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博鰲論壇上,日本經濟學家山崎養世說:「日企搬到中國引發日本高失業率。」
內容提要
日本三井財團就如一艘核潛艇——它就潛伏在你身邊,但你卻感受不到它。
對於日本經濟,人們看到的其實是兩個:一個就是本土經濟,遭遇天花板而步履蹣跚;另一個則是它的離岸經濟,在全球配置資源,暗自發力,由跨國公司與財團為單位串聯起來的龐大帝國已經悄然形成。
1.穿西裝的軍團
日本經濟學家長谷川慶太郎,曾在日本《呼聲》月刊上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日本》的文章,寫道:「只要仔細分析中國的實態,我還是認為,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中。」這篇文章充滿了日本人的傲氣,長谷川慶太郎預測:「中國對日本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加強而不會越來越削弱。」這就意味著「日本越來越有能力控制中國」。
人們可能不知道三井,但肯定知道豐田、東芝、索尼、松下、三洋,這幾個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而它們竟然都屬於同一個財團——三井財團。而由這些企業組成的經理會稱為二木會,是三井財團的最高領導機構。作為三井財團的最大分支,三井物產早在1995年就排名世界500強第二,並且連續5年以上進入世界500強前三名。
日本有6大財團,三井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日本明治維新就是三井背後投資,此外,三井資助過孫中山,二戰期間,三井是軍國主義的幫兇,三井類似於中國溫州的「商幫」,是一個將貿易、投資和產經結合在一起的財閥。?趫?躎
三井集團有很多企業沒有加三井的名字,比如說東芝、索尼、石川島播磨重工、王子造紙。三井對500強排名從來都不屑一顧。三井財團體系內的500強企業有一大把,財團所屬的成員企業就有豐田、東芝、索尼等全球行業翹楚,財團投資、參股的關聯企業則延伸到通用、西門子、愛立信等全球頂級陣營。如果三井想爭500強排名的風光,只需簡單地將財團所屬企業的財務報表並進三井,就可以輕鬆坐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三井財團資產總額為3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億),僱員近24萬人。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
在世界範圍內,三井投資、參股的企業幾乎無所不在,三井財團的經理會成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關聯公司共達150多家,但是在三井關聯企業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稱。三井就如一艘核潛艇——它就潛伏在你身邊,但你卻感受不到它。
2008年10月中旬開始,一本名為《三井帝國在行動——揭開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的書在網上熱傳,被認為是繼《貨幣戰爭》後,又一振聾發聵之作。白益民,這個在三井公司服務了12年的北京人,揭開了日本經濟的秘密。
他有一段自己在日本三井的工作經歷:北京輕工學院畢業後他在一輕總公司工作了2年,當時大家都想去外企,他也應聘了很多公司,都不成功,沒想後來倒被三井錄用了。那時他和大家一樣,不知道三井是幹什麼的,只知道三洋、索尼、松下等。他外公那年90歲,他知道舊上海有家三井銀行,說是家大公司,這是他當時知道的唯一信息。
據他介紹,當時三井在中國只有一個辦事處,不經營,只收集信息,並協助東京本部工作。1995年,他幫助公司將一船玉米(5萬噸)賣到中國,這是歷史首次,引起了總部的轟動,調他到東京本部「研習」3個月,這樣白益民才有機會真正瞭解三井。?趫?趲
到東京「研修」的白益民,一下就被震撼了,日本不產玉米,賣的都是美國玉米,但在國際玉米貿易中,卻起著重要作用。三井每年向中國台灣和韓國出口200萬噸玉米,日本與美國同時報價,美國到岸價100美元,日本卻能報99美元。很多人會問,那不是做的虧本買賣嗎?
白益民解釋道,其實不虧本,三井是用現貨與期貨對沖,將盈利最大化。也就是說三井根據對本地市場信息分析,推斷出未來價格變化的空間,這樣就可以放低現貨價格,大量購進,當價格上浮時,日本人就賺錢了,即使價格下跌,他們也可以通過現貨貿易、深加工等減少損失。日本財團是金融、產業、貿易一體的,便於現貨與期貨對沖操作,這樣相互支撐,大大降低風險,相比之下,美國期貨都是單獨的公司在做,沒有貿易、產業支撐,是純粹的投機。由於有對沖機制,三井可從事大宗購買,這樣物流也便宜。
白益民專門研究過,日本經濟源於農耕文明,非常精細,而美國經濟更像遊牧文明,相對粗放。日本的商業文化是中國傳過去的,包括「三井」這個名稱都來自中國溫州。中國宋代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商業體,以後明代也有所恢復,但最終都被遊牧民族消滅。「大量的宋、明移民到了日本,我看過一份資料,其中80%的移民來自江、浙、閩、徽,這恰恰是中國商業最繁榮的地區,相比之下,今天中國溫州商幫實際上是正在恢復我們的傳統商業文明」。
日本的財團近似於中國溫州的「商幫」,商幫有錢莊和商會,分別負責經營和金融;日本財團更現代化,金融中包含保險、銀行等,經營則由商社負責。日本財團和美國不同,美國收購企業是為了包裝一下再賣掉,賺「快錢」,而日本財團的盈利都是通過經營,彷彿溫州「商幫」,遇到一個好的實業,大家都投入一點,經營好了大家分利,很少拿錢去股市投機,或炒賣公司。
日本財團一般只購買企業10%左右的股份,但購買數量非常大,可能達幾千家,這樣,你的產業上下游都被人家買了,你卻一點也不知道。日本財團不控股,很少引起企業的警覺,不知道自己實際上被控制了。這有點像下圍棋,其實你早被圍住了,失去了發展的空間,用美國經濟學的理論,很難理解這一點,美國企業更偏好控股。
有人會問:不控股,日本財團如何控制企業?
