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和世界 第24章 二十年後的中國和世界 (9)
    中國與世界為鄰。近年來,中國頻繁活躍在國際舞台上。中國總理與其他重要領導人一樣,跑遍世界,在國內舉辦各類高級峰會,又參與所有國際會談:大量簽署雙邊協議,制訂多方政策,參與高級別峰會(聯合國、G8、G20、國際合作、聯合國維和部隊,與多方協商伊朗問題、朝鮮問題,外交活動十分活躍)。

    中國的崛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給中國帶去了地緣政治、文化、經濟和金融方面的全新影響。

    此外,近年來的各類危機事件(能源、資源、環境、貨幣、經濟、金融等危機以及歐元區的衰敗,國際安全、伊朗問題、中東問題等等)使中國在國際舞台上佔據了一個優勢地位。過去,中國的影響力主要集中體現在亞洲或局限於中國周邊的雙邊問題。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核武器,享受否決權,中國成功舉辦了各國協商會議,建立了危機處理機制並提出了加快解決各類國際糾紛的建議。

    中國外交政策轉變於20世紀70年代

    而現在,中國在各類或遠或近的國際糾紛中扮演了不容忽視的重要角色。

    然而,中國外交政策在對外問題上的主要原則並未改變:維護區域穩定,促進經濟增長,構建友好穩定的國際環境,不干涉他國內政,保持發展中國家地位,發揚和平精神。

    但中國對世界產生的影響,比如在非洲大陸上的影響力,國際貿易的擴大,新興國家的誕生,美國的相對衰弱以及在未來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可能性,給中國帶去了除影響力問題與防備國內危機以外的新的責任。

    首先,中國已從外交孤立的困境中走出來。這主要通過積極加入多方組織與危機處理機制,參與維護和平,解決衝突問題,同時反對核擴散,派遣救援部隊和維和部隊等方法。

    其次,自推翻柏林牆以後,人們在國際舞台上看到了美國勢力的無處不在。由此看來,中國的目的在於抵制美霸權主義,提升自己在世界問題和打擊美國勢力上的影響力。

    為此,中國應當獲取西方國家對中國力量的認可,建立新的聯盟,鞏固合作夥伴關係,增加新的影響力地區,比如:東南亞國家,歐盟,非洲聯盟,南方共同市場,以此推動中國外交,擴大中國影響,但同時也不忘結交那些更為獨立的國家、地區或跨國聯盟。

    北京:多極化優勢

    中國朝著世界領先地位的方向發展,堅決防範反中國聯盟。

    今天,中國繼續推行支援鄰國的外交政策,在領導權、國際競爭與合作上,確立自己在亞洲和世界的權威。東南亞地區充分利用了中國的崛起,而中國在政治、經濟及金融上的發展確實對中國周邊和世界產生了影響。

    美國與中國協調發展

    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各類政治、經濟、金融事務,以促進地區和平和區域自由貿易的發展,如關注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

    東盟各國代表了全球5億多人口和超過11000億歐元的國民生產總值,這也增強了中國的實力。

    中國積極關注地區和國際問題。除了東盟,中國也關注或參加了絕大多數在亞洲和世界範圍內具有影響力的組織,以促進同歐洲聯盟、非洲國家(中非論壇)、拉丁美洲以及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間的友好關係,還參加了許多類似於達沃斯論壇之類的研討會。

    中國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及世界銀行的最新配額中獲益,其代表在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中也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下列名單並非詳盡,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出中國或作為成員或作為觀察員參加了30多個國際組織:

    聯合國(ONU),中國作為其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

    世界貿易組織(OMC);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國際勞工組織(OIT);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ASAARC,簡稱南盟);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

    南太平洋論壇(ForumduPacifiqueSud),由太平洋上16個國家和領地構成;

    上海合作組織(OCS):包括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等6個成員國以及印度、伊朗、蒙古國和巴基斯坦等4個觀察員國;

    亞洲發展銀行(Banqueasiatiquededeveloppement);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DE),合作夥伴關係;

