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98章 當今哲學思考的主題和問題範圍 (6)
    卡爾·萊蒙德·波普卻是個例外,從他的著作的多樣性、意義和所涉及的問題範圍來講,他都是20世紀哲學的中心人物之一。波普出生於維也納,和維特根斯坦一樣,他也來自一個殷實的、有教養的猶太家庭。後來,他曾經在他的一部哲學著作裡詳細地記述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發展過程,可惜這本書只有英文版。

    波普的主要著作有《研究的邏輯》1935年出德文版,很久以後又以《科學發現的邏輯》為名出了英文版,後來這本書又經過多次修訂再版。、《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歷史決定論的貧困》、《客觀知識》。1984年,他發表了一部著作集《尋找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面收錄了他20世紀30年代的講演和文章,其內容顯示了他的廣泛興趣和對哲學的熱愛。

    波普在許多問題上都發表了自己的深刻見解,不僅包括自然科學認識的基礎和基本問題,而且也包括歷史和社會學問題,他與許多重要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薛定諤、弗朗克和尼爾斯·波爾始終保持著緊密的思想交流。人道主義、理性主義和批判精神是貫穿於他全部著作中的主線。此外,他的著作也有一種內在的統一性,可是由於篇幅所限,我們在這裡不可能對此詳加論述。簡言之,對波普來說,世界歷史的發展並沒有嚴密的規律性,它既不是被預先決定的,也不能被完全認識。任何關於歷史發展的預言都經不住歷史的嚴格檢驗,因此也不可能上升為科學的規律。如果我們企圖發現歷史規律並以此為依據制訂出大規模地改造人類社會的計劃,這就是違反科學的烏托邦。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的一切知識始終都帶有一種暫時的和假說的特點。

    一般來說,我們不可能把「觀察語言」轉化為「理論語言」。如果我們打個比方,那就是,理論的「樓層」不是在每個地方都以觀察為基礎,但是它也不是毫無根基地空懸其上,兩者在一些重要的地方會通過一些「依附的規則」而相互聯結在一起。

    但是理論概念並不是從物的語言中通過邏輯推導而得出的,毋寧說,理論概念是人類精神的自由創造,或者說是幻想,關於這一點,沒有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表達得更為明確和徹底了:「我深信,甚至可以斷言:在我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中所出現的各種概念——從邏輯上看——都是思想的自由創造,它們不能從感覺經驗中歸納地獲得。我們之所以不那麼容易注意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們總是習慣於把某些概念和概念的關係與某些感覺經驗如此確定地聯繫在一起,以至於我們意識不到有一條在邏輯上不可逾越的鴻溝,這條鴻溝將感官經驗的世界與概念和命題的世界隔離開來。

    「比如說,全部數的系列顯然就是人類頭腦的一種發明,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一種工具,它使某些感覺經驗的整理變得更加容易了。但是,我們並沒有辦法讓這些概念能夠從經驗中自己長出來。我之所以在這裡列舉數的概念,是因為它屬於前科學的思想,儘管如此,它的構成性特點仍然是容易看得出的……

    「為了不至於使思想變成『形而上學』或空談,有必要使足夠的概念體系的命題與感覺經驗充分而牢固地聯繫在一起,鑒於概念體系的任務就是整理感官所經驗到的東西並使它變得顯而易見,因此,概念體系應該表現得盡可能一致和簡約。此外,這種『體系』也是一種自由遊戲,它是按照任意規定的遊戲規則與符號之間進行的。這既適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思想,也適用於科學中有意識地和系統地構造出來的思想。」

    那麼我們能不能通過歸納而獲得我們的理論呢?也就是說,我們能否通過大量的觀察和經驗推導出某種理論假說來呢?對於這個問題,波普的回答也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假說並不是以這種簡單的方式得以實現的,而更多的是通過瞬間的和直覺的靈感獲得的認識,這種認識後來又轉化為一種在經驗上可被檢驗的假說。在科學史上,這種例子不勝枚舉。波普否定歸納的有效性,並且也對休謨為歸納法尋找心理學根據的做法進行了批判,在他看來,通過歸納,我們既不能獲得必然真理,也不能獲得或然真理。不僅如此,「所有的理論都是假說,所有的理論都可以推翻。」但是,「另一方面,我絕不認為我們要放棄尋求真理;我們對理論的批判性討論受尋找一個真的(和強有力的)說明性理論的想法支配著;而我們通過訴諸真理觀念為我們的優選辯護:真理起著規則性觀念的作用。我們通過消除謬誤來測定真理。我們對猜測不能給出證明或充足理由,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可能猜測到真理;我們有些假說很可能是真的。」

