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只是暫時的,讓我們全身心地去欣賞月亮、雪、櫻花和楓葉。唱歌、熱愛美酒、女人和詩,讓自己漂浮起來,輕鬆自在、無憂無慮,像個葫蘆似的隨波逐流。
——淺井了意,《浮世物語》(1661)
如果不提到我一直以來對日本人獨特的「浮世繪」觀念的迷戀,就不能準確地描述我涉足酒吧陪酒女郎世界後的轉變。事實上,在我大學的幾年裡,我滿懷熱情地學習了日本關於這方面的文化。
在白天,現代「日本夢」是長期的工作保障。與個人發財致富的「美國夢」相差甚遠,典型的日本「工薪族」渴望從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成功的公司,在同一個穩定的職位上每週工作六十小時——足夠支付家庭的花銷和服務國家經濟——直到退休。從東方人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崇高的追求,在許多方面都是無私的。
然而,即使是最勤奮的工薪族有時也會感到疲憊。於是每天晚上,當太陽下山後,在這首都的某些地方,東京嚴謹的白天文化就被完全顛覆了,讓位給更集中關注個人滿足和大肆宣洩過度勞累的共同夢想和幻想。關於穩定的幻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其獨特的娛樂文化。這種文化被稱為「浮世繪」——日語稱之為ukiyo。
「浮世」一詞,出自佛教用語「這痛苦的世界」,之後逐漸演變為「這短暫而不可靠的世界」,最終成為「這飛逝的浮動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個享樂之所,快樂與轉瞬即逝總是無可避免地聯繫在一起,願望的滿足總是凌駕於虔誠之上。
東京以前有執照的會場,也就是吉原(Yoshiwara)娛樂區,是個為了「共同的幻想」所提供的封閉的娛樂場所。過去這片地區有三種歌舞伎劇場:有藝伎經常光顧的數不清的茶藝館,有日本陪酒女郎的酒吧,還有刻意模仿封建貴族的府邸以及數以千計的官娼(得到許可證的妓女)。
美術史論家認為出自並描繪這些地區的木版畫是在美術史上的一次極具影響力的印刷品運動,也是重要的文化變革的證明。這些木版畫被稱為「浮世繪」,或者說「描繪浮世的圖畫」,通常描繪自然風景,如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或是描繪色情畫面,如版畫的性教育指南被叫做「春宮圖」(shunga)。儘管當時日本有性壓抑的準則,但春宮圖還是湧現了出來。
浮世繪各種截然不同的主題,讓我們想起日本一直都是個強烈極端化的島國。在自然界中這種對照也顯而易見。聞名於世的富士山,有12000多英尺高;塔斯卡羅拉海淵,深達海平面以下30000英尺,而它們僅僅相距大約100英里;日本的山嶺地區是活火山的發源地,而每年秋天颱風又會肆虐橫掃這個島國;除此之外,在不可預測的地震活動性方面——地震曾經多次並可能將再次把現代化城市夷為碎石瓦礫——這個國家也遠遠超過了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由此看來,浮世對短暫的尊崇或許部分原因是由於日本群島多災多難的地理環境所致的。
在歷史上,東京一直是個眾所周知的容易失火的地方。正如一個觀察者所描述的,東京建立於「一堆極易燃燒的火絨箱之上,因為它們本身就是要用來引火的」。而吉原區在其鼎盛時期,由於高密度木質建築物的流行,更加容易引起火災。歷史學家指出,過去江戶對它的火災特別自豪,平民稱讚火的美及其感染力,稱之為Edonohana——「江戶之花」。
這個綽號似乎暗示著某種面對其他可怕毀滅時,仍持有的一種敏銳的、對美的洞察力。baanohana,即「酒吧之花」,也是一個類似的說法,指的是浮世繪文化中另一種不朽的構成——夜店的陪酒女郎,她們自浮世繪文化的萌芽時期就享有了特殊的地位。把猛烈的火和酒吧的陪酒女郎都比作花,也許是因為他們兩者都有著某種轉瞬即逝的美麗,必須在凋謝前欣賞。與「江戶之花」類似,當有人冒險與她太過接近時,「酒吧之花」也能有毀滅性的力量。
由於1923年的地震和1945年的火焰燃燒彈都牽連吉原區,浮世繪逐漸地分散開來,飄蕩到城市的其他地區——最出名的有六本木、淺草、錦糸町、歌舞伎町和銀座——就像來自地獄的煙一樣。
戰後的東京適時地繼承了曾經讓這個國家增色的「工作休閒二分法」,許多日本商人仍舊努力地狂歡,正如他們努力地工作一樣。這使得娛樂業更加有利可圖,現在所謂的「水生意」,就是表示這項提供短暫娛樂的生意。
在這個浮世裡,平常一絲不苟的商人在手頭有很多的選擇,由於一群非常非常「友好」的女人,街邊某些地方變成了異常親切的提供短暫愉悅的港灣。
「水生意」有一種假定的等級制度。底層的那些機構要提供最多的色情服務,卻賺到最少的報酬;而最高的那些機構,提供最少的色情服務卻賺到最多的錢。東京最賺錢的色情行業裡最昂貴的等級,根本就不經營色情服務。相反他們經營的是樸素、格調、典雅、與眾不同、真實及浪漫的愛情。
在「水生意」頂端的是兩類女人:傳統的藝伎和較為廉價的酒吧陪酒女郎,儘管在文化重鎮京都的浮世中佔據主要地位的依然是藝伎,然而在東京,酒吧陪酒女郎逐漸佔了上風,因為她們更能適應首都快節奏的大都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