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三十年(上卷) 第二部·1992 春天的故事 (2)
    5月,陳東昇辭職下海了,選擇當時在國內一片空白的拍賣業,成立了嘉德拍賣公司,「那個時候就是滿腔熱血,當時都沒有拍賣的概念,除了在電視上看過,什麼都不懂。今天請教這個,明天請教那個,還去香港把拍賣過程錄下來,回來大家一起看」。很有學術素養的陳東昇相信「創新就是率先模仿」,「要做拍賣,就得像索斯比(全球最大的拍賣公司),對一流企業就要跟蹤它、學習它、追隨它」,到了1996年,嘉德已經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型拍賣公司。就在這一年,陳東昇又募資創辦了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毛振華是陳東昇在武漢大學經濟系讀書時的同班同學,他在中南海的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上班,到了週末經常晃晃悠悠地騎著自行車到崇文門陳東昇的家瞎聊,夜深了便抵足而眠。就在陳東昇辦嘉德的半年後,他下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評估公司——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他的目標是要做中國的標準普爾和穆迪。在物資部對外合作司工作的田源是陳和毛高三屆的校友,他在12月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中國國際期貨經紀公司。

    此前,田源是政府系統中對期貨最有研究的專家,他在兩年前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選派,到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進行訪問研究,他還是中國期貨市場工作小組組長,正是在他的主導下,設計出了第一套期貨管理條例,而就在這個條例頒布之後,田源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期貨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成敗往往轉瞬達成,為了提醒自己和員工們注意控制風險,田源在公司的門口設計了一塊「風險台地」,由凹凸不平的石頭鋪成,每日進出都磕磕絆絆的。跟上述三人相比,國家體改委幹部郭凡生的下海經歷則要曲折得多。極善言談、近乎於「侃爺」水準的郭凡生少年得志,1982年他從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畢業後,自願回家鄉內蒙古工作,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專門成立了一個戰略組,由郭凡生等八個大學畢業生組成,他們對內蒙古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讓人耳目一新的戰略研究報告,發行量超過100萬冊的《中國青年》雜誌專門發表了《20多歲的「戰略家」們》,對他們褒賞不已。

    郭凡生後來調進國家體改委,1990年,對宦途陞遷意興闌珊的他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去一家科技貿易公司當兼職副總經理。南巡講話後,郭凡生決意脫下「官服」下海創業。在北京官場,他幾無任何人脈和資源可以利用,於是只好白手起家。善於觀察的他發現,在喧鬧嘈雜的中關村,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電腦用品的交易,但卻沒有人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於是,他辦起了一家慧聰公關信息咨詢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每週油印一本《慧聰商情廣告》的小冊子,每天,郭凡生就帶領20多人騎自行車穿梭在中關村的各家商戶之間。慧聰的業務竟非常的好,幾年後,他成為中關村最大的商情信息提供商。「戰略家」出身的郭凡生在管理企業時,仍然不改制度創新的本色,他制定了一些很古怪的規定,比如新員工入職都要去爬十三陵水庫的一座山,不能在規定時間爬上去就堅決辭退。

    他還設計出一套「全員勞動股份制」的制度,規定「任何人的分紅不得超過總額的10%,股東分紅不超過總額的30%,每年分紅的70%給不持股的職工」。這個制度一直執行到1999年。在互聯網興起的2000年前後,慧聰轉型成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後來發展成僅次於阿里巴巴的第二大B2B公司。5月,郭凡生的同事、中央黨校法學碩士、在國家體改委任過職的馮侖決定到海南去碰碰運氣。他一年多前就辭職下海了,此前曾經給南德的牟其中當過一段時間的幕僚,每月領250元的顧問費。今年,他通過關係,用數萬元「換」來了一家信託公司500萬元的投資,然後扛著「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興沖沖地南下到了海南。此時的海南,用馮侖的話說,「已經熱得一塌糊塗了」。由於受特區開發政策的影響,海南一直頗受投資商的關注,據稱從1990年開始,每年都有10萬大學青年渡海淘金,到了南巡之後,熱浪終於席捲全島,而首先遭到爆炒的就是房地產。

    在1991年6月之前,海口的公寓房售價是每平方米1200元左右,而到1992年6月,售價已上漲到每平方米3500元。炒賣地皮成為最快的暴富手段,馮侖回憶說,一些從北京南下的人,靠政府背景拿到一塊地,僅憑一紙批文就可以獲利上千萬元,看得讓人心驚膽戰。很多樓盤一拿到報建批文就登廣告,連地基還沒有開始打,價格已經驢打滾一樣地翻了幾倍,海南重現當年倒車時的瘋狂景象。據經濟觀察家閻卡林的統計,海南省這一年共出讓2884公頃的土地,而實際在建和竣工的竟不到20%,大量土地閒置,被用來囤積炒賣。馮侖在海南碰到了五個志同道合者——王功權、潘石屹、易小迪、王啟富和劉軍,這夥人合稱「萬通六兄弟」,後來均成了中國商業界的風雲人物。他們都是從政府部門辭職出來的,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在洶湧迷亂的海南,他們倒賣批文、炒作土地,很快掘到了第一桶金,「那個時候很好玩,很快活,像是大姑娘初婚,很幸福,幸福又糊塗。」馮侖後來說,「幾乎是遊俠般的生活,江湖日子。

