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皇帝又化裝成平民到李家。師師淡妝素服,跪在門口迎接。皇帝很高興,拉著她的手,叫她起來。看見李家的房屋大門忽然變得豪華寬敞。上次來時碰過的地方,都用蟠龍錦繡蓋在上面。又見小閣子改造成了大閣子,雕樑畫棟,那種幽雅的趣味都消失了。李姥見皇帝來了,也躲了起來。把她叫來,卻渾身發抖站都站不住,再也沒有上次那種噓寒問暖的慇勤了。皇帝心裡不高興,但還是和顏悅色,稱她「老娘」,告訴她本來是一家人,不用拘束害怕。李姥拜謝了,領皇帝到大樓裡去。大樓是剛蓋好的,師師跪在地上,請皇帝賜一幅匾額。當時樓前有杏花盛開,皇帝就寫「醉杏樓」三個字賜給她。過一會擺上酒來,師師在旁邊侍候,李姥替皇帝敬酒。皇帝讓師師在桌子的旁邊坐下,叫她彈奏賜給她的蛇腹琴,演奏《梅花三迭》一曲。皇帝一邊喝酒一邊欣賞,再三叫好。但是皇帝見到端上來的菜餚都有龍鳳形狀,有的是鏤刻的,有的是畫出來的,都跟皇宮裡一模一樣。皇上問是怎麼回事,才知道這些都出自御廚房廚師之手,是李姥出錢請他們製作的。皇帝感到不愉快,告訴李姥今後都要像上一次一樣,不用鋪張。這頓飯沒吃完,就回宮了。
徽宗曾經到畫院中去,出詩句考各位畫師,合格的每年有一兩個人。這年九月,把用「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為題的一幅名畫賞給李師師。又賜給她藕絲燈、暖雪燈、芳苡燈、火鳳銜珠燈各十盞;鸕茲杯、琥珀杯、琉璃盞、鏤金偏提壺各十件;月團、鳳團、蒙頂等茶葉一百斤;湯餅、寒具、銀餅等點心好幾盒;還賜給她黃金、白銀各千兩。當時宮裡已經盛傳這件事情,鄭皇后聽說後,就進諫說:「娼妓之流的下賤人,不宜跟皇上龍體接近。而且夜晚私自出宮,也怕會出意外。但願陛下能自愛。」皇帝點頭答應,一兩年內,沒有再去李家。但是對師師的問候賞賜,卻一直沒有中斷。
宣和二年,皇帝又去李師師家,見到自己賜的畫掛在醉杏樓中,觀賞了好久。回頭看見李師師,就開玩笑說:「畫裡的人怎麼竟然被喊出來了?」當天又賜給李師師避寒金鈿、映月珠環、舞鸞青鏡、金香爐四樣東西。第二天,又賜給師師端溪硯、鳳嘴硯,李廷制的墨,玉管宣毫筆,剡溪綾紋紙。也賜給李姥十萬貫銅錢。
張迪私下對徽宗說:「皇帝去李家,一定要換衣服,又是夜裡才去,所以不能常去。現在艮岳離宮東邊有一塊地,有二三里長,一直到鎮安坊。如果在這裡修一條暗道,皇上來去就很方便了。」皇帝說:「這件事交給你辦。」於是張迪等人正式上書說:「離宮的侍衛人員以前大都在露天裡待著,我們願意捐錢,在官地造上幾百間房子,統統加蓋圍牆,以便侍衛休息和防守。」皇帝批准了他們的奏請。於是羽林軍巡邏部隊等人員,一直佈防到鎮安坊,過往行人就再也不能到這一帶來了。
四月三日,皇帝開始從暗道到李師師家,賜給她藏鬮、雙陸等賭博的遊戲用品,還賞賜了玉片棋盤、綠白兩色玉棋子、畫院的宮扇、九折五花簟、鱗紋蓐葉席、湘竹綺簾、五彩珊瑚鉤。有天,皇帝與師師玩雙陸,輸了;下圍棋,又輸了,就賜給師師白銀二千兩。後來師師生日,又賜給師師珠鈿、金手鐲各兩件,一箱子璣,幾端毳錦,一百匹鷺毛繒和翠羽緞,一千兩白銀。後來皇帝又因為慶賀遼國滅亡,大賞州郡,恩賜各地官府,也賜給師師紫綃絹幕、五彩流蘇、冰蠶神錦被、卻塵錦褥子以及麩金千兩,還有桂露、流霞、香蜜等美酒。又賜給李姥皇室府庫的一千萬文錢。共計前後賞賜金銀錢財、布料、用具物品、食物等,差不多有一億文。
皇帝在宮中召集皇家眷屬歡宴,韋妃悄悄問他:「李家女娃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讓陛下這麼喜歡她?」皇帝說:「沒有別的,只是讓像你們這樣的一百個人,去掉艷麗的裝扮,穿上素色的衣服,叫這姑娘雜在裡面,自然會顯示出不同。她那一種優雅的姿態和瀟灑的氣度,不是有了美貌就能具備的。」
後來徽宗讓位給兒子,自號「道君教主」,搬到太乙宮裡去住,放縱遊樂的念頭,也就少了。師師對李姥說:「我們娘兒倆整天嘻嘻哈哈,還不清楚大禍就要臨頭了。」李姥說:「那麼怎麼辦呢?」師師說:「你暫且不用管,讓我來處理。」當時金人正在宋邊境進犯挑釁,河北稟報朝廷說形勢危急,師師就把皇帝前前後後賞賜的金錢集中起來,上書給開封府尹,說願意把這些錢上繳府庫,以幫助河北官兵添購裝備軍餉。又賄賂張迪等人替她請求老皇帝,說願意出家為女道士。老皇帝准許了,還賜城北的慈雲觀給她住。
