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之死 第44章 荒淫而死的帝王 (3)
    明武宗玩夠了美女,忽發奇想,又打算嘗嘗這男色的滋味。他在內臣裡選取那些長相俊美,聰明伶俐的,還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老兒當」。尤其受他寵幸的,就叫「金剛老兒當」,還能干預政事,權勢很大。他最寵愛一個叫錢寧的,天天和他在一起,在豹房裡經常枕著他的大腿睡覺。百官們見不著皇帝,就通過錢寧的舉動來判斷皇帝的下落。一看到錢寧打著哈欠走出豹房,就知道皇帝也快要出來了。

    公元1509年(正德四年),湖廣、四川、陝西、江西和兩廣因天災人禍,造反者無數。公元1510年(正德五年),天下已經局勢混亂,農民起義成為朝廷的大患。

    畿南雖地處天子腳下,但由於皇室貴戚廣占民田,明朝政府強迫養馬,徭役差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河北起義首先於霸州爆發。公元1509年(正德四年)以來,官府將矛頭對準文安響馬劉六、劉七兄弟。兩人被招安後不久,劉瑾的家人因向劉六索賄未成,誣陷他們兄弟,劉六等人被迫投入大盜張茂的門下。不久,張茂被寧杲設計斬殺。劉六、劉七等人因自首需獻銀數萬兩,方能免罪,被迫四散逃走,其家被毀。自此,劉六與官府決裂,聚眾數百人,起兵反抗,隊伍很快增至數千人,這就是畿南霸州起義。

    劉六等人起義後,迅速吸納了文安生員趙和趙鎬兄弟,部眾逐漸增多,畿南大震。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三月,劉六率軍攻打博野、饒陽、南宮、無極、東明等縣,官兵望風而逃。

    此後,農民軍一萬多人從畿南到達山東,搶奪馬匹,一晝夜疾馳數百里,倏忽往來,勢如山雨。官軍勢單力弱,進退遲緩,常常敗北。農民軍受到山東農民的歡迎,糧草武器全部由當地農民供應,而且很多人加入隊伍中。

    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夏,農民軍因人數眾多,分為兩支活動,一支由劉六等人率領,另一支則由楊虎等人率領。兩支隊伍轉戰數千里,往來於天津、山東間,馳騁縱橫,殺官吏,釋囚徒,如入無人之境。同年七月,兩支農民軍合兵一處,進攻文安,將明朝天下鬧得天翻地覆。直到第二年七月,趙義軍才被鎮壓下去。

    經此一變,明武宗對邊軍的戰鬥力大為驚歎,就把那些立功的將領召到豹房裡來。

    這些軍官中有一個叫江彬的,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勇猛善戰。有一次作戰時身中三箭,其中一箭穿過面頰,從耳朵裡穿了出來,他卻全然不顧,拔掉箭繼續和敵人作戰。武宗聽說了他這段傳奇經歷,嘖嘖稱奇,就特地召他來要看看那個劍疤。談起了軍事,兩人特別投機,皇帝就把江彬留在了身邊。

    武宗從小就對軍事感興趣,當太子的時候就經常在宮裡演習騎射。大臣們勸孝宗皇帝管管他,但孝宗皇帝卻說太子關注武事是安不忘危,也是好事,就聽之任之了。後來他當了皇帝,還在豹房裡操練小太監們搞軍事演習。但這些都是玩鬧,他並沒有親自到過戰場。現在有了江彬,協助皇帝指揮演練軍陣,把原來武宗訓練的那些小太監都換成了從邊鎮中挑選出來的精兵。經過江彬一段時間的訓練指導,皇帝懂得了不少實踐經驗,在一次次對抗演習中,他對領兵打仗更是著迷了,渴望能有機會走出皇宮,真正體會一下沙場征戰的感覺。

    機會居然不久就來了。公元1514年(正德九年)6月,韃靼小王子率領蒙古騎兵進攻宣府,明軍初戰不利,後來使用前後夾擊的戰術,迫使蒙古退兵,但是代價慘重。到了公元1516年(正德十一年),蒙古再次進犯,殺掠百姓,掠奪牲畜,大肆騷擾一番後撤兵。武宗聽說此事,覺得正好給自己操練了多時的宮中「軍隊」一個實戰演練的機會。再加上江彬和錢寧互相爭寵,江彬害怕錢寧害他,就向武宗吹噓邊軍如何英武善戰,宣府的歌女是多麼窈窕迷人,更使皇帝對邊境充滿了神往之情。於是,皇帝作出了決定,他要親自去征討蒙古人。

