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有一些人,辦事幹練,銳意豁達,工作能力強,個人素質高,事業有成,可稱得起為人中驕子。因此,做事喜歡強勢,做人喜歡壓倒別人,情理當中能辦的事辦得游刃有餘,原則上不能辦的事也辦的有聲有色,因此,該得的榮譽得到了,該滿足的虛榮也收穫了。然而,處心積慮,往往也會遭到別人的嫉恨和非議,甚至還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做人應該有銳氣,但銳氣不代表鋒芒。銳氣可以展現自我的內心,但鋒芒卻給別人以壓力。
當然也許你會說,採用這樣的辦法不是永遠無人知道嗎.其實只要一有表現本領的機會,你把握這個機會,做出驕人的成績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這種表現本領的機會,不怕沒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出的成績不能使人特別滿意,你已有真實的本領,就要留意表現的機會,沒有真實的本領,就要趕快從事預備,《易經》上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無此器最難,有此器不患無此時。鋒芒對於你,只有害處,不會有益處,額上生角,必觸傷別人,你自己不把角磨平,別人必將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傷害更多,而鋒芒就是人額頭上的角啊!
鋒芒是刺激別人有所察覺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從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個個深藏不露,好像他們都是庸才,其實他們的才能遠在你之上,頗有雄才大略卻願意久居人之下,而他們的功業卻久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他們懂得,一露鋒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人便成了他的阻力,成為他的絆腳石。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壞者,自己就難以立的住腳,哪裡還能實現揚名立身的目的。
心理學家告誡: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作為一個有才華和抱負的人,一定要做到不露鋒芒,既有效地保護自我,又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不僅要戰勝盲目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不要太張狂,更要養成忍人讓人的美德。
因此,想要在事業上一展才華的人,可以用一點心機巧妙展露,但如果時機沒成熟之前千萬別鋒芒太露。
低調做人,切勿張揚
低調做人,不張揚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文化、一個現代人必需的品格。沒有這樣一種品格,過於張狂,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好用而易折斷,終將在放縱、放蕩中悲劇而亡,無法在社會中生存。
低調,就是為人不張揚,謙虛的意思。而張揚是指宣揚,聲張。做人要低調不要張揚。
低調做人、不張揚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文化,個現代人必需的品格。沒有這樣一種品格,過於張狂,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好用而易折斷,無法長久在社會中生存。
不張揚就要自我束縛,將個性引到正確的方向上來,而不是故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風臨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走向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
一次,兒童文學家蓋達爾帶著5歲的小女兒珍妮,給夏令營的小朋友講故事。蓋達爾要為小朋友們講的是小朋友們期待聽的童話故事《一塊石頭》。
大禮堂裡,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蓋達爾講故事,除了蓋達爾的聲音,整個禮堂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可以聽到。這時,小珍妮卻旁若無人地在禮堂裡走來走去,偶爾還故意使勁跺跺腳,發出惹人煩的聲響,跺完腳後還露出得意的神情,她的舉動彷彿在告訴小朋友:「你們看,我是蓋達爾的女兒!你們一個個都在聽我爸爸講故事,這些故事我每天都能聽到!」
蓋達爾看到女兒的行為,停止了講故事,他突然提高嗓音,嚴肅大聲地說:「那個猖狂的小傢伙是誰?請你們把那個不守秩序的小傢伙攆出去!她妨礙了大家安靜地聽故事。」
小珍妮一下子愣住了,她沒有想到自己親愛的爸爸竟然這樣說她,她連哭帶喊賴著不走,想讓爸爸心軟,但蓋達爾不為所動,堅決要求工作人員把珍妮拉出會場。
之後,蓋達爾又繼續給孩子們講故事,故事講完時,孩子們對蓋達爾報以熱烈的掌聲。蓋達爾給孩子們講的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還通過對小珍妮的懲罰,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無論是誰,都不應以優越驕縱,過於張揚。
做人要學會低調,不能張揚。何謂低調?低調是一種人生姿態,是俯下身軀卻胸懷大志的行動,是謙遜有禮卻心雄萬丈的氣概,是退讓有節卻勇於進取的情懷。低調不是低微,也不是低賤,更不是低人一等,處處退縮。掌握這些原則,也就理解了低調做人的真諦。低調做人正是藏在匣中的寶劍,一旦出鞘必定是光華奪目,寒芒閃閃;低調做人正是雪壓枝頭的梅花,春來之日必定會迎風怒放,霞彩滿天。
威爾遜當選為美國新澤西州州長之後,有一次,出席一個午餐會,主持人在介紹他時,稱他為「未來的美國總統」。這自然是對他的刻意恭維,可是對其他在座的人來說,卻產生了相形見絀之感,眾人的臉上都有些不悅。
威爾遜想扭轉這種一人得意眾人愕然的局面。他起立致詞,在幾句開場白之後,他說:
