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我誤解你了嗎? 第31章 中國可怕嗎?——算算中日的歷史賬 (6)
    面對美國的制裁,日本高層極為擔憂。海軍軍令部部長永野修身海軍大將估計,現在日本的石油儲備可用兩年的時間,如果打起仗來,只能使用一年。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決定不惜對美一戰。

    1941年9月6日,日本御前會議通過了《帝國國策實施要領》,正式提出:「帝國為確保自存自衛,在不惜對美一戰的決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為期,完成戰爭準備。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談判仍不能實現我方要求時,即決心對美開戰。」

    11月15日,日本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通過了《關於促進結束對美、英、荷、蔣戰爭的草案》,規定戰爭的要領為:「實施閃擊戰,摧毀美、英、荷在東亞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根據地,確立戰略上的優勢,同時確保重要資源地區和主要交通線安全,造成長期自給自足的態勢;用盡一切手段,引誘美國海軍,適時加以殲滅。」

    1941年12月6日,是美軍官兵所謂的「神聖的週末」。然而,就在此刻,珍珠港周圍卻是殺機四伏。以6艘航空母艦為主體的日特遣艦隊正向它全速逼近。另一支潛艇特攻部隊,已按照戰鬥序列包圍瓦胡島,其中多數潛艇已潛抵珍珠港外。

    7日7時55分,偷襲行動正式拉開序幕。日軍第一波俯衝轟炸機像晴天霹靂一般,驟然出現在希卡姆陸軍機場上空,輪番對機庫、航空、防空火力進行轟炸和掃射,美海軍福特島機場、陸軍惠勒機場同時遭殃,飛機、跑道和機場其他設施悉數被毀。5分鐘之內,瓦胡島美軍空軍力量即已陷入癱瘓。幾乎與此同時,日軍魚雷機、水平轟炸機、戰鬥機相繼進入各自作戰空域,對港內的艦船、機場實施猛烈攻擊。第一波突擊歷時45分鐘,幾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便順利完成作戰任務。日軍第二波171架飛機於7時15分起飛,8時55分進入戰鬥,突擊持續約1個小時,在第一波次攻擊的基礎上,擴大了戰果。

    這是一場海上、水下、空中閃電式的立體襲擊戰,在短短的1個多小時裡,日軍共投擲魚雷40枚,各型炸彈556枚,共計144噸。擊沉、擊傷美軍各型艦船總計40餘艘,其中擊沉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2艘和油船1艘;重創戰列艦3艘、巡洋艦2艘和驅逐艦2艘;擊傷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艘和輔助船5艘;擊毀飛機265架。美軍傷亡慘重,總計2403人陣亡,1778人受傷。日軍只有29架飛機被擊毀,70架被擊傷,55名飛行員死亡,6艘袖珍潛艇被擊毀,1艘袖珍潛艇被俘。

    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為達成作戰的突然性,採取了大量保密措施以掩蓋己方的真實企圖。例如,嚴格控制作戰計劃的知情範圍,及時更換所有艦船的呼號,斷絕攻擊艦隊與外界的直接通訊,出發後實施電波封鎖並禁止船員向海中投放垃圾等等。

    然後到了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戰役時,這種小心謹慎、一絲不苟的精神已經蕩然無存。日本軍隊的放鬆警惕和麻痺大意主要源於對敵人智慧和戰鬥意志的極端低估。甚至有日軍指揮官說:「總說什麼保守秘密,其實洩露一點也沒啥。如果美國人出來的話,那正好可以像老鷹捉小雞一樣,輕而易舉地幹掉它。」

    日本軍隊過於自信的「勝利病」在密碼的使用問題上得到充分暴露。美國早在1942年1月就從被擊沉的日本「伊—124號」潛艇上撈出了一批有關「JN-25」密碼的密碼本,然而日本人卻放心大膽地照用不誤,甚至用來收發有關作戰細節的重大機密。

