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中國和世界 第4章 新中國的崛起 (4)
    在對現存的傳統交通方式進行改進和完善之外,中國人正在尋找城市交通更有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到的未來的「空中公共汽車」,這將是一個革命性的環保概念!

    中國的設計師們找到了新的解決方案,以減少北京主幹道的擁堵現象,避免交通堵塞。「太陽能公共汽車」將飛行在城市交通數米高的上空:便宜、快速而又環保。這種公交車時速可達到60公里,能運送1400名乘客。

    這種公交車將穿行在普通汽車的上空,橫跨兩個機動車道的寬度。低於兩米的汽車可在這個太陽能巴士下面穿行而過。列車的停靠站台也設在高處,普通汽車再也不必因傳統公交車占道停車而減速了!

    2050年,2000公里的地鐵

    沒有比地鐵更能改善中國的城市交通,使出行變得暢通無阻的了!中國正處在一個快速城市化的時期,其標誌就是大量的投資以及城市鐵路運輸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

    為了更好地推廣公共交通工具,諸如「無車日」這樣的倡議活動開始在很多中國城市裡舉行!

    無論是自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躋身國際化大都市的首都北京、經濟大都會上海、中國西南部著名的山城重慶,還是廣州、香港、深圳等城市,中國的城市都配備有高速地鐵線以及城市鐵路線。

    北京的地鐵是中國最早的地鐵。然而其建造也不過是從1965年才開始的!從那以後,北京地鐵擁有14條現代化地鐵線,每天迎接500萬人次乘客,它的列車車廂總是被塞得滿滿的。

    北京市在2010年擁有228公里的地鐵線和鐵路線,而到2020年末,將有超過1000公里的鐵路線在北京投入運行。中國的首都計劃在2015年擁有15條鐵路線,總長將達到561公里。

    到2050年,中國城市裡的輕軌鐵路線和地鐵線總長度將超過2000公里,人們50%到80%的出行將依賴這些交通方式。

    正如在其他領域裡一樣,中國公司與西方的公司,如阿爾斯通,一起開發未來的技術。此外,中國的公司也開始出口它們的地鐵,像這些中國製造的列車,今後將奔馳在印度的鐵路上。

    我們同樣可以拿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為例。這個公司打開了亞洲以外的出口市場,並有意與西歐國家簽訂地鐵車廂更新的合同,就如目前在加拿大和蒙特利爾所進行的項目。

    十一 技術開發區

    中國的56個主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導著這個國家的產業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為了刺激經濟、鼓勵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中國創設了一些特區、自由區以及科技園區。

    這些特設地區在中國的產業創新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們與主管部門、金融界、實驗室、大學、企業以及研究項目息息相關。

    中國人傾向於集群原則,集中發展一個高端的經濟領域。

    中國年輕企業和初創企業的匯聚

    集中的地區業務使得曾經處於貧窮或去工業化狀態的地區整個活力十足。這些優先項目主要針對一些關鍵領域,這些領域自身也具有高新技術的特點。

    這些特區包含各個領域:光學、化學、機器人、計算機、軟件、能源、生物技術、衛生、航空航天、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等等。簡直不勝枚舉!

    這些新的發展領域得到了公眾的支持以推進研究。國家推出這項政策以達到招商引資的目的。這就造成了企業聚集發展的結果。

    比如說,在湖北省,「光谷」園區則定位成為國內最大的光電子信息領域的技術中心。該園區擁有1000家企業,設立眾多研究院、大學中心和著名實驗室等機構。

    同樣還有一些經濟特區、自由出口區、新型工業中心和政策優先區。這些地區在創新的同時也在發展著。每個特區都有其特點:實驗區、先鋒領域、獨特的地位、多元的技術等等。

    經濟特區:中國發展的關鍵

    世界銀行斷言,像某些工業中心一樣,經濟特區對國內生產總值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這些經濟特區促進了就業、出口、國外投資以及現代化管理的應用。2007年,這些工業園區和特區創造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2%,代表了46%的國外投資以及60%的出口。

    它們是就業、創新和經濟增長的發電機。這些特區的出現和發展,代表了公眾渴望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意願。它們展現了中國的改革之路。

