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奮鬥史(四) 第158章 前進,前進
    當世界進入熱兵器時代,固定防禦絕對是軍事上最無奈的選擇,是弱者對上強者的選擇.就像普法戰爭中F軍,狂妄的拿破倫二世要和普軍對攻,結果兵敗如山倒.而E軍則從中華軍隊幾年的攻勢作戰中看出,向中華帝國保持攻勢戰略是將自己拖至滅頂的道路,於是在YF的幫助下設計建造了伏爾加防線.

    可不管是伏爾加防線還是色當防線,或原史一戰中的巴列夫防線.不管是誰建設,不管建設者水平有多高,任何防線都注定了由進攻方選擇攻擊時間和地點.還有,任何防線都禁不住來自背後的攻擊.

    戰爭是無可比擬的消耗資源的形式,除了一些三國交界地帶,某一方與另兩方同時為敵,才可能將防線設計成雙向防禦,否則絕大多數國家都承受不起,E國更沒有力量建造一條雙向防線.因為E國是個國土大國,並不那麼落後卻相當窮困,而華E兩國的交火線卻長達數千公里.色當防線不過區區兩百公里,但E國如想建設一條全面防禦中華帝國的防線,就是YF將所有金錢與資源送給E國怕也不夠用.

    所以,所謂防線通常是一處破處處破.任何防線的最大防禦能力肯定是正面一定角度,側翼和後方具備防禦能力也有限.因而,當中華軍隊出現在側後,伏爾加防線就是純以鋼鐵打造也離破碎不遠了.

    謝羅廖夫將軍的指揮部離最前線有九公里遠,E軍的通訊水平也遠不如中華軍隊.等前線派人匯報戰況後又接受命令回來時,被攻擊點已經要破了.當然,中華帝國重炮兵前移速度較慢,一時不能摧毀距離較遠的E軍緊急調來的機動炮兵,中華軍隊遭受了一定損失,但E軍防線也阻止不了中華軍隊前進了.

    固定防線的優點也很明顯,只要不被突破則適合以少敵眾.所以,E軍在河西不但另有幾道防線,謝羅廖夫手上還有十餘萬機動兵力.因而,他想以手上的部隊堵住缺口,並消滅貪功的中華帝國突破部隊.

    但是,謝羅廖夫甚至知道自己有些妄想,在E軍兵力佔優的前提下,石達開絕沒那麼傻.事實也與他的悲觀想法相似,中華軍隊沒有貪功,突擊部隊只在突破口附近正常展開,向兩翼的突進以部隊數量為準慢慢進行.也就是說,突破口完全被中華軍隊所控制,而且兩翼有保護.隨著突破口越來越大,E軍的反擊將演變成會戰.

    E國人有不拿人命當回事兒的傳統.原史二戰中,中國被侵略者殺害了三千多萬人,蘇聯則把近兩千萬軍人填了炮口.首先,不能否認蘇聯人死的更有志氣,但E國人打仗從不計算人命也是事實.相對民主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如此,專制的十九世紀E國更是如此.謝羅廖夫的地位不夠,想玩兒點機動靈活的戰術是不被上層所允許的,那是怯懦與逃避.E國的將軍最不好當也最好當,只要打個死傷慘重就好解釋,打勝了絕對是英雄.可憐的謝羅廖夫明知會戰不好打也要硬著頭皮上.謝羅廖夫寄希望於斷裂的伏爾加防線能夠撐住,不在繼續擴大缺口或擴大的足夠慢,使中華軍隊因密度問題不敢投入大批部隊,自己就可以用手中的十萬部隊製造局部優勢將對手擠回河那邊.謝羅廖夫既不能也不敢將駐守後面防線的部隊全押在河邊戰場,成敗就在此一舉.