    在德國,卡爾·萊蒙德·波普的學說主要經由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漢斯·阿爾伯特的擁護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阿爾伯特的《批判理性主義綱要》可以作為瞭解批判理性主義思想和論證方式的入門書,這本書中收錄了作者的5篇文章,其中的第一篇「批判理性觀念」原本是1963年發表在《伏爾泰俱樂部》年鑒上的。

    繼這本書之後,阿爾伯特又發表了文集《結構與批判》。在其中,阿爾伯特進一步發揮了批判理性主義的思想和論據,而且他還針對其他哲學觀念展開了批判。他主要討論了三個學派:第一,分析哲學;第二,新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想阿爾伯特是個好爭論的人,在書中他針對於爾根·哈貝馬斯展開了激烈的攻擊。;第三,闡釋學思想。

    我們可以把阿爾伯特的論戰看做一種用意廣泛的嘗試的組成部分。在哲學內部不同的思想流派之間,特別是在哲學和經驗科學之間,在認識與決定之間,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簡言之,在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的不同範圍之間,他不是想豎起一個屏障把它們分隔開,而是想架起一座橋樑,使它們彼此相連。他明確地指出,哲學家的任務就是為解決這種「架橋的問題」而作出貢獻。

    [6]解釋學

    在伽達默爾看來,解釋學或理解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因為它不僅對於理解古典著作和精神產品是必要的,而且對於理解人類的一切知識也都是最為基本的,理解是存在的基本模式,每一種知識都必須以「預先理解」為基礎。他的這一思想主要是來自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裡,海德格爾明確地將此在解釋為理解,理解是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

    因此,對伽達默爾以及許多當代哲學家來說,語言是最主要的問題。因為,我們關於世界的認識無不是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人類關於世界的知識都必須借助於語言才能傳達出來。人對世界的第一個認識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但不僅如此,我們在世界存在的語言性最終表達出了經驗的全部範圍。

    對世界的解釋是通過人來完成的,而對世界的理解是個創造性的過程,它不是靜止的,它必須經過不斷地檢驗和修改。在不斷地與傳統進行對話的過程中,人類過去對世界的認識會逐漸走向完善。

    伽達默爾不僅對當代哲學產生了影響,而且對當代神學、文藝學和藝術評論也產生了深刻影響。

    [7]「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者主要思考的問題是:以我們的感官印象為基礎並經過大腦思維的加工,我們以為自己發現的東西就是「現實」,而事實上,它或許就是由我們虛構出來的東西,或許它就是一種我們自己的思想杜撰呢瓦茲拉維科解釋說,與「結構主義」這個名稱相比,他倒是更喜歡「現實研究」這一稱謂。?

    這裡所說的虛構的現實並不是指精神病患者虛構的妄想世界,而是指「普通的」現實,在日常生活中,在科學研究中,我們以為它就是千真萬確的現實。

    我們真的就能夠知道自然是如何被創造的以及它要遵循哪些規律嗎?絕不可能!首先,我們只有一種理論大廈,迄今為止,通過經驗它是不能被證偽的——尚不能,但是,我們不能確定,這種情況會不會永遠這樣保持下去。科學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這一點,卡爾·萊蒙德·波普也這樣認為,美國的一位控制論學者也明確表示,知識的極點就在於一個假說被證明是錯誤的。其次,為了構建一個有秩序的和有意義的世界,我們至今只發現了一種可以通行的道路,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是否還有一種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目的其他的更好的道路。結構主義認為,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真正認識現實本身。我們最多只能認識現實不是什麼。當我們觀察「自然」,當我們提出假說並依據經驗對假說加以修正,當我們就這樣逐漸得出自然「規律」並借助於它而發覺自然的穩定性和秩序。

    讓我們打一個比喻:當一個人面臨著一項任務,他要對那些向他迎面撲來的感官印象進行整理,並對那些他從中得出的結論進行整理,這個人就好比一個船長,他的任務是,在一個有暴風雨的黑夜裡要駕船通過一個海峽,但是,關於這個海峽,他既沒有航海地圖,也沒有航海燈塔可以參照,也就是說,他根本就不能確定他的船能不能駛過這個海峽。如果他成功地駛過去了,他的船既沒有擱淺,也沒有沉沒,那麼,我們能不能說,他對這個海域的真實構造非常瞭解呢?當然不能!或許還有另外更好的航道呢?

