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 第19章 醫學地圖,萬能還原
    到2020年時,依個人基因組成量身訂做的藥物將會出現,屆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精神分裂症都會有個人專屬特效藥。這一波醫療革命的最大受益人將是癌症患者……

    人類可以通過基因使人體組織再生,大面積燒傷後,只要提取一小塊好皮膚進行複製再生,皮膚可以恢復得與以前一樣。

    1.未來疾病預測

    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疾病負擔》報告預測,在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繼續扮演人類第一大殺手的角色,而艾滋病將在2012年達到頂峰,隨後艾滋病患病人數將逐步下降。未來10年全球將有8400萬人死於癌症。在今後20年,急性病將向慢性病轉變。即由於醫學的進步,人們很少再暴病而亡。儘管人們可以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但仍不得不由於慢性疾病經常去看醫生和接受治療。簡單來說,生命雖然延長了,但同時也變得更加複雜和昂貴了。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糖尿病也已經達到世界流行病的規模,成為導致發達國家人口死亡的第四大疾病,歐洲是糖尿病的重災區之一。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250萬患者生活在歐洲。美國現有約2400萬糖尿病患者,患者人數劇增,占總人口的8%以上。同時,另有5700萬美國人處於罹患糖尿病的邊緣。美國60歲及以上人群的1/4患有糖尿病。預計至2030年,糖尿病發病率將成倍增長,在最近15年內,中國糖尿病患者將增加近5倍。中國目前糖尿病人數已超過4000萬,2030年將達到5430萬。到2025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會超過印度,躍居第二。

    未來三十年裡,全球人類死因將十分相似。除了在貧窮國家中肆虐的艾滋病外,絕大多數人將在步入老年後,死於心血管系統疾病、心肌梗塞以及癌症。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強,人類因傳染性疾病死亡的可能性將有所下降。然而,癌症和心臟病將取而代之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在發達國家將尤為明顯。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有1700人死於可以預防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世衛組織負責西太平洋事務的官員尾身茂指出,除非各國大力制止慢性疾病的流行,否則2015年將有3600萬人死於這些疾病,他們當中近半數活不到70歲。

    相關統計表明,就疾病所造成的負擔而言,抑鬱症已經成為目前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可能上升為僅次於心臟病的第二大負擔疾患。專家指出,抑鬱症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的心理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成為最主要的五個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將是全球第三種最常見的死因。全世界的煙民人數將由目前的12億上升到16億,因吸煙致死的人數將會由目前的每年400萬人上升到1000萬人。

    2.新人類宿命,尋找進化密碼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專家、美國醫學院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弗朗西斯·柯林斯在2006年的一次專訪中曾預測,到2020年時,依個人基因組成量身訂做的藥物將會出現,屆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精神分裂症都會有個人專屬特效藥。這一波醫療革命的最大受益人將是癌症患者,因為科學家已經對致癌基因並如指掌。

    生物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的DNA定序幾乎已經完成,決定命運的基因一個個被解開。很快的,人可以藉由操控基因表現的藥物,漸漸地改變自己的基因表現,改變自己的個性和命運。而納米技術也將生化實驗室縮小成一片試紙,即將到來的醫學大爆炸將會轉變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存方式……

    什麼是基因療法呢,簡單地說,基因療法就是用好的基因替換掉不好的基因,利用干細胞移植技術,人類就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控制基因代碼的能力。基因是「生命的設計圖」,所以當基因因為突變、缺失、轉移或是不正常的擴增而「出錯」時,細胞製造出來的蛋白質數量或是形態就會出現問題,人體也就生病了。所以要治療這種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找出基因發生「錯誤」的地方和原因,把它矯正回來,疾病自然就會痊癒了。

    3.干細胞移植,萬能還原

    2009年,美國科學家雷·庫日韋爾預言,理論上說按照人類不斷加快的認知速度,20年後便可實現利用基因技術和納米技術更換人們身上大部分的重要器官。他進一步指出,雖然他的理論看起來似乎有些遙不可及,但現在人造胰腺和神經植入都將成為現實。庫日韋爾把他的理論稱為「加速返回定律」。他在英國《太陽報》撰文道:「現在其他很多科學家和我都相信,大概過20年後,我們就能擁有新的技術手段去改編人類古老的身體軟件,這樣我們就能暫停並逆轉衰老。」

    美國醫學界科研人員預言:用自身干細胞移植治病將是大勢所趨。他們預測,到2018年干細胞將被用來治療各種疾病。

    未來10年,世界將看到人類用干細胞來治療各種頑疾,如用干細胞涉足治療視網膜黃斑,使其停止變性;用干細胞植入糖尿病患者體內進行治療,這將是世界上數億糖尿病患者的福音。2008年,由加裡·斯坦恩伯格團隊在斯坦福大學首次利用胚胎干細胞創造出成熟的腦細胞,結果腦部受損的大鼠被注入後,病情大為改觀,而且沒有導致衍生腫瘤的狀況;當研究人員將神經元移植到中風的老鼠體內後兩個月,老鼠重新通過大腦控制了肢體,這大大鼓舞了斯坦恩伯格研究小組的信心。他們打算在未來幾年裡對此作進一步探索,以將來幫助罹患中風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恢復大腦支配功能。