    不得不說謝羅廖夫給石達開製造了很大麻煩.33000過河官兵既不能拉長戰線給優勢E軍逐一消滅的機會,也不能擠成一團便宜E軍炮兵.而斷裂的伏爾加防線兩側的堡壘本身雖對中華軍隊威脅不大,但跳出了戰鬥的E軍卻可以把堡壘當掩體.拚死作戰的E軍使防線的確沒有迅速崩潰.在謝羅廖夫巨大的正面壓力下,石達開的確不敢將部隊大批投入對幾十萬大軍而言十分狹窄的突破口.

    不過,E軍拼了命,中華軍隊也絕不示弱.中亞部隊的勝利前進是困死聯軍艦隊的關鍵,過了河決不會退回來.既然不能投入大量步兵,石達開將戰區總數三分之一強的火炮都調到了突擊點左右總共十五公里的戰線上,很多重炮就架在河堤上,架設密度大大超過了炮兵操典的要求.甚至有幾個65炮陣地就設在河道上,靠岸兩側的厚厚堅冰就強度來說沒什麼問題,只是一開炮,炮身後退老遠,對精度影響很大.不過,中華軍隊既不要求節省彈藥,司令部對火力密度的要求也超過精度,E軍最愛集群衝鋒嗎!

    麻煩再大,勝勢也漸漸偏向了中華軍隊.的確不是侵略,在自家領土上作戰的E軍很勇敢,伏爾加防線的質量也堪稱上乘,可破損就是破損.那些堡壘雖然很堅固,但裡面的士兵卻承受不住戰車炮的抵近轟炸和直接塞進射擊孔的手榴彈或炸藥包.最忙碌的人是軍工廠的專家工人,他們在部隊的嚴密保護下,沒日沒夜的修復故障戰車,或是將幾輛被擊毀的戰車拼湊成一輛可用的戰車.戰車大隊是突破敵軍防禦的最大功臣,專家和工人們則讓這種敵人還沒有有效應對辦法的新式武器始終保持一定的數量.

    戰至十九號早晨,缺口已擴展到十二公里.拼火力不是中華軍隊的敵手,射程也有明顯差距,炮火反壓制的結果是損兵折將.越打越不對味兒的謝羅廖夫忍痛命令炮兵不與中華炮兵對干,而是專炸河道,以阻止對手越來越多的步兵渡河.可是,謝羅廖夫還是知道,此舉只是治標不治本,也就盡盡力給自己稍稍爭取一點調整時間,損失還很大.

    E軍炮兵雖大處下風,多多少少總給給中華炮兵一定打擊.這一改變打擊方向,卻是純粹挨打了.不要說一個炮兵陣地,就是單炮也不能囂張多久,往往是開上三四炮就被追來的炮彈摧毀了.當然,中華炮兵的火力密度再大也不可能完全壓制E軍拚命.而那冰面再厚,不過是承受少數幾發炮彈沒問題,成群的炮彈砸下去肯定受不了,一塊塊冰面碎裂,數百渡河官兵掉進了冰冷的河水裡.

    可是,不說絕大多數官兵自己爬上來或被救起,而是E軍還沒有那麼大的轟炸密度將冰面完全摧毀,就算可以,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氣溫中也很快就重新凝結,步兵幾乎不受影響,而戰車早就全部過河了.

    一個半師的中華軍隊牢牢釘死在陣地上,抗住了十幾萬E軍的瘋狂進攻.隨著中華軍隊控制了十多公里寬的突破口,大部隊源源不斷的跨過頓河.時至十九號下午,E軍當面對手達到了七萬人,十一個營的炮兵已將陣地設在了對岸,而E軍的炮兵卻被打的七零八落.戰至此時,中華軍隊勝局已定,伏爾加防線雖沒有事實崩潰,卻像是冬天的枯草在寒風中飄零,只能表示曾經存在過.

    當夜,努力了八十個小時的E軍在精明的謝羅廖夫指揮下主動後撤,身後沒有了支持的伏爾加防線一段段崩潰,做為關鍵節點的羅斯托夫雖然尚未承受攻擊,卻已經變成一個孤城,陷落不過是時間問題.謝羅廖夫很清楚,在擅長野戰攻擊的中華軍隊面前,將所有兵力投入頓河沿岸毫無價值,那些某種形式的臨時防線還指望援軍呢!

