在那剛剛執政之時,也要縮著腦袋裝孫子.

    雖然這樣的情況在幾年後大有改觀,為了實現金本位,中華帝國儲備的黃金連年增長,到1883年為止已達到2850噸.但所謂國家信譽於百姓心中還是處於被考查期,用紙片兒換白花花的銀子,那叫扯蛋.更別提什麼以無價值的錢生出有價值的錢的金融衍生品了.無需學過政治經濟學,無需明白貨幣的升值貶值,但就算文盲也知道貨幣沒有實際價值,貨幣本身的價值也就是紙張和印刷成本,一百塊和一毛錢沒有區別.所以,此後十幾年裡,多次有人要求發行貨幣取代貴金屬直接流通,但明瞭其中根本的重興皇帝一直不同意,直到現在,1884年9月12號,百姓心中對政府積累了相當的信任與信心,又於此大勝之後,國家威望攀至頂峰,重興皇帝批准華元發行.

    完全可以這樣說,發行紙幣做為某種必定程式,重興皇帝和中華帝國為此準備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裡,越來越多的人為此披荊斬棘,揮汗灑血,終於等到了中華帝國傲立世界之巔的這一天.但現實終歸不那麼簡單.

    隨著重興皇帝批准紙幣發行,分為位於北京`瀋陽`南京`廣州的四家造幣廠先後開工.1885年2月1日,交子之後第一章一版國家正式發行的紙幣上市流通.可還是那句話,用紙片兒換金銀,於從沒有在紙幣環境下生活過的老百姓而言,還是過於天方夜談,哪怕現在的很多百姓對世界的瞭解遠超二十多年前.

    所以,第一章一批紙幣其實還是做為工資發給了公務員階層.當然,中華帝國的公務員有上千萬,這個群體也是對紙幣的初流通促進最大的.可這樣一來,公務員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不少影響,因為日常消費中,商家對紙幣心存猶疑,其實大多商家是拒收紙幣的.

    因此,中央政府專門發下通告,通告中絕沒強制商家和百姓接受紙幣,只聲明紙幣可以做為稅金使用,可以在國家控股的任何工商企業進貨.因為這個通告,工業界自然於第一章二批納入了新貨幣體系.而且動作很快,帶有強制性.

    就是這種種及時有效的措施實行,也是到九十年代以後,紙幣才真正完全流通.禁止貴金屬直接流通則是在1896年.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向中華帝國這樣龐大的國家,幹什麼都不容易.好處則是信任綿延的時間極其長久,而中華民族又是個少有邪心的民族,習慣於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

    重興皇帝說:千萬別辜負百姓.只要不辜負百姓,千秋萬代就有可能……值此戰爭剛剛結束,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戰爭,但工業建設不該急功近利,而科技的表現形式比較隱密,所以我個人的意見是將減輕農民負擔排於優先地位……

    其實,對農民的照顧也不能急功近利,高度城市化於中華帝國並非一個好的選擇.不管如何鼓勵人口流動,農民迅速向城市聚集於國家壓力極大.中華帝國既然不打算大肆發展工業,而是建設高效工業提系,那就只要正常的人口流動就夠了.這話就是說國家並不急於解決農民的勞動強度問題,哪怕是勞動效率的解決也不迫切.更往明白了說就是國家需要農業人口數量不會急劇下降.

    那麼,怎麼解決農民負擔呢?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是增加產量,而關於這方面的研究……1885年10月初,湖南長沙郊區的中華農業大學試驗田里,金黃色的稻浪在秋風中翻滾.一群比農民還像農民的農業科技專家喜笑顏開,被更多比他們時髦很多的當地民工簇擁著站在田梗地頭.帝國工程院院士,中華農業大學副校長,雜交水稻課題組首席科學家,現已69歲的杜湘川滿臉喜氣中眼含熱淚,以控制不住的激動語調說道:」……以老朽從事農業研究五十餘年的眼光判斷,我們的新培育的種子,在試驗田產量肯定超過了一千斤,大田產量估計不底於八百斤.雖然還是不敢說雜交水稻的研究已經成功,但目前的技術可以推廣了……二十三年,二十三年啊.二十三年前,皇上給我們解釋了何為雜交種,現今總算勉強有顏面見皇上了……」

    對於大部分普通科技工作者來說,能見過重興皇帝是那樣令人羨慕.但此時此刻,他們更多是在回憶著二十多年來的風風雨雨.

    1863年春,重興皇帝曾與包括杜湘川在內的幾位農業科學家[其實當時的中華帝國沒有專業農學家]提到了重生前專門在網上搜索並重點記憶的雜交種子技術.即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章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

    自從重興皇帝提出雜交水稻的部分大略理論,中華帝國農業科學家將他的話歸納並擴充,提出了種種假想,並從1865年開始進入實際研究.1869年,科學家們首先證實了大自然中有「天然雜交稻」.既然自然界客觀存在「天然雜交稻」,只要能探索其中的規律與奧秘,一定可以按照人類的要求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來,從而利用其雜交優勢,提高水稻的產量。

    於是,科學家們從實踐及推理中突破水稻為自花傳粉植物而無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接著把精力轉到培育人工雜交水稻這一嶄新課題上來.1873年,科學家終於在稻田里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植株.至此,中華帝國的農業學家少了袁院士的一段艱辛歷程,他們直接利用了「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在這一後世偉大科學家的思想指導下,於普通野生稻群落中發現雄花敗育株,這就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隨後的「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

    1878年,科技人員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礎上,選用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多個具有恢復能力的品種,這就是「恢復系」的雛形.時至1885年,雜交水稻研究終於有了可以拿出手的具體成果.

    在此,必須提到原史的袁院士,這位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類生存最基本條件,因而肯定是人類史上最偉大之一的科學家,通過重興皇帝之口,應該說萬分詭異的讓前人站在了他這位後代巨人的肩膀上.可即便如此,因為基礎科學的差距,還有微觀實驗設備的差距,1885年出現的成果只能是的」半成品雜交稻」.而且歷時二十三年,這是無法克服的先天不足,站在巨人肩膀上也不行.

    但這足夠了不是嗎?重興皇帝不可能要求農學家現在就能超越下個世紀中後期,做為栽種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水稻可以增產百分之八十多,已經讓所有懂一些農業的人震驚不止.

    當年的科技工作大會上,重興皇帝親口宣佈了建國以來第一章一批科技成果特等獎,以成果公佈先後為準,授予了五個單位和主要個人.分別是:

    讓中華帝國的造船技術站在了世界最前沿的」研五」巡洋艦設計室.

    航空技術研究所,東方兵器工業公司負責航空配套設計的課題組,還有普惠動力公司.因為這三家的科學家聯合設計製造出了劃時代的產品——飛機.

    最後一個,當然就是緩解了人類最基本需求壓力的偉大發明——雜交水稻.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