    杜利特空襲後,日本海軍在瘋狂追擊美軍艦隊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無線電信號,也為美軍破譯人員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到4月底,美軍情報機關對日本海軍堅持使用的「JN-25」B型密碼已經非常熟悉,每天都能破譯截收到全部密碼電報的二十分之一。對此一無所知的日本海軍司令部由於深信他們的雙層密碼無人能破,將更換密碼本的日期一再推遲到5月底,結果使美軍得以提前知悉其作戰計劃並做好充分準備。

    而日軍在錫蘭和阿拉斯加實施的佯攻,也被尼米茲輕鬆識破而成為徒勞。如果日本人少一點自信,如果他們早兩個月更換密碼,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戰役很可能是另外一種結局。

    1945年夏,日本基本敗局已定。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出於軍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的廣島、長崎等四個城市中選擇一個目標投擲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10億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衝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築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剎那間被燒燬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僥倖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們仍然可以感到悶熱的氣流。當時廣島人口為34萬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當日死者計8.8萬餘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全市7.6萬幢建築物全被毀壞的有4.8萬幢,嚴重毀壞的有2.2萬幢。

    但是,廣島的悲劇並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後通牒,即無條件投降。他們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把希望寄托在蘇聯的調停上。但8月8日,日本從蘇聯領導人那裡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繼續進行戰爭,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請求蘇聯調停的建議已失去一切根據。蘇聯政府遵守對聯合國的義務,接受聯合國的要求,宣佈從8月9日起對日宣戰。就在蘇聯出兵這天的上午11時30分,美國又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長崎全城27萬人,當日便死去6萬餘人,從而釀成了廣島以來的又一次悲劇。

    1945年秋,隨著蘇聯出兵中國東北,遠東的形勢急轉直下。8月9日,蘇軍出兵當天,日本首相鈴木在內閣會議上說,我們不能無限地進行戰爭,除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外,我們無路可走。

    但強硬的日本陸相阿南認為,日本仍可調動的力量還有53個步兵師團和25個旅團,另外指揮官還能召集400萬陸海軍加入戰鬥,加上內閣剛通過一項措施,將徵兵範圍擴至15到60歲的男子和17到45歲的女子,日本的防禦力量可再增加2800萬人。日本內閣圍繞戰還是降激烈爭吵。最後,只好由天皇來決斷。8月9日夜,天皇裕仁在皇宮的防空洞裡召開了御前會議,他說:「想到那些忠心為我服務的人,想到士兵和水手在戰場上死亡或受傷,家庭失去了財產,我感到痛苦。我們必須忍辱負重的時刻到了,我含著眼淚,同意接受盟軍宣言。」

    御前會議結束時,已是8月10日凌晨,日本內閣立刻致電中立國瑞士和瑞典駐日使館,請其向中、美、蘇、英四國轉達投降之意,戰後被赦免的納粹戰犯蒂佩爾斯基希,在其編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中記述,日本政府於8月10日決定接受敵人的要求,它只希望天皇作為最高權力的體現者,其特權不會受到損害,同盟國對此表示同意,條件是,日本的最終政體要根據波茨坦決議,由日本人民自決。

    8月14日早上,東京居民看見天上飛來一架美國B29型轟炸機,但飛機上落下來的不是炸彈,而是傳單,上面這樣寫道,美國飛機今天不會轟炸你們,美國飛機在拋灑傳單,因為日本政府已經表示要投降,每個日本人都有權利知曉投降條件。

    天皇裕仁看到傳單後,意識到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當天夜裡,裕仁就在皇宮的演播室裡錄製好了投降的《終戰詔書》,詔書共815個字母,用宮廷語言寫成,裕仁錄了兩遍,第一遍漏了幾個詞,第二遍聲音又太尖細,他想錄第三次,但被管家制止。次日凌晨,強硬派軍人為阻止錄音播出,曾發動政變,但很快被鎮壓,陸相阿南自殺。

