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自己的胸口,劉董事長明白,在軍事上,就算自己強過項羽百倍,在如此的十面埋伏之中,別說如項羽一樣左衝右突,直至單騎突圍,恐怕就算抵擋一下的可能性,都沒有發揮的機會。
楚漢戰爭的勝利,韓同學無疑為第一功臣。
為了穩定建國初期的時局,儘管心中有一百二十萬個不情願,他也不得不對韓信封王;儘管玩了一下手腕,將齊王改封楚王。但他心裡非常清楚,這無疑為他劉氏公司,埋下了一顆威力巨大的、說不准更是致命的定時炸彈。如果某一天,韓同學頭腦裡的筋搭對了,突然就與他的劉氏公司為敵,後果不堪設想。
他恐怕比誰都明白,如果哪一天他與韓信對壘,無論他有多少兵,也無論他玩盡什麼樣的手段,都不是韓同學的對手。要讓自己真正做到長治久安,並世世代代「安」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那個強大到無人能敵的軍事天才。
不然,他永遠沒有辦法真真正正地「安」。
臥榻之旁,竟然有一位軍事天才在酣睡,我們偉大的劉董事長那艷艷的肥臀,豈不如坐針氈?
當然,他可以先收拾其他的諸侯,以劉邦此時的軍事實力包括其軍事才能,要收拾這一類的諸侯朋友,肯定就是輕鬆平常的事情。但是,這顯然會使韓同學警覺,一旦韓同學醒悟,誰收拾誰,就不可能是劉董事長說了算的事情了。
所以,他得先下手——先下手為強嘛。
於是,當他的屁股在皇帝的椅子上坐穩之後,就有人上書告狀:楚王韓信謀反。
誰上書?證據在哪裡?劉邦沒說。估計司馬老兒也沒有辦法找到合理的證據,也就只好在《史記》中,告訴我們後世的讀者:「有人舉報」。這個所謂的「有人」,也許除了劉邦之外,恐怕就只有老天爺知道了。
當然,我中華民族歷經N千年的文明發展,歷朝歷代,類似的事件實在太多,以我們21世紀讀者的聰明和睿智,劉邦不說,老天爺不講,我胡寧也不推測,這個「有人」究竟是誰?我們心胸敞亮和見多識廣的讀者,肯定早就已經心知肚明。
這個誰,就是劉邦本人無疑。
他當即召集**********會議,像煞有介事地憂心如焚道:「韓楚王謀反,為之奈何?」
******委員異口同聲:馬上發兵,抓起來活埋(亟發兵,坑豎子耳——《史記》)!
沉默。
不是******委員們沉默,是******老大沉默。
抓起來?談何容易!儘管韓信在垓下之戰後,就被劉邦迅速奪取兵權。可這小子大約打仗打得太過習慣,到楚國不到一年,即組建了一支隊伍。韓信帶兵多多益善,而且總是出奇制勝,哪怕就是楚地的一幫新兵隊伍,多半就與戰無不勝拉上了關係。劉邦瞧瞧身旁的一堆能臣武將,要抓韓信,誰是他的對手?
算了,還是找人私下聊吧。想想「聲東擊西」,唸唸「背水之戰」——千萬不要韓同學沒有抓住,風聲倒飛去楚地了。韓信得此消息,別說抓他,能夠擋住他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韓同學早就教導過他:打人就要打其措手不及。
早早地就把消息走漏出去,那是打其措手不及嗎?
根本就是往人家槍口上撞嘛。
他找來了陳平。
陳平就問了:「陛下精兵孰與楚?」
這話的意思:老大,是您的軍隊厲害,還是韓信的軍隊兇猛?
每逢這樣的時候,劉邦都極為可愛,老實得可愛:「肯定打不過他的軍隊(不能過——《史記》)。」
陳平又問了:「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
劉邦還是老實:「無人能及。」
什麼都不如,那還打個什麼勁?兵不如楚,將不能及,還要興兵抓韓信,豈不是自討挨揍?陳平就一針見血:「竊為陛下危之。」
你這樣做,非常危險,我深為老大您擔心。
劉邦很無奈,做無辜狀:「為之奈何?」
我怎麼辦啊?
陳平微笑:「老大您旅遊啊。」
劉邦皺眉:「都什麼時候了,還開玩笑?」
陳平辯解:「沒開玩笑啊,古時,天子常常在全國各地巡行,會見各地的諸侯。南方有一個地方叫雲夢澤,可是人間仙境。」
劉邦眉心疏散:「啊,朕知道了,你要朕游雲夢澤。」
陳平:「然後呢?」
劉邦眉飛色舞:「朕游雲夢澤,並在陳州會見各路諸侯。陳州在楚地西界,韓信聽到朕出遊,又到了他的地盤上,他當然得來謁見。」
天哪,舉一反三——孺子可教!
