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一) 第10章 .一條線索,海權與陸權的戰爭 (2)
    對許多人來說,「馬漢」這個名字代表了一個時代,即「海權時代」。他對海權的深刻理解,使《海權論》成為特立獨行的軍事經典。馬漢認為,海權的歷史就是國家之間的競爭、角逐、戰爭的歷史,在國家競爭中,制海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即控制了海洋,就控制了全世界。由此,誰控制世界核心咽喉航道和航線,誰就控制世界經濟與能源運輸之門;誰控制世界經濟和能源運輸之門,就控制了各國的經濟和安全命脈;誰控制各國的經濟與安全命脈,就能控制全世界。

    馬漢的理論在以後一次又一次的被戰爭驗證。馬漢在1890年代就指出:在世界舞台上,海上霸權英國依靠海軍控制著歐亞力量的平衡。美國所以獲得安全和強大的好時機,在於依附於英國,用主力艦隊及在附近部署海軍基地支援當時第一列強英國,藉以控制了太平洋,取得戰爭控制權。同時馬漢也認為需從古巴穿過巴拿馬到夏威夷建立一系列的基地網。馬漢還認為俄國佔據了歐亞大陸的中心位置,傾向於向東方與西方兩翼海洋方向擴張,因此海洋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日本等一定要聯合起來從東西兩翼對俄國進行圍堵,控制歐亞大陸邊緣地帶,並防止俄國南下印度洋實行中間突破。

    從歷史上看,「海權」是通過與「陸權」的激烈交鋒才確立其地位的。「海權」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發生在拿破侖時代。拿破侖時代的法國是當時世界上「陸權霸主」,因此英法之戰即是海陸之戰。其中最著名的為1805年10月的特拉法爾加角海戰。英國霍雷肖·納爾遜將軍指揮的二十七艘戰艦在特拉法爾加角用一句「英國期望各人恪盡職守」的訓令擊敗法國P.C.J.B.S.維爾納夫將軍指揮的由三十三艘戰艦組成的西法聯合艦隊。

    在古代,陸上霸權國家主要依托於農耕、遊牧獲得收益,它的霸權基本方式是佔領土地,靠佔領土地獲得資源,一切軍事力量投入要圍繞著陸上作戰進行,馬路、驛道相當於國家的神經和血脈,國家擴張幅度受到士兵的行動方式及速度的限制,這種擴張的成本非常高,控制的效能則會隨著距離的延伸以很快的速度衰減,蒙古帝國曾征服大半個歐亞大陸,但面積過於巨大,超越了當時國家控制所能觸及的極限。

    海上霸權與陸上霸權不同的是,依托於商業和貿易,其基礎和獲利方式是依靠物流經濟,其軍事力量投射點在於控制能源及物流通道,在克服大的地理阻礙方面海軍較陸軍強,海權通過只控制航道及關鍵點來控制海洋,使物流速度更快,這種海洋擴張成本遠比陸上擴張成本更低,因此,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帝國」才會出現。

    在陸權的研究中,最著名的是英國牛津大學地理系教授麥金德,麥金德著有「世界島」一說。麥金德認為,雖然戰爭是人而不是自然界在行動,但事實上是整個自然界在行使著控制權。世界歷史是海權與陸權不斷對抗的歷史,但陸權比海權重要,隨著陸地交通的發展,陸權將會越來越佔有優勢。

    ?世界地理構成與世界史進程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麥金德認為世界是由幾個大島構成的,其中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是汪洋大海中最大的「島」即「世界島」。由於歐亞大陸是世界上政治、經濟的集中地域,也是人口眾多、面積巨大的連貫性區域,也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價值觀誕生地,因此它就是維繫世界進程的地理樞紐地帶。在歐亞大陸邊緣,有相對孤立的一系列「島」,比如美洲和澳洲,日本和不列顛群島。

    麥金德把歐亞大陸這一世界島分成兩部分,腹地和邊緣。人類史基本是腹地征服邊緣不斷重複的歷史。麥金德認為,邊緣進入不了腹地,腹地卻可以進到邊緣中。腹地能征服邊緣的原因是,腹地國家的河流都是內流河或者是注入北冰洋的河,善於航行的邊緣海權國家只能望洋興歎。