白益民介紹:「比如鋼鐵行業吧,日本財團可能只購買一家企業10%的股份,這樣,他就知道中國鋼鐵企業的成本構成、利潤空間、管理模式等,同時,財團大量收購礦山等資源,這樣,當你想進口原材料時,所有的礦山都有他的股份,人家對你的價格底線一清二楚,很容易取得最大利益。與此同時,鋼鐵生產線、工藝、銷售、維護等公司,都有日本公司的股份,這樣,它就很容易控制你。」
例如,三井財團把新日鐵引入上海寶鋼。?趫?趶當時有德國跟日本競爭,但是日本報價遠低於德國,所以寶鋼一期就讓新日鐵中標。新日鐵看準了中國鋼鐵生產大量高檔產品必須進口的現實,以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為先導進入了中國的鋼鐵行業:寶鋼幾乎全部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都引進自新日鐵……
然而,某些「意料之外」的麻煩,也為中國鋼鐵行業日後出現的困境埋下了伏筆。例如,日本先進的鋼鐵生產設備無法「消化」中國低品位的鐵礦石,因此建成後的寶鋼只能選擇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高品位的鐵礦石;再如,為了滿足大規模進口鐵礦石的需要,寶鋼建設的計劃中也包括了可停泊十萬噸以上礦砂船的港口和配套設施,三井財團的關聯企業同樣成為了這些項目的受益者。結果日本人建完寶鋼一期後讓中國人大跌眼鏡,最終完成工程要比當初德國人的報價還要高得多。中國按照日本指引的路被牽著鼻子走,進口一些價格偏高或沒必要的設備,僅寶鋼購買新日鐵公司的技術費用,就相當於日本戰後最大的技術引進項目東麗公司尼龍技術花費的100倍。
2004年7月30日,寶鋼、新日鐵和法國阿賽洛共同投資建立了「寶鋼新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投資總額為65億元,寶鋼出資50%,新日鐵38%,主要生產設備及核心技術均來自新日鐵。當時日本沒有告訴寶鋼地基存在問題,而是讓中國用高價買日本鋼材堅固地基;寶鋼進口鐵礦石,還要通過日本港口用日本五萬噸船舶轉運到上海。
2005年,寶鋼的代表產品冷軋汽車板的國內市場份額達到了51.6%。一汽的載重汽車、小紅旗轎車、捷達轎車、上海大眾桑塔納以及神龍、廣州本田、風神汽車等都整車或大批量採用寶鋼汽車板。在汽車鋼板市場獨佔鰲頭的寶鋼,自己又獲得了多少利益呢?寶鋼新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的主要生產設備及核心技術均來自新日鐵,甚至部分鋼板母材也一度從日本進口,寶鋼也沒有掌握多少話語權。
白益民說,日本財團在謀求控制中國產業,換言之,這是一場看不見的產業戰爭,日本財團一直在進行這樣的努力,目前在鋼鐵、IT、家電、汽車等行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比如日系車在廣東等地,每年給當地政府繳稅就有100億,這產業規模多大?「有人說,可以算一下日本財團在中國的總投資,就能瞭解他們控制產業的規模了,我說那是胡說,即使你算出來了,你也無法揭示其對中國產業的控制程度。日本經濟非常特殊,不能用美國派的觀點來看問題」。
白益民說他也不同意「陰謀論」,人家事實上一直是公開的,你不知道,所以你就覺得是「陰謀」。所謂產業戰爭,都是正常商業行為。「日本進入,中國也有益處,會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和市場,幫助中國企業實現產業鏈整合。但長期來看,日本財團要達到的是長期控制、為我所用的目的,我們不應沉醉在田園牧歌中。」
對於日本財團,白益民有這樣的比喻:日本財團實際上就是穿著西裝的軍團,而且是一個可以進行海陸空三位一體協同作戰的現代化軍團。財團中的綜合商社、製造企業、金融機構分別扮演海陸空各兵種的角色。在日本財團中,綜合商社對貿易、物流、信息和人才等擁有綜合協調能力,就像軍隊的「參謀部」和「後勤部」;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就是軍隊的「彈藥庫」和「給養庫」;眾多的大型製造企業則如同各兵種的「野戰軍」和「特種兵」。綜合商社負責調研、規劃、人員組織和信息反饋等複雜而瑣碎的工作,制定總體「戰略部署」,銀行體系提供強大的「彈藥補給」,一線的製造企業才能在隨後的「戰爭」中勇往直前,所向無敵。
2.獵殺「上廣電」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4月25日的報道,日本財團這種「主力財團+強力後援」的投資模式在對付習慣各佔山頭的中國企業時是十分有效的。從上廣電和京東方這兩個難兄難弟的遭遇就不難看出這一點:二者幾乎都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的能力,而又都視稱霸國內市場為己任,進而也就都被來自日本的大財團和其他外資企業所包圍,最終成為了打工的苦力。
2009年4月,上海廣電集團(下稱「上廣電」)突然在一夜之間陷入休克狀態,等待根據上廣電旗下兩家上市公司2008年業績預虧公告的解釋,導致兩家公司巨虧約18億的「罪魁禍首」,都與液晶產品生產有關。?趫?趷
有人算了一筆賬,上廣電為了液晶五代線,已經花去了100多億元,2008年巨虧了18億元,這次托管的第一筆「救命錢」就是10億元。上海儀電有關負責人稱,眼下要著力化解五代線造下的巨額債務,力保五代線不停產,這個窟窿還要填進去多少錢,誰也說不清。而上廣電早已資不抵債。不過需要看清的一個事實是,對於中國內地而言五代線的技術還算前沿,但在日本已是一條瀕臨淘汰的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