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學史 第28章 濫觴於先秦的中國哲學 (5)
    據傳說,漢明帝做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尊金色神像飄懸在宮殿之上,於是他就差人從印度請來佛僧——佛教就在這位皇帝統治時期傳入中國。儘管後來曾經遭到驅逐,但是這些佛家弟子的數量還是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許多佛家朝聖者也從中國前往印度,兩國的交往日益頻繁。印度佛教的經典被翻譯成漢語,有些在印度已經散失的著作因此而得以保存下來。佛教寺廟的建造也使得中國的建築藝術變得豐富起來,佛像和佛畫也為中國的雕塑和繪畫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在敘述中國古代哲學時已經講過,中國人崇尚中庸思想,喜歡化解矛盾和消除紛爭。這也是儒家思想的主導動機,在老子那裡也是如此,道既是存在者同時又是非存在者;陰陽學派則主張相互對立的力量的融合與相互影響;整個說來,中國中世紀哲學就是將各家學派綜合在一起的一種嘗試。

    起初印度佛教的各家宗派都曾傳入中國,但是只有那些符合中國人個性特徵或知道如何去適應中國國情的宗派才得以長期保存下來。在選擇宗派這一問題上也顯示出中國精神的鮮明特徵,那些帶有極端主義傾向的教派不可能在中國長期存在下去。因此,在中國延續至今的五個主要佛教宗派都帶有反對走極端的特點。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禪宗——這基本上是中國人自己的創造——在敘述印度佛教時我們已經提及過這一教派。

    6封建時期的中國哲學

    中國的封建時期或曰中世紀是指從公元前200—1000年這一段時期,要在這麼漫長的一段時期裡找出一種普遍的特徵是較為困難的。雖然在這一段時期裡幾乎沒有出現如孔子和老子那樣傑出的思想家,也沒有出現如中國古代那樣的百家爭鳴的局面,但是,哲學思想並沒有停滯不前。在儒家以及在較小範圍內的道家學派中,出現了一些承襲中國古代哲學傳統並試圖在某些方面尋求發展的思想家。

    通常認為這是中國哲學的黑暗時期。儒家僵化為一種國家文化形態。如前所述,道家淪落為一種煉丹術和迷信。對《易經》的註釋和增補蔚然成風,人們利用神秘的八卦占卜未來,並使其發展為一種偽科學,有時甚至會依賴它作出國家的重大決定。在焚書坑儒運動中,墨子及其學派的著作也遭到排斥和銷毀。與儒家學派後來所經歷的輝煌的復興相比,墨家可謂是一蹶不振。這樣,儒家和道家便成為中國中世紀時期的思想主流,從印度傳入中國並在中國的土地上廣泛傳播的佛教形成了第三股勢力。我們不想對這些學派的思想發展和變化作分門別類的細緻的討論,而是特別強調整個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三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與中世紀封建迷信作針鋒相對的尖銳鬥爭的批判性思潮,這一思潮在王充那裡達到了頂點;

    其次是其影響日益深遠的陰陽學說以及與此相關的學派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混合;

    最後還有佛教在中國所經歷的改造過程。

    王充

    「天生五穀以食人,生絲麻以衣人」無異於把天當成「農夫桑女之徒」。王充生活於公元1世紀,他是延續達數世紀的一個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用一種冷靜的批判理性對中世紀僵化的儒家思想進行了猛烈地抨擊。他依據經驗和理性對所有類型的迷信展開了批判。他嘲笑那些迷信思想,認為雷電是因為天公發怒,認為生活中的每一種不幸都是上天對人的懲罰,認為傳說中的遙遠的中國古代在所有方面如儒家所言都勝過當今時代,在他看來,這些都是荒唐可笑的。他否認人會長生不死,也否認存在天命,因為他認為,如果天是有計劃地創造萬物的,那麼天就應該能夠教導他的造物彼此相愛,而不是相互搶奪和殘殺。

    王充所代表的這種客觀理性的批判精神使得人們能夠對流傳下來的古典文獻進行較深入地批判,但是,他卻不可能打破儒家那種教條式的僵化狀態,也不可能阻止道家的衰落。

    陰陽學說

    《易經》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是,宇宙萬物都是在相互對立的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下產生的結果。一種是陽性的、主動的力量,謂之陽;一種是陰性的、被動的力量,謂之陰。這一思想之所以成為中國中世紀哲學中的中心思想,部分是因為這本書在當時受到普遍的高度評價,但是其主要原因還在於書中所表達的思想與中國人的情感意識極其吻合。雖然基於這一思想產生的一個學派也是使得陰陽學說得以廣泛傳播的一個原因,但是更為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吸收了陰陽學說裡的內容並將這一思想置於其世界觀的中心地位。

    中國中世紀早期的哲學家董仲舒這樣寫道:「凡萬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後,必有表,必有裡。……有寒必有暑,有晝必有夜,此皆其合也。陰者陽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無合,而合各有陰陽。……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王道之三綱,可求與天。」道家哲學家淮南子也有類似的思想,王充也認為陰陽相交產生萬物。

    陰陽學說為各家意見不同的學派提供了一種共同的土壤,使他們得以相互交融和彼此接近。

    7中國哲學的思想特徵

    中國哲學在發展中表現出如下一些共同特點:

    1我們可以把追求中和看做中國哲學思想的基本主題。在儒家思想中——但也不僅僅在儒家思想中——我們總是會遇到「中」、「和」、「中庸」這些概念,其目的就是追求一種和諧的平衡。

    2這樣的願望使中國所有的哲學學派都具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思想。

    3這種願望還使中國哲學家——尤其是老子——產生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

    4與這種願望相適應,中國人厭惡任何形式的片面和極端。與「不是—就是」相比他們更喜歡「不僅—而且」。他們不是停留在對立物面前裹足不前,而是能夠看到對立面相互之間的制約性,並且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上使對立的雙方和諧統一起來。

