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41章 .拐點,聯盟之戰與「桐工作」
    20世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紀,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耗費數年心血進行研究,他在《大失控與大混亂》一書中專門創造了一個單詞,這個單詞就是「Megadeath」,「death」誰都明白,其意思是死亡,而「mega」則是10的六次冪,兩個詞組裝在一起,就是「大死亡」。

    在日本全面戰爭的背後,是走下坡路的「迴光返照」,還是上演驚天逆轉?早在1921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就曾預測日本與美國的太平洋戰爭:「日本政府認為與美國的戰爭終不能免。……如果兩國交戰,哪怕歷時10年,最終必然是日本敗北。」

    日本學中原茂敏在《大東亞補給戰》一書曾指出,日、美間的戰爭,就是一場僅擁有全球2%能源的國家同擁有全球約一半能源的國家之間的戰爭。而日本對德國國力估計過高,對美國國力估計過低。德國能源為日本的2.4倍,僅及美國的1/7,結果,日本和德國就是兩個窮人締結了軍事同盟。結果不言而喻。

    在二戰中,撲朔迷離的中日關係的背後,總有美國的陰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一場發端於美國席捲整個世界的金融「危機」為起點。1939年,德國在歐洲發動全面戰爭,美國奉行中立,向參戰國兩邊傾銷軍火,其中包括日本和德國。

    ??二十世紀初,東亞一直是美國渴望經營的地盤,日本初期的「戰爭」如「九一八」事變等,已在事實上形成對美國的試探。這一時期日本內部對於是否戰爭擴大化分歧很大,而美國始終認為蘇聯是最大的威脅,日本並不是東亞棋局的主角,而且美國一直想把禍水西引到蘇聯。

    在日本軍部對中國進行試探性侵略時,美國表現出集體沉默的態勢,「九一八」事變之後,美國國務院在1931年9月21日宣稱日本不會被指控為違反《非戰公約》,美國亦「無意採取任何可能在日本引起不正確解釋的步驟……」。1932年隨著日本佔領錦州擴大在中國的侵略,美國出台了「不承認主義」以回應。而從背景和內容來看,所謂「不承認主義」更強調了「無意爭奪」和「不擬干涉」等暗示。日本很快就領悟了美國的意圖。

    ???美國作家齊爾格曾在《杜邦在尼龍幕後》一書披露美國總統胡佛、美國軍火財團對日本的支持。齊爾格提到:日本軍人也從杜邦公司純粹正規的商業道德觀中得益。美國胡佛總統以同情的態度看待他們在1931年入侵「滿洲」……他宣稱:「日本方面也有些道理。我們與它的友誼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我們應該友好地考慮日本的處境。」由於自己的政府表現出這種態度,所以杜邦家族在那一年和日本簽訂了有利可圖的協定並不令人驚奇。美國不僅繼續縱容日本對中國侵略擴張,向日本提供軍火及裝備,「美國並向日本軍需工業大量投資,幫助日本建立起現代化的軍事工業,美國福特公司提供日本現代化冶金技術,洛克菲勒財團幫助日本建立新式電氣工業,梅隆財團幫助日本飛機製造業的進一步現代化」。

    直到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後,美依舊發表聲明說它對在中國發生的「衝突」採取「友好的,公正的態度」。

    據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戰爭的來臨》一書,1938年美國輸日作戰物資竟佔日本全部消耗額的百分之九十二,對此,美國駐華商務專員寫道:「如果有人跟著日本在中國的軍隊走,查以他們有多少美國裝備,那麼他就有理由認為,他跟著的是美國軍隊」。

    據日本工商省統計,在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日本石油、鋼鐵、飛機、汽車等重要戰略物資絕大部分是從美國輸入。日本在侵華戰爭頭三年中,汽油4000萬噸,70%是美國供應。

    美國歷史學家拉塞爾·米勒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一書中寫到:「日本多年來一直利用從美國得到的物資建立海軍和陸軍,當它們的作戰計劃完成時,它就用這些東西反過來對準我們開槍。」當日本實行「南進」計劃時,對日本約束能力最強的美國開始逐漸加強對日本的遏制,並和英法等國一道加大了對中國的援助。

    1939年5月,汪精衛等赴日。回國後於8月在上海秘密召開偽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1940年3月,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精衛任「行政院長」兼「國府主席」。日本曾想與蔣進行合談,上至天皇、內閣、軍部,下至板垣征四郎等中國派遣軍官員,普遍重視與中日和談的所謂「桐工作」。但就在協議可能達成的時候,蔣介石突然中止了計劃中的「蔣、汪、日」長沙會談。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反對蔣介石與日本談判,並加大援蔣力度,包括決定向中國提供一億美元貸款,並向蔣介石提供大批武器裝備及向空軍提供戰機和飛行人員等,從而使蔣介石的重慶政府堅持抗戰的決心。然而這卻引發日本對美國極度仇視,最終引發日美之間的戰爭。

