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韓國造星流水線上最成功的商品之一。因為她會自己思考,她可以算是先進版的智能產品。看看韓國這台強大的造星機器曾經造過哪些星光熠熠的巨星吧:張東健、安在旭、蔡琳、李英愛、張娜拉、金晶恩、金在元……
要深入瞭解喬妹,不但應該瞭解她本人的經歷和性格,還應該瞭解整個韓國造星流水線的全貌,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宋慧喬這樣一個流水線上出產的標準化產品,究竟又有怎樣的魅力和獨特性。
1.韓國就是這樣造星的,不服也得服
從1996年的HOT開始,「韓流」就不斷地襲來,而且愈演愈烈。在中國,著迷於韓國偶像的早已不再局限於那些尚處在求學階段的少男少女,更多的白領和家庭主婦也加入到了這一行列。只有廣東省一半大的韓國,只有我們直轄市差不多的人口,卻能不斷推出活躍在亞洲舞台上的新星。大量的偶像輸出為韓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獲益,還包括文化上的輸入和侵襲。韓國流行音樂已經是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大市場,也是繼日本之後亞洲的又一個流行文化中心。而這一切,僅僅只發展了十年。十年前,韓國和中國的青少年一樣,陷於「哈日」狂潮之中。而只用了十年,韓國娛樂產業便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運作機制,把印有「韓國製造」的明星們推向全世界。
韓國人爭強好勝,欲將孔子、端午節都據為己有。有段子戲稱喬布斯IPHONE沒有韓文系統,就是防了韓國人說蘋果公司是他們的這一陰招。這從另一方面來看,韓國人對文化的佔有慾非常之高。韓流明星是他們攻城略地文化輸出的重要武器,而引領這一場文化戰爭的,是韓國眾多的娛樂公司。其中尤以擁有安七炫、寶兒、「東方神起」等韓國紅星的韓國S.M.Entertainment公司為代表。這家公司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綜合媒體娛樂文化公司。這家公司的造星機制和流程,是韓國造星流水線的典型。
S.M公司在韓國有「星工廠」之稱。老總李秀滿上世紀70年代初涉歌壇,是當時非常著名的歌手,退居幕後之後,憑借敏銳的眼光,於1989年創辦了S.M娛樂文化公司,開創了韓國企劃公司的新時代。1998年,S.M公司將旗下的HOT、SES介紹到中國、日本,掀起了亞洲「韓流」熱潮。2000年4月,S.M公司登記註冊了KOSDAQ,發行股票,成為韓國第一家娛樂文化股份公司。2001年,S.M培養的寶兒又在日本躋身最受歡迎的歌手之列。
這家公司現在已經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和2001年成立的日本分公司一起,共同構建亞洲地區的娛樂網絡。S.M野心勃勃,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能成為像美國時代華納、迪斯尼等娛樂集團那樣的大企業,希望能成為亞洲地區最強的娛樂集團。
雖然是一家主打歌手的娛樂公司,S.M的運作方式卻是整個行業的代表和典型。
而我們的喬妹,正是在一個類似這樣的流水線機器上,被培訓組裝成品售賣的。
選秀、培訓
S.M公司旗下的兩支天團,HOT和「神話」組合,招募形式並不一樣。
較早的HOT成員的招募比較傳統。金京旭代理走遍全國的高中,搜索所謂的「有才氣」的人才,從而吸收了KANGTA、文熙俊、李在元。而李秀滿理事選擇了在美國的TONYAN,張佑赫則因在舞蹈大賽中的出色表現而引人注目。
