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和世界 第22章 二十年後的中國和世界 (7)
    1989年,阿根廷的物價暴漲到5000%,幾乎一半的人成為貧困人口,這是阿根廷人至今記憶猶新的事情。

    財政赤字引發的危機

    信貸市場分析(CMA)每個季度會發佈有赤字危機的國家名單。信貸市場的分析基於投資者為在國債交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所付的保險溢價。

    到2015年,可能面臨信貸危機的十個國家

    希臘58.8%

    烏克蘭30.6%

    委內瑞拉51.4%

    西班牙26.7%

    伊朗41.2%

    阿聯酋25.5%

    葡萄牙35.9%

    匈牙利23.6%

    阿根廷35.4%

    10

    伊拉克23.1%  真正的危機,是全球地域範圍內的不穩定。這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對於很多國家而言這會導致惡性循環。地球上上百萬的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宣佈經濟處於崩潰狀態也是恥辱的。貧困線上揚而產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比如,歐元區國家希望在國際舞台上保持穩定,卻被證實無力拯救它們的貨幣,歐盟政治、經濟體制的可行性就會重新遭到質疑。

    有一點是肯定的,跟高利息借貸風險和不動產信貸一樣,美國的次貸危機動搖了世界的經濟和金融。

    十九 中國,歐洲的保險箱?

    一些信息來源顯示,中國政府是歐洲主要國家的債權國,對歐洲債券的持有量事實上已經等同於對美國債券的持有量。

    2011年初,中國已投入近160億歐元支持歐洲頭三個陷入巨大困境的國家: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什麼時候會投入資金到其他國家?

    不久前,中國對這片「古老的大陸」進行財政支持,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從中國最近購買外國政府債券以及對歐洲其他大規模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投資中看出來。

    為應對歐元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投入2500億歐元資金,其中,中國就佔了155億歐元。

    歐元區的國家總是被財政市場用「避險基金」瞄準,有些避險基金是建立在輕稅國家的。這些國家擁有著巨大的資金財富。在歐元危機的前三個月,源於投機買賣的規避資金獲得了22億歐元的收益。

    為了應對歐元危機,早在2010年,歐盟就明智地投入了一筆持續的高達7500億歐元(歐洲國民生產總值的8%)的救助資金來拯救那些陷入嚴重經濟困難的歐元區國家。如今,被救濟的國家是希臘、伊朗、葡萄牙和西班牙。

    這些國家背負著巨大的財政赤字,更需要應對這場危機!但是其他一些目標不在投機商的庇護下:比利時和意大利……歐元救助計劃在這些國家達到15000萬億歐元。

    在歐元區情況徹底變糟之前,中國給予了資金援助,避免歐洲陷入險境。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全球經濟危機的重演。這是中國首次在歐洲大陸上大規模推行馬歇爾計劃。

    中國在希臘推行的救助計劃達到50億歐元,旨在防止希臘信貸危機蔓延到歐洲其他國家。措施相當及時:兩國簽訂了14項合同。作為交換,希臘的船商要定制6艘由中國的造船廠製造的海船。

    中國第一大船商——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COSCO)贏得了比雷埃夫斯一部分港口(希臘第一大港口)35年的特許權。目的是為了開闢中國運輸商品到歐洲的橋樑。預計今年通過比雷埃夫斯港的免稅集裝箱數量將達到80萬個集裝箱,到2015年,將達到370萬個集裝箱。

    這樣的支持被歐盟所歡迎。經濟學人情報組的預測部主任斯蒂芬洛奇認為,這種共識會促進穩定經濟環境的建立,減少人們對於歐洲有可能發生的二次經濟衰退的擔心。

    中國正在拯救世界

    中國政府指出,中國支持歐洲的積極舉措,希望歐洲早日戰勝經濟危機。但是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余永定認為,說歐洲的情況已穩定下來還為時尚早。

    繼希臘之後,葡萄牙受到了中國的援助。為了減輕葡萄牙的債務,中國表示願意購買葡萄牙50億歐元的國債。

    在北美機構對葡萄牙評級下降之後,葡萄牙是第二個金融市場受到衝擊的國家。中國已著手於購買葡萄牙公債。《華爾街日報》稱,葡萄牙已向中國出售了11億歐元的國債。

    救助希臘和葡萄牙之後,中國兌現對西班牙的承諾,兩國簽訂了近60億歐元的16項合同。同時,為了救助西班牙,中國還會繼續購買西班牙的政府債券和一部分清償能力低的債務。

