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 第45章 與未來告別 (2)
    第二次大滅絕發生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晚泥盆世,是史上第四大物種滅絕事件。此次,海洋生物遭到重創,70%的物種消失了。當時淺海的珊瑚幾乎全部滅絕,深海珊瑚也部分滅絕了。層孔蟲幾乎全部消失,竹節石全部滅亡,浮游植物的滅絕率也達90%以上,腕足動物中有3大類滅絕。對於這次滅絕的起因甚少,唯一的線索是,此次大滅絕中受影響最大的是那些生活在暖水中的物種,因此很多古生物學家認為造成這次大滅絕事件的原因,是一次與奧陶紀末相似的全球變冷事件。

    二疊紀的地球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菊石、珊瑚還有魚類在海洋中非常繁榮,兩棲動物以及爬行動物進一步深入內陸活動,這段相對穩定的時期持續了大概4000萬年。到了晚二疊紀,大約在2.5億年前,地球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了。古生物學家認為,大規模海侵和缺氧可能是海洋生物滅絕的一個原因。

    這次事件使地球上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生物滅絕,其滅絕科數占當時動物科總數的57%左右,83%的屬從此消失。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海洋生物從此衰敗,許多古生物繁榮的重要生物門類,如三葉蟲,盾皮魚等均遭滅門,曾長期統治淺海底域的腕足動物,一大批貝類全部消亡,連深水海域裡的放射蟲等也慘遭重創。這使生態系統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古生物學界普遍認為,這一次大滅絕是地球歷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變的里程碑。

    中生代,人們通常稱之為恐龍時代,這個時代發生過兩次大滅絕,第一次成就了恐龍的興起,後一次則消滅了恐龍。恐龍的興起得益於第四次大滅絕,發生在距今2.5億年前的三疊世。這次滅絕也謎團重重,它造成的影響相對輕微,是五次大滅絕中最弱的,但也有1/3的科,76%的物種在此時期滅絕。其中海洋生物有20%的科滅絕,陸地上大多數非恐龍類的古爬行類,似哺乳類和一些大型兩棲動物都滅絕了。在這次滅絕中,牙形石類全部滅絕,菊石、海綿動物、頭足類、腕足動物、昆蟲及陸生脊椎動物中的多個門類,都走到進化的終點。他們騰出了許多「生態位」,為很多新物種的產生提供了有利條件,恐龍就是從此開始了它們統治大地的征程。

    最後一次的大滅絕,也是人們熟知的一次大滅絕,雖然它的起因眾說紛紜,但是結果卻毫無爭論: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那些溫血的,小型哺乳動物終於有了契機佔領地球,直至演化成人。

    4.未來是野蠻世界

    2005年,英國地質學家道格·迪克遜在他的著作《未來是野蠻世界》中預測,百萬年之後,人類已經從地球上消失,地球將徹底回歸為野生動物的王國。迪克遜和他的同行約翰·亞當斯給那些以後可能會出現的未來生物起了許多種的名字。

    道格·迪克遜的觀點是,在500萬年以後會出現一個冰河世紀,人類自然無法熬過冰冷的世界。而類似巨型老鼠的齧齒動物和另一種大型水鳥卻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了空前進化。

    再過1億年,冰河世紀過去,地球上的冰層逐漸融化,這時陸上大型的哺乳類動物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取而代之的則是海洋世界:有卡車一樣大小的水母,章魚演變而來的近親,還有比恐龍更大塊頭的爬行類動物……

    道格·迪克遜預測,在2億年間,地球上會多出無數先前聞所未聞的物種,如「魚鳥」,一種能用腮在水中呼吸但能像鷹一樣高飛的鳥類;「噸魷」,一種數噸重卻生活在陸地上的魷魚;「魷猴」,一種魷魚和長臂猿的雜交後代,素食動物,但卻是以後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諸如此類。

    美國古生物學家彼得·沃德則不同意迪克遜的看法。他還描繪出了與之截然相反的畫面:未來的世界是屬於齧齒類動物,未來將是老鼠的世界。老鼠由於搜尋食物的需要,將會進化得形如小袋鼠,兩顆門牙也因刨食需要變得更長。

    根據他的預測,千百萬年之後,人類仍然有自己的寵物,但是他們已經不是這個地球的主宰者,他們也沒有現在這麼繁盛了。那時,如今在地球上稱王稱霸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像老虎、獅子、熊等都因為棲身之地遭到破壞而一一滅絕。