到組建紅遍亞洲的神話時,公司開始建立選秀機制。1996年公司通過美國選秀挑中了之前就跟HOT一起訓練過的ANDY,主唱申彗星以及曾獲美國舞蹈大賽冠軍的ERIC,在韓國本土選秀中挑中了金東萬,而李珉宇則因自組樂團並且獲得過韓國舞蹈大賽冠軍而受到S.M公司的青睞,JUNJIN因有著很好的藝人天賦被KANGTA推薦給S.M公司。
1996年招募好成員,1997年定下成員名單,隨後開始魔鬼訓練。而這個時期,正是韓國明星的培養機制從選拔到選秀的初始期。
宋慧喬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校服模特的選秀勝出者,順利進入到娛樂圈。
只是像宋慧喬、神話這些早期入行的明星,培訓機制還不夠系統完整,很有些「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身」的意味。隨著產業發展得越來越成熟,選拔訓練機制也變得迅速有效。拿2004年一組建就紅遍亞洲的男生組合「東方神起」來說,5個成員都是通過新人選拔訓練機構挖掘和培養出來的。起初他們分別在5個不同的組合中擔任隊長,通過不斷地培訓和選拔,最終得以形成最終的夢幻組合——「東方神起」。
在選拔和訓練的過程中,韓國造星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首先,明星低齡化。偶像低齡化已成為全球的普遍現象。《暮光之城》出來的都是十幾歲二十出頭的少男少女。而《緋聞女孩》索性講的是高中生的故事。官方說法宋慧喬16歲出道,這樣混到30歲不到,在保持容顏未老的同時,才有大量的電視劇和電影表演經驗。從行業利潤上說,低齡出道可以為公司多演幾年多賺點錢。識才越早,包裝的成本越低,可塑性強,利於公司培訓。香港英皇也愛簽小女孩,梁洛施出道時才14歲,24歲的時候,已經拿過影后,生了兩個兒子,身家駭人。娛樂業是年輕人的行業,只有年輕的才是新鮮的奪目的。1997年,S.M公司擬定了一個戰略,要培養一位能代表亞洲的大牌明星。從韓國的狀況來看,進軍海外市場還是女孩方面更有優勢,所以11歲的寶兒就這樣被千挑萬選了出來。面試的時候,寶兒只有五年級。但她所展現的歌舞證明她具備了明星才質。從面試合格開始,寶兒就開始接受了專門的訓練。當然,11歲的寶兒也只是特例,韓國最多的仍是十八九歲一入娛樂圈深似海的新人。
第二,嚴格訓練。這是成名必須經過的階段。韓國的任何一個娛樂公司在製造偶像時,不僅要求藝人具備成為偶像的天分,同時還要求藝人接受嚴格的後期訓練。HOT在出首張專輯之前,每天12~16小時的超強度訓練,成員張佑赫落下了一跳舞肩膀就痛的毛病。而「東方神起」的訓練過程,幾乎是地獄式,團員細亞更是受訓超過七年才讓他站在幕前。十六七歲的小伙子常常是餓著肚子從下午練歌一直到晚上11點多,一定要負責人滿意才能休息。
初出道時,宋慧喬和安在旭、沈銀河、崔真實一樣,都在專門培養演藝人員的MTM學校學習演技。可是,儘管有了演戲的基本常識,卻只能接一些短劇、舞台劇來演。想要轉型得到更多機會,宋慧喬選擇了繼續充電深造。她參加了韓國首次主辦的「制度OO學號考試」(有點像日本的訓練一技之長的考試),而且如願地考上了世宗大學電影藝術學系。之後她開始嘗試演藝圈的各種工作,包括做廣告模特以及主持人。在韓國,廣告模特其實是一個可以單獨讓女藝人成名立業的門類。女演員金善雅就是專業的廣告模特,偶爾接拍一些電影。而做主持人的學習經歷,使得宋慧喬練就了應對之術。你會發現,喬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總是很得體,侃侃而談,輕重有別。