    1939年後,一直隔岸觀火的美國開始對蔣介石進行「輸血」的計劃,並成為中國最大的外援國。1940年秋,原美國空軍上尉陳納德得到美國羅斯福總統讚賞和支持。他在美招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先組成了3個飛行分隊。1941年7月,由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後勤人員組成的第一批美國志願隊員,從舊金山啟程,抵達緬甸。標誌著由陳納德出任司令的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宣告成立。當年12月20日,空軍志願隊痛擊進犯昆明的日機10架。接著在70天的仰光保衛戰中擊落日機217架,在盟軍中引起轟動,被譽為「飛虎隊」。飛虎隊後來擴編為美軍第14航空隊。14航空隊取得了中國上空的制空權,擊落日本飛機2600架。

    在中國東、南部被完全封鎖以後,美國及蘇聯進行合作,開始大量對蔣介石的重慶政府進行支持,其主要通道有三條,一條經新疆至關中,是蘇聯的主要援助通道;一條經法屬印度支那至廣西和雲南,一條經緬甸至雲南,這兩條是英美等國的主要援助通道。這三條通道的存在在中國背後撐住中國,使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形成均勢。而在日軍斷絕滇緬公路時為保證中國的物資供應,美軍開闢了飛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等高寒山區的駝峰航線,開始了歷史上空前的大規模持續空運。在三年多時間裡,向中國空運了超過70萬噸物資。駝峰航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極端惡劣,在運輸過程中,美國損失了近500架飛機,有1579名美國飛行員遇難。

    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戰略物資都依賴進口,而美國本來就是日本最主要的物資來源國。在德國入侵蘇聯期間,蘇聯的鋼鐵生產雖一度下降40%,但很快得到恢復。當然這是因為蘇聯的鐵礦石、煤炭等原料都能自給自足。相反,日本設備雖未受任何破壞,但美國禁止向日本出口廢鋼鐵,鐵礦石又90%依靠進口,所以鋼鐵產量以1938年最高,以後每年約下降10%以上,逐步趨向貧困。因此,自從1939年7月美國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以後,日本為不用廢鋼而將生鐵煉成鋼,努力發展本國生產的鐵礦石。但日本國產鐵礦石含鐵量低,含硫量高,多呈粉狀,除巖手縣和北海道兩座礦山以外,礦山都非常小,全部僅五、六座,鋼鐵廠的工效不高。

    ??美國是二戰時期的石油巨無霸,年產石油近兩億噸,佔全世界的65%。這還不包括在其勢力範圍內的中南美洲每年4000萬噸以上的產量。蘇聯的石油產量約為3000萬噸,是第二大石油產出國,佔全世界石油產量的11%。日本石油需求約為每年500萬噸至800萬噸。95%都依賴進口,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占70%。

    戰爭需要機床,機床是工業之母,當時稱工作母機,日本機床的一半主要依賴從美國進口,至日本全面戰爭時,日本在當時有22.3萬台機床,其中,5.5萬台機床屬於陸、海軍兵工廠,生產武器裝備;另17萬台機床屬於民間工廠。日本機床僅相當於美國170萬台機床的八分之一。日本的鋼材生產,需要在生鐵裡加入50至60%的碎鋼,由於產業史太短,日本國內缺乏廢鋼。70%以上的廢鋼要從美國進口。此外,生產槍炮彈藥所必需的銅、鉛、鋅的一半以上都靠美國等美洲國家提供。由此可見,日本的整個經濟命脈完全掌握在美國手中。其中又以石油的依賴性最強。

    在日軍佔領了越南後,美國國務卿赫爾要求總統羅斯福對日本實行更加強硬的禁運,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並實施石油禁運。美國一領頭,英國、加拿大、荷蘭、新西蘭等國爭相跟進。甚至埃及等國家也對日本實施了制裁。這對於日本打擊非常大。美國帶頭禁運,等於將日本置於死地。

    二戰時期一個著名的日本海軍大將曾說過:「離開石油,我們的戰艦和其他軍艦隻不過是稻草人。」日本感到「忍無可忍」,1941年9月6日,日本天皇裕仁參加的御前會議正式決定對美開戰。日本御前會議通過了《帝國國策實施要領》,正式提出:「帝國為確保自存自衛,在不惜對美一戰的決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為期,完成戰爭準備。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談判仍不能實現我方要求時,即決心對美開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