    5與之密切相關的是兩種原則相互作用的思想。我們看到,以陰陽和理氣概念表達出的主動和被動原則幾乎存在於中國的所有哲學學派之中。

    6不是排斥自己的對立面,而是尋求一種綜合之路,去化解矛盾,中國哲學的這種傾向與中國人寬容的處世態度大有關係,其寬容大度達到令西方人幾乎不可思議的地步。中國人常說:三教為一家。意思是儒教、道教和佛教能夠和睦相處和兼容共存。雖然他們之間曾經發生過頻繁激烈的論爭,但是除了幾次例外情況,他們很少使用暴力手段壓制對方或是脅迫對方改變信仰。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大部分民眾不像歐洲人那樣固定地信奉一種宗教。只有那些道教、儒教和佛教的僧侶和教士才宣誓忠誠於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普通民眾則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口味,時而到這個宗教教士那裡尋求安慰,時而到那個宗教教士那裡尋求安慰,而且,每當遇到悲苦的事情,他們大多是求佛祖保佑。

    7如此的寬容大度當然很難用中國人冷漠的處世態度加以界定,這種寬容與印度人的寬容完全不一樣。雖然印度人一般都堅信,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都能夠獲得極樂至福——因為他們認為,每一種學說或許只能反映神的真理的一個側面——但是印度人一般都會確定地信奉一種宗教,而不會隨意改變自己的信仰。中國式的忍耐和寬容顯然與這個民族普遍的處世態度有關,和印度人相反,中國人更關注今生今世,因而中國哲學的特點還在於它的現世性。

    8中國哲學的人文主義精神與中國人的這種入世的思想特點密切相關。在中國的思想體系裡,沒有哪一種體系不是把人放在中心位置的。雖然方式不同,但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兩個主要派別——儒家和道家都是以人為本的。他們的主要興趣都在於人的現世生活及其正確的處世態度,其區別僅在於,老子認為,只有通過順應自然並尊重自然規律,才能獲得圓滿的人生;而孔子則認為,圓滿的人生是通過人的自我完善才能達到的。不管怎麼說,中國學者在這一點上還是意見一致的,他們總是強調中國哲學的這個共同點。

    9我們看到,知足、節制、內心平靜和靈魂的安寧在中國人眼裡是人生幸福的必要前提。

    十就人性而言,許多中國思想家都同意孟子的那句話:人性本善。

    中國人幾乎從來都不把追求純粹的知識作為人生的理想。中國哲學的最終目的在於指導人們如何正確地為人處世,所以,中國哲學本質上是一種倫理學。

    由於中國的哲學家們不僅看到人的自然屬性,而且還總是把人放到家庭、社會和國家中加以考察,因此,中國哲學又是一種政治哲學和社會哲學。

    最後,中國思想也和中國文化一樣帶有某種封閉性和自我滿足的特點。直到近代之初,佛教是唯一在中國的土地上紮下根的外來文化。這種特點究竟是與中國人恆定不變的個性有關呢,還是與中國在地理上的與世隔絕或與其歷史命運更有關係呢,對此我們很難說得清。不管怎樣,當西方思想傳入中國以後,某些階層的中國人簡直可以說是如饑似渴地吸收了西方思想,而且,在西方生活的中國人也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適應能力。

    當代中國革命性的轉變將會把中國的宗教和哲學引向何處,對於這個問題,即使是西方的中國通們或中國人自己也不知該如何回答。但是,或許有一點可以肯定,和過去一樣,如果不懂得如何去適應上述的中國思想特徵所顯露出的那種中國精神根深蒂固的特殊性,那麼沒有哪一種外來的意識形態會長期在中國存在下去。

    中國哲學以及中國文化很晚才被歐洲人所瞭解。

    13世紀末,對歐洲人來說,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迷人的章節成了一段小插曲。那時的威尼斯的商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馬可·波羅,在一次經商旅行中經過近東最後抵達中國皇帝的皇宮。他們在中國逗留了幾十年,回到歐洲之後,馬可·波羅報道了這個人口眾多、文化昌盛的遙遠的東方帝國,但是他的報道卻遭人嘲笑,被認為是癡人說夢,是瞎吹牛。

    萊布尼茨把中國人的精神和道德觀與歐洲的作了比較並得出如下結論:「在我看來,由於我們這裡的道德敗壞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社會境況實在令人堪憂,因此,我認為有必要請中國給我們派遣使臣過來……所以,我相信,當一個智者被任命為法官……由他來裁定這個民族的優秀與否,那麼他就會向中國人獻上金蘋果。」他是第一個認識到這個遙遠國度的偉大文化成就的歐洲思想家,他曾經試圖使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文化交流成為可能,為促進這一交流,他建議俄國沙皇修建一條從俄國通往中國的陸路。

    18世紀時,隨著歐洲對中國園林藝術、瓷器等類的中國東西的興趣的不斷增強,中國的哲學成就也更多地被歐洲人所瞭解。

    沃爾夫、狄德羅、伏爾泰和歌德都曾研究過中國哲學並對其給以很高的評價。狄德羅寫道:「從歷史、民族精神、藝術、智慧、政治等方面來看,這個民族要優於其他民族。」伏爾泰評論說:「中國人功績卓著是有目共睹的,此外,中華帝國的國家體制也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當代的一位學識淵博和思想自由的哲學家格拉夫·赫爾曼·凱瑟琳寫道:「中國塑造出了迄今為止最為完美的人性……就如現代西方人創造了迄今為止最為優秀的技能文化,古代中國人則創造了一種迄今為止最為優秀的生存文化……」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與那些偉大思想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們的著作對過去和現在都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