韓國藝人不僅在歌舞表演方面接受嚴格訓練,在語言表達、表情等方面,也要得到充分訓練,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攝影機拍攝都能從容說話。這從宋慧喬屢次得體地面對媒體採訪就可見一斑。面對緋聞打太極,面對作品侃侃而談,總結上一部作品經驗,還不忘適度透露下一部作品的信息,這一點真是訓練有素。除此之外,對於面向亞洲的明星培養方面,公司還不忘積極對明星進行語言訓練。像宋慧喬這樣的亞洲知名藝人,日語、英語、中國話都有專人調教。
相對於歌舞明星入行前的培訓以及刻苦練舞,影視明星則是在每一部新劇開拍前進行集訓。《黃真伊》拍攝前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從舞蹈到技藝,甚至古代女人的體態和走路姿勢,都要進行高密度的培訓。而喬妹在ALLIN裡為了演好一個荷官,必須將英語和日語都學到精通。而且在劇中自己要說日語,劇本給出的卻是韓文,等於是要喬妹自己翻譯一遍。明星風光的背後,付出的都是辛勤的汗水。
第三,抱團出擊。在歌舞明星方面,組合是經紀公司最喜歡也最擅長製造的娛樂產物。S.M成功推出過多個組合:HOT、SES、「神話」、「東方神起」、「天上智喜」,以及經過3∼4年選拔淘汰推出的12人組合SuperJunior。在演藝明星方面,韓國經紀公司最常用的一招是男女緋聞路線。所以宋慧喬每一部片都會和男主角傳緋聞,而每一次緋聞都路數相同,挖掘吻戲、激情戲、床戲,每次都能挖掘出「第一」。喬妹唯獨兩次沒有傳緋聞的,一次是車太賢,那是個娛樂圈特例,另一次是跟我們的梁朝偉。梁朝偉早已經過了要靠緋聞拉人氣的階段。
第四,足夠的重視。不管是資金還是人力,娛樂公司都不惜血本。拿寶兒來說,為了讓寶兒成為十全十美的實力派歌手,S.M公司邀請了很多位藝術專家做她的專署老師。宋慧喬每次拍片,公司都會請很多大牌專業人士訓練她。這方面,在拍攝《黃真伊》的時候達到極致。為了變成像歷史上真實黃真伊那樣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藝人,宋慧喬潛心練習一年多。
製作
研究發達娛樂行業的藝人和欠發達程度娛樂行業的藝人,你會發現,日韓藝人的選片和星路,往往都是「我應該」。而內地的很多藝人還停留在「我喜歡」的初級階段。當然,憑喜好來決定發展路線沒什麼不對,只是,在一個成熟的行業流水線裡,應該有一個為藝人選擇風格的系統。
由於從小接受培訓,韓國藝人的發展路線往往都是公司根據個人特點和行業趨勢度身定制的。有些歌手明明很有創作天賦,公司也不會讓他們發佈自己的作品。因為,公司自有打算。例如S.M公司如果想要為你開拓亞洲市場,就會致力於製作符合亞洲年輕人潮流的音樂。在包裝和推廣藝人之前,公司會不惜花費時間仔細分析當地基本文化、音樂等各種流行元素,把它們融入到韓國藝人身上,從而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2004年中國某音樂公司發行了一張《2004國語最強原唱大合輯》,其中13首華語人氣歌曲的韓版原唱浮出水面。粗略算來,華人歌手翻唱的韓國歌曲耳熟能詳的竟達上百首。翻唱者包括鄭秀文、張學友、莫文蔚、劉德華、謝霆鋒、黎明、趙傳、張惠妹、許志安、SHE等等。竟然曾經一度有過「新人+翻唱韓國音樂=必然走紅」的成功模式。韓國的電視劇也是同樣的趨勢,芒果台從一開始引進韓國電視劇樂此不疲,到後來買斷版權翻拍,韓國電視劇的製作觀念和腔調已經成為我們模仿的對象。
如果公司決定讓藝人進入某個市場,首先是讓他學會當地語言。「東方神起」和天上智喜都會用中文問好,張娜拉已經會用中文唱歌,宋慧喬更是肯在語言上下苦功。
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