    在沃特看來,人類不會在未來徹底滅亡,但是地球一定會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時,人類不但沒有從這個星球消失,反而會有比現在更加龐大的人口。

    如果真的那樣的話,集中在兩個地方的動物將會進化的最快:人群密集的城市和土地肥沃的農村。百萬年以後,大片的草原將不復存在,地球上也不會再有龐大的哺乳類動物了。

    根據化石的研究結果,齧齒類動物的基因中具有很強的衍生新種類能力。因此,在如此龐大的家族中那些不適應環境的會逐漸被淘汰,而那些生命力強的則會進化,然後再衍生更多的分支,淘汰率極低。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地理生物學家史蒂夫·斯坦利也預測,現代社會裡的鼠和蛇的種類在不斷地增多,不停地分化出其他種群。如果老鼠變得多樣化,那麼蛇也會那樣,因為多數的蛇都以老鼠為食。那時候,地球的溫度會比現在更不穩定,而那些對變化較快溫度適應能力強的動物自然才能得以倖存。此外,這些動物還要有超強的抗污染能力。因此,沃德推斷像老鼠這樣的齧齒類動物、蛇、蟑螂以及烏鴉等一直讓現代人噁心討厭的動物卻是未來地球的主人。

    5.重返古新世

    2005年,美國《發現頻道》網站公佈了100多位國際權威的生物學家、氣象學家、地質學家、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等,對500萬年、1億年和2億年以後的地球環境和生物進行的預測。到那時由於地球環境出現劇變,已不適宜人類生存,人類已經遷移到太陽系的其他星球居住,把這個藍色的星球留給了經過特別進化的奇特生物。

    500萬年後:地球週而復始的冰河期再現。

    500萬年後,又是一個冰河期,極地的冰又會大量增加,覆蓋的區域就像上次冰河期一樣大。到那時,現在的法國北方會非常寒冷,北極圈到時會擴展到巴黎,冰厚達兩公里。而地中海已經乾涸,變成一塊巨大的鹽層。

    500萬年後,亞馬遜熱帶雨林也不復存在,整個亞馬遜就成一個大草原,就像是南美大草原一樣。美國堪薩斯州變成寒冷的不毛之地,整個北美地區都會變成沙漠。這樣的環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而那時主宰地球的將是一些奇特生物。

    在北歐地區是一片冰原,那裡生活著雪地跟蹤獸、鯡鳥鯨和粗毛鼠,而北美則成了一片沙漠,生活著死亡收集者鳥、斯賓克鳥和格格背獸,巴布卡裡狒狒和卡拉基拉鳥是那裡的主宰。

    1億年後:溫室地球時代,地球重回海洋。

    1億年後,由於南極洲和格陵蘭冰蓋融化,海平面比現在的海平面要高100米。孟加拉灣變成巨大的沼澤地,澳洲和亞洲合成一個大高地,像是新的喜馬拉雅山。而莫斯科已經是一個巨大淺海。曾經荒無人煙、似乎毫無生命跡象的南極洲大陸,在板塊構造運動的推動下,一直向北漂移,漂到了溫暖的水域。

    1億年後,那時已經沒了工廠和牛類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但那時的地球卻炎熱得像個大火山,向大氣中釋放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硫等氣體,大氣中富含二氧化碳和氧氣,那時候,在淺海區生活著海洋幽靈水母和暗礁滑行魚,而在孟加拉灣則有潛伏魚、塔拉頓龜和沼澤章魚,大高原的動物有大藍風信使鳥、銀蜘蛛和波格獸。

    2億年後:泛古陸第二期,沙漠時期的影像。

    到了2億年後,所有高級脊椎動物種類都會消亡,最大的食草動物是可怕的魷魚。2億年後的地球只有一個大陸,被一個大洋包圍著,就像蛋黃被蛋清包圍著一樣。月球的引力讓地球速度變慢,那時一天有25個小時,所有的大陸都漂移碰撞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大陸,中央是乾旱荒蕪的沙漠,但在大陸周圍靠近海洋的地方則有雨林,現在的大洋自然合併成「全球洋」,那時候的大洋比現在更狂暴,氣候條件極端,颶風經常發生,大洋的中心離最近的大陸也有1萬英里遠。

    在全球洋中生活著沙克帕斯鯊魚、銀殼魚、弗利什魚、彩虹魷魚,大黃蜂生活在沙漠,沙漠中的動物還有土節蟲、花園蟲和滑絲帶蟲等,在北方森林中,大魷魚、斯奎本魷魚和滑管菌在那裡漫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