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故事365天 未卷  酒趣之一 (6)
    因為已有言在先,大家都跟著干。誰知兩杯酒下肚後,他們不但不感覺到辣喉和上頭,反而感到喉嚨更加滑潤舒暢,頭腦更加清醒,嘴裡還留有醇厚幽雅的甜味,滿口清香。到第三杯喝下去後,大伙愈加來勁了。開始主動起來,他們先是敬我,然後互相喝,氣氛一下熱烈起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喝酒中間,一位姓蘇的副鄉長說,茅台酒是國宴酒、外交酒,一瓶茅台酒的價格超過咱們山區農家三、四桌酒席。村幹部們一下子捨不得喝了。他們對我說:「藍書記,這麼貴重的酒,你讓我們喝太破費了,你應該留著請領導和貴客來喝,我們嘗一兩口就行了。」我毫不猶豫地回答他們說:「你們就是我的貴客,我要用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的酒來請大家。」他們一下激動起來,說:「你太看得起我們了!」又都喝起來,開始還有些拘束,慢慢就都放開了。就這麼邊說著、邊喝著,兩瓶茅台酒不知不覺就喝光了。

    這次喝茅台酒之所以讓我難忘,是因為我請的客人全是不脫產的村幹部,他們是農民,都是第一次見識茅台酒。通過這次滴酒之「勞」,我和村幹部們成了朋友。從此以後,在鄉里,我與他們之間幾乎無話不談,他們敢於向我坦誠直言許多的不同意見和建議,讓我迅速適應基層工作,干的得心應手,全鄉工作不斷打開新局面。而且村幹部們「湧泉相報」,甚至讓我問心有愧。每次下村,無論我如何阻止,他們都要殺豬宰羊或備酒備肉,請我上座,並且對我說:「你看得起我們,把我們當貴客,讓我們喝茅台酒,我們怎麼報答你也不算過分。」事實上,我在鄉里任職的兩年間,下到村寨,在村幹部家裡吃過的飯菜無數餐,而我請他們到我家裡吃飯、喝茅台酒僅此一次,也僅此兩瓶茅台酒,他們卻始終把這件事銘記在心,並且以農民特有的樸素感情來回報,每當他們談起此事,我都感到有些臉紅和慚愧。

    碩士出對聯,教授點茅台

    王佩飛

    校文學院的張教授近十多年來,帶出了20多位碩士研究生,他心中感到很欣慰。在這些學生中,使張教授一家最難忘的還是2004年畢業的三位碩士生。

    2002年張教授一共帶了三位碩士生,張林、李豐、劉靈三人。他們三個學習成績都很優秀、品學兼優。他們三個也最尊敬導師。

    張教授一家三口人,妻子玉蘭已退休在家,女兒婷婷是省級醫院的醫生。婷婷當年22歲,長得美麗、端莊,白皙細嫩的皮膚,兩隻水靈靈的大眼睛非常有神,真是人見人愛。

    張林、李豐、劉靈三位同學兩年來也多次去過導師家,與師母和婷婷也很熟悉。尤其是婷婷給他們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張教授與妻子偶爾談論過女兒的婚事,認為女兒不小了,該找對象了。玉蘭對張教授說:「你看在你的三學生中找一個怎麼樣?」張教授說:「這就要看緣份了,年輕人的事我們不好說吧」。玉蘭不依,說這三個孩子都品學皆優,如果婷婷能和他們中的一位結緣,我放心。張教授聽妻子言之有理,便也欣然同意。但三位學生確實都品學兼優,選哪一位學生做女婿,卻拿不定主意。正為難間,張教授靈機一動,有了主意。說古人有比武招親的,我看我們也來個……便把想法說了,玉蘭聽了,說這個辦法不偏不倚,就看誰有緣分了。

    2004年8月18日,是張教授61歲的生日大壽。張教授準備那天晚上在家辦一桌酒宴,邀請了院裡兩位老校友和張林、李豐、劉靈三位學生同慶。這三位同學知道導師過61歲生日大壽,邀請自己參加宴席,非常高興。每個人心中都在琢磨買什麼樣的禮品送給導師。

