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年表
1930年1月24日,出生於南京,年幼多病;
1931年7月,父親吳竹似去世;
1933年1月,母親鄧季惺與陳銘德結婚;
1936年,進南京山西路小學讀書;
1937年,抗戰爆發,舉家西遷至重慶,在精益小學解讀一學期後,進巴蜀小學;
1941年,進重慶南開中學;
1942年,轉學成都高琦初中;
1944年,考入金陵大學附屬金陵中學高中部;
1945年,抗戰勝利,隨金陵中學遷回南京,父母所經營的《新民報》成為擁有南京、重慶、成都、上海、北平等五地八刊的國內最大民營報業集團;
1947年,患上肺結核病,被迫停學;
1948年,考入金陵大學,因病再度休學;
1948年10月,隨母逃亡香港,待船去解放區;
1949年4月,回到北平,肺病復發,住結核病醫院;
1950年1月,在南京金陵大學復學,就讀經濟系;
1952年,肺病再犯,住療養院,結識金陵女大兒童福利系學生周南;
1952年9月3日,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
金陵大學經濟系併入上海復旦大學;
1953年,大學畢業,因肺病未癒,留校一年;
1954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為兼任研究員冀朝鼎、姜君辰等作助手,後跟隨援華的蘇聯財政專家阿·畢爾曼研究企業財務問題;
1956年6月,與周南結婚;
經濟研究所青年與黨支部領導之間爆發關於「向科學進軍」的爭論,吳敬璉積極參加了爭論;
1957年,因為犯有在青年中宣傳《在橋樑工地上》、《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這類「右派小說」等「嚴重右傾」錯誤,受到黨內嚴重警告的處分;
1959年4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討論會」;
1960年5月,《經濟研究》刊出《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這是第一篇產生較大影響的長篇論文;
10月,參加孫冶方組織的《社會主義經濟論》寫作班子;
1961年3月,參加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辦的毛澤東《政治經濟學讀書筆記》學習班,參加於光遠領導的《政治經濟學》寫作組;
1963年初夏,長女吳曉蓮出生;
1964年10月,參加經濟研究所「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經濟研究》上發表《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不容歪曲》,批判孫冶方的「生產價格論」和「利潤目的論」;
1965年8月,次女吳曉蘭出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被宣佈為「走資派」,參加哲學社會科學部的群眾組織「革命大批判指揮部」;
1969年11月,隨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下放河北省息縣的「五七干校」;
1971年4月,隨學部干校遷到明港鎮,被定性為「帽子抓在人民手中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送進勞改隊改造,期間與難友顧准一起讀書,成為忘年交;
1972年7月,隨學部回到北京;
1974年12月2日,顧准去世;
1975年,赴山西大寨參加《大寨政治經濟學》寫作組,1976年夏在「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被「禮送出境」;
1976年冬,隨於光遠等人策劃召開按勞分配學術討論會;在5次討論會中遞交多篇論文;
1979年1月18日,參加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做長篇發言批評大寨;
4月16日,為在江蘇無錫舉辦的「社會主義經濟中價值規律問題討論會」寫作論文,倡導國有企業自主經營;
年底,參與接待波蘭改革派經濟學家弗·布魯斯;
1981年年初,參與接待捷克斯洛伐克改革派經濟學家錫克;
1983年1月,赴美國耶魯大學經濟系和社會政策研究所做訪問研究;
2月22日,孫冶方去世;
1984年7月,歸國,隨馬洪等人為商品經濟「翻案」;
8~9月,參加國務院改造振興上海工作組,寫作改造振興上海戰略部署規劃;
秋,調入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任常務幹事,隨即轉調到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任常務幹事;
1985年,機構調整,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幹事;
1月,參加「經濟過熱與宏觀調控」問題的爭論;
7月,在討論《中共中央關於制定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建議(草案)》時,提出企業、市場體系和宏觀調節體系三個環節配套改革的主張,後來這種主張逐漸形成中國改革中被稱為「整體協調改革派」的學術派別;
9月,參加「宏觀經濟管理國際研討會」(巴山輪會議);
參與創辦《經濟社會體制比較》,與趙人偉、榮敬本一同任主編;
1986年4月,被徵調進入新成立的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研討小組辦公室,任副主任;
1987年,《經濟改革問題探索》出版(1990年蘇聯科學出版社出版俄文版);
1988年,《中國經濟改革的整體設計》(合著)出版;《中國經濟的動態分析與對策研究》(合著)出版(1989年韓國韓文版出版);
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上首次用「尋租理論」來解釋經濟轉型過程中腐敗蔓延的原因;
