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歷史:正說走西口 第31章 萬里崎嶇去復來——開拓萬里茶路的儒商常家 (2)
    常威從來不做暴利生意,生意不管大小,他都一絲不苟,精心打理,「薄利多銷,質量第一」是他的經營宗旨和致富名言。常威是從事商品經營的,他認為,貨物只有通過快速流通,才能產生利潤,流通的次數愈多,流通的數量愈多,利潤才能愈多。因此,他奉行薄利多銷。貨物的質量更是關鍵,只有質量好,才能有信譽,才能賣得快、銷得多。他把這些通過多年經營實踐悟出來的商道,貫徹到他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他要求手下所有人都像他一樣,生意應斤斤計較,買賣應質量第一。

    其一,把住進貨關。進貨時,他要求質量好、進價低。例如,進砂鍋,他一定要進平定的貨,因為平定的砂鍋質量好,不僅耐用,而且熱得快。又如磨香油,他一定要到平遙去進芝麻,因為平遙的芝麻個兒大、皮薄、味香、出油率高,用這種芝麻磨出來的香油油質好,賣得出價錢。又如進麻繩,他一定要用東山的麻結的麻繩,因為東山麻結實,用這種麻打出來的麻繩耐用,人家一條麻繩用三年,他家的麻繩可以用十年。在價格方面,他更是斤斤計較,由於他是薄利多銷,所以進貨量大,又由於量大,所以即使他拚命給對方壓價,對方也仍能接受。因為進價愈低,將來賣出的利潤空間就愈大,所以他的貨物市場競爭力也愈強。

    其二,把住出貨關。常威出貨也是大有講究的,他賣貨時,不搞零打碎敲,而是大肆傾銷。由於他的貨質優價廉,而且名聲好,一出貨就能立即佔領和壟斷整個市場,使別人的價高質差甚至量少的貨根本賣不出去。所以別人競爭不過他,往往都要等他把大量的貨都賣完後,才能上櫃銷售。

    到了乾隆初年,常威已經創立了「大德常」、「大德玉」兩個頗具規模的商號。常威很注重家教,教育孩子們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教育孩子們如何去做人與做事,孩子們也都很有出息。

    常家在經商的過程中,不僅獨具慧眼、出手果斷,而且很注重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使自己艱辛開創的事業可持續發展。常威在雍正年間,便將大兒子常萬玘帶在身邊,讓他學習經商。在商海波濤中弄潮,往往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利益與風險同在,常萬玘耳濡目染,細心揣摩,很快成為精通商務的行家裡手。次子常萬旺,對商業不感興趣,一心只想作務農桑,陶醉於桑麻之樂,常威對其也不勉強,在張家口郊外買了一些土地,讓常萬旺去經營。常萬旺雇了一些莊稼人為自己干田里的活,自己逍遙自在地做起了地主,興趣來時,他也常常親自下田幹活,去感受田園之樂。三子常萬達,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出生,從小聰明好學,一直留在老家讀私塾。常威回鄉後,經過瞭解,發現常萬達的品德與學業皆非庸俗之輩,如果搞商業同樣會有所成,就執意讓常萬達棄儒而繼承父志,走「學而優則賈」的道路。結果,常萬達和常萬玘一樣,均不負父望,弟兄二人很快都成了晉商中的佼佼者。

    年事漸高後,常威萌生退意,有意將孩子們推到了前台。他在還鄉養老之前,將兩個商號分別交給長子常萬玘、三子常萬達經營。使常家逐步形成「南常」(常萬玘、和兒子懷玫、懷珣為核心)、「北常」(常萬達和兒子懷玗、懷玠、懷珮為核心)兩個商業集團。

    「南常」以萬玘為代表,堂名為「世德堂」;「北常」以萬達為代表,堂名為「世容堂」。

    「南常」與「北常」這兩個集團,互為援引,攜手發展,成為張家口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大商家。在常萬玘注重以張家口為大本營,穩紮穩打,向國內各大小城市延伸的同時,常萬達的目光更遠大,他毅然採取了向俄蒙發展,搞國際貿易的戰略。

