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發生一些小誤會或小摩擦,在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胸懷寬廣的人大致會過而即忘,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這般胸懷。在人際交往當中,常常看到一些爭吵原是出於某一件雞毛蒜皮的事,但由於一方逞一時口舌之快,說了帶情緒的話,傷害了的自尊心,而另一方也不願意做省油的燈,受羞後也勃然大怒、反唇相譏,從而雙方你來我往,把口水仗打得如火如荼,甚至大打出手,小事變成了大事,釀成禍端。
平常社會活動中,正常人也時有來這麼一兩下,但此快字必也是一閃而過,接下來的便是不快了。舉個淺顯的例子:當你在超市排隊付款時,隊伍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前面有一個老太太霸在收款台前,用了很長時間數著收款員找給她的零錢,你一面心疼浪費掉的時間,一面強耐著性子等了好久,最終可能就按捺不住歇斯底里吼了一聲。
就像人打完噴嚏就會起一陣雞皮疙瘩一樣,逞一時口舌之快其實也是一種生理快感的宣洩形式。所不同的是,打噴嚏的快感是純生理的,而逞一時口舌之快卻攙有極濃的心理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講,要克服逞一時口舌之快的毛病,就要從平常的自我心理調節上下工夫。
這就像圍觀、看熱鬧者當時的心情,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比如A公司起訴B公司侵犯其知識產權,看熱鬧的也分好幾派。有希望A公司輸的,有希望A公司贏的。最終A公司放棄起訴,雙方和平解決問題。可惜那些愛看熱鬧的人由於沒熱鬧可看了,那種莫名的快感也就沒了。
逞一時口舌之快者在心理上也有圍觀、看熱鬧者的意味,他嘴發癢了,你不讓他宣洩,那張嘴豈不更癢?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多事情靠自己找快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把事情辦得更糟。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知道自己有逞一時口舌之快的毛病,而且在短時間內很難克服,那麼你就應該常備相應的補救措施。
一家公司人事方面的管理人員,平時老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其實言多必失這道理誰都明白,但他是打死也不信這個邪。
有一次他負責招聘,一個應聘者說自己是北師大畢業的,但沒具體說是師大哪所學院,他脫口而出就是一句讓人大感不恭的話:北師大有一流的也有末流的。這話讓那人聽起來很不舒服,說他是懷疑自己徒有虛名,非讓他說出北師大到底哪所學院是末流。眾所周知,北師大幾所學院水平雖然有高有低,但哪所也不至於末流。他的話其實是逞一時口舌之快說出來的,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僵持到最後,還得向人家賠禮道歉。
愛逞一時口舌之快者大多是心浮氣躁、又習慣指責他人的人。在他們的心靈世界裡根本就沒有忍字可言。只要不順心,見事罵事,見人罵人,為的是排遣胸中的憂煩。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焦躁的情緒得到宣洩了,被罵者的心裡感受如何呢?對於有逞一時口舌之快者,最重要的是要不斷培養自己的耐性,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凡事三思而行,說話也不例外,在開口說話之前也要思考,確定不會傷害他人再說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凡事說話留三分
三國時的劉基是揚州牧劉繇的兒子,是一個知書達理,風度翩翩的青年,在他1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孫權比較賞識劉基,大膽起用他。劉基除了善於處理一些事之外,更有一張會說話的嘴。「好馬長在腿上,好人長在嘴上。」劉基知道怎麼跟領導說話。「虎口拔牙」還真得有兩下子。公元220年,孫權向曹丕服軟,面北稱臣,曹氏暫時也無攻孫權之力,所以雙方倒也相安無事。孫權整日吃喝玩樂,好不快活。一天孫權和大臣們喝得異常高興,親自為大家把盞(倒酒),按說這是天大的面子,誰敢不接著。偏偏到了虞翻那兒,他假裝不勝酒力,躺在了地上,等孫權走過去了,他又一下子坐好,一點醉意也沒有。虞翻不給面子,惹惱了孫權,惱羞成怒地孫權立馬拔出腰劍,眼看一劍下去,虞翻就沒命了。