    事實就是如此,1月21日,孤獨的羅斯托夫被中華軍隊攻陷,曾號稱堅不可摧的伏爾加防線雖還剩有右翼的一半,其實已成歷史.

    拿下了羅斯托夫,距烏克蘭不過一步之隔.1883年1月23日,馬不停蹄的中華大軍兵臨頓涅茨克,石達開將軍站在戰略意義中真正的歐洲土地上宣稱:偉大的中華民族踏出了有宋以後最偉大的一步,前朝的一切恥辱從此開始徹底洗刷……中華帝國國防軍也不是狗熊掰棒子般,空有無比廣闊的所謂疆土,卻很快崩潰的元朝騎兵.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奴役和佔領,只要任何侵略者的邪惡目光一千年後都不敢直視大地的東方……

    後世專家學者是這麼說:對第一章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中華帝國而言,攻進烏克蘭才是踏足歐洲的第一章一步……

    萬炮轟炸,殺聲震天,頓涅茨克在烈焰中顫抖.激戰正酣之際,偵察兵向謝羅廖夫報告了探聽到的情報,最後說中華軍隊序列裡少了兩個師.

    謝羅廖夫對此一點不奇怪,只是長歎一聲後說道:」我們的對手是一支既有著獅子一般的勇氣,又有著狐狸般狡猾的軍隊.至此,我也看清了石達開將軍的戰略任務,他們的目標只能是控制黑海沿岸.彼德洛維奇上尉,你知道中華軍隊最急著控制的地方在哪裡嗎?」

    「對不起將軍……我不知道.」

    「不要顧慮,你很優秀,卻不可能什麼都知道,我不會怪你.但我可以告訴你,對手那兩個師肯定是向這裡去了……」

    彼德洛維奇的眼光落在了將軍手指處念了出來:」塞瓦斯托波爾.」

    「是的,塞瓦斯托波爾,我們在黑海最重要的海軍基地,目前對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華德盟軍威脅最大的後勤補給站.我可以確定,對手那兩個師在拿下了羅斯托夫後出發,現正在亞速海沿岸挺進.」

    「將軍,我軍該怎麼辦?」

    「怎麼辦?盡我們的力量,盡軍人的職責……衛兵,派人以最快速度通知沙利文將軍,命令他派適量部隊援助塞瓦斯托波爾,或者阻止敵軍於此前……但願他的行軍速度能有那麼快,或者有奇跡出現呢!」

    謝羅廖夫其實該祈禱有奇跡照顧自己,但他拼盡全力也阻擋不住中華大軍的前進腳步.雖然E軍不是被突然襲擊,但頓涅茨克的防禦能力終究沒有伏爾加防線那麼堅固.中華軍隊以主力進行大規模徉攻,擺出一副一戰拿下頓涅茨克的架勢,最大限度的調動了E軍機動力量,卻以一支精兵在左翼發起猛攻.

    謝羅廖夫的警惕心沒能起到決定作用,在中華軍隊的重拳打擊下,漏洞似乎無處不在.他雖分不清哪是主攻哪是徉攻,但徉攻變主攻也太正常了,突破點選在哪裡都一樣.中將心中生起杜克上將一樣的感歎:棋差一著,束手束腳.

    此戰勝利的頭功還是戰車大隊.新武器當然要大加利用,隨軍工程師讓31輛戰車參加了戰鬥.雖然E軍已經吃了戰車大隊一個大虧,但在目前沒有任何專業發裝甲武器的情況下,E軍只能靠隱藏的火炮突然直射摧毀了幾輛戰車,可惜這種方式不僅笨拙,而且此戰術純屬撞大運,需要戰車大致面對隱藏的火炮.其實最直接的是要求E軍有足夠的火炮,可問題是E軍的火炮此前已中華軍隊摧毀了一部分,頓涅茨克防線又不像伏爾加防線那樣經過長期建設,從沒預留那麼多直射炮位.