    國際原子能機構(AIEA)。

    中國舉足輕重

    中國未來將會怎樣?其他國家該懼怕中國還是把它當做世界夥伴和發展助推器?美國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可以確定的是,從今以後中國不會再聽憑他國對其政治、改革、發展等問題和在拉丁美洲、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的新合作夥伴問題上指手畫腳。

    中國在一些國際性會議的對話和發言上已具有中國優勢,比如在中美(G2)峰會上的發言,或在二十國集團(G20)中為在經濟金融領域改善國際合作所作出的努力。

    從現在起到2030年,我們能否加入大國間的競爭,抑或引起「巨大轟動」,加入到強強對話?

    我們將在未來的任何時期以週期性的方式融入其中。目前我們正在翻開世界歷史嶄新的一頁,而這個世界範圍內的巨變定將引起局勢緊張和調整。

    新的世界將會是一個「西方—亞洲」兩極化和「金磚四國」等新興國家勢力上升的多極化並存的世界。

    可以確定的是,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已經改變。中國堅持多極化觀點,不自詡為「世界霸主」,而只是作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

    事實上,中國並不希望統治世界!其並不希望成為「世界警察」或「世界家長」,而是有著與之前世界大國不同的發展目標和計劃。

    中國堅持「多極化」,因此它將會在不破壞美國形象的情況下反對美國。

    對於中國來說,美國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因為美國也致力於世界範圍內的勢力平衡,並試圖幫助中國!

    為了反對爭端,維護穩定,中國將採取措施促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快速發展,幫助它們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積極作用。

    這些都不出乎意料。因為從其基本特徵和實事求是的觀點出發,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有著共同的利益。為了保證自身實力、未來外交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和其提出的新的世界秩序的實現,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戰略。簡而言之,就像在外交方面一樣,中國堅持實際主義,「有得有失」。

    中國自認為處於文明的中心,但並非世界的中心。它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反對使其傾向於用一種不同的模式發展:既要保證自己的繁盛和強大,又不願複製那些不符合其價值觀的、被其堅決反對的發展規劃。

    從其發展概念上可以看出,中國希望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那些曾經受到西方國家影響的國家悄然變換了陣營。美國和歐洲都不能越過中國獨自處理國際紛爭。中國在處理國際紛爭(如中東問題、巴以問題、兩伊問題、阿富汗問題和朝鮮問題等)時扮演著越來越積極的角色。

    中國在美國與朝鮮間扮演的中間人角色和伊朗問題中的談判者角色都起到決定性作用。它在通常情況下都會有與西方國家不同的主張、分析和立場。但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將會作為世界一流的參與者解決國際爭端問題。

    在聯合國或其他一些國際組織的框架內,中國採取援助政策,並與世界所有國家發展了越來越活躍的合作和交流。

    中國維和部隊:執行了許多維護地區和平、安全、穩定的任務;

    救援隊:在許多全球性自然災害中參與救援工作;

    任務和使命:涉及社會、文化、糧食、經濟等多方面問題;

    參與和分擔:國際和中國的非政府組織(NGO)參與和幫助一些受地震或自然災害侵襲的國家進行重建。

    在中歐關係方面,中國很早就對歐洲及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產生濃厚的興趣。愈加壯大的歐盟對於中國來說是最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和必須要面對的政治經濟體。

    一個統一的歐洲是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籌碼。中國需要組織結構嚴密的歐洲,而這片古老的大陸要繼續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歐盟使中國可以只與一個「大參與者」對話,而不是費力地與不同歐洲國家在不同的規章和不同的戰略政策下交流。

    歐盟對中國的重要性

    歐洲聯盟的存在、重要的經濟地位、5億人口(世界第三)和統一的貨幣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歐盟是重要的戰略性政治經濟「一極」,同時也是平衡由美國掌控的世界秩序的重要集團。如果說美國模式以其無可挑剔的優勢和活力吸引著無數中國人嚮往,那麼,歐洲則為他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和中國更加相似的、多樣的、歷史底蘊深厚的、多文化的模式。