    世界島的中央,便是從伏爾加河到長江,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的心臟地帶。在北極冰原地帶與南方山脈與沙漠的守護之下,只有來自西歐的陸地能對這片腹地構成威脅。在古代,由於交通運輸條件落後,作戰半徑小,這片心臟地帶不可能被單一強權所控制。由於人力與供給困難,連續的軍事擴張不會實現。但鐵路出現後,大大降低一個單一強權控制中心地帶的成本。麥金德認為世界大戰即是對世界心臟地帶的爭奪。他的這一視角為德國提供了理論參照。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兩次傾全國之力向俄國發動進攻,企圖控制中心地帶。在麥金德之前,歐洲著名戰略家拿破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最終功敗垂成。

    麥金德認識到歐亞大陸中心區的樞紐地位,他提出為防止中心區重要的陸權大國形成獨霸歐亞大陸進而稱霸世界的局面,海洋國家必須聯合歐亞大陸邊緣的陸地國家,遏制陸權國家獨霸歐亞大陸的企圖。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失敗還由於歐洲大陸的邊緣島國英國的破壞,為了保證歐洲大陸的勢力平衡,英國不願意一個強大的歐洲出現。

    對於國家來說,地緣勢力是由國家綜合實力來決定,對外影響逐漸擴大,則地緣勢力擴張,反之亦然。當兩個大國之間的勢力衝突無法調和,雙方都不讓步,就會引起戰爭。1942年,地緣戰略學家荷蘭裔美國人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出了著名的「邊緣地帶理論」,斯皮克曼擅長於「圍堵理論」。斯皮克曼認為,國家與國家間的真正關係是許多個互相鬥爭的權力組織關係,即一個「平衡圈」,所有國家本質上是傾向於擴張的。因此國際政治是一種「磁力場」,磁極之間的磁力線此消彼長。由此,內陸國家要尋找出海口,島國則尋求航道控制。

    地理環境對國家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斯皮克曼認為,按照地理位置,國家可分三種類型:內陸國家,島國,及海陸俱備的國家。由於美國同時面靠兩洋,具有世界最有優勢的位置。陸地國家與其陸地鄰國會有安全衝突。島國則會受其他海權或鄰近陸地強國擠壓。在面對鄰近大陸強權時,島國會控制一些海岸邊緣國家,形成大陸強權的地緣平衡。美國是海權強國,它決不能孤立,需要介入歐亞大陸才能維持其權力,不然美國就會失勢,例如二戰中,美國只有與強國蘇聯合作,才能維持世界均勢。在二戰中,美國與蘇聯的配合成功解決了歐洲德國和東方日本的挑戰,這種配合模式是邊緣地帶國家的噩夢。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要避免德國或日本的軍事力量完全被消滅,因為在歐洲,「從烏拉爾山脈到北海的俄國不會比從北海到烏拉爾山脈的德國更好」。而在亞洲也要避免完全消滅日本。因為以中國的地理條件,資源與人力,中國一定會成為大陸強權,而美國不得不與日本聯手維持亞洲均勢。斯皮克曼預言,歐亞大陸最大強權將會是俄國,中國則只會被限制為東亞強國。德國與法國要聯合起來與俄國維持平衡,英國與美國則必須控制歐亞大陸的海上和空中關鍵點。中東與遠東的邊緣地帶將會是二戰後戰略意義最高的地帶,美國必須確保這些地帶中不會出現強權。誰最終整合了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潛質的地區;誰掌握了世界最具潛質的地區,就能成為歐亞大陸上的主宰。

    在地緣環境中,對中國不利的是,一旦陸權與海權強國結盟、聯手攻擊中國的中間地帶,中國即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在清朝後期,中國事實上正是同時遭到世界最強的海權國家英國與世界最強的陸權國家俄國共同夾攻的態勢,從而兩面受敵,失去大片國土。

    結盟意義在於平衡,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曾將闡述過一種觀點,即「真正困擾盟國並使盟國走向分崩離析的真正原因是,各方因在面對同一目標而採取各自不同的方法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在二戰中德國的聯盟陣營裡多了個日本,忘記了去分化與肢解對方陣營,使得英國、法國和俄國又站在了一起,最後作為旁觀者的美國也加入這個集團。世界上最強的兩個海權國家美國和英國,聯合了最強的陸權國家——蘇聯與中國對德國與日本形成了夾擊。

    依斯皮克曼「邊緣地帶理論」,美國一面將亞歐大陸以西的邊緣地帶歐洲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圍堵另一邊的東邊緣地帶中國。這樣做就是防止出現一個能和其對抗的對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