    十二 中國未來的挑戰

    中國新的經濟增長要求繼續推進改革。也就是說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實施領土規劃,從大規模生產向高質量的操作技術轉變。

    其目標是保護自然資源,推廣清潔能源以及創建良好的環境。

    然後,就是要消除不平等,持續快速發展,以及治理以犧牲農村地區為代價發展的城市。與交通管理相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成為重點。

    關鍵問題和頭等大事

    除了交通,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也面臨著其他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對於飲用水及衛生基礎設施的供應問題、固體廢料問題、水污染、空氣污染、農村地區的用水安全問題、食品標準問題、社會住房問題以及生活環境等等。

    此外,還有別的挑戰在等待著中國:環境的可持續管理、公共健康以及國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公民權利、教育、培訓、就業、文化等等。

    當然,在飲用水的供應、醫療衛生和教育等方面,中國的城市已經有顯著的進步。但是中國仍需為更廣大的人們群眾繼續努力,與發達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有關空氣污染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標準接軌。

    30%的城市居民受到環境污染的困擾

    如今,中國超過30%的城鎮人口正遭受環境污染的困擾。這就是為什麼要優先考慮減排二氧化碳、廢物處理、衛生、資源經濟、清潔能源、造林、生物多樣性以及環境改善等問題!

    然而也有其他的與生活環境相關的問題:社會住房問題、住房建設和管理問題、物業市場監管、就業、物價穩定等等。

    於是,拿農村地區來說,政府機關要保證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用水供應,投入更多的財力來補貼消費,以及增加農村勞動力的轉業途徑等等。

    為了做到這些,中國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 各省份間發展的不平衡;

    ?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過大;

    ? 資源和能源的過度消耗;

    ? 由於以往問題產生的環境壓力;

    ? 經濟增長與現代化所帶來的問題。

    作為一個始終處於發展中的「發達國家」,中國必須面對這些問題。要彌補所有這些差距,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同時要實現所有目標的國家而言,無疑是一個相當困難的挑戰!

    中國和它的人民所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勞動力成本、社會改革、環境可持續發展、生活質量、全民教育、現代化、透明度、調整再平衡等等。要應對這些挑戰,就要求具備勇氣、能力、鋼鐵般的意志和隨機應變的靈敏!

    其他重大問題及改革政策

    同樣,即使近些年來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在中國現行改革中還存在其他的挑戰:更民主化的管理、參與公共事務、個體自由的發展和鼓勵、轉變以及預測潛在的體系、社會和經濟危機的能力。

    在這塊全球歷史和現代化進程最快、變化最大的土地上,中國必須在改革的道路上繼續堅持大膽務實精神,以實現引領世界的地位,展現新的形勢。

    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國的領導人意識到了西方國家發展模式的價值,但是他們並不想簡單照搬西方的體系和思想。

    中國領導人對此做了深入分析,以避免犯與過去同樣的錯誤,導致同樣的結果,也避免重蹈西方目前局勢動盪的覆轍,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中國擁有豐富的文化,一旦它的這些雄心壯志得到實現,那將標誌著中國的全面崛起,中國將走向世界,成為一個更公平更和諧的國家

    十三 資源與環境

    如今,中國對環境問題已經有了很清楚的認識。但是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認為,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不能等量齊觀。在這個問題上分歧很多,但爭論主要集中在兩大類觀點的對立上:

    一方面,對於已經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發達國家而言,它們希望所有國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受到同樣的約束;

    而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認為,它們有權利擁有一段時間來發展自己,彌補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使它們的人們達到同樣的生活水平,然後與發達國家一同對抗氣候反常等環境問題。

    儘管在國際會議上存在諸多分歧,但是討論正在進行就還有希望!美國、歐洲、中國以及他國家已經在談論和設定目標……

    中國的立場和建議

    中國指出,經濟發展是其主要任務,而對抗氣候變化也是優先要考慮的內容之一。在對問題進行分析之後,中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對於發達國家:應該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起到帶頭作用;

    對於發展中國家:應當採取積極措施來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貢獻;

    增強技術實力:創建低能耗社會,優化能源,加強環保。

    中國作為一個二氧化碳排放大國提出了這些建議!但是在建議之外,它還採取了具體的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

    中國今後的立場是:抵抗氣候變化的行動應當促進經濟發展而不是阻礙。具體而言,可持續發展、重視環境、清潔能源、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化、廢物利用以及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等,將成為國家的工作重點!

