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時代 第11章 遷徙風暴全球秩序因人口而換位 (1)
    地球人口「大爆炸」,2011年大約70億,2030年達到83億,2050年突破92億。

    北極海冰融解,地球西北航道開通,全球化貿易版圖重寫。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冰島、挪威、瑞典、芬蘭等NORC環北極海國家,世界新超級強權崛起……

    1.史無前例的人類大遷徙

    2011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地理學家羅倫思·史密斯撰文指出,至2050年,全球人口將突破92億,糧食與水嚴重短缺,糧食將等同黃金,成為人類第一需要,人類將進入史無前例的大遷徙時代。

    在全球變曖環境下,北極海冰融解,地球西北航道開通,全球化貿易版圖重新改寫。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冰島、挪威、瑞典、芬蘭等NORC環北極海國家,未來將成為世界超級強權。

    在20世紀的「人口爆炸」到底發生了什麼?公元初期,世界人口大約只在2億至3億之間。發現美洲新大陸時,全人類總數可能還不足5億,到18世紀中葉,也只稍過7億。世界人口的第1個10億是1830年,在近百年後,即1925年,達到2個10億。第3個10億花了37年……在1900年到2000年人口的數量幾乎是原來的四倍,從16億增加到60億。

    1987年7月11日晨8時30分,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婦產科醫院潔白的布衾上,一位金髮碧眼的嬰兒呱呱墜地——這是世界第50億個居民出生。這一天被命名為世界人口日。

    此時此刻,人口學家從科學的角度警告人類:人滿為患的時代為期不遠了。

    在此之後,世界人口從50億增長到60億,只花了12年時間,這比之前任何一個10億倍數人口增長的速度都要快。

    2011年10月31日,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全球人口創下歷史性里程碑,在10月31日達到70億。在31日,多個國家慶祝新生嬰兒象徵性成為「世界第70億人口」。

    1987年7月11日的50億人口,已使人類成為地球上總質量最大的生物物種;而於1990年左右,人類成為數量最多的哺乳類,甚至超過鼠類。此外,人類還使用了50%以上的淡水資源,並在史無前例地消耗著地球上的能源。換言之,地球上其他每一種植物、動物都得為被人類剝奪之後所剩無幾的資源而你爭我奪,最後瀕於滅絕。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秘書處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已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期。與地球史上前五次因自然災害而導致的大滅絕所不同的是,人類因其自身的活動,而把其他物種的自然滅絕速度提高了100至1000倍。而美國哈佛生物學家威爾森則預測,在20年內滅絕速度很有可能上升到背景計數率的10000倍。如果按現在每小時3個物種滅絕的速度,40多年後的2050年,地球近一半的物種將會滅絕或瀕臨滅絕。

    世界處在一個迅速變化的過程中。看一下人口統計情況就會知道世界發生驚人變化的程度。例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澳大利亞只有800萬人口。而到2050年,即在約一個世紀之後,在這個國家裡生活的居民將達到2600萬。

    到2050年,南非的人口也將大幅度增長,從1300萬增加到4700萬。這個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尤其在道德方面)將會增強。

    而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口在爆炸性地增長,尤其是印度。殖民時代結束後,印度次大陸的人口是3.57億。但再過50年,印度的人口將超過15億,甚至超過中國。到2050年,中國的人口在14億左右。

    這是人類在今後幾十年裡將面臨的問題。正在非洲和亞洲貧困地區蔓延的大規模流行病對人口增長幾乎沒有影響。當然會有數千萬人或許甚至數億人死於艾滋病和其他傳染病。但人口學所稱的「生殖率」在這些地區非常高,以致這些流行病在人口金字塔上只留下一個「凹陷」。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及倫敦帝國學院教授約翰·貝丁頓認為,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導致食品、水和能源短缺,進而引發大規模移民、公共騷亂和國際衝突。如果未來數年內沒有充分準備的話,到2030年,世界將面臨「超級風暴」,出現大的動盪。