    公元1517年(正德十二年)8月1日的清晨,武宗皇帝偷偷換上便服,和江彬一起,帶了幾個心腹之人,趁人不注意,溜出了北京德勝門,直奔昌平。對此朝廷百官一無所知,第二天上朝發現皇帝沒了,都大驚失色,三個內閣大學士立即上馬出城去追,一路狂奔卻依然見不到皇帝的蹤影,只好給他上了一個奏疏,說皇帝這種行為相當危險,應該趕緊回來以安民心。皇帝當然不會被一本奏疏被勸回去,他的目標是宣府。

    皇帝甩下了一幫大臣,卻在居庸關被擋住了。居庸關的巡關御史命令關門緊閉,不准放任何人通過,武宗派人去傳旨讓他開關,他卻拿了敕印,仗劍坐在關門之下,號令關內說:「有言開關者斬!」並立即寫奏疏勸皇帝返回。武宗沒有辦法,只好返回。

    只是皇帝雖然回去了,卻很不甘心,還在找偷偷出去的機會。半個月之後,他打聽到那個御史出巡去了,不在居庸關,便溜出北京城,火速趕到了居庸關,混出了關門,向宣化方向加速奔馳。為了防止那些大臣們又跑來把自己拉回去,他留了個宦官鎮守居庸關,不准任何的官員出關。大臣們無可奈何,武宗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來到了宣府。

    按說皇帝出征也是正大光明的事,何必搞得這麼偷偷摸摸,大費周章。原來,在傳統的觀念中,皇帝是九五之尊,地位重要,不能輕舉妄動。若是為了消滅幾個小小毛賊而動搖了「國本」,就得不償失了。再說,明朝本身就有一個慘痛的先例:當年明英宗曾經在太監王振的蠱惑下出征蒙古,結果兵敗被擒,蒙古大軍直逼北京,史稱「土木之變」,鬧得差點亡國。所以,武宗一有了出征蒙古的念頭,大臣們就紛紛勸阻。就在武宗「奔逃」到宣府的一路上,還接到了不計其數的勸他回去的奏章。對於道德通天的大臣們的聒噪,武宗不勝其煩。於是,為了使自己巡邊合理化,武宗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下了一道聖旨,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還改名朱壽,用這種孩子氣的辦法來對抗大臣們:你們不是看不慣皇帝巡邊嗎,現在出去作戰的可不是大明皇帝朱厚照,而是威武大將軍朱壽。

    皇帝給自己的封官,而且還只是一個小小總兵,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武宗此舉讓大臣們啼笑皆非。「威武大將軍」給內閣發了一個旨意,要求調集錢糧和軍隊,準備應戰。大臣們就集體給他上書,紛紛指出他這麼做是違反祖制。但皇帝已經跑到了宣府,大臣們又都被阻擋不得出關,四個月裡,北京的臣僚幾乎和皇帝完全失去聯絡。雖然大臣們的奏本都被送到皇帝那裡,但皇帝卻只有極少的御批,所以這些大臣們的抗議毫無用處。「威武大將軍」躊躇滿志,準備和蒙古人展開一戰了。

    一場激戰下來,戰果如何,眾說紛紜。由於皇帝出關與蒙古人交戰,身邊沒有帶一個大臣,所以滿朝文武官員沒人肯承認皇上御駕親征的勝利。根據《明武宗實錄》的記載:在這次戰役裡只打死了16名韃靼軍人,而明朝卻傷亡了600多名士兵。而且,戰鬥中「乘輿幾陷」,武宗差點跟英宗皇帝一樣被抓了去,所以這樣的戰果根本不值得宣揚。

    但皇帝本人並不這麼想,他自己感到大獲全勝,不虛此行,便興致勃勃地準備班師回朝。在回朝前夕,武宗下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旨意:命宦官將各種綢緞遍賞百官,要求他們馬上製成新的朝服,穿來接駕,還親自設計了帽子的式樣,發下去讓他們照著做來戴上。於是到了皇帝大駕歸來那天,朝廷百官身著亂七八糟之服,頭戴稀奇古怪之帽,齊聚德勝門外迎接。遠遠望去,倒也五彩斑斕,花團錦簇,像極了一班雜耍隊伍。

    偏偏天公還不作美,那一天天氣突變,雨雪交加,一直傍晚,皇帝才穿著盔甲,帶著佩劍,在火把交映中出現。他迫不及待地跟閣老們吹牛:「朕還親手砍了一個韃靼兵呢。」估計那些大臣們哭的心都有了,卻也只能頓首稱讚,恭維皇帝聖明。皇帝虛榮心得到滿足,飲過首輔楊廷和遞來的一杯酒,就徑直馳回豹房休息。而那些大臣們則在風雨泥濘中亂成一團,個個狼狽不堪。明武宗終於報了上次不讓自己出去的一箭之仇。