    克隆人類胚胎的確可以獲得跟病人完全吻合的細胞、組織甚至是器官。這對於全球億萬的各類癌症、糖尿病等身患頑症的人來說,是一根救命稻草。目前的基因療法是先從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細胞(如造血干細胞、纖維干細胞、肝細胞、癌細胞等),然後利用對人體無害的逆轉錄病毒當載體,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體細胞,讓它們把正常基因插進細胞的染色體中,使人體細胞就可以「獲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異常基因;接著把這些修復好的細胞培養、繁殖到一定的數量後,送回患者體內,這些細胞就會發揮「醫生」的功能,把疾病治好了。

    隨著基因治療的發展,人類可以通過基因使人體組織再生,大面積燒傷後,只要提取一小塊好皮膚進行複製再生,皮膚可以恢復得與以前一樣。等到克隆技術進入實際應用階段後,可以利用基因克隆人體器官,嬰兒出生時,醫院將從臍帶處取極少量的血液冰凍入庫,日後一旦他發生意外,某個器官受到嚴重創傷,基因工程師將依據其血液中的DNA克隆出一個相應的器官給他換上。

    從細菌、老鼠、兔子、牛和羊開始,人體干細胞研究模糊了生物上的分界。為了在生物道德上劃定界限,2005年,美國布什政府制定了《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指導原則》,曾嚴格限制干細胞研究,也規定研究使用的胚胎來源必須合法。2009年初,美國奧巴馬總統入主白宮後,在科學界的提議下,解除了布什政府禁止聯邦政府資助胚胎干細胞的研究,這是美國政府的一個重大決定,奧巴馬相信干細胞研究能為世界上成千上萬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帶來福音。

    同樣在2009年初,英國政府考慮了來自科學家們的意見,決定修改相關法律。英國眾議院也以超過2/3的壓倒多數票通過一項法案,允許科學家克隆人類早期胚胎,進行「治療性克隆」研究。治療性克隆就是利用人的體細胞克隆出早期胚胎,然後從中提取干細胞培育出遺傳特徵與提供細胞的病人完全吻合的細胞、組織或器官。這將給患白血病、帕金森氏症、癌症等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2007年,美國首富比爾·蓋茨在媒體採訪中預測:21世紀的世界首富很多將一定來自基因領域。在美國,目前胚胎干細胞試驗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認可,志願參與干細胞臨床試驗的人員已達到3000人以上。而全球開發乾細胞產品的公司也在300家以上,個個唯恐被人搶佔先機。在過去3年裡,美國公民以干細胞為基礎進行治療的病人已到5萬人,運用胚胎干細胞來治病似乎極大地鼓舞著美國人民,根據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干細胞研究者已達73%。

    4.在未來遇見「自己」

    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總是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前進。2007年,有「世界遺傳學之父」之稱的美國科學家詹姆士·沃森在英國出席科學會議中預測,在今後10年內,對個人進行基因檢測將成為診斷疾病的常規手段之一,醫生們可以通過對個人的基因序列進行研究,從而更有效地治療精神疾病、癌症、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疾病。

    在2020年,利用生物納米技術進行的迅速的生物鑒定將成為現實。醫療人員完全可以先給每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生物學特徵掃瞄,然後生成一套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個人生理特徵檔案。

    歸功於半導體工業的突飛猛進,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病歷本可能會完全消失,患者只需要攜帶一張小小的閃存卡,甚至直接在體內植入一個生物芯片,便可以將自己所有的病史和生理特徵檔案儲存在其中。

    繁瑣的掛號和問診流程也將大大簡化,先進的遠程自動檢測系統的裝備,將使大多數的門診過程得以通過網絡實現,人們甚至可以通過便捷的家用監控設備直接同醫院進行連接,並通過自己獨一無二的生理信息檔案完成大部分的常規檢測,而無需親臨醫院。多數致病細菌和病毒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檢測出來,在擁有海量數據的診斷輔助系統的幫助下,醫生能夠在第一時間給出正確的診斷,並根據病人獨特的生理特徵檔案進行治療。

    藥物的研發和使用,也將會出現長足的進步。到2020年,大部分藥物的研發和試驗,可能已經可以通過計算機仿真或是直接在「芯片裡」進行。在分子識別和納米技術的幫助下,「智能藥物」也許會真正地出現,這些藥物可以根據病人體內的環境,來判斷哪些是癌變細胞和病原體,哪些是正常的健康的人體組織,從而實現副作用的最小範圍化,乃至完全消除藥物的副作用。

    在2020年,許多困擾人類已久的疾病,也許會獲得解決的途徑。即使如艾滋病這樣的疾病不能根治,但到2020年,必然會有更加有效抑制艾滋病、禽流感等病毒的疫苗或是藥物出現。在另一個方面,人們極有可能發現新的疾病種類,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也會給人類健康帶來新的挑戰。

    基因技術將可能給人類健康等方面帶來的巨大的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也勾起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但正如核技術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清潔、廉價、高效的核能的同時,也製造出時刻高懸在人類頭頂上的原子彈一樣,基因技術也是一柄「雙刃劍」,將面臨一系列來自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巨大挑戰。

    【本章專家】

    約翰·貝丁頓 英國政府首席科學家及倫敦帝國學院教授

    馬克·斯坦 美國學者

    李寶庫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會長

    顧海良 中國武漢大學教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