靖康之難,金人攻破了汴京,徵、欽二宗先後做了俘虜。金國主帥來尋找李師師,說:「金國皇帝知道她的名聲,一定要得到她。」找了幾天沒有找到。張邦昌還幫著金人追查她的蹤跡,把她抓住獻給金兵。李師師痛罵他:「我是一個低賤的妓女,卻承蒙皇帝垂顧,寧願一死,也不屈服。你們這幫人,高官厚祿,朝廷哪裡虧待你們,你們要想盡辦法滅絕國家命脈?現在你們又向敵人稱臣充當走狗,希望有機會作為進身的階梯。我不會讓你們當作禮品討好敵人!」說完拔下頭上的金簪猛刺自己的咽喉,但沒有死,就把金簪折斷吞了下去才死。道君皇帝被俘虜後關在五國城,聽說師師死時的情況,忍不住淚如雨下。金兵無奈,就把徽宗身邊的貴妃王婉容和一個帝姬帶回營中受用。
徽、欽二宗到金後,先被迫換了素服,去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然後一個被封為昏德公,一個被封為重昏侯。
坐井觀天」與「五國城」之謎
在中國歷史上,北宋王朝最後的兩個皇帝——父親徽宗趙佶與兒子欽宗趙桓,因為被金兵俘虜,流放到東北黑龍江的「五國城」「坐井觀天」,成了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悲劇人物。他們「坐井觀天」也成了我國古代著名的傳奇故事。也正因如此,這兩位落難皇帝的俘虜生涯、流放命運,以及最後結局,甚至與之有關的細枝末節,均為歷代史家、文人所關注,進行探索。
史載:北宋欽宗靖康二年父子皇帝被俘,與后妃宗室官吏們被押至燕山,後到燕京,面見金太祖之弟、都統內外諸軍的遼王完顏杲,遭斥責。第二年(1128年)春,押往東北金國國都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市郊有白城遺址),八月朝見金太宗完顏晟,金太宗封趙佶為昏德公,趙桓為重昏侯。不久,送到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八面城)關押。兩年後,金天會八年秋天又轉徙至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在五國城,宋徽宗寫了一篇淒涼哀惋的詞《媚眼兒》,與寫在韓州的《燕山亭北行見杏花》,成為他的代表作,廣為流傳。
宋徽宗父子二人在五國城多年後,先後死去。這個因趙佶、趙桓「坐井觀天」而名載史冊的五國城是哪裡?多數史料說五國城就是今天的黑龍江省依蘭縣,地處松花江與牡丹江的會合處。但也有說趙氏父子皇帝「坐井觀天」之處是「五國頭城」,宋詞專家胡雲翼先生甚至說「五國城」在吉林省境(《宋詞選》12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可見,五國城也是需要說清楚的。
東北古代的史料、《遼史》與《金史》記載:遼王朝的東京道,轄今天的東北三省、俄羅斯外興安嶺以南與烏蘇里江以東廣大地區。其間從牡丹江與松花江匯合處起始,到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包括其東北一帶),松花江下游兩岸有五大部女真人,分別是越裡吉部、盆奴裡部、越裡篤部、奧裡米部、剖阿里部,統稱為五國部。各部的中心地區有城堡,各部首領居其地,於是便有了五國頭城到五城的稱謂。
越裡吉部在南——松花江與牡丹江匯合處,其城被稱為五國頭城,舊址即今天的依蘭縣城,北宋徽宗、欽宗被放逐於此「坐井觀天」。而五國部的最北一部剖阿里,後來音譯為伯力,即今天的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古代中原內地文人對東北遼金時期歷史、地理情況不甚瞭解,籠而統之地把今天的依蘭說成了五國城。直到今天,有的權威性文字對此仍有不準確的解釋,如《辭海》說:「遼時……松花江兩岸有剖阿里……等五國部落歸附,設節度使領之,成為五國城。」把女真人五大部族縮小為五個部落,是明顯錯誤。二是把五國部當作五國城,地域廣大,徽欽二帝在哪裡「坐井觀天」也就說不清楚了。更有甚者,南京大學歷史系編寫的《中國歷史地名詞典》說五國城是剖阿里等五城的總稱,要從松花江下游到黑龍江下游廣大地區尋找二帝「坐井觀天」的五國城,何其難也!