    雖說大臣們對皇帝的戰績並不看好,但前方官兵的圍困卻因此而解,而且終明武宗一朝,蒙古再也沒有進犯過。這麼看來,不論傷亡如何,這位皇帝倒的確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看來「威武大將軍」沒有白進行軍事訓練,還是很稱職的。功成自然要賞,於是武宗下旨:加封威武大將軍朱壽為鎮國公。並決定第二年繼續巡邊。

    大臣們這回可不幹了。對於皇帝的命令,四位內閣大學士都不肯接受。其中有一位還匍匐在地,淚流滿面,說是寧可任憑皇上賜死,也不能做這種不忠不義的事情。兩位大學士提出質問:陛下放著皇帝不做,卻自我降級當什麼鎮國公,如果追封三代,豈非要使先皇三代同樣地降級。而首輔楊廷和憤激之餘,在奏折中嚴厲抗議:所謂威武大將軍朱壽究竟是何人,請開列他的履歷,如果不能解釋清楚,就是偽造聖旨,依法當處死刑。對大學士的抗議,武宗仍舊是置之不理。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7月9日黎明,他故伎重演,溜出北京,混過居庸關,又到宣府去了。隨即,武宗帶領軍隊一萬七千人,開始了他的巡邊之行。

    但這次也許是蒙古人懾於皇帝天威,一直避免接觸,皇帝轉了大半天還找不到敵人,不免有點興味索然。但好不容易跑出來了,哪裡捨得就這麼回去,於是便在宣府的「鎮國公府」裡住了下來,和寵臣江彬一起換上便裝,化裝成平民在宣府遊玩,參加這裡各種娛樂活動和集市。皇帝跑到宣府來的一大動機就是這裡的美人,現在自然不會放過。江彬本是宣府人,就盡地主之誼,給他到處搜羅美女,一時間弄得雞飛狗跳,家家關門閉戶。不過對於武宗來說,這樣還不夠刺激,他還經常微服夜行,遇到高門大戶就闖進去,索要酒食,搜掠婦女。那個京劇《游龍戲鳳》,說的就是他在宣府的這段風流經歷。皇帝在宣府,既有層出不窮的玩樂,又有數不勝數的美人,耳朵邊還少了那些道德通天的大臣們的聒噪,真是心花怒放,高興地把「鎮國公府」叫作自己的「家裡」。

    第一次出巡歸來後沒幾天,武宗又搞了第二次出巡。自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正月21日起去宣府。二月因慈壽太皇太后王氏(憲宗的皇后)去世,只好趕回京城處理喪事。這次出巡歷時較短,只有二十一天。公元1518年(正德十三年)三月,武宗又開始了第三次出巡。他先去昌平。四月,到密雲。五月,至喜峰口。初十,自喜峰口出京。這一次出巡歷時共四十天。

    比較大規模的一次外出遊幸,是正德十三年七月。正德十三年一月初二,明武宗因懷念「家裡」,在江彬誘導下,遂準備第四次出巡,當即傳下聖旨:「北寇屢犯邊疆,誠恐四方兵戎廢弛,其遼東、宣府、大同、延綏、陝西、寧夏甘肅,尤為要害。今特命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率六軍往征。」並讓內閣起草敕令。其「聖旨」中的所謂「朱壽」,乃是明武宗為自己起的名字。接到這樣荒唐的聖旨,內閣大學士們從維護明朝的統治出發,當然不能接受。但還是阻擋不住明武宗的出巡。七月初九,天還未亮,武宗就帶領江彬和護衛們,悄悄地走出東安門,沿著已經走熟的路線,經居庸關,歷懷來、保安等諸城,到達宣府。

    在宣府折騰了一陣之後,又自萬全,歷懷安、天城、陽和,再到大同。十月,巡遊大隊的人馬西渡黃河,至陝西榆林。十一月,再由榆林南下米脂、綏德。十二月又東渡黃河,到達太原。

    一路之上,江彬及隨從人員,到處為武宗物色美女歌伎,無論官家民家,已婚未婚,武宗只要看著順眼,便絲毫不顧,全不在乎,都留在身邊。他們所到之處,造成官府民宅巨大的災難,搞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

    這次巡遊時間,長達半年之久,正德十四年二月,武宗的「遠征」結束。滿載金玉珠寶、鷹犬虎豹、美姬倩女,自宣府而歸。武宗最寵愛的美女「劉娘娘」,就是這次出巡太原時,帶回豹房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