    亞洲基金也突顯出其重要性

    繼中國購買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國債之後,亞洲其他國家的資金也開始在歐洲顯形。

    日本認為輪到他們參與到對歐洲的財政支持上來……近幾年,中國在歐洲許多國家增加了大量的投資,尤其是與希臘港口有關的項目——塞爾維亞的橋樑,波蘭的高速公路,羅馬尼亞的能源網和葡萄牙的海上產業。

    中國因履行了歐洲一些國家債務的諾言而增強了對歐元區的吸引的同時,這個「中央帝國」在近兩年比世界銀行更多地貸款給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滿足他們對於資源的需要。

    據《金融時報》報道,在2009年和2010年,兩個中國國有銀行——中國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確立了820億歐元的援助資金。

    中國炙手可熱

    中國在購買歐元區債務和在歐洲投資的領域上超過了美國。2010年,中國的境外投資達到了近400億歐元(增長了15%),此外,中國的救助計劃覆蓋全球,主要是非洲國家或者斯里蘭卡(緊急救援)。

    在另一個大範圍內,對於美國和歐洲來說都是一樣的,這些西方的統治者都希望中國資金入駐。為應對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從2008年起一些人就請求得到中國的財政支持,因為他們預料到他們不再有能力獨自從全球性的經濟和金融危機中走出來。

    中國對於歐洲這片古老的大陸的興趣調整著歐洲的經濟,尤其是一些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此外,這也使世界上第一位出資者——中國的投資多樣化。

    對於歐洲而言,這是迫在眉睫的。

    二十 兩面派還是誤解

    中國積極主動的投資援助計劃,在歐洲並未實現它真正的價值。相反,確受到西方媒體的肆意惡評。

    會有中國恐懼症嗎

    歐洲人希望從中國的投資計劃和主權財富基金中受益;

    歐洲戰略希望從超級大國手中爭取到財政支持,預計中國是在這方面受到了鼓舞。

    對於上面提到的例子,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已存在於中國和一些西方媒體及其公眾輿論間的一些誤解。

    中國呈現給公眾輿論的形象,始終被一些媒體所誤導,像「收買歐洲的靈魂」、「中國就援助希臘一事討價還價」、「罪大惡極,非『元』莫屬」、「中國,危險!」這些攻擊性言論深創了中國人民的心靈。

    對於我們,深刻考慮一下在歐洲的結構性改革是否必須可能會是更加明智的。

    當我們的社會深陷於有關「發展模式」的信任危機時,卻發現中國已雄踞於超級大國的地位。混淆這兩種情況的風險可能導致各類文明的衝突:媒體、外交、經濟和洲際文明。我們應該鼓勵一些更值得稱道的原則和正直的態度,而不是營造仇華的苦澀氛圍。

    中國是替罪羊嗎

    換句話說,崛起中的中國充當了替罪羊或成為西方國家轉移視線的犧牲品。這就是所謂的新聞自由的結果,正如一些社論家或西方媒體董事宣稱的那樣——「公平遊戲」。

    儘管中國人都很愛國,但他們比我們更加玩世不恭……他們欣賞幽默,這也讓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和2008年奧運會有關的西方報刊頭版或是一些近期的報道,並不親近中國人。當然,數天或數周後,這些可能已被人遺忘……但是更加小心謹慎的中國人,他們說自己並不能理解。中國公眾輿論的反映通過每日批量上交給你們的表格得以呈現,而這些信息是幾年來我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

    為什麼我們對其批評之聲一直如此強烈?

    應該去中國走走,然後做到實話實說!

    我們不允許有關他們的惡意言論在我們的媒體上氾濫!

    我們絕不妖魔化其他國家!

    這些經濟問題和騷亂是難免的……

    他們有條件惡劣的監獄、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貧苦無依的可憐人……

    在那裡人權不足,但西方國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難以理解為什麼媒體有如此言論?

    在一些領域我們發展得很晚,但我們已在全力追趕!

    其他國家也存在各自的難題。

    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

    中國人不能接受「中國威脅」論

    超出了這些問題的本身,它是一個形式問題和對有關重大問題的一種簡單化模式。我們注意到:當法國反對干預伊拉克時,美國媒體的頭版也對其進行了同樣的詆毀和惡意評論。總體來說,就是必須抵製法國!