陳平循循善誘:「然後呢?」
劉邦樂呵呵:「那還用教嗎?當他謁見朕的時候,即把他抓起來。這當然就無需勞師動眾徵兵派將,既避免大軍遠征的疲勞,又減少動用兵源的錢糧,而且也不會產生戰亂,出現滿目瘡痍的局面——只需兩三個武士足夠了。」
陳平恭維:「能為天下蒼生計,陛下英明。」
劉邦有些雲山霧水,摸摸頭:「是朕英明嗎?朕咋感覺你英明呢?」
陳平態度誠懇:「陛下謙虛。如此睿智英明的計策,除了陛下,還有誰可以想得出來?」
劉邦摸摸鬍鬚,再挺挺胸膛,躊躇滿志:「也是哈,這叫請君入甕。」
在這裡,我必須為大家指出的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中央委員,似乎都懷有深度的默契,有意迴避。那就是:韓信謀反,證據呢?
至少,出示一下舉報信吧?
沒人提及。
包括劉邦的重要謀臣張良、陳平,劉邦起事就在一起並起到左膀右臂作用的蕭何、曹參,跟著韓信南征北戰的戰友樊噲、灌嬰,韓信的第一推薦人也是劉董事長的司機夏侯嬰……通通失語。
呵呵,連老天都笑了。朋友們明白了嗎,政治家就是這樣當的。
很快,劉邦出遊,韓信就如同約好了一般,恭敬謁見,然後輕鬆被抓。撤楚王,降為淮陰侯,並一直讓其在京城居住——便於監督掌控嘛。
從此之後,劉邦可以睡安穩覺了。
那麼,韓信的最終命運如何呢?
欲加之罪
抓了韓信之後,劉邦並未即刻就誅殺這位同志。
韓信的確未反,殺一個人,特別是殺大漢立國的第一功臣,總得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吧。這之後,劉邦放開手腳解決其他異姓諸侯王,他們都不具有超過劉邦的軍事實力和軍事才幹,解決起來當然就輕鬆了很多。
基本上把所有的異姓諸侯王,都解決了之後,韓信的問題就再次提到議事日程上了。
他得死。
我個人認為,在此之前,劉邦其實不忍誅殺韓信,畢竟,韓信是軍事天才。在這個過程中,張良其實就從側面說過韓信,要韓信如他張良一樣,在劉邦活著的時候,玩命地示弱。一方面,自己實在太弱,手無縛雞之力,讓領導放心;另一方面,可以將以往的軍事戰例,總結上升為軍事理論,讓領導感覺有點兒作用,既為國家作出貢獻,也為後人留下寶貴的資料——精力都放在著書立說上面,肯定就沒有機會和時間,騰出手來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其實,還是讓領導放心。
這也許是保障活命的唯一出路。
張良本人就是這樣做的。其實,他的能耐和作用,不在韓信之下,他可以運籌帷幄啊。劉邦就是有了張良的運籌帷幄,才可以最終走向輝煌。反之,如果他幫著什麼同志運籌帷幄,把那要人老命的矛頭,直指他劉董事長,豈不是巨大的麻煩?這能耐,沒準兒還遠遠大於韓信。
但他給劉邦的印象,就是體弱多病,打不起精神,於是信教練功——「乃學辟榖,道引輕身。」
連呂後都看不過,極力勸他吃飯,人生不過百年——「何至自苦如此乎?」
連飯都不願吃,他還會與劉董事長較勁嗎?
所以,張良安全。
非常遺憾,韓信沒有理解張良的一片苦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邦自感時日不多,他在,韓信多半會忌憚其威懾,不會也不敢生出什麼事情來;他不在,韓信要做個什麼事情出來,既不會有所忌憚,更不會遇到對手。
劉董事長顯然下定了決心:必須在自己死之前,讓韓信先去閻王殿報到。
借此一角,胡寧弱弱地告訴讀者朋友們,能力太過強悍,在特定的情況下,恐怕正是致命的死結。
韓信做得最大一件蠢事就是,一到楚地,即訓練一支強悍的軍隊。仗都打完了,你訓練一支英勇無敵的軍隊幹啥?不是要對抗中央嗎?被抓到京城後,居然不思悔改,滿腹牢騷,不屑與其他功臣為伍——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你要幹啥?還想訓練隊伍?這不明顯帶有反骨嗎?
