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震盪:宜萬鐵路始末 第8章 民間戰火焚殘夢 (2)
    不過,內戰初期,蔣介石並不認為會在四年後慘敗,甚至毛澤東等人亦未做數年後即可大勝的設想。因此,在1946年以及1947年間,蔣政權還惦記著孫中山和詹天祐未能修通的川漢鐵路,乃至構想了三峽大壩的電力興建。國民政府曾經籌組技術力量,再一次對宜昌經萬縣到重慶的鐵路線進行勘測。這次步勘,仍將武陵山與大巴山交匯處的恩施地區列為鐵路通過重點。當時實測了兩條比較路線,看看哪條更好,都沒有偏離土家苗家這個地方。

    還是恩施州?

    是的,就是那個在湘鄂西十萬大山深處,神秘詭異而又威武雄壯的恩施山城。歷史赫然記載:蔣介石居陪都而抗戰,把這裡等同於長江天險,等同於川蜀門戶,以此重地拱衛重慶,故將全軍第六戰區司令部設在恩施,派他最信賴的陳誠將軍親駐此地指揮保衛戰。倭寇劍指重慶,調集大兵團迭次進攻恩施而屢遭慘敗,六戰區「鄂西大捷」重創日軍,有效地保衛國家陪都重慶城。蔣介石本人曾親往恩施嘉獎督戰。最終,第六戰區官兵同湖北省政府全員機構,在此堅守八年而勝,恩施一躍升格為衛國名城。

    不敢設想的是,敵軍一旦攻克恩施,建立軍事基地,進而陷我重慶於水火,其後果將是多麼可怕!抗戰勝利之後,國民政府下決心,重勘宜萬段,「要一氣呵成修好川漢鐵路」,恩施民眾當然要被劃入受益範圍。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待到此線踏勘完畢,時光已過1947年秋。從這時起,毛澤東晝夜指揮全線大反攻,中共大軍即將在各個戰場上大規模消滅國民黨軍,劍指長江,勢不可擋。國民政府哪裡還顧得上投資築路?三大戰役,摧枯拉朽。

    宜萬鐵路又一次被放棄,當是意料之中的。

    汽笛與炮聲的交響

    中共建立第一個鐵路管理機構,恰恰就在詹天祐修成的京張鐵路線上。當時,日軍投降,八路軍於1945年8月迅速收復張家口,聶榮臻所部及晉察冀邊區建立各級政權,平綏鐵路局隨之宣告誕生,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管理鐵路的最早記錄。緊接著中共從山西、山東、河北、陝北等地揮師11萬兵力進軍東北,同時還有100個團的軍事幹部和2萬多名根據地幹部,向東北前進。國民黨軍政則遲了一步。中共中央東北局立即組建軍事化的錦州鐵路局和熱河鐵路局,接管錦州、承德兩地日偽鐵路,與國民黨「東北運輸總局」展開爭奪戰和拉鋸戰。

    隨著東北戰局的進進退退,中共在廣闊鐵路線上相繼組建了北安鐵路局、齊齊哈爾局、林口局、東滿局、通化局、安奉局、遼南局、西滿局和牡丹江局,直至1946年7月25日,東北鐵路統一指揮機構宣告成立。機構名稱與國民黨針鋒相對,你叫「東北運輸總局」,我叫「東北鐵路總局」,由陳雲首任局長,呂正操等將領出任副局長,李富春和陳正人為政治委員。後由呂正操一人擔任局長和政委,管轄鐵路線5300公里,約為東北全境鐵路之一半。該局配合林彪所部展開對蔣決戰,到1948年11月初,迎來遼沈戰役大勝,將全東北11066公里鐵路盡收麾下。東北鐵路總局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鐵道部,部長仍由呂正操將軍擔任。

    幾乎與此同期,華北解放軍三年苦戰,最終平津戰役亦告大勝。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在石家莊宣告成立,下設交通部,任命武競天為部長,統管鐵路、公路、郵政、電信四政,兼設石家莊鐵路管理局,接管平漢鐵路北段和正太線、石德線、南同蒲線,直至全面收復平漢鐵路。

    在華東,在中原,解放軍各個戰役打得萬般火爆,每條鐵路線皆成首奪目標,大捷消息不斷湧向西柏坡指揮中樞。華東(濟南)鐵路管理總局和鄭州鐵路管理委員會相繼宣告成立。到1948年底,東北、華北、華東、中原四大片地區全部為中共所控制,擁有全國鐵路已達60%以上。中共東北局命名的「毛澤東號」304號機車和「朱德號」1083號機車,震盪山海關,可以一直開到北平、鄭州、石家莊,也可以開到濟南、太原、張家口;南可以開到徐州界地,北可以開到內蒙古縱深。

    真是今非昔比啊!