    8月17日上午,張林、李豐、劉靈三個同學一起去了食品超市,張林買了一條煙和兩瓶金六福酒,李豐買了幾斤水果和兩瓶五糧液酒,劉靈買了一盒餅乾和兩瓶茅台酒。他們在張教授生日那天下午來到導師家,師母和婷婷熱情地接待了三位同學。晚宴開始時,一位老校友便吟出一聯道:「為人忙,為己忙,忙裡偷閒喝碗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求樂拿壺酒來。」張教授聽了,徵求客人吃什麼酒?玉蘭師母指著三位同學送來的好酒,又問大家開哪一種酒?三位同學都說開自己送的酒。張教授笑而不答,三位同學又都說把三種酒各喝一瓶。張教授笑著對大家說:「這三種酒都是名酒,自古名酒就有名聯,如讚譽洋河大曲的『知味停車,聞香下馬,』讚譽茅台酒的『風來隔壁千家醉,雨過開瓶十里香。』我看你們每位出一個與自己買的酒有關的對聯,然後大家評,誰的對聯好,就喝誰買的酒」。大家表示同意。婷婷更是連聲說好。張教授話音剛落,張林搶先出聯:「恩師金聲玉振,全家鴻福齊天」。李豐接著說道:「恩師學富五車,譽滿中華大地」。劉靈不慌不忙說:「恩師言簡意賅,學生茅塞頓開;學生登高望遠,恩師台階鋪墊」。三位同學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說出了自己對聯。

    張教授和兩位同事對三位學生的對聯進行了點評:張林的對聯,字數相同,把金六福酒的「金福」兩字嵌進去了,做到仄起平收,含義也不錯,但「恩師」與「全家」平仄不合;李豐的對聯,兩聯字數相等,平起仄收,也把五糧液酒的「五」字和「譽」字嵌進去了,譽是液的諧音,含意不錯,但「恩師」與「譽滿」及「學富五車」與「中華大地」詞性不對,平仄不合;而劉靈的對聯,兩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基本符合要求,把師生教與學的道理和老師甘做人梯的崇高品格表述得淋漓盡致。又把「茅台」兩字巧妙地嵌入聯中。由於張教授平時喜愛喝茅台酒,加上這次劉靈的對聯確實比其他兩位同學好。因此,張教授就一錘定音,點了茅台酒。此時,坐在席上的婷婷對劉靈婉然一笑。原來三位碩士生在婷婷心中都是白璧無瑕的白馬王子,都是她的崇拜者。由於酒席上劉靈的對聯贏得了劉教授讚賞,婷婷心中的天平慢慢地傾向了劉靈,倆人很快相戀了,一年後,在那春暖花開的季節裡劉靈與婷婷喜結良緣。

    一瓶好酒

    李約熱

    在我的書櫃裡,放著一瓶好酒,這瓶酒是鄉下老家的人送的。送酒給我的人叫老五,他是個民工。

    那是前年春節,大年初五,我剛進家,還沒坐穩,我哥就拿出一瓶酒對我說,老五送給你的。老五送的?我很奇怪,我問我哥,老五為什麼送酒給我,是不是他有什麼事要我幫他辦?我哥說老五沒說,好像也不是求你辦事,你能幫他辦什麼事呢?是啊,我是一個文學編輯,沒什麼權力,根本就幫不上別人什麼忙。我想去找老五,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哥說,他初三就走了。我不甘心,拿著酒到老五家,他爸喜歡喝兩口,這酒應該留給他。我說明來意,老五的爸爸不肯收,說老五送給你的,你一定要收下。我說老五為什麼送酒給我?他說,你忘了,那年他剛出去打工,到南寧找你,你讓他住在家裡,還拿了茅台酒跟他一起喝,這些年回家,他經常說起這件事,說一定要送瓶茅台酒給你。

    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他到我家住了一晚上的事我早就忘記了,至於跟他一起喝茅台酒,我更是想不起來了。

    老五的爸爸說,你就收下吧,老五帶這瓶酒回來很不容易。接著,他就跟我講關於這瓶酒的故事。

    臘月二十五,工廠放假,老五拿到工錢,買了車票,又到專賣店買了一瓶茅台。之後到郵局,把剩下的錢統統寄回來(怕路上不安全)。這樣,他上車的時候,行囊裡除了換洗的衣服,就是這瓶茅台。司機是個小伙子,人不大,也就二十出頭,對人很熱情,而且票不貴,春運期間,他竟然沒按有關規定提價,全車所有的人沒有一個不說他好的。沒想到,車剛剛開出城市,開到鄉間小路的時候忽然又停了下來。司機站了起來,笑瞇瞇地面對眾人說:「各位老闆,恭喜發財,不好意思,請每人再補交五元車費。」