「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面很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有一個人在加拿大喝過了頭,結果在乘火車時,原本該坐往北的火車,卻乘了往南的火車。
大伙發現這一情況,急忙給往南開的列車長打電話,請他把名叫約翰遜的人叫下來,送上往北的火車,因為他喝醉了。
很快,他們接到列車長的回電:『請詳示約翰遜的姓,車上有好幾名醉漢,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該到哪去。』」
威爾遜最後說:「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卻不能像主持人一樣,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裡。」
聽眾大笑。
威爾遜幽默的謙遜,使眾人消除了對他不服氣的情緒。因為威爾遜懂得,做人越是張揚越是遭人鄙視。
所以,為人一定要低調,不要張揚。低調做人既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也是一種智慧,一種謀略,一種胸襟。但低調做人決不是要低人一等。
大陸的一個企業代表團,到香港後去拜訪李嘉誠先生,當代表團成員出電梯時,李先生已在電梯口迎候,入座後他給代表團的每個成員發名片,這使得所有的成員都驚愕不已。李嘉誠是華人首富,「地球人都知道」,可他發名片的樣子就像小學生做功課一樣認真。李先生曾說過,做人不能太張揚,你的生存不能影響到別人。正是這種低調做人的姿態,才成就了今天的華人首富。
當然,我們提倡低調做人,並不是讓你低人一等。低調與低人一等的本質區別就在於是否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低調的人雖然目前看起來似乎處於低人一等的劣勢,但卻能厚積薄發,強化自信,積累經驗,成就大事。俗話講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縱觀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無不是經過艱苦磨煉,經過「低人一等」的磨難,而最後一飛沖天、一鳴驚人的。
同樣,低調做人更不是要我們去忍氣吞聲。有時儘管在同一事件中,人們起初還比較客氣,謙遜地做出一些必要的忍讓,但由於對方實在是過於無禮,而且行為方式和慾望令人髮指,實在是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便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忍無可忍」了。此時此刻,便不應再「忍」下去,而可以有所表示。
一個人如果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刁難,往往是因為自己軟弱或辦事能力較差所致。相信你肯定也不願意別人騎在你的頭上並且認為你沒有工作能力,因此,一定要改變這樣狀況。要改變被人欺負的現狀,態度必須要強硬起來,腰桿挺直起來,與欺負你的人相抗爭,不能一味用低調做人來解釋,低調做人不等於忍氣吞聲。這樣,原來欺負你的人就會有所收斂。
其實,低調做人就是要能夠正確認識、分析自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不以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相比,更不以自己的劣勢與他人的優勢相論。
所以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擺脫「低人一等」的心理,發揮自己的所長,以平常之心對待,顯出足夠的自信,就會在處事過程中從容自如,游刃有餘。
低調做人不等於低眉順眼,更不等於卑躬屈膝。低調是一種態度,一種風範,那些奴顏媚骨的態度不僅不是低調做人的真諦,反而是低調做人的反面。
人生處在順境和得意時,最容易張揚。張揚是許多沒有遠見的人的共性,他們本來就沒有大志向也沒有大目標,只是在一種虛榮心的驅使下向前奔跑,目的只是想博得眾人的喝彩。所以眾人的掌聲一響便認為達到了人生目標,便想躺在掌聲中生活,他們認為自己可以不必再奔跑,可以昂頭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
張揚也可以說是一種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失意當成永久失意的誤解。低調的人明白,這個世上永遠沒有永恆的事物,一切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張揚的事情。
如今,很多人都感歎:與人相處,難!只要稍有點處理不當,就會招來麻煩。輕則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則影響自己的事業。因此,在生活中無論我們處在何種境地,都要學會低調做人。順境常常是過去艱苦耕耘收穫的結果,逆境也正是日後峰迴路轉、否極泰來的前奏。因此即使是遇見挫折和痛苦我們也要在低調中修煉自己,最終突破人生的逆境。
北魏節閔帝元恭,是獻文帝拓跋弘的侄子。孝明帝時,元義專權,肆行殺戮,元恭雖然擔任常侍、給事黃門侍郎,總提心有一天大禍臨頭,索性裝病不出來了,那時候,他一直住在龍華寺,和誰也不來往,就這樣裝啞巴裝了將近十二年。孝莊帝永安末年,有人告發他不能說話是假,心懷叵測是真,而且老百姓中間流傳著他住的那個地方有天子之氣,元恭聽了這個消息,急忙逃到上洛躲起來。沒過幾天就被抓住送到了京師。關了好幾天,由於抓不到什麼證據,不得已又放了他。
北魏永安三年十月,爾朱兆立長廣王元曄為帝,殺了孝莊帝。那時,坐鎮洛陽的是爾朱世隆。他覺得元曄世系疏遠,聲望又不怎麼高,便打算另立元恭為帝,但又擔心他真的成了啞巴。於是便派爾朱彥伯前去見元恭,摸清真實情況。事已至此,元恭也知道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見到爾朱彥伯後開口說:「天何言哉!」十二年的啞巴說了話,彥伯大喜。不久,元恭即位當了皇帝。
人生的路有起有落,逆境雖然痛苦壓抑,但對一個有作為、有修養的人士來講,在各種磨礪中可以鍛煉自己的意志,從而由逆向順。
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