    如果按照恩斯特·封·格拉瑟斯菲爾特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個船長選擇的航線正好「適合」這個海域,這就像一把鑰匙適合一把鎖,我們只知道,這把鑰匙能夠派得上我們對它所希望的用場,但是,我們對於這把鎖的構造卻一無所知。那個船長選擇了一條合適的航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選擇的航線是這個海域裡的最短、最安全和最好的航線。通過這個例子我們會得出如下認識:對於現實,我們至多也只能知道它不是什麼。

    關於結構主義思維方式的基本傾向我們就說這些。在結構主義的思想先驅中,將伊曼努爾·康德確定為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或許並不難,因為他曾經說過,現實——特別是現實的秩序——並不存在於「外面」,而是由我們的認識系統構造出來的,或「虛構」出來的。此外,大衛·休謨也是結構主義的先驅之一,他的論點是:如果乙總是在甲之後出現,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甲是乙的『原因』;但是,這是無法證實的,它純粹是出於習慣,在這一點上,生物學家和行為科學家盧潑爾特·黎德爾也持類似的觀點。而且,喬治·貝克萊的「存在即被感知」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8]進化認識論

    首先讓我們簡要地瞭解一下進化認識論的基本論點:

    我們的生活、行為和思想是周圍世界的一部分,我們認識到,在這個我們周圍的世界裡,有某種秩序、等級、規律和規則。努力去認識這些東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需要,因為,作為生物,缺少它們我們將無法維持生存。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思維中所獨有的推論方式、結構和範疇應用到周圍的世界中去,那麼,我們會由此而獲得對於「真實的」世界的正確的認識嗎?倘若回答是肯定的,這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認識系統適合於正確地反映現實呢?或者是因為,我們的認識系統將規律、秩序和規則強加到了世界的身上呢?如果在現實世界與我們關於世界的認識之間不存在任何一致性的話,那麼就很難解釋,在千萬年的時間內,我們作為生物能夠在這個並不十分友好的世界裡堅持存活下來。因此,我們會得出如下結論:我們的認識系統與實在世界之所以能夠相互配合,是因為我們的感官、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思維在這個世界進化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自我進化,並逐漸地適應了周圍的世界。

    人是進化的產物,並且人也是人的認識系統。是誰首先表達了這一基本思想呢?這很難判定。一般都認為卡爾·萊蒙德·波普是第一人,雖然他的《客觀知識》一書有一個副標題「一個進化論的研究」,但是書中只有4頁是討論進化主題的,標題是「進化認識論概要」,而且他一開始就確切地表示,「進化認識論」這個概念來自心理學家唐納德·T·坎貝爾,而這個基本思想在19世紀的許多生物學家那裡就已經出現了。

    除了洛倫茨之外,我們還應該提到的是動物學家伯恩哈特·侖石和盧潑爾特·黎德爾以及心理學家讓·皮亞傑。通過觀察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皮亞傑對人的空間、時間、速度和數的概念是如何逐漸形成的進行了研究。對黎德爾來說,整個進化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獲得認識的過程。我們甚至可以把動物也看做「假說的現實主義者」,它們也會通過不斷地摸索去認識自己周圍的世界。空間和時間的形式——在康德那裡,它們先於一切觀念——也是進化的產物,這既說明了人偉大的創造能力,也說明了人的能力的限度。當我們遇到物質的基本粒子或宇宙的整體結構這樣的問題時,我們就會認識到,進化的目的並不是讓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在進化過程中,這樣的問題對於個體以及種群的保存並不是性命攸關的。

    進化認識論思想家們的基本觀點大致上是一致的,我們可以稱之為「假說的現實主義」。這也符合卡爾·萊蒙德·波普極力主張的論點:人不可能獲得最終確定的知識。人是有缺陷的,在認識能力上他也是有缺陷的。這個結論也適用於整個科學領域。

    對科學認識來說,下面的假設是適用的,這些假設有其必要性,儘管它們的有效性並沒有得到最終證實:

    1有一個實在世界,它獨立於我們的知覺和意識。

    2這個世界是有結構和秩序的。

    3在實在世界的所有範圍之間存在著一種持續的(或似乎持續的)聯繫。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