    江湖和遊俠在中國實際上就是脫離體制邊緣的一種自由狀態。都是生人,誰也不欠誰,不管你過去是怎麼樣的,海南不相信眼淚,不承認過去,大家都這樣,然後該求人的就求人,沒錢了就去蒙,這吃一口,那吃一口,人都沒有身份感了。」有意思的是,就是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清醒地看到,「海南的好景長不了」。一年後,六人就撤離海南,馮侖和潘石屹再回北京,後者離開萬通創辦了紅石房地產公司,他從開發SOHO現代城開始,成為中國地產業的標誌人物。財經作家、《中國企業家》主編牛文文評論「92派」說,他們是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試水者,和之前的中國企業家相比,他們應該是中國最早具有清晰、明確的股東意識的企業家的代表,這些人往往在政府部門待過,有深厚的政府關係,同時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具有前瞻性的預測能力,創立一個行業並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些從體制裡出來的人,對「中國」、「國際」等字頭仍有相當的好感,這或許能契合他們未了的一種情懷。在他們看來,帶中國字頭的企業是「局級單位」,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經營,而且天然地就好像是中國第一。

    4月,一個身材高大、臉龐飽滿的44歲印尼華裔商人來到了中國。他可能是最早從南巡講話中讀出商機的外籍企業家。這個名叫黃鴻年的中年人有一個顯赫的家族,他是印尼第二大財團、金光集團董事長黃奕聰的次子,黃家當年靠販賣椰干和食用油起家,成就10億美元的家產。印尼華商的崛起,大多與政府主政者有絲縷關係,所以也特別注重維繫與官方的互動。或許正因為如此,60年代初,黃奕聰把他的第二個兒子黃鴻年送到了高幹子弟雲集的北京26中就讀中學,黃鴻年參加過紅衛兵,還短暫地到山西農村下鄉插隊。30年後,當他轉戰中國的時候,那些已經當上了領導職務的學兄學弟們自然為他提供了大量的方便。在離開中國後,黃鴻年一直沒有介入金光的家族業務,而是獨闢蹊徑,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股市從事資本活動,他嗅覺靈敏,多次狙擊獲利,竟有「金手指」的雅號。為了實施他的進軍中國策略,黃鴻年收購了香港股市一家名叫紅寶石的日資虧損公司,將之易名為中策,自稱「配合中國改革開放策略」之意。

    中策除了黃鴻年以30.5%控股之外,李嘉誠的和黃公司、金光集團及美國摩根士丹利等大證券商也是重要股東,此外,他還與日本的伊籐忠財團等也有很密切的關係,其資本背景十分複雜。很顯然,那些隱身在背後的資本大鱷們都想靠黃鴻年的突擊,獲取利益。黃鴻年試水的第一家企業是在他當年插過隊的山西省。黃回憶說:「我去山西,有一天吃完晚飯的時候,當時的省委書記王茂林同志問我,『明天有事嗎?』他要去考察一個他蹲點的工廠,當時叫做太原橡膠廠,我可以跟他一起去。看了工廠以後,當時的廠長謝功慶做了一個匯報。這個企業的設備、廠房都是典型的老國營企業,王書記問我有沒有興趣合資,我就當場答應了。從我們討論合資到簽約,到新公司開業,到我們資金到位,前後也就一個來月的時間。」在山西得手後,黃鴻年轉赴杭州,在市長王永明的一力促成下,黃收購了兩家效益很好的企業,西湖啤酒廠和杭州橡膠廠,同時還「搭購」了一家虧損的電纜廠。

    黃自嘲說,在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80%的農民決定了小農經濟,小農經濟決定了意識形態,講究配套,配了一個虧損的電纜廠,我也莫名其妙地答應了。黃鴻年在杭州的購併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中策現象」由此而生。南巡講話後,發展意識復甦,舉國期盼開放而不得其法,黃鴻年高舉「為改造國企服務」的大旗,自然一呼百應。通過前兩年的改革,各地對於通過引進外資來改造國營企業已漸成共識,黃鴻年凌空而降,自然讓各地官員大喜過望,國內媒體也對黃的到來寄予厚望,以為靠黃鴻年的資本和機制雙注入,將可能是改造積重難返的國營企業的一劑良藥。杭州之後,黃鴻年來到祖籍所在地福建泉州。黃說:「市委書記和市長跟我談了很久,希望我能在泉州搞個項目,我就問市長,你們泉州市總共有多少個廠?市長說總共有41個企業,我說一起合了行不行?市委書記當場給省裡的陳光毅書記和賈慶林省長打電話,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兩天兩夜內,我們喝了一兩瓶茅台酒,把這個項目簽了意向書。很快,在7月1日黨的生日前夕,我們在香港簽下正式合約,向黨的71歲生日獻禮。」從以上三地情節來看,中策購併基本上都是「市長工程」,黃鴻年的做法如出一轍:與政府一把手直接溝通,借南巡東風,用好政治牌,高舉高打,以氣造勢。泉州之後,「中策現象」已經非常轟動,黃鴻年趁熱打鐵又在大連一攬子收購了101家國營企業。從1992年4月到1993年6月間,中策集團斥資4.52億美元購入了196家國營企業,隨後又陸續收購了100多家,後雖因中國政府的干預中止了部分合同,但中策仍在短短的時間內組建了龐大的企業帝國。馬不停蹄的黃鴻年像割稻子一樣地四處收購企業,看上去跟幾年前的馬勝利非常相似,但是,其實質卻有很多的差異,馬的收購對像大多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而黃專選資本質量好、有盈利前景的國家骨幹企業,馬收進企業後,沒有將之改造的能力,而黃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打包出售的計劃。在收購之初,黃鴻年把重點放在了橡膠輪胎和啤酒兩大行業。他將太原和杭州的兩家橡膠廠納入在百慕大群島註冊的「中國輪胎控股公司」名下,而後增發新股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