    貝丁頓提到,人口的持續增長將會在未來20年裡引發對食品、水和能源的大量需求,與此同時,各國政府還必須應對氣候變化。所有這一切都將同時到來。據貝丁頓教授預測,2030年後,全球人口將增加到大約83億。僅此一點,就意味著全球資源需求將在未來變得更大。貝丁頓提到,資源短缺壓力將急劇增加,氣候變化將使問題惡化。目前,全球的糧食儲存量太小,只有年消費量的14%,一旦發生乾旱或者洪災,糧食就會嚴重短缺。現在全世界的糧食儲備是50年來最低的,到2030年,人們對糧食的需求會增加50%,同時,對能源的需求也會增加50%,對淡水的需求會增加30%。以英國為例,全球糧食短缺將會讓進口更昂貴,而由於氣溫會越來越高,有些地方將會不適合種植作物。大部分氣候專家認為,英格蘭東南部將最容易發生淡水短缺的問題,尤其在夏天。在中國,由於出現淡水短缺現象,政府不斷建立新水庫收集冰山融化的雪水。

    2.歐洲人太懶了

    在21世紀,歐洲似乎有意要把自己越分越小。2010年7月,海牙國際法院裁決宣佈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並未違反國際法,科索沃成為在前南斯拉夫廢墟上建立起來的第七個新國家。前蘇聯已經分解為15個新國家。在西歐,甚至有人在討論比利時一分為二的問題。而在蘇格蘭,一個支持獨立的政黨上台了。

    歐洲為什麼熱衷於國家分裂,事實上任何一個國民財富排行榜,小國都佔優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編製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家排名顯示,在全球最為富有的5個國家中,有4個國家人口不足500萬(排名第4的美國例外)。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編製的全球和平指數,根據殺人犯罪率、監獄犯人數量等標準對國家進行排名,小國也同樣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顯然,全球最和平的國家是挪威。在全球最和平的10個國家中,有8個國家人口不足1000萬。世界經濟論壇競爭力指數顯示,在最具「競爭力」的7個國家中,有5個國家人口不足1000萬。人類發展指數根據壽命和教育等指標對國家進行排名,在分值最高的10個國家中,只有一個大國:日本。曾任印度財政部長的帕拉尼亞潘·奇丹巴拉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芬蘭的人口是500萬。在印度,我們的盲人就有500萬。」

    美國著名學者馬克·斯坦卻認為歐洲這樣的好光景不會很長,馬克·斯坦作出過一個驚人的預言:西方文明即將毀滅!在不太遠的將來,西方文明無可避免地走向毀滅。馬克·斯坦認為,人口問題是造成西方文明毀滅的關鍵。人是傳承文明的唯一載體,有了人,才有一切。沒有了人,就什麼也沒有了。

    馬克·斯坦指出,一個出生率極低的國家,就意味著社會嚴重的老齡化,社會福利將無法維持。例如希臘,到2040年時,養老金支出將占GDP的25%以上。沒有任何國家能負擔這樣的福利。而正是西方大政府的福利制度,加速了西方人口減少。這些國家提供的福利,人們從出生到死亡,都由政府包下來了。所有這些,都使人們變得懶惰,越來越依賴政府,不用養兒防老。當然更淡化了繁衍後代的責任和慾望。

    到2025年,已然呈現的國家人口年齡結構斷層化特徵會更加明顯,最年輕與最年老人口間的斷層將繼續擴大。「最老的」國家(指30歲以下人口佔全國人口總數不足1/3)將在世界地圖的北部邊緣地區形成一條帶子。相反,「最年輕的」國家(指30歲以下年輕人占國家總人口60%或更多)則將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人口老齡化將發達國家帶到了人口統計學上的「警戒點」,現在,歐洲每10人中就有近7人處於傳統的工作年齡(從15歲到64歲)。

    幾乎在每一個歐洲國家,2010年至2020年期間,老齡人口(65歲及以上)與工齡人口之間的比率,將高速猛增,從而加重老年福利項目的財政負擔。到2010年,在歐洲國家,每個老年人對應4個工齡人口,而到2025年,這一比率將攀升至1︰3甚至更高。

    西歐各國情況不同。英國、法國、比利時、芬蘭及北歐國家可能維持歐洲地區最高生育率,但仍達不到每位婦女生育兩個孩子;而其他國家的生育率,可能低於每位婦女生1.5個孩子,與日本的生育率相同,卻遠遠低於每位婦女要生2.1個孩子的人口更新水平。