大夥一下子酒勁都過去了,可是誰也不敢說什麼,因此時的孫權可是酒後亂性,弄不好自己再來個惹火燒身。就在這一剎那,劉基眼疾手快,一下子抱住了孫權的大腿,說:「大王等酒過三巡之後,再殺賢能之士。即使虞翻真的有罪,天下人不知他該死,卻知道您是酒後殺人,大王您這麼多年禮賢下士,仁慈之名播於四海,不能讓好名聲毀於一旦啊!劉基深知說服的精要,一要保存領導顏面,二要真心地為領導著想。他的話孫權聽進去了,可心裡頭火氣未消,再者也不能就這麼算了,那不是顯得自己酒後失德嗎?這時孫權記起了曹操,說:「曹操尚且殺了孔融,我殺虞翻,算得了什麼?」這話聽著有道理,虞翻怎能比得過大名鼎鼎的孔融呢?劉基說:「曹操輕率殺害了士人,天下共憤;大王推行仁義,應和堯、舜比,怎麼能和曹操相提並論呢?」這話說到孫權的心窩裡——「我和堯舜差不多,哪能像曹操呢。」於是虞翻在鬼門關口又轉了回來。劉基借巧說「不」挽回了虞翻的性命。
跟正在氣頭上的人說話,千萬不可硬頂硬撞,哪怕是他理屈,也不可當即直言指責,更不可用激將法的語言刺激對方。你想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讓他能夠接受你的主張,如此,倒不如多美言他幾句,多奉承他一些,這樣效果一定會更好。
陳經理出差的時候在火車上遇見一位「台商」,二人一見如故,互換了名片。這位「台商」舉手投足之間都顯示出一種貴族氣質,這使陳經理對其身份毫不懷疑。恰巧二人的目的地相同,「台商」又對陳經理的產品非常感興趣,似有合作意向,便與之同住一個賓館。吃飯,出行幾乎都在一起。
這一天,陳經理與一客戶談成了一筆生意,取出大量現金放在包裡。午飯後與「台商」在自己屋裡聊天。不久,陳經理去衛生間,回來時嚇出一身冷汗:「台商」和那個裝滿錢的包都不見了!陳經理趕緊報警,幾天後案子破了。罪犯被抓後才知道,原來他並不是什麼台商,而是一個職業騙子。這讓陳經理對自己的輕易相信他人,交出自己底細的做法痛悔不已。
像陳經理這種被人摸清底細鑽了空子的事情時有所聞。而「台商」的騙術在於:他交出「假心」,以此誘騙你交出「真心」。而你不知江湖險惡,就心實厚道地什麼都對他說了,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有必要吸取教訓。
碰上老實人,你們一見如故,把「老底」全都抖給對方,也許會成為知心朋友;但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可能是,你把心交給他,他卻因此而小看你,更有甚都會因此打起壞主意,暗算你。和人初次見面,或才只見到幾次面,就算你覺得這個人不錯,而你也喜歡他,也不該把你的心一下子就掏出來。對還不瞭解的人,無論說話或行為,都要有所保留。
人性複雜,你若一下子就把心拿出來給對方,用心和他交往,那麼就有可能受傷。把心掏出來,這代表你的真誠和熱情,但見你把心掏出來,他也把心掏出來的人不大多,而且有掏的是「假心」的人。若這種人又別有用心,剛好利用了你的弱點,那麼你的日子並不好過了;而會玩手段的人,更可以因此把你玩弄於股掌之中。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你一下子把心掏出來,如果對方是個謹慎的人,那麼你反倒會嚇著他,因為他懷疑你這麼坦誠是另有目的的。如果是這樣,你可能會弄巧成拙,斷送了有可能發展的情誼。
在與人交往中,與其一下子掏出心來,不如慢慢觀察對方,有了瞭解之後再交心。你可以不虛偽,坦擔蕩蕩,但絕不可把感情放進去,要留些空間作為思考、緩衝一下摻雜感情因素,那麼一切就好辦了。
茫茫人海,各態紛呈,千差萬別。交際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要有仔細甄別,擇益去損。交際有一個選擇的過程,開始是結識和初交,在交往過程中互相瞭解以後,才由初交成為熟悉的朋友。交友要先淡後濃,取平淡而忌多變。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達後近,這才是交友之遭。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這句話也啟發我們:與人交往,要學會察言觀色。沉沉不語和悻悻自好,都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外表,展現一個人的性格和素養。一般情況下,遇沉沉不語之士心機很重,城府很深,與人交往會把自己隱藏起來,別人很難看清他真正的面目,他心中在想什麼你根本無法猜測,他也根本沒有把你當成朋友,你們只是泛泛之交。你的單方面坦露並不一定能換得友情,反而可能受到傷害。悻悻自好之人心胸不夠寬廣,愛怨恨和報復人,而且性格剛愎傲慢,與之交往如果說話不小心容易產生矛盾,生出事端。
當然,有些人用沉默寡言來掩飾內心,這並不是故意的心機或城府,而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保護自己或者說是生存的方式。有些人喜怒形於色,自以為是,與人交往小心眼,也不一定有害人之心。這些情況都需要在交往中加深瞭解,才能認清一個人。但是,交往時仍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