    所以,對付裝甲車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遠程炮火覆蓋,但這種戰術甚至更難實現.首先,本就不多的三十輛戰車的攻擊陣形相當疏散.再有,強大中華炮兵根本不給對手進行大面積覆蓋射擊的機會.

    既然被突破,雙方又是一場混戰,只是那條防線就比堅固設防的伏爾加河沿岸崩潰的更快了,缺少了支持點的反擊也更快失敗,謝羅廖夫要麼以死相拼將老本打光,要麼繼續退卻寄望捲土重來,再找不出第一章三條路.

    謝羅廖夫也算以E國人的戰爭習慣盡了力,之後自然有沙皇保護.前文說過,謝羅廖夫終生沒能成為站在最高層的指揮官,並不是沒有人努力過,,比如沙皇也算一個.重興皇帝前生從沒聽說過謝羅廖夫這個人,可見肯定是被埋沒了.想想也正常,以謝羅廖夫的性格與戰略觀點,與E國的軍政思想主流堪稱格格不入.如果不是中華帝國異軍突起,世界軍事發生重大變革,謝羅廖夫將終生是個籍籍無名的中將.

    E國歷史上出過了幾個弱智沙皇,而當代沙皇雖也驕奢淫逸,但具有極強擴張欲的人不會太癡傻.與中華帝國一場大戰,只有謝羅廖夫保存了實力,而且不是靠避戰獲得的.對誰有才華誰是草包,沙皇還是心中有數.可沙皇沒法把謝羅廖夫扶上戰略決策者的高位,那是對既得利益階層的重大挑戰.比如說讓謝羅廖夫擔任E軍總司令,謝羅廖夫要實現自己的軍事構想,必然大刀闊斧的改變E軍的戰略思想和人事任命.可事實決不會那麼容易,國王並非為所欲為,沙皇不能那麼做,他所堅持的是讓謝羅廖夫掌握著重要戰略方向的軍權.事實證明,謝羅廖夫也打不贏,卻沒有誰能比他幹的更好.

    做為E國優秀將領的代表,謝羅廖夫沿途層層阻擊對手,自以為爭取了不少時間,於2月5號撤到了敖德薩,結果卻是咬牙切齒後又是歎息又是自責.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沙利文將軍教條化.E軍的教條就是主動進攻主動防禦,很少考慮對手的實際情況.打不過就是消極防禦,謝羅廖夫就對伏爾加防線並不熱衷……不說這個,謝羅廖夫還要欽佩沙利文的熱血,這傢伙竟然將一半的駐軍抽調出來支援塞瓦斯托波爾,以圖直接壓垮」區區」兩個師的中華軍隊,卻不去想中華軍隊是最不教條的軍隊,哪會與十幾萬E軍硬拚……也許,他將過多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無奈的謝羅廖夫這樣想.

    敖德薩做為黑海沿岸的支撐點和物資集散中心,同時也是聯軍艦隊的主要基地之一,擁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足有二十五萬駐軍.可這個數字似乎十分嚇人,但官兵大部分是新兵和戰鬥力很差的後勤兵,實質作用比不上十萬正規部隊.敖德薩是有五個師六萬多精銳部隊,卻被沙利文抽走了四個師.

    如果只對抗中華軍隊,謝羅廖夫還有一定把握,加上敖德薩駐軍,E軍有四十餘萬兵力,在中華軍隊之鮑超所部靠上來之前,拼消耗也能支持不少時間.可是,不少於二十萬的D軍也打過來了,此時離敖德薩不過兩百多公里.

    謝羅廖夫表面鎮靜,心中卻幾乎絕望:該死的沙利文,我就要承受兩面甚至三面夾擊了.我一失敗,你也逃不了腹背受敵的命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