    就中國援助歐洲這方面——其領導人是讚賞有加的——這就是「中國感知」的一些例子。它不再接受西方輿論心懷不軌的猜忌和對中國雙重目的的懷疑:

    中國在歐洲投資,可能是為了維護他們的財務狀況,因為舊大陸(歐洲)是中國出口的最大市場,也是其重要的合作夥伴;

    中國靠近歐盟,可能是因為其希望確保歐洲對人民幣的善意,從而繼續低估其貨幣,以保證大量出口;

    幫助歐洲國家,對於中國是一個很難得機會,通過購買以歐元而非美元計價的資產,來實現中國投資的多樣化。

    實質內容和辯論本身是令中國人很感興趣的,但形式和指責卻相當讓人頭疼。如果希望他們對待批評就像對待讚譽一樣開放大度——形式是最折磨人的,也是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因為這種形式下他們有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換言之,隨著合作夥伴數量的不斷增加,中國的加入,一方面是極為受歡迎的,因為她能協助其他國家共謀經濟的增長,但另一方面她又總被西方輿論冠以「中國威脅」的惡名。為什麼某些人要混淆視聽呢?是確實無知嗎?這是一場很有意味的、開放式的辯論……

    但中國公眾輿論是極為震驚的,正如他們的媒體定義這種戰略為歐洲的「雙重遊戲」:在他們的領導人看來,歐洲人似乎期望中國出面幫助歐元區走出金融危機,但同時又憂慮其在歐洲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從而影響到歐洲其他國家。這僅是許多可供焦慮的原因之一,而事實上這種誤解的內在原因是更為複雜的。

    為什麼雙方會有困惑與矛盾

    整個中國都在推崇穩定而富有競爭力、和諧且雙贏的外交關係。對於他們,重要關係的建立主要基於真誠、時間,而絕非一時衝動……例如,中國人不喜歡干涉其他國家的相關事務,同樣也不喜歡他們的合作夥伴改變立場、觀點,即使他們面對重大課題或自己國家事務存在分歧時。

    中國人和高盧人是極為相像的。難道他們就不會效仿法國歷史進行革命嗎?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喜歡大餐、節日、快樂和和諧。他們也是隨機應變、運籌帷幄的,喜歡享受生活,而且能夠很好地適應多種環境。但在某些情況或衝突下,若他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也會特別容易生氣、發怒。這就說明了他們具備超級快速的反映能力,尤其當事情發展不盡如人意時!

    中國期盼在較長的時間內擁有穩定而又真誠的合作夥伴,以便建立積極的關係。

    在中國,我們親眼目睹了許多有關發展的爭論,同時媒體也變得越來越苛刻,對於許多國內、國際問題,指責聲不絕於耳。但中國人這樣做是由他們的文化、愛國之情決定的。他們絕不能忍受任何其他國家對其國內事務的干預,對於言行一致之舉,他們是更為欣賞和推崇的。

    儘管偉大的戰略家、設計者和投機的政客能夠使形勢發生積極變化,但中國人出於他的傳統文化考慮,不喜歡「丟面子」,也不喜歡由「雙重形象」作為其國家的代言:當事情按其心意發展時,那他就是天使,而當事情委其心意時,則化身為可怕的魔鬼……同樣,他們也不喜歡多變的性情,那樣不利於和諧。

    最後,因為中國人的集體精神,他們沒法理解同一國家的機構和媒體竟然表達出截然不同的觀點,這令他們很困惑、很矛盾。在他們看來,國家主席、城市市長和企業管理者應該共同捍衛同樣的立場和價值觀。他們觀點的根本區別說明了從社會最高層向社會最低端人群靠近。

    歐洲國家已經習慣了辯論,而這有時會阻止他們快速採取行動,走向共同戰略。我們對「文化影響」的評估是遠不夠的,這些所謂的「文化影響」是我們在中國期間,就中西形象對比所瞭解到的……所設想的!

    鼓吹中國威脅論

    當這種言論瀰漫時,整個中國公眾輿論一片嘩然,因為這是其文化、價值觀和自身情感所不能接受的。和整個社會各個階層展開交流或通過網絡、微博與中國的年輕人多接觸就已經足夠瞭解。

    此外,這涉及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對世界還有對中國發展的批評意見,其中包括官員、企業管理者、僱員、工人、學生、出租司機……

    中國人更好地瞭解了世界和本身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所面臨的重大挑戰,而這些遠遠超出了我們能夠想像的。他們很好地瞭解了文化、歷史、哲學、西方的價值觀和外國新聞評論!……那就是他們對於中國的一些批評性言論會極為惱怒的原因。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