    到1949年1月10日,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全部告捷。中共領導人也充分領略到了鐵路運輸所發揮的特大作用。自紅軍征戰以來,或者說從1927年南昌起義中共首戰國民黨以來,二十多年浴血拚殺,何時何地何曾夢想過——依托鐵路展開大兵團作戰?就像早年中日甲午海戰那位鄧世昌大人,又何曾設想依托航空母艦潰敵?而在遼沈戰役中,中共東北鐵路總局以九天時間,首先發動64台列車,把近10萬大軍運到錦州前線,整個戰役開行軍用機車631列,運送支前物資近60萬噸,歷時52天,保證了戰役大勝;戰役後期,又能從東北開出軍車327列,調用車皮9600多輛,運送大批東北野戰軍及24萬噸先進裝備和武器彈藥,乘勝突進山海關;而在歷時64天的平津戰役和歷時65天的淮海戰役中,鐵路之軍事作用同樣驚人,總計運送兵員近15萬人,運送軍品給養3023車,總噸位達到3萬多噸!為此,毛澤東大加讚賞,親自在西柏坡接見遼沈戰役中建立奇功的「3005次英雄列車」司機長范永等機組人員。這次集體接見,可以說是戰爭年代裡中共中央的最高規格了,毛澤東在接見中,第一次針對中國鐵路事業發出洪亮聲音,那就是「向鐵路工人致敬」!

    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是1949年1月10日。這一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在西柏坡通電全軍及全國各大解放區,正式成立全國性的鐵路領導機構,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鐵道部」,簡稱中央軍委鐵道部,這正是十個月之後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的前身。此前一個月,周恩來根據毛澤東指示,在西柏坡召見軍中大將滕代遠,指示他聯手東北鐵道部首長呂正操和華北交通部首長武競天,組成正副班子,籌建全國性的鐵路指揮系統。滕代遠當即開赴石家莊,以新成立的華北政府交通部為基礎,籌建軍委鐵道部。同時召開全國首次鐵路工作會議。滕代遠這個響亮的名字,任重而道遠——毛澤東欽定首任鐵路大員,不知是否考慮到名字的含義?這個班底一直延續到1965年,始由呂正操繼任鐵道部長。而在「文革」中鄧小平復出,首先整頓鐵道系統,任命萬里為鐵道部長,又是一次姓名與事業的重複,說不清這其中有何玄機……

    滕代遠將軍受命之後,毫不含糊提出了「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的作戰口號,火車頭震盪全中國。1949年1月28日,在春節將至的爆竹聲中,中共首次全國鐵路工作會議於石家莊召開,各路豪雄迅速集中到軍委鐵道部旗下。東北局呂正操來了,華北局武競天來了,華東局徐雪寒來了,中原局田裕民來了,西北局賈熾明來了,四野鐵道縱隊的黃逸群也來了。總之,這些中共高級將領帶著滿身槍傷,帶著勝利喜報,也帶著半輩子以來一個比一個更加傳奇的人生故事,相聚在汽笛長鳴的火車頭下,吹響了集結號。在這裡,「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的呼聲,轉變為一項又一項具體行動方案,直抵前方,直抵長江之畔。請看會議之後,中央軍委向全國頒布《鐵路軍運暫行條例》,明確規定說:「軍事運輸為鐵路的第一等任務。在軍運計劃上,鐵道部無條件地執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之命令,保證軍運之安全、迅速與便利。」斬釘截鐵,不容怠懈。這也是今後中國鐵路系統實行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統一指揮、行業管理的體制雛形。

    此後不久,中央軍委電令,第四野戰軍黃逸群鐵道縱隊,擴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直屬軍委序列。由滕代遠任兵團司令員,呂正操任副司令員。總兵力由原先的1?郾8萬人,擴大到2?郾61萬人,迅猛地投入到戰爭最前線,並在戰爭中進一步擴大全兵團。這又是後來鐵道兵的前身。

    在1949年夏秋兩季,軍委鐵道部延增通車里程1000公里,運送200萬雄師南下渡江作戰。僅在4月10日以後的40天裡,即發出軍車378列。又過了不到半年時間,全國鐵路通車里程猛增4400多公里。火車頭的汽笛聲和解放軍前進的槍炮聲,響成了一片。

    1949年,全國修復鐵路總計達到8278公里,搶修橋樑2717座。那台著名的「毛澤東號」機車,在這一年,真的從東北開到了北京豐台,又真的開到了鄭州,開到了濟南。再往南方開,當然也可以辦得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1949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鐵道部正式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對全國鐵路實行政企合一的統一歸口管理。次年上半年定編,鐵道部機關行政編制為2223人,局級單位16個,內部機構21個,是為國家第一大部。整個體制,全盤照搬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管理,首批接受蘇聯42名高級專家,指導中國鐵路事業。簡單地說,新中國「一邊倒」搬來蘇聯模式,既是一條捷徑之路,又是一條僵老之路,一直影響到今日改革。1949年10月6日,財經委員會頒布《關於鐵路財政統一的決定》,明確規定鐵路盈利或赤字,統歸國家,實行完全徹底的計劃經濟。對人事勞資管理,更是單一模式,雪球越滾越大,企業負擔越來越重;鐵路系統實行大而全,從生產到輔助,從醫院到科研,從小學到高院,從一線到後方,從職工到家屬,從機關到群體,從公安到法院,無一不自辦,無一不操心,比個小國家還要複雜,改革起來則更難……

    問題頗多,不是本章話題,留待後面逐步展開。

    總之,在國共兩黨大決戰期間,條條鐵道線上火車鳴笛,一路向南而吼,最終響徹大江南北,震盪了全中國。

    蔣介石政權垮掉了,中國鐵路的事情是不是就好辦了?川漢鐵路宜萬段,是不是就能很快修通?恩施州那個艱險地方,土苗百姓的日子能否真正得到改善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