    這意味著中國將面臨重大的挑戰:在推行抵抗氣候反常的政策的同時繼續推進經濟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滿足其對大量資源的需求。

    十四 資源和原材料

    中國的礦產資源總價值約為337630億歐元,占世界礦產資源總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

    然而,當這一儲量平均到中國14億人口中時,其排名僅佔第53位。此外,中國經濟發展所必需的鐵礦、錳礦和銅礦卻並不豐富。

    經歷了五十年的勘探之後,中國的礦產資源狀況才日漸明晰。各自治區、省份和地區分佈著不同的資源。

    中國擁有171種礦產資源,是世界上礦產資源儲備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世界資源進口大國

    中國在許多原材料的需求上都主要通過進口。但是就其目前和未來的經濟發展來看,中國還需要更多!

    中國主要的自然資源有煤礦、鐵礦、石油、錫礦、鉛礦、汞、錳礦、鎢礦、鉬礦、磁鐵礦、銻礦、鋁土礦、釩礦、銀礦、鈾礦和銅礦等。

    2009年,中國在電力、能源等企業的投資量位居世界第一,而在原材料方面則位居第二。

    出於戰略原因,中國把西方作為其資源資產。後者佔據了中國國外交易的三分二。

    由於其對原材料需求的不斷增加,中國的國企和私企打破了原材料市場國際貿易的平衡。

    更激烈的競爭以及生產國的優勢

    中國與非洲和拉丁美洲成為了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就這樣,中國擊敗了西方的壟斷公司,進行了許多對生產國不利的貿易。

    而與此同時,中國使世界競爭更加激烈,從而使得生產國要支付更高的價格,這也是它遭受批評的原因。

    儘管價格上漲,但為了滿足國家發展的需求,中國在全世界採購依然在持續進行。中國人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或者其他地區的生產國非常受歡迎。

    然而,我們可以毫不吃驚地發現,賣方國家與它們曾經傳統的買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中國在這些國家購買一部分市場份額,投資建廠,而這些國家曾經一度是西方、歐洲等地區的國家的後院。中國作為一個新的競爭對手出現在這裡,提供條件、設備和廉價的商品,由那些歐洲國家曾經的買家來買單。因此,那些出口國開始對曾經的合作夥伴表現得很苛刻,放棄它們或者提高價格和條件。

    中國對各式各樣的資源都很感興趣:智利的銅礦、阿根廷的鐵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礦產資源、非洲的石油、古巴的鎳礦等等。

    世界資源耗盡預計年份表

    2012

    2018

    2021

    2022

    2023

    2025

    金、鋅、銦

    2028

    2030

    2038

    2039

    2040

    2048

    2050

    石油(尚有爭議)

    2064

    鉑金

    2072

    天然氣

    2087

    2120

    2139

    2158

    煤中國新的合作模式

    中國在發展自身經濟的同時,鼓勵它的新的合作夥伴,那些曾經依附於某些西方國家的非洲國家、南美國家以及其他一些出口自然資源的貧窮國家,一同發展經濟。

    中國幫助它們修建基礎設施、學校、醫院、公路、石油管道、鐵路等等,同時幫助它們促進經濟發展和輸送資源。

    中國的需求在不斷增長!中國對石油、礦石以及各種食品的進口都在不斷增加。它是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國,中國力捧非洲的石油生產國,它們提供了世界石油總量的10%。中國在委內瑞拉的石油投資就是一例。2008年,拉丁美洲吸引了中國190億歐元的投資,使其全球投資總額的一半。

    像中國一樣,印度也在加強其在拉丁美洲的投資。中國在一個月內就把銅礦的進口量提高了28.5%:2010年11月,中國進口了350000噸銅礦,而此時的市場環境則預期在2011年全球將短缺370000噸銅礦。

    中國同樣對鎳礦市場很感興趣,古巴則主要出口鎳礦。中國的花旗集團與美鋁公司簽訂協議,要共同創辦一家鋁業公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