    「退休」後的常威則專心教孫讀書,而且研發了名菜「醬梅肉」。事情是這樣的:教孫子們讀書時,常威發現這些讀書郎常將菜中白肉挑出。一次有人給他送來了一罐醬豆腐,常威靈機一動,將白肉蘸醬豆腐吃,果然鹹香不膩,味道極佳。於是他叫廚房每次做肉時必加入醬豆腐相蒸,取名「醬梅肉」,夾在饃裡給這些讀書郎吃。久而久之,「醬梅肉」在山西晉中一帶傳播開來,進入了八碗八碟宴席當中,成了一道山西地方特色菜。

    常萬達獨創「千兩茶」

    晉商常家的發展史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常威和常萬達。如果說創立「學而優則賈」家訓的常威開創了常家萬世共享的教育理念,引領常家後人在做人處事上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底蘊,是常氏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人物的話,那麼開拓萬里茶路的常萬達,則是常家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高瞻遠矚,果敢出擊,引領常家從單純的小買賣走向輝煌,在極其具備壟斷性質的茶路上,南下買茶山,北上開闢俄國市場,德昭四方,財雄天下,獨領風騷二百年。 

    分家後的「南常」建立了「大德川」商號,常萬玘繼承父業穩紮穩打,以布匹、綢緞、日用百貨為主,陸續在大同、繁峙、成都、漢口等地創辦了「大德川」、「大德美」、「大德成」、「大德瑞」、「大德正」、「大德旺」等十個以「德」字為標誌的商號,號稱「十大德」。形成了一個以張家口總號為中心,輻射蒙古烏蘭巴托和大江南北的商業網絡,經營網絡覆蓋十四個省。

    1755年,清政府限制俄商進京貿易,把恰克圖作為「陸上碼頭」,所有俄商貿易皆在恰克圖交易。常萬達看準了這一商機,決定遷居恰克圖,發展對外商貿,把茶葉生意做到俄國去。

    常家從此開始了對俄貿易的征程。常萬達的不懈努力,使常家成為赴俄國經商的國內第一家商號,也是在蒙古、俄羅斯經商時間最長的一家晉商企業。

    常萬達確立的茶商帝國,跳躍著辛勞和智慧的音符,是古代茶葉經銷史上的輝煌樂章,是一部雄沉雄厚的交響樂,其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完全可以和「絲綢之路」相媲美。

    常萬達與他的夥計們北越大漠,行商於庫倫和恰克圖等地,以萬丈雄心,拓萬里茶路,從事對蒙、對俄貿易,開創了常氏家族的百年基業。經過常氏幾代人的奮鬥,終於使常家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外貿世家。

    為了將茶葉的生意真正做大做強,常家把經營的範圍從原來單純的經銷領域,拓寬到生產和加工領域。常萬達在福建武夷山購買茶山,組織茶葉生產,並在福建省崇安縣的下梅鎮設莊,精選、收購茶葉。同時,自行創立茶坊、茶庫,將散茶精製加工成紅茶、磚茶,便於收藏。

    這樣,常家在晉商中首先採取了茶葉收購、加工、販運「一條龍」的模式。每年茶期,常家僱傭當地工匠數千人,然後用車馬由旱路運輸至河口(今江西省鉛山縣),再用船幫由水路運經信江、鄱陽湖、長江至漢口,沿漢水運至襄樊轉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鎮(今社旗縣,當時晉商稱之為「十里店」)。而後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山,經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再於魯村換畜力大車北上,經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或歸化,再換駱駝至庫倫、恰克圖。

    在清代,俄羅斯人普遍飲茶。西伯利亞的遊牧、漁獵民族更是「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涅爾斯克(尼布楚)邊區的所有居民,不論貧富、年齡大小都嗜飲磚茶。茶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飲料,早晨就麵包喝茶,當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飯後也必須有茶。每天喝茶可達五次之多,愛喝茶的人可以喝十杯到十五杯。不論你什麼時候走到哪家去,必定用茶招待你。」(瓦西裡·帕爾申《外貝加爾邊區紀行》)

    十八世紀中葉,俄羅斯對茶葉的需求與日俱增,俄國上流人物,皆以穿絲綢、喝茶為榮。以走西口後遠涉他鄉的晉商為主的中國茶商,在與俄羅斯的茶葉貿易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這些中國茶商的領軍人物和主力,就是常萬達及其麾下的常氏集團。