    人們一聽就炸了,都不願意。

    「各位老闆,你們發財,也得讓我喝粥吧?」司機說,「現在費用這麼貴,這樣跑,我賠不起。」

    「不行,當初說好的,該多少錢就多少錢。」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與司機辯論著。

    然而,不管怎麼說,司機就一句話,不加錢,就不開車。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人們沒別的辦法,只好妥協了,紛紛補交五元錢。

    老五一見這樣就傻了,他身上沒有多餘的錢。

    司機看看老五,看見塑料袋裡的那瓶茅台酒,一下子笑了。司機說那茅台酒一瓶也就是300多元錢,就算300元吧,他做點好事吃個大虧,讓老五把酒賣給他,不容老五同意,就自做主張,拿走了這瓶酒,然後,補給老五295元錢。

    老五不高興了,這瓶酒是要拿來送人的,但事到如今也沒有其他辦法,明知道自己吃虧,也只好如此了。誰叫他身上沒多留幾個錢。

    司機重新開車上路。沒走多遠,司機又把車停下了,還是那句話,要每人再補交五元錢,要不然退錢,全體下車他不拉了。老五和全車的人雖然心裡都憋著一肚子火,嘴裡忍不住牢騷滿腹,但是既然上了「賊船」,就一點招都沒有了,沒辦法,只好掏錢。

    就這樣,司機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停一次,要一回錢,也不多要,就要五元,一共從每個人手裡要了十六回,九十快錢。這車才好不容易開進了小鎮。

    人們都氣壞了,回家的好心情也蕩然無存。就在人們罵罵咧咧準備下車的時候,司機笑瞇瞇的堵住了車門。人們一見可不幹了,怎麼,到家了還要錢,都怒目圓睜,紛紛圍過去要揍那個司機。

    在大伙的注目下,司機深深地給大伙鞠了一躬,接著從兜裡掏出一大把錢說:「不好意思,讓大伙受驚了,這是我剛剛收的大伙的車錢,現在我就發還給大伙。」

    那瓶酒又回到老五的手上。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司機慢慢跟大家解釋,原來,這段時間,車上經常有小偷光顧,那些打工仔辛辛苦苦一年掙來的血汗錢,轉眼之間就被小偷偷的精光。司機苦思冥想,才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他向人們要錢是假,提醒人們是真,你還別說,這個辦法還真行,從此以後,車上再也沒丟過錢······

    原來如此,大家都很感激司機,對他很是敬佩。

    沒想到這瓶酒還有這樣來歷,真不容易,我叫老五的爸爸替我謝謝老五,說,這瓶酒我收下了,等老五下次到南寧,我們一起幹!

    獨愛茅台酒盧雲芬

    1987年11月19日這天,伯母收到了一封來自台灣的信件。這封信讓她又驚又喜,又哭又笑。原來,當年因忍受不了精神折磨而失蹤的伯父,竟在台灣落了腳。經過十多年打拼,伯父創辦了一家規模不大的醫藥企業,成了不折不扣的資本家。

    數天後,我們一家跟著伯母去接機。臨出門時,父親拎出一瓶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執意要帶去。我和哥哥勸說父親:在大飯店吃飯不能自帶酒水,你拎去也是白搭。父親說:這瓶酒是我出差到茅台鎮買來的,千里迢迢帶回家,一直捨不得喝,今晚高興,一定得喝國酒。我們拗不過父親的心意,只好改訂另一家朋友開的小飯店。那一晚,伯父和父親喝得盡情盡興。據伯父講,國酒茅台在台胞心中尤顯珍貴。他們得到茅台酒後,一般都作為貴重禮物珍藏起來,只有到重大節日才拿出來觀賞、品嚐。每當開鄉友會時,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是哪裡人,東道主都必須做家鄉菜,大家一起喝國酒,吃土菜,講家鄉話,只有這樣,鬱結在心中的思鄉之情才能盡情抒發,淋漓表達。說到這些,年過花甲的伯父已是老淚縱橫。

    在我們老家一帶,伯父是個有故事的人物。

    我所就讀過的小學,其實是一座無精打彩的村廟。東邊搭一個高高的戲台,西邊是一個能坐幾百人的大禮堂,南面、北面兩排廂房就是我們發出朗朗讀書聲的教室。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戲台一直熱鬧著,除了演出樣板戲之外,附近幾個村莊的批鬥會都放在這裡舉行。記得我那當過保長的伯父,就多次被戴上紙質高帽,低頭站在戲台一角接受貧下中農的批鬥。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