公元前197年,陳豨叛亂,劉邦御駕親征。有人舉報韓信與陳豨合謀叛亂,韓信被蕭何誆進皇宮,即刻被呂後斬殺於鐘室,並順帶滅三族。
按《史記》的說法是:韓信的確謀反。
千百年來,謀反與陷害,爭論不休。
我沒有描述斬殺韓信的全過程,因為的確有很多作品,描述過這樣的過程。在這裡,我其實就想告訴親愛的讀者朋友:我個人認為,韓信的謀反是冤案。說得更為確切一點,是劉邦、呂後包括蕭何在內,共同劃策運作的陰謀。
劉邦御駕親征離開京城,麻痺韓信,也可以洗脫干係;蕭何誆騙韓信,呂後「斬立決」。
快刀斬亂麻,一氣呵成。
同樣地,無須審訊,無須證據,更不要當事人辯解申述,砍了腦袋再說。
申述不反對,辯解也贊成,去閻王爺那兒,娓娓道來吧。
自古以來,有很多學者提出了冤案的理由,因篇幅,我不再重複。我只是補充三點:第一,韓信被抓進京城之後,其實是自由的,並沒有被劉邦監管起來。降為淮陰侯後,他在京城居住有六年之久,並未受到特別控制,來去自由,而且還常常參加其他列侯慶祝會什麼的。
特別是他在與陳豨合謀期間,他要反,完全可以逃走嘛——他是軍事天才,幫助陳豨打仗,或者就借陳豨一支軍隊,哪怕幾千人,如同彭越一樣打游擊,也會打得劉邦顧頭而不顧尾,肯定比在京城當內應,要強勢很多。
以韓信之能,要逃走,肯定就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但是,說來也怪,他就是不走。他居然要作陳豨的內應。
他為什麼會捨長用短?
就如同他一定要鑽人胯一樣,腦子出了問題?
第二,陳豨的軍事部署——連劉邦都說,這樣的軍事部署不堪一擊。如果韓信真與陳豨合謀,會不告訴他如何部署軍隊?要知道,韓信才是軍事天才啊。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背水之戰」前,韓信千里奔襲,以己方三萬對趙軍二十萬,但他就知道,趙軍主將一定會傾巢出擊。連劉邦都瞧出陳豨不具有軍事才能,韓信會不知道?竟然興高采烈作他的京城內應?連軍事部署都一觸即潰,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內應能起個什麼作用?
如此笨拙的起義謀劃,竟然會出自軍事天才之手?
第三,謀反是何等機密的事情?既然已經商議了謀反,連舉事的方法都想到,並準備得大致差不多了,為什麼會節外生枝抓自己的門客,並且還歡歡然揚言,過兩天斬殺?生怕外界不知道?為什麼不當機立斷「斬立決」?這難道就是軍事奇才的處事方法?
而且,連這個門客的弟弟都知道謀反的機密,這還算機密嗎?居然就可以堂而皇之揚言,要殺人家的哥哥?其弟會眼見哥哥被殺而不會有絲毫舉動?就算以安全計,也應該控制這個弟弟嘛。令人不可理喻的是,韓同學不僅不控制,居然聽之任之——愛告狀告去!會有如此的謀反者?
還有,既然已經節外生枝了,為什麼不提前起義?
沒有一點兒防範措施,這也是起義?更是屢出奇計並總是能出奇制勝的軍事天才所為?
也許,只有腦殼被門夾扁了的同志,才會相信這是屢造奇跡的軍事天才在謀反。
我們應該看過很多關於起義的故事、小說、電視、電影,幾乎所有的起義者,不須任何人提醒,其神經都會高度緊張。畢竟是殺頭的買賣,會輕鬆到如同在百花園中閒庭信步?
經驗告訴我,一旦出現節外生枝之類的事情,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起義者至少有兩件事情要做:一是要當機立斷斬殺可能的告密者;另一個是提前起義。包括英布反叛,以及後世的張角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武昌起義、南昌起義……等等,都是因為機密洩露而不得不提前造反的典型事例。
但的的確確擁有軍事天才的韓信,卻沒事似的,既不起義也不逃跑,更沒有斬殺可能的洩密者。他還真在桃花園中閒庭信步,悠閒自得呢。第二天蕭何來約他去宮中熱鬧熱鬧,儘管忸怩,但他也美滋滋地跟著去了。
好像他就專門等著蕭同志來誆騙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