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 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
    在闡發變化日新的思想中,康有為吸收了中國古代《易傳》中的一些樸素辯證法思想,並且把它同當時傳入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結合起來,也曾表露了一些關於事物對立統一的思想。他說:「若就一物而言,一必有兩。《易》云『太極生兩儀』。孔子原本天道,知物必有兩,故以陰陽括天下之物理,未有能出其外者。」據此,他批評周敦頤《太極圖說》中關於「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的說法,認為「元與太極,太一,不可得而見也。其可見可論者,必為二矣」。所以,他又說:「孔子窮極物理以為創教之本,故系易立卦不始太極,而始乾坤、陰陽之義也。」「生物之始,一形一滋,陰陽並時而著。」康有為這裡肯定就每一事物來說,必定是同時具有陰陽兩方面的屬性,是有其合理因素的。他還吸收了當時一些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此加以補充說:「理皆有陰陽,則氣之有冷熱,力之有拒吸,質之有凝流,形之有方圓,光之有白黑,聲之有清濁,體之有雌雄,神之有魂魄,以此八統物理焉。」

    用「陰陽」來「括天下之物理」,表述事物內部的矛盾對立,這本來是古代樸素辯證法的一個直觀、籠統的概念。康有為把它與近代自然科學中關於氣、力、質、形、光、聲等物中的矛盾對立結合起來,表明了他高於樸素辯證法的地方。但他把「神之有魂魄」也歸為最根本的「物理」的內容,又表現了他的非科學。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思想完全落伍了,他以所謂按照「循序漸進」原則,現在只能實行「君主立憲」來反對資產階級民主派所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至此,他完全背離了他早年反對封建頑固派,提倡變革的進步立場,而向形而上學的不變論投降了。

    三、「仁愛」哲學

    康有為早期曾吸收了古代一些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認為「萬物皆始於氣」,「既有氣然後有理」,從而批判了程朱理學「理在氣先」的唯心主義觀點,說:「朱子以理在氣之前,其說非。」

    他的學生梁啟超在概括他的哲學思想核心說:「先生之論理,以仁字為唯一之宗旨,以世界之所以立,眾生之所以生,國家之所以存,禮義之所以起,無一不本於仁,苟無愛力,則乾坤應時而滅矣。……其哲學之本,蓋在於是。」所謂「仁」,也就是「不忍人之心」。康有為宣稱「不忍人之心」,是「人人皆有之」的「愛質」,它是「萬化之海,為一切根,為一切源……人道之仁愛,人道之文明,人道之進化,至於太平大同,皆從此出」。

    康有為在《春秋董氏學》中,又提出了「元為萬物之本」的觀點。他說:「元為萬物之本,人與天同本於元,猶波濤與漚同起於海,人與天實同起也。」這裡,他把「人」與「天」說成是「同起」,「同本於元」,在一定意義上是對「天」的至上性和神秘性的否定。這也是他接受了當時自然科學影響的反映。

    「元」是什麼呢?他曾引何休《春秋公羊傳》中注的話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所以,他又說「浩浩元氣,造起天地」,「天地之本,皆運於氣」,「天地萬物同資始於乾元,本為一氣」等。從這方面看,康有為所謂的「元」與「氣」等同。而「氣」,就他所引「《列子》中謂天地空中之細物」一條,和他所說的「天地之間,若虛而實。氣之漸人,若魚之漸水……故無往而不實也。……若自至精之物推見,則氣點之聯接極粗」等說法看,他所理解的「氣」在一定意義上是一個物質性的概念。同時,他還把古代關於「氣」的概念,同西方近代自然科學中的某些物質概念如電、元素、以太等聯繫起來,因而表現出某些唯物主義的因素。

    康有為既把「氣」當做一種永恆而獨立存在的精神實體,那麼他「萬物皆始於氣」的命題也就變成了由精神產生萬物的命題了。他首先用「物我同氣」來否定「物我」的差別。他說:「物我一體,無彼此之界;天人同氣,無內外之分。水之周於全地,電之遍於長空。……物即己而己即物,天即人而人即天。」

    在他看來,「山河大地,皆吾遍現;翠竹黃花,皆我英華」。也正是這樣,他把精神看得比物質更重要、更根本。他說:「魂用事者為大人,魄用事者為小人。……故大人者,在先養其魂靈,統御其體魄而已。」又說「魂靈者,清明光潔,端莊粹一」,「卓然立青雲之上,不物於物而造物」。至此,康有為「元為萬物之本」,「萬物皆始於氣」的命題,完全成了主觀唯心主義。

    康有為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更表現在他「以仁為本」的「仁愛」哲學體系中。他曾說:「孔子本天,以天為仁,人受命於天,取仁於天。凡天施、天時、天數、天道、天志,皆歸之於天,故屍子謂孔子貴仁。」又說:「仁者,在天為生生之理,在人為博愛之德。」

    康有為的主觀唯心主義「仁愛」哲學,是以「性善」論為基礎的。在人性論問題上,康有為早期是贊同告子「生之謂性」的思想,而反對孟子「性善」論的。他說「告子生之謂性,自是確論」,「性者,生之質也,未有善惡」,「凡論性之說,皆告子是而孟子非」。據此,他也批評了程朱理學分「性」為「氣質」、「義理」的說法。他說:「分性為二,有氣質、有義理……蓋附會孟子。實則性全是氣質,所謂義理,自氣質出,不得強分也。」

