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44章 .「東亞之錨」,日本的隱患 (1)
    十九世紀,中國的李鴻章,德國的俾斯麥,日本的伊籐博文分別領導了「洋務運動」,「統一德意志」,「明治維新」這樣劃時代的行動,而中日1895年甲午一戰,意味著「洋務運動」的成果不堪一擊,李鴻章苦心經營20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並簽訂城下之盟《馬關條約》。

    1895年,甲午戰爭中清朝戰敗後,派李鴻章前去與已是日本內閣首相的伊籐博文談判。在談話中,李鴻章提出,中國與日本「應力維亞洲大局,永結和好,庶我亞洲黃種之民不為歐洲白種之民所侵蝕」。伊籐博文問及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何如此緩慢:「十年前我在天津時,已與中堂談及,何至今無變更?」李鴻章無言以對,其實,生怕大權旁落的清王朝完全不瞭解被自己鄙視的「倭人」、「蕞爾小國」的勵精圖治。

    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曾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一書中,描述1875年李鴻章與日本外務省森有禮的一次對話。李鴻章說:「我對貴國近年來做出的幾乎一切成績都深為佩服,但有一件事我還很不理解,這就是你們把古老的民族服裝改為歐洲式樣,……服裝是激起對祖先的神聖回憶的事物之一,後代理應以崇敬的心情永遠保持下去。」森有禮則要李鴻章相信:「如果我們的祖先還活著的話,他們無疑會做我們全部做過的事,……一千年前,他們改穿中國服,因為他們當時發現中國服比原來的穿著要好。」李鴻章反駁說:「你如果出於理智,就應該穿中國服,……它很方便,……而且完全可以用貴國產的材料製作。」森有禮更尖銳地回擊:「你們四百年前的祖先誰也不願意改成本朝開始後改變的服飾(辮子)。但畢竟發生了變化,不過你們的這種變化是強加給你們的,儘管你們不喜歡它。」

    在地理環境上,孤懸海外的生存空間決定了日本人務實重利的島國根性。學習,模仿與追隨是日本歷史的一個顯著特徵。

    從古至今的大多分時間裡,日本都以模仿者與追隨者的身份出現。自中國隋唐時期,日本不斷大規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團,學習借鑒中國的文字,學習中國的典章禮制、建築、服飾、唐樂,甚至茶道。明治維新後,日本又模仿德國制定了憲法和陸軍,海軍模仿當時的海上強權英國。日本在20世紀初與當時第一強權英國結盟,之後,在二次大戰前又與強權德國結盟,在二戰後又與二戰後最強大的美國結盟。日本的盟國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1902年,日本與英國結盟。它們的共同目標是抑制俄國的擴張。由於日本的侵華戰爭,在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英國風光不在,英日同盟被廢止。日本轉而與法西斯德國結盟,走向與美英的對抗的道路。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期,日本一直學著歐洲國家的樣子對中國發動進攻,最後卻被歐美國家與蘇聯聯合起來擊敗。

    按照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的說法,日本更像一個章魚民族,日本社會是一個大章魚罐,其中又分為許多小章魚罐。每個都構成一個人際關係的「場」,在這個場中,需要保持平衡。

    事實上,與中國政治的「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同,日本的政治自古以來都是「密室政治」「陰謀政治」,他們喜歡「保密」,不希望「外人」看明白,對「瑣事」的方式、方法,拐彎抹角的暗示,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敲打,其實可能隱藏著晦暗不明的別有企圖……日本民族具有「隱忍」的特質。強者意識也是瞭解日本民族的一條主線,而受強者意識的影響形成了許多衍生的觀點和態度,如在日本人心中沒有絕對的善惡標準,也沒有絕對的正義和邪惡的分別,只有強弱之別、等級之別、貴賤之別等等。

    如果坐在飛往日本的全日空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打開一張飛行地圖時,會發現日本處在一隻怒氣沖沖的章魚狀的斷裂帶之上。

    歐亞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擠壓而產生這種結果,「章魚」由俄羅斯庫頁島向南貫穿日本全境,一直抵達中國台灣。1995年5月28日,章魚的一隻觸角拍打了一下,庫頁島發生了裡氏7.5級地震,約2000人死亡;1999年9月21日,章魚的另一觸角又劇烈拍地打一下,造成中國台灣「9?21」大地震,7.3級,2415人罹難。

    早在2005年,美國前國家科學院院長布魯斯·阿伯茨博士在接受《時代》週刊記者採訪時曾指出:經過了2004年末的印尼大地震,亞洲·太平洋板塊正在變得越發脆弱,地震和海嘯也將越發活躍。尤其是亞洲東部的日本列島已經處在了一個隨時可能塌陷的「漏斗」之上。至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島海域既而發生9.0級強烈地震,強震隨即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引發核危機。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颱風、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以及洪水暴雪極其頻繁。在日本列島周圍,每天3級以上的地震就有四次,國內共有活火山83座,占世界活火山總數的1/10,有1/4的國土被火山噴出物覆蓋著。日本的歷史,事實上也是一部地震史,自古以來,日本人就流傳著「日本島沉沒」、「日本人沉溺太平洋」等雖不同的版本的預言。日本每年平均有感地震1000次,僅東京的有感地震年均約40次。由於地處太平洋「火環帶」,世界上裡氏6級及以上的地震約20%都發生在日本。[16]

    日本資源匱乏,日本列島除了盛產木材以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可用的資源。本島65%以的土地為山地,不利於農業耕作。在狹窄的日本島內,只有20%的土地適於耕作,並且每塊耕地平均面積不超過2.5英畝。日本國內沒有大江大河,不具備產生原始文明的條件。更可怕的是,自古以來就屬於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貧瘠又狹窄的島嶼上,又必須承載著這麼多的人口。如果讓日本人株守孤島,沒有外援,那麼,這個地方遲早就會變成一個死島。在歷史上,日本人卻在人口危機與地震威脅下,選擇了侵略,走向向鄰國要土地和資源這條道路。

    日本列島在戰略上受制於其狹長淺陋的地理環境,地緣特徵也影響了其民族性格特質,與西方相比,日本人更強調集體思維,西方社會中產生批判性分析的「干性」邏輯,到了日本就變成「濕性」的了——「濕性」邏輯帶來的是更強的社會凝聚力。至於個人對權力、對錯、罪惡和羞恥的理解,這些本是西方社會中受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啟發而產生的;而在日本,這些都有了完全不同的解釋。如果辜負了集體或者沒有盡責,按照日本文化的理解,人就應該為此感到恥辱。即使集體誤入歧途,個人也應當不離不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