    此時,在日軍佔領下的中國,最先嗅到日本敗亡氣息的是淪陷區的民眾,楊多傑在《北平淪陷後的市井生活》中,記述了大柵欄精明眼鏡店學徒王永斌的經歷:1945年上半年,王永斌在店中站櫃,突然進來三個掛著手槍的日本軍官,一進店就把手槍掏出來扔在了櫃檯上,這把全店的夥計都嚇壞了,以為日本人又要明搶呢,結果發現好像不是,幾個日本人連比畫帶說的,意思是要把槍給賣了,就這也把掌櫃的嚇得夠嗆,趕緊把這幾位請走了。

    當時,在日本東京,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到皇宮前,日本全國所有活動都停止了,8月15日正午12點,東京的廣播裡奏起了日本國歌「君之代」,接著,日本民眾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了天皇的聲音,人群開始哭泣,一家報紙寫道,所有群集宮外哭泣之人員,均以無限羞恥之態度鞠躬至地,哭聲不時被清脆的槍聲打斷,那是軍人在用手槍自殺,東京居民木村良平回憶,雖然我們都不太清楚《波茨坦公告》的具體內容,但這一刻大家知道,日本真的已經戰敗了。

    而在中國,在老百姓歡慶勝利的同時,一場對侵華日軍的受降行動也在全國迅速展開。當時,國民政府將全國劃為16個受降區,100多萬日軍在指定地點向中國軍隊繳械投降,而在東北,數十萬日本關東軍仍在與出兵遠東的蘇軍作戰,日本軍官不願接受天皇的「詔書」。8月16日日本關東軍召開幕僚會議,總參謀長秦彥三郎說,軍人應服從天皇命令,那些頑固堅持作戰的人,最好是先把我的頭砍下來,然後再繼續戰爭。

    日本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也說,既然聖斷已下,本軍只能奉戴聖旨,全力以赴終戰,山田乙三最終把自己的佩刀交給了前來受降的蘇軍上校,隨後與50多萬日本關東軍俘虜一道,被蘇軍運往西伯利亞,成為戰後蘇聯重建的勞力。

    1945年9月2日,同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中國代表徐永昌出席,曾參與中國抗戰的美國將軍史迪威,作為時任美國第10集團軍的司令,也見證了這一時刻,而與中國人共同抗戰八年的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卻未被邀請參加,他難過地說,八年來,我唯一的雄心就是打敗日本,我多麼希望能親眼看看日本人正式宣稱他們失敗。

    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於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舉行,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等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遞交了投降書。九點十五分日本代表開始簽署降書,小林總參謀長幫著磨墨,這是歷史的一幕,岡村大將簽字完畢,親手把降書呈遞給何總司令,於是日本民族的命運做了最後的決定。

    忽然想起一個故事:一個強盜闖入一戶人家,家裡的婦女和兒童拚命反抗、防衛,雖然身負重傷仍揪住強人不放,後在鄰居壯漢的幫助下將強人扭送給警方。

    強人以為敗在弱者手中很丟人,便強調說是壯漢將自己制服的。

    警察問他:「你搶成了沒有?逃脫了沒有?」

    強人說:「沒有。」

    警察說:「敢與強盜作鬥爭,並阻止了強盜行為的,當然是英雄行為,所以才贏得壯漢的支持!」

    ——日本,你以為敗給美國比敗給中國光榮嗎?別忘了,你是在中國侵略,又是在中國投降的!

    4.寓軍於民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盟國督促日本通過了和平憲法,放棄了戰爭權。但後來美國放棄了這個主張,轉而支持日本重新武裝,其目的就是要把日本建成美國在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艦,利用日本的武裝力量為美國的全球霸權效勞。

    而日本政府則樂見美國人的轉變,開始積極配合,爭當美國人在亞洲的馬前卒。日本人也不是無償為美國充當棋子的,也有自己的務實考慮。那就是藉以發展自己的實力。

    2010年12月,在拖延了整整一年之後,日本政府終於推出了民主黨執政後第一份新的《防衛計劃大綱》,並且在安全保障會議及內閣會議上予以通過。這份新的大綱將成為日本今後整整10年國防建設的指南。這份新的防衛大綱首先可以用「變臉」兩個字來評價。該大綱對中國「變臉」,第一次明確地指出鄰國中國的軍事動向「是地區和國際社會的憂慮事項」。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