    這條跨國茶路,從風和日暖、綠樹成蔭的南方,到冰天雪地、寒風呼嘯的新西伯利亞,遙遙萬里。由於運輸的距離很長,在路上一走就是好多天,所以散裝的茶葉難免在途中有損耗。更嚴重的是,漫漫長路上的風吹日曬,常常使茶葉走味,失去那沁人心脾的或濃郁或清淡的茶香。

    為了保證茶葉在運輸途中不損耗,在運輸中不變質,留住怡人的茶香,常家人想了許多辦法。

    比如黑茶鬆散,便踩捆成包,先運回山西,再轉銷蒙古和俄國。可是,踩包裝就的黑茶仍然體積龐大,不便於駝隊運輸。之後又改為半圓柱體的簍子,這種包裝兩簍相合,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帽盒狀,故稱為「帽盒茶」。可是在長期的長途運輸中,由於經常日曬雨淋,當茶運到銷售地點以後,有許多茶葉還是走味了。常萬達便動腦筋想辦法,於是誕生了常家「千兩茶」。

    常萬達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曾多次去過茶葉產地湖南安化。在他心目中,安化是一個山清水秀、風光秀麗的地方,除了盛產茶葉外,還盛產楠竹、棕片、蓼葉。他想要是內用蓼葉,中間用棕片,外面用楠竹篾把茶葉層層捆緊包裝起來,做成一條條重量相同的茶柱,不但茶葉不會變質,而且運輸也會更方便。更為重要的是,將每柱茶的重量定為一百兩,在草原上與牧民進行交易時,也不用再過秤了,真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於是,常萬達將每柱茶的重量定為一百兩。在第二年開春之際,常萬達就吩咐進山制茶的夥計,按照他的既定方式去做,並且將此茶命名為「花卷百兩茶」。為什麼稱其為「花卷茶」?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采制此茶的黑毛茶原料中有花白梗,二是外包裝的竹篾長簍有菱形的花紋,三是使其不再回彈的七道捆篾也採用花紋鎖緊,有「三花」之稱,故取名為「花卷茶」。「花卷茶」的製作技術要求高,沒有專門師傅傳授,一般人難以掌握,因此,掌握了這門技術的人不輕易外傳。

    工人按照東家常萬達的吩咐,細心製作茶柱,經過反覆捆壓,終於做出了「百兩茶」:每一個茶柱,正好是一百兩。

    「百兩茶」經過長途運輸到恰克圖後,不但茶葉的原味沒有改變,而且還增加了一股濃濃的竹葉清香味,受到了客商的一致好評。但美中不足的是「百兩茶」的體積太小,在駱駝背上不好裝載,要是裝得少,運費不合算,裝多了,就會從駝背上掉下來。

    第二年,常萬達加大茶量,將「百兩茶」改為「千兩茶」,每峰駱駝可馱六支,折合老秤四百二十多斤,符合每峰駱駝的標準定量。這樣不但運輸起來方便,茶味更加濃香,而且也十分適合牧民收藏和搬遷。

    常家加工的「千兩茶」形如圓木,造型古樸,單件重量大,工藝獨特,表面烏黑油潤,裡面呈豬肝色,堅硬如鐵。過去曾有常家茶商將整柱「千兩茶」放入水中浸泡,經七年後,其茶心仍不濕。「千兩茶」一時成為暢銷國內外的特殊茶品,並被稱為「茶中之王」。從清代一直沿襲至新中國成立初期。

    由於駱駝運輸比馬馱大車安全、快速、便宜,每峰駱駝可馱四百餘斤,所以,常家很快就備起了自己的駱駝隊,興盛時多達萬餘峰。駝隊也由過去從張家口到恰克圖的路線,延長到了從黃河入晉到俄羅斯的莫斯科等地,並由此而使沿途的特種行業「駱駝店」應運而生。這條茶葉運輸的線路,也就成了後人稱之為與「絲綢之路」齊名的「茶葉之路」,由於這種路的運輸工具以駱駝為主,故又稱為「駝路」。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