1989年11月,在「總結70天經驗」會議上與「計劃派」論戰;
1990年,7月,在中共中央的一個會議上與「計劃派」再次論戰,不久被稱為「吳市場」;
秋冬,發起組織「中國經濟改革總體設計」課題組;
1991年12月,發表《論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計劃與市場》,出版《論競爭性市場體制》;
1992年1月,接任蔣一葦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和《改革》雜誌主編的職務,大力宣傳鄧小平的南方視察,推動改革;
4月30日,寫《關於計劃與市場提法問題的建議》寄送中央領導人,建議將經濟改革的目標確定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93年,在有關中國改革特點的國際討論會的討論中,不同意「漸進改革」的提法,提出用「體制外改革優先」(後改為「增量改革」)來描述中國的改革戰略;
8月24日,《經濟日報》刊發與錢穎一合作的《關於公司化》一文;
《大中型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合著)出版;
11月14日,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多項主張被採納,中國改革進入「整體改革」新階段;
1994年,促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上海創建,並任專職教授;
《現代公司與企業改革》出版;
1995年8月29日,母親鄧季惺在北京去世;
1996年3月,隨同朱鎔基到山東省諸城調研「放小」試驗;
1997年,完成研究報告《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與「計劃派」發生論戰,給中央寫建言書提倡中小企業的產權清晰化改革;
1998年,被聘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ICC)首席經濟學家,直至2001年;
3月,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合著)出版;
東亞金融風暴影響中國經濟;
6月,赴浙江調研,在呈報國務院的報告中建議採取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得到國務院的採納;
11月,《財經》雜誌刊發與汪丁丁的「關於中國改革前途的對話」,第一次提出了警惕「權貴資本主義」;
1999年,在研究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時,提出「制度重於技術」;
2000年,3月,在參加全國兩會時,反對炒作「互聯網概念股」,引發一場大爭論。4月,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
8月,香港浸會大學授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10月,支持《財經》發表揭發基金業黑幕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12月,中央電視台首度評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以最高票獲得「年度人物」第一名的大獎;
2001年,《改革:我們正在過大關》論文集出版;
1月14日,在中央電視台抨擊「中國股市像一個很不規範的賭場」,引起軒然大波;
3月,《十年紛紜話股市》論文集出版,該文集的前言(《股市七題》)總結了與自己的批評者之間的主要爭論;
2002年1月,籌辦《比較》輯刊,任主編;
秋,與江平創建上海經濟與法律研究所,2004年年初停辦;在北京另辦洪範經濟與法律研究所和《洪範評論》輯刊;
2003年,參加多場論壇,倡導「法治的市場經濟」;
3月,再度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獲得國際管理學會(IAM)「傑出成就獎」;
2004年1月,再版《當代中國經濟改革》(2004年英文版,2005年繁體字版,2997年日文版);
7月,在多個場合警告片面追求「重型化」的戰略不可持續,引發「中國工業化道路經濟增長方式」的論戰;
8月,「被動」捲入「國有資產流失」的論戰;
2005年,受聘為麻省理工學院公開課件項目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至2008年;同期任國際經濟學會(IEA)執行委員會委員;
3月,在全國政協全體會議上,提出「『十一五』必須認真解決工業化道路和增長模式問題」;
8月,受聘為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顧問委員會委員;
11月,出版《中國增長模式抉擇》,此書榮獲首屆「中國經濟學獎傑出貢獻獎」和「張培剛發展經濟學優秀成果獎」;
2006年3月,在全國政協大會上,重提國有企業的改革;
7月,與茅於軾教授共同發起籌資建立富民基金會;
8月,香港大學授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9月,出版《呼喚法治的市場經濟》;
2007年,擔任北京富平學校理事會理事;
2008年,在《中國企業家》發起評選的「30年最具貢獻的十位經濟學家」中,以最高得票率當選;當選南方報業集團、英國《金融時報》等「30年最具影響的十大經濟學家」;
8月,受到「間諜門」謠言的誹謗攻擊;
2009年8月1日,就任阿拉善SEE生態基金會理事長;
9月,在《財經》上發表總結中國60年發展的長文《中國經濟六十年》;
2010年,1月24日,迎來80歲壽誕;
《當代中國經濟改革》第三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