    歐洲在二戰後曾有一段生育高峰期,但隨後人口出生率開始下降。許多年輕夫婦都抱怨,撫養孩子費用太高,不敢多生。大量育齡婦女因追求事業發展等原因推遲生育,或者乾脆不生孩子。統計數據表明,在德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中,39%不想要小孩;而受教育水平較低者中,也有25%不願要後代。不孕症是歐洲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研究生殖學的教授比爾·萊傑最近指出,受婦女晚育、性傳播疾病發病率上升、兒童肥胖人數增加和男性生殖能力下降等因素綜合影響,歐洲夫婦面臨非常嚴重的生殖問題,不育夫婦人數10年內將翻一番。

    在西歐,為了保持工齡人口不縮減,年度淨移民額將翻番,甚至以3倍速度增長。到2025年,非歐洲籍少數族裔人口將達到關鍵比例——在幾乎所有西歐國家裡達到15%或更高,並且人口結構將比歐洲本土人口年輕得多。考慮到歐洲本土人民越來越對移民過多感到不滿,移民激增會加劇緊張局勢。

    在歐洲,人口衰減最嚴重的地方將是鄉村,那裡的人口屆時將減少1/3。而且,鄉村居民正在往近郊或城市地區遷移。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人口學家努諾·達科斯塔將「太少的孩子、太多的老人和太多離開鄉村的年輕人」比作「三顆定時炸彈」。

    達科斯塔指出,過去,平均每個農夫至少能找到一個人繼承他的土地。如今很多農夫家庭只生一個孩子,而這唯一的孩子長大以後還可能到城市裡發展。以希臘東伯羅奔尼撒地區的普拉斯托斯村為例,村裡曾經有1000個村民,其中大多以耕田種地為生。如今村裡只剩下幾十人了,而且還淨是六七十歲的老人。

    在意大利,全國260萬農民中有超過60%的人年齡在65歲以上。一旦他們去世,他們留下的農田很多將被荒廢。如今意大利已經有多達600萬公頃的農田被荒廢,佔全國農田總面積的1/3。

    瑞士格勞賓登州由於兒童數量劇減,從前那種只有一間屋子的小型校舍上世紀80年代重新出現在幾百個小村裡。如今那裡的孩子更少了,以至於這麼小型的學校都不得不紛紛關門。阿爾卑斯山上的克勞斯村,人口的急劇減少使得當地的公共汽車服務被迫停止。

    2010年,歐盟統計局預測,歐洲正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威脅,從現在起到2050年,歐洲將缺少5200萬名工人,只能通過大量、快速引入移民才能解決這一問題。

    歐洲國家為維持高福利制度,引進了大量的移民,以補充勞動人口、這就出現了另一種情況。

    最近數十年來,恐懼的情緒瀰漫著歐洲政治。這並不是一種抽像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驚恐:歸咎起來就是歐洲的原住民,除了擔心自身安全和工作機會之外,更害怕非歐洲的「另類人」威脅到歐洲人的身份認同和生活方式。

    2009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撰寫的《全球趨勢2025》,是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有關未來15至20年全球趨勢系列研究報告的第四份。

    有關專家預測,至2025年,人們從鄉村湧向城鎮、從窮國湧向富國,這種有去無回的移民潮還會洶湧澎湃地繼續。相鄰區域間,經濟及人身安全上的懸殊差距,會為加速這種大遷移火上澆油。西歐已成為每年上百萬移民的目的地,還有3500萬外國出生的人來此定居,多數來自北非、中東及南亞的移民國家。歐洲移民人數劇增,民族結構會快速變化,城鎮地區尤其如此,這將增大加速同化和融合的難度。城鎮地區經濟機會可能更多,但由於缺少適當工種,雖說人口密度上升,歐洲局勢可能更緊張、更不穩定。

    文化衝突使大批移民的國家出現動盪。德國、英國、法國和其他一度歡迎難民和移民的發達國家已開始出現對外來者的強烈抵制。

    2010年8月,英國《金融時報》著名記者阿德裡安邁克爾斯發表文章指出,在今後20年歐盟正面臨著一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但政治家們都沒有加以重視。歐盟國家都忽視了一枚移民「定時炸彈」,即湧入歐盟的大批移民,將不知不覺地改變歐洲大陸。

    西班牙1998年時在國外出生的人口只佔其總人口的3.2%。而到了2007年,這個數字已升至13.4%。歐洲的移民人口在過去的30年中增加了一倍以上,並將於2015年前再添一倍。最近在布魯塞爾出現頻率最高的七個男嬰名字分別是:穆罕默德、阿達姆、拉揚、阿尤布、邁赫迪、阿米內和哈姆扎。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