北宋徽欽二帝在五國頭城——今天的依蘭「坐井觀天」,已流傳了八百多年。近年有部文學史說到徽宗趙佶在五國城「坐井觀天」時,特意寫明「依蘭有三口枯井」,明顯地是要證明趙氏父子皇帝確實在這裡坐井觀天,這三口枯井就是二位皇帝坐過的。
其實二帝是否在依蘭「坐井觀天」,東北人是可以說清楚的。井者,掘地而成深洞者也。即使是因斷了水而廢棄的枯井,也是很深的。不是怕其逃跑的要犯,斷不會囚之於深井,數千年中國歷史未見用深井囚犯的記載。此時的徽欽二帝雖是被流放的俘虜,有后妃、宗室、官吏陪同,有宮女、太監侍候,有寫詩作畫,與王室、官吏談話的自由,不過有金兵看守而已,金朝皇帝不怕他們跑,也不相信手無縛雞之力的他們會逃出幅員遼闊的大金王國。所以,「坐井觀天」只不過是一種傳聞而已。自然,之所以中原文人有如此的記載,事出有因。
甚至可能是那些隨二帝到過五國頭城,後來被放回關內的北宋官吏親眼所見。這些官吏看到徽欽二帝住在或坐在哪裡?不要說八九百年前,就是在六七百年前,東北北部民間蓋棟瓦房也非易事。加之冬季嚴寒,掘地為穴,穴居,是北滿地區古來民風——掘地丈餘,成穴,上面搭棚,以茅草等覆蓋,一角留出口,即過去民間人人皆知的地窨子。貧民百姓住地窨子,肅慎時期是從東北先民到滿人幾千年來普遍之事。看到徽欽二帝在五國頭城,住在地窨子裡,返回中原的北宋官員們因不知地窨子其名,把似井的地窨子說成了井,於是便產生了這兩個皇帝俘虜、「坐井觀天」的傳說,中原人不知內情,信以為真。
這兩位當了俘虜被流放到五國頭城的皇帝死在哪裡,幾百年來更是一謎。最早說到徽宗死地的,是南宋文人宇文懋昭,他在《大金國志》一書中簡單地說徽宗「崩於五國城」。後來的一些書籍,如清代畢沅主編的《續資治通鑒》,當代的《辭海》、《中國歷史大事年表》等,均沿用此說。後二書甚至說欽宗趙桓也是死在五國城的。而距徽欽二帝死後不過幾十年的南宋文人筆記《南燼紀聞》、《南渡錄》等,卻記載徽欽二帝並非老死五國頭城,而是後來又被轉徙到另一個五國城——西綿州。
儘管對宋徽宗趙佶的死地有不同說法,但《金史》、《宋史》與《續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相同,可以認定是死在黑龍江省依蘭縣,即五國頭城,葬地在浙江杭州。
蒙羞受難,宋欽宗趙桓慘死於馬蹄之下
中國歷史上朝代眾多,皇帝無數,而真正的倒霉蛋皇帝卻是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當金兵大舉入侵之際,他的吃喝玩樂了一輩子的父親宋徽宗不願意玩了,於是決定禪讓帝位,把所有的煩心事交給了兒子趙桓。趙桓被迫即位,就是這個倒霉蛋宋欽宗,只做了一年亂世君主,就與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去。在受盡折磨後被馬踩死,享年57歲,他可以說是中國倒霉皇帝之最。
靖康難:宋人無法治癒的傷痛
欽宗趙桓,曾名亶、煊,是北宋末代皇帝,生於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四月十三日。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十二月,在金兵大舉入侵之際,徽宗禪讓帝位,趙桓被迫即位,是為欽宗,改次年為靖康元年。靖康二年,與其父徽宗同被金兵俘虜北去,在位一年零兩個月。公元1156年(紹興二十六年)死於五國城,享年57歲,葬於永獻陵。
欽宗與其父一樣,優柔寡斷,反覆無常,對政治問題缺乏判斷力。靖康元年,金兵攻打汴京,軍民強烈要求抵抗,欽宗被迫起用抗戰派將領李綱抗擊金兵,但仍不斷向金朝屈辱求和,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又同意割讓河東、河北,一味地妥協退讓,幻想金兵能夠撤退。十一月,金兵攻陷汴京。次年二月,延續了168年的北宋王朝滅亡。
金軍雖然退出了京師,但並未停止攻宋戰爭。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失守,使宗翰率領的西路金兵得以順利南下,與東路軍合圍汴京,並於十一月攻佔開封外城。
在攻下開封外城後,精明的金軍將帥並未立即攻城,只是佔領外城四壁,並假惺惺地宣佈議和退兵。欽宗居然信以為真,命何栗和齊王趙栩到金營求和。宗翰說:「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議,在割地而已。」又「請求」太上皇到金營談判。與其說是請求,倒不如說是命令。徽宗哪有這份膽量?欽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驚過度、痼疾纏身為由,由自己代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