    康有為早期這些關於人性的論述,雖然沒有什麼新鮮的思想內容,但在當時來講,是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禮教束縛的現實意義的。然而,由於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軟弱本性,他們看不到反封建的真正力量所在,只是一心幻想「聖明的皇上」一旦能以「慈悲」為心,實行變法維新。所以,康有為最後又不得不陷入孟子的先驗「性善」論的泥坑。特別是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他更是竭力鼓吹「性善」論。他說:「不忍人之心,仁也,電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調人性皆善。」

    所以,如果「人絕其不忍之愛質」,則「人道將滅絕矣」。這完全是從孟子那裡販賣來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他把人的道德觀念、主觀精神說成是先天的,而且是天地萬物的根源。他曾說:「人之性命雖變化於天道,實不知幾經百千萬變化而來。其神氣之本由於元,溯其未分則在天地之前矣。」

    這是說,人的「性」、「命」或「神氣」都是先於天地就存在的。他還進一步發揮了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認為:「天下雖大,我身為本,若無我身,即無天下國家。」又說:「人之靈明,包含萬有。山河大地,全顯現於法身;世界微塵,皆生滅於性海。廣大無量,圓融無礙,作聖作神,生天生地。」這又是把孟子的主觀唯心主義與佛教的唯心主義雜糅在一起了。康有為的這些思想對譚嗣同的《仁學》有重大的影響。

    但是,以上這些僅僅是康有為哲學思想中偶爾透露出來的一些合理因素,而他的整個哲學體系則是主觀唯心主義的。就在他對於「元」和「氣」的解釋中也充滿了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的內容。如他把「元」形容為「無臭、無聲,至精、至奧」,又說:「孔子發此大理,托之《春秋》第一字,故改『一』為『元』焉,此第一義也。老子所謂『道』,婆羅門所謂『大梵天王」耶教所謂『耶和華』。」

    這裡,他把「元」和婆羅門教的至上神「梵天」,基督教的至上神「耶和華」相提並論,也就把「萬物之本」的「元」神化了。關於「氣」,康有為的認識是十分混亂的。他經常把「氣」比喻成「電」,但他並不是用這一比喻來論證「氣」的物質性,相反,卻論證了「氣」是一種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他說:「光電能無所不傳,神氣能無所不感。」

    這裡「神氣」指的是一種精神活動,他認為人與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就是由這種「神氣」的相感應而溝通起來的。「神氣」,他又稱為「知氣」,而「知氣者,靈魂也,略同電氣,物皆存之」。

    康有為講的「氣」完全是一種精神實體。這從理論上來講,是由於受到當時西方庸俗唯物主義的影響,把精神現象看成是和物質一樣的東西。所以,他甚至認為,這種「知氣」如果能「養之久者」,更能達到「團聚不散」,並「可附人他體」,甚至「隨附百體,頻歷生死,益增神靈,絕無障礙」。

    這就是說,精神和物質一樣是可以獨立存在的,而且是永恆存在的。

    而且他還把發揚「人人皆有之」的「仁愛」之心看做實現「大同」理想的關鍵,說什麼「以其本有愛質而擴充之,因以裁成天道,輔相天宜,而止於至善,極於大同」。正因為如此,他把人的「仁愛」之「性」,看做天地萬物生成、變化以至社會發展的「根」、「源」。這也就是他「仁愛」哲學的唯心主義的理論歸宿。

    四、譚嗣同的「仁學」哲學

    譚嗣同早年曾以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氣」的概念,以後又運用西方自然科學中假設的一個物質概念「以太」,來解釋客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後來,他受到唯心主義,特別是佛教唯心主義的影響,完全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譚嗣同在《仁學》中構造的哲學體系是十分雜廣的。他企圖融合中學與西學、科學與宗教、唯心與唯物於一體。

    在譚嗣同的早期著作中,他繼承了王充、張載和王夫之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同時吸取了從西方傳入的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等自然科學知識,提出了一種以「元氣」為基礎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而且對佛教、道學的唯心主義進行了一定的批判。

    他把「元氣」看成是天地萬物的根本。他說:「元氣綱組,以運為化生者也。」「天以其混沌磅礡之氣,充塞固結而成質,質立而人物生焉。」

    這是說,宇宙充滿「元氣」,「元氣」凝固起來,形成各種物質元素,然後形成各種天體和人物。後來,他又把組成這些物質元素的「氣」,歸結為「以太」。他說:「原質猶有七十三之異,至於原質之原,則一以太而已矣。」又說:「任剖某質點一小分以至於無,察其為何物所凝結,曰惟以太。」他依據地質學和生物學的知識,說明生物進化的過程。他說「考察僵石(化石),得其生物」,「以究天地生物之序,蓋莫先螺蛤之屬,而魚屬次之,蛇龜之屬又次之,鳥獸又次之,而人其最後焉者也」。他宣稱:「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

    然而,全面考察一下譚嗣同「仁學」的哲學體系,實際上是以佛教唯心主義為歸宿的。他明白地說過:「嘗謂西學皆源於佛學,亦惟西學,而佛學可復明於世。」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