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蕩一百年(上) 第5章 第一部·1870未死將生的時刻 (3)
    所謂金本位制,並不是各國使用黃金作為法定通貨,而是各國將黃金作為法定通貨的儲備支持。這一制度的發明者是英國。自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英國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它憑藉機器技術的先進迅速擴張殖民地,成為一個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在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在它的示範效應下,各經濟大國相繼在1870年前後實行這一貨幣制度。法國在1873年進入金本位制時代;美國實際是1879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德國後,德國於1873年迅速採用金本位制;東方的俄國和日本稍晚進入,前者是在1890年前後,後者則憑借甲午戰爭的巨額黃金賠償搭上了這班時代列車。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的計算,到1900年前後,金本位制的確給世界帶來了某種形式上的貨幣統一,金本位制覆蓋了世界貨幣交易的2/3。統一而穩定的貨幣體系,使得人們對未來經濟活動的預期相對穩定,資本、貨物、人口開始高度流動,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終於如期而至,英、美、法、德、意、俄以及日本,都在這樣的大時代裡相繼崛起,成為世界最主要的經濟強國。形成於19世紀後期的這種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當時的世界大國中,唯有中國與印度仍然頑固地實行銀本位制。在金融制度上,這兩個古老而驕傲的「白銀帝國」將自己排斥在了統一的國際貨幣體系之外,中國一直到1935年才宣佈實行金本位制。

    洋務派辦實業,除了遭受觀念上的困擾,還有一個同樣棘手的難題,那就是國庫羞澀。這也與100多年後中國再度改革開放時的景象十分相似。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種被稱為「官督商辦」的企業制度被發明了出來。

    1872年開春,天津。28歲的盛宣懷(1844~1916)步履輕快地走進李鴻章的府邸。他一路上與侍衛、婢女親熱地打著招呼,眼見是一個熟客了。當時,曾國藩剛剛於3月份去世,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同時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成為繼曾之後最重要的朝廷重臣。在李鴻章幕府的上百名門客中,盛宣懷只有秀才身份,功名顯然是差了很多,不過,在李鴻章看來,這位江蘇常州才子的能幹卻是第一等的。

    盛宣懷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在浙江當過知府,父親盛康是湖北糧道、鹽法道,曾在李鴻章的手下做過事。這個年輕人寫八股文章很不在行,卻在為人處世和辦實務上很有長才。他有著驚人的戰略判斷力、無比精巧的斡旋才幹、堅忍的個性和超級旺盛的體力,可謂是百年一見的商業奇才。對於曾、李發動的洋務運動,盛宣懷尤為熱心。他嘗呈信發誓:「竭我生之精力,必當助我中堂辦成鐵礦、銀行、郵政、織布數事,百年之後,或可以姓名附列於中堂傳策之後,吾願足矣。」後來,盛宣懷幾乎參與了晚清所有重要的大型國營公司的創立,被視為一代「商父」。

    這回來見李中堂,盛宣懷帶來了一份自擬的《輪船招商局章程》。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規範意義上的公司章程,便是在這份章程中,他提出了官督商辦的公司理念。這一理念頑固延綿,130多年後仍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商業生態。

    在此之前,洋務派所辦企業均為軍工。李鴻章見長江航運異常繁榮,且所行輪船多為英美公司,便有心要辦一家中國企業與之爭利,就這樣,輪船招商局成了洋務運動中第一家從事民用業務的現代公司。在盛宣懷的倡議下,李鴻章決定要靠民間資金來辦一家輪船公司。他在給朝廷的奏折中論述說:「華商集資組建輪船公司,由一官派經理指導之,並授予漕運專利以保公司利潤……官督商辦,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該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眾商。」盛宣懷在《輪船招商局章程》裡頗有遠見地寫道:「中國官商久不聯絡,在官莫顧商情,在商莫籌國計。夫籌國計必先顧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復振。」他更是具體地擬訂了六條,包括「委任宜專、商本宜充、公司宜立、輪船宜先後分領、租價宜酬定、海運宜分與裝運」。為了增強公司的競爭能力,盛宣懷提議,朝廷應「准每年分撥江浙漕米40萬石交招商局」,也就是說,讓新公司有一塊保本吃飯的壟斷利潤。

    在《章程》中還有兩條非常醒目。第一條是「每年一分生息」,也就是說,招商局發行的股票類似於債券,明確規定了利息率,而這部分利息需先由官府提取,其餘再是民股分配。這個原則日後被所有官督商辦企業沿用,不久後創辦的開平礦務局還在招商章程中明確規定:「即將每年所得利息,先提官利一分,後提辦事者花紅二成,其餘八成仍按股均分。」還有一些企業更是規定,不管企業效益如何,都必須發給「官利一分」。第二條特別的是,「一經售定,即行到局註冊。但不准讓與洋人。」由此可見,官督商辦企業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所有制身份的特徵就非常明顯。

    費盡心思擬訂了《輪船招商局章程》的盛宣懷自然很想去辦這個企業,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鴻章卻另選了他人。在後面的講述中,我們將看到,從倡議創建招商局,到真正主政局務,盛宣懷前後等了13年。

    在朝廷批准所奏之後,李鴻章把籌建重擔交給了另外一個心腹——浙江海運委員朱其昂,盛宣懷只是一個會辦。朱其昂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官吏,他從國庫中領走20萬兩銀子之後,只做官家壟斷的漕運業務,而不去拉客貨生意,因此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半年下來,業務就停滯不前了。

    李鴻章決定換人。盛宣懷主動請纓,李鴻章以他年輕且缺乏根基再次不予准許。這時候,有兩個南方的買辦走進了他的視野。

    【企業史人物】

    太保赫德

    1869年1月,朝廷宣佈把一頂布政使頭銜的從二品頂戴賞給一個大鬍子的英國人。「布政使」相當於後來的「常務副省長」,把這一頭銜授予一個外國人,是中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新鮮事。這個叫羅伯特·赫德(RobertHart,1835~1911)的人前後當了48年的大清海關總稅務司——海關總署署長,在他去世之後,更被追授為太子太保,這是為人臣者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太保赫德在中國近代經濟史上是一個十分奇特的人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