    儘管中歐領導人間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中國和歐盟間的關係還是具有建設性的。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法國。1964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這一舉動也絕不是其全球計劃中簡單的一筆。但中國人記得,在兩國親密關係發展的同時,一些合作關係卻進展不順利,就像2008年媒體報道的那樣。儘管如此,這個具有反抗精神、理想主義、不切實際的民族仍然讓中國人喜歡。

    中國與法國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就像跟「歐洲發動機」德國一樣,促進了中歐間文化和經濟的良好關係。

    出於對國土安全問題的敏感和對國際恐怖主義的打擊,中國實行了一系列監視、警戒、抵抗和與它國合作的戰略。另一方面,中國也注意到國內外一些與極端守舊勢力有關的問題。

    中國採取措施進一步弘揚少數民族特有的文化,如藝術、傳統習俗、傳統節日、健康醫療、語言和地區發展等,都是為了解決和諧發展等問題。

    單就令西方不安的、已成為世界性地緣政治問題的國際影響來說,中國已經顯示出了它的威望。如今中國外交日益活躍。在與美國立場的對比日益公開化和直接化的同時,中國仍堅持與合作夥伴的對話交流政策,無論該國是富裕還是貧窮。

    世界力量已經使美國和歐洲將目光投向亞洲和中國。美國和歐洲緩慢衰退的世界性影響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中國要成為世界強國和影響世界事務的目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中國需要一個使其具有優勢地位的新的國際秩序。

    二十五 展望:20年後的中國

    不知道十年前熟悉這個國家的人們是否還認得出今天的中國。

    中華民族的飛速發展、新的社會生活方式、大膽的城市化進程、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驚人的經濟增長、令人矚目的外交影響、金融資源以及其國際化的開放程度使得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有望在2015年到2020年間,推動其成為世界強國。

    中國在各行業各領域的發展、增長和改革將會使其在2030年成為一個超級強國。

    中華民族將會變成一個技術大國,但同時,它也必須要面對成為世界強國所必須要經歷的眾多挑戰。

    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要將能源轉換落實,以節約資源,這樣它將會變成世界技術、能源再生強國。

    中國有可能取代美國,建立新秩序:即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羅斯、德國、墨西哥、法國以及英國。也就是說,到2030年,歐盟將會作為一個地區實體成為世界第四大「強國」。

    削減貧困和保證全民教育的目標將會實現,中國城鄉發展和地區發展也將重新實現平衡。

    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關於勞動、休假、國家退休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等問題的社會改革也將完成。

    印度和中國將會有30億人口。非洲將會成為推動世界發展的繼任者。中國將會成為一個擁有15億人口的超級現代化、超級城市化國家。大多數人口將成為城市人,而其國家化大都市將進一步發展。全生態化城市將出現。

    中國將會進一步保護環境,發展高新技術,弘揚傳統、近現代文化以及作為中國乃至世界財富的少數民族文化。工業、環境、農業、社會、旅遊及交通設施將遍佈整個中國。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JustinYifu)預測,在203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會是美國的2.5倍。中國人均(按當時中國人口達到美國人口的5倍計算)國民生產總值也將達到美國的50%。

    十年後,中國經濟超過美國

    據渣打銀行(StandardChartered)資料顯示,在2030年,處在「持續增長的超級循環週期」中的中國經濟將會是美國的兩倍。

    「超級循環週期」和全球經濟的歷史性高速增長時期將會持續一代或幾代。另外,由於貿易的增加和投資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和技術革新以及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世界經濟也將被帶上新高。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占世界的25%

    國民生產總值和外匯儲備等經濟指標以每年8%或以上的速度增漲,對內對外投資、國內消費規律性增加,都使得中國逐步成為世界強國。

    幾百萬中國遊客在本國、亞洲及全世界旅行。

    中國將會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在任何國際決策中都擁有絕對的影響力。而且,她在解決各類衝突問題或是探討與全球局勢和發展相關的主題方面也將擁有主導權。

    據高盛集團(GoldmanSachs)預測,到2050年,各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仍在不斷變動。中國